商业计划书 自己的合金体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舰船发动机和 主战坦克发动机配套研制了大量的高温合金母合金新品种和精铸件,指导生产了 大量的高温合金变形部件。该所在国内外高温合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国内 高温合金领域的排头兵。 2、粉末冶金研究室 粉末冶金研究室成立于1958年,研究与开发领域有:粉末制备、纳米材料、 隐身材料、自润滑材料、粉末髙速钢、粉末髙温合金、注射成形、典型机械零件、 功能织物制品、表面改性材料等。 在纳米润滑添加剂方面,经权威部门检测及相关单位试用结果表明其性能在 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在抗紫外线、抗可见光功能织物及添加剂方面有2项独特 的发明专利,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且经过小试、中 试,技术成熟性程度很高。在电磁防护、伪装功能织物及添加剂方面有超细粉制 取和电磁领域的2项国家发明奖和3项发明专利。 3、永丰基地在建工程 2002年6月28日,钢研总院永丰基地正式动工建设,永丰基地将是公司未来 生产经营的主要场所。公司用地位于该产业基地西北角的I-6地块,面积5.32公 顷合79.8亩,地块形状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向约为260米,南北向约为208米。 该地块南侧40亩地用于建设高温合金母合金及精铸件项目、纳米润滑及功能织物 添加剂项目。 北清路横穿基地与八达岭髙速公路相接;与北清路呈交叉的永丰路,南北通 过基地中心与圆明园东路相接,与基地内铺设的8横9纵共17条主要道路构成便 捷的交通路网,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4、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无形资产) 高温合金项目、纳米材料项目所生产的产成品,皆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技术人 员直接硏制,拥有成果鉴定和专利保护;对材料的性能、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十分 熟悉,掌握其技术诀窍,在研制和生产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第11页共46页
商业计划书 第 11 页 共 46 页 自己的合金体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舰船发动机和 主战坦克发动机配套研制了大量的高温合金母合金新品种和精铸件,指导生产了 大量的高温合金变形部件。该所在国内外高温合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国内 高温合金领域的排头兵。 2、粉末冶金研究室 粉末冶金研究室成立于 1958 年,研究与开发领域有:粉末制备、纳米材料、 隐身材料、自润滑材料、粉末高速钢、粉末高温合金、注射成形、典型机械零件、 功能织物制品、表面改性材料等。 在纳米润滑添加剂方面,经权威部门检测及相关单位试用结果表明其性能在 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在抗紫外线、抗可见光功能织物及添加剂方面有 2 项独特 的发明专利,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且经过小试、中 试,技术成熟性程度很高。在电磁防护、伪装功能织物及添加剂方面有超细粉制 取和电磁领域的 2 项国家发明奖和 3 项发明专利。 3、永丰基地在建工程 2002 年 6 月 28 日,钢研总院永丰基地正式动工建设,永丰基地将是公司未来 生产经营的主要场所。公司用地位于该产业基地西北角的Ⅰ-6 地块,面积 5.32 公 顷合 79.8 亩,地块形状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向约为 260 米,南北向约为 208 米。 该地块南侧 40 亩地用于建设高温合金母合金及精铸件项目、纳米润滑及功能织物 添加剂项目。 北清路横穿基地与八达岭高速公路相接;与北清路呈交叉的永丰路,南北通 过基地中心与圆明园东路相接,与基地内铺设的 8 横 9 纵共 17 条主要道路构成便 捷的交通路网,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4、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无形资产) 高温合金项目、纳米材料项目所生产的产成品,皆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技术人 员直接研制,拥有成果鉴定和专利保护;对材料的性能、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十分 熟悉,掌握其技术诀窍,在研制和生产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商业计划书 历年来,在高温合金产品方面,获得国家发明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 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77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3项;在纳米材料产品方 面,获得国家发明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31项,获 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 五、核心管理层 干勇 男,55岁,北京钢研高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共党员,专业:钢铁 冶金,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工作经历如下:1970.08-1972.06在吉林天宝矿机修厂工作 1972.07-1979.08在四川内江电力厂工作;1979.09-1982.06上海工业大学读硕 士研究生;1982.07-1987.12在钢铁研究总院研究生部读博士研究生; 1988.01-1994.02在钢铁研究总院冶金研究室担任副主任、主任、高工 1994.03-1995.05在钢铁研究总院担任副院长、研究员;1995.05-2001.04任钢 铁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博导;1995.06至今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 任;2001.04一至今担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党委书记。 赵明汉 男,46岁,北京钢研高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高温合金专业,87年获硕士学位。20多年来,参加和主持 了近十项科研项目,其中多数是国家级的重大科研或军工攻关课题。曾获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了学术论文十几篇。1993年主持创建高 温材料研究所双桥精密铸造厂,1997年起担任高温材料硏究所副所长,是一名优 秀的科技经营型复合人才。 柳学全 男,38岁,博士生、高级工程师,公司副总经理。一直从事羰基化合物及超 细(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与相关功能材料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冶金部军 工课题“高密度磁记录用针状超细金属磁粉的硏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宽 频雷达波隐身材料”及冶金部科技攻关项目“金属磁性液体的硏制”等科硏任务 第12页共46页
商业计划书 第 12 页 共 46 页 历年来,在高温合金产品方面,获得国家发明奖 10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9 项, 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 77 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43 项;在纳米材料产品方 面,获得国家发明奖 5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 31 项,获 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8 项。 五、核心管理层 干勇 男,55 岁,北京钢研高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共党员,专业:钢铁 冶金,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 要 工 作 经 历 如 下 : 1970.08-1972.06 在 吉 林 天 宝 矿 机 修 厂 工 作 ; 1972.07-1979.08 在四川内江电力厂工作;1979.09-1982.06 上海工业大学读硕 士研究生; 1982.07-1987.12 在钢铁研究总院研 究 生 部 读 博 士 研 究 生 ; 1988.01-1994.02 在钢铁 研究总院 冶金研 究室担 任副主任 、主任 、高工; 1994.03-1995.05 在钢铁研究总院担任副院长、研究员;1995.05-2001.04 任钢 铁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博导;1995.06-至今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主 任;2001.04-至今担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党委书记。 赵明汉 男,46 岁,北京钢研高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2 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高温合金专业,87 年获硕士学位。20 多年来,参加和主持 了近十项科研项目,其中多数是国家级的重大科研或军工攻关课题。曾获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明专利 2 项,发表了学术论文十几篇。1993 年主持创建高 温材料研究所双桥精密铸造厂,1997 年起担任高温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是一名优 秀的科技经营型复合人才。 柳学全 男,38 岁,博士生、高级工程师,公司副总经理。一直从事羰基化合物及超 细(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与相关功能材料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冶金部军 工课题“高密度磁记录用针状超细金属磁粉的研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宽 频雷达波隐身材料”及冶金部科技攻关项目“金属磁性液体的研制”等科研任务
商业计划书 尹法杰 男,39岁,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1985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 料系,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并取得MBA学位。参加过多项国家攻关课题的研究, 其中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各1项,1996年作为主要研究人 员,参加了国家九五重点技术项目“刚性烧结金属丝网多孔材料过滤技术”的开 发与推广工作,并于1993年参与负责创建高温材料研究所双桥精密铸造厂。撰写 了十几篇论文,申请专利4项 张继 男,41岁,公司副总经理,教授,博士导师。业务专长:金属材料及加工工 艺,是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新材料学术带头人。主持和参与了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863高技术、863国防先进材料、军工配套、军工预研和中国一瑞典、中国 一澳大利亚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课题。申请专利四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在国家和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和MA索引15篇,国际会议 特邀报告两次,美国矿物·金属·材料学会会员。 第13页共46页
商业计划书 第 13 页 共 46 页 尹法杰 男,39 岁,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1985 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 料系,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并取得 MBA 学位。参加过多项国家攻关课题的研究, 其中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各 1 项,1996 年作为主要研究人 员,参加了国家九五重点技术项目“刚性烧结金属丝网多孔材料过滤技术”的开 发与推广工作,并于 1993 年参与负责创建高温材料研究所双桥精密铸造厂。撰写 了十几篇论文,申请专利 4 项。 张继 男,41 岁,公司副总经理,教授,博士导师。业务专长:金属材料及加工工 艺,是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新材料学术带头人。主持和参与了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863 高技术、863 国防先进材料、军工配套、军工预研和中国-瑞典、中国 -澳大利亚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课题。申请专利四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在国家和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EI 和 MA 索引 15 篇,国际会议 特邀报告两次,美国矿物·金属·材料学会会员
商业计划书 第三章市场分析一一高温合金材料 、行业分析 人类历史已经证明,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而新材料则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并列,被世 界各国公认为是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总揽人类社会全局的高技术。 1、高温合金材料的应用 高温合金也称热强合金,是单一奥氏体基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 组织稳定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并在高温氧化性气体或燃气条件下能够长期工作。 高温合金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足够的高温强度,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塑性 等综合性能。基于上述性能特点,在英、美等国称之为超合金( Super alloy)。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在高温下进行的工艺过程和反应不断增多,温度 压力等工艺参数逐渐提高,从而使高温合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 是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电力、煤炭、石化等能源工业,冶金材 料、建筑陶瓷等基础工业以及国防军工工业中都离不开髙温合金的应用。 2、军用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的发展与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关系密切。高温合金一开始就主要应用 于航空发动机。在现代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中,髙温合金材料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 的40%~60%,可以说高温合金与航空发动机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高温合金也就 没有今天的先进发动机 高温合金行业涉及军用和重点工业用的核心材料行业,因此要求应用开发和 生产供应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背景,有完善的以科研系统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体系, 特别需要具备和应用部门长期合作研究开发所积累的资料、数据和信息。因此国 家将对有限的企业择优支持,不会出现社会上常见的一拥而上的无序竞争。而且 一旦建立供需关系,将保持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14页共46页
商业计划书 第 14 页 共 46 页 第三章 市场分析——高温合金材料 一、行业分析 人类历史已经证明,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而新材料则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并列,被世 界各国公认为是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总揽人类社会全局的高技术。 1、高温合金材料的应用 高温合金也称热强合金,是单一奥氏体基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 组织稳定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并在高温氧化性气体或燃气条件下能够长期工作。 高温合金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足够的高温强度,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塑性 等综合性能。基于上述性能特点,在英、美等国称之为超合金(Super alloy)。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在高温下进行的工艺过程和反应不断增多,温度、 压力等工艺参数逐渐提高,从而使高温合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 是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电力、煤炭、石化等能源工业,冶金材 料、建筑陶瓷等基础工业以及国防军工工业中都离不开高温合金的应用。 2、军用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的发展与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关系密切。高温合金一开始就主要应用 于航空发动机。在现代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材料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 的 40%~60%,可以说高温合金与航空发动机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高温合金也就 没有今天的先进发动机。 高温合金行业涉及军用和重点工业用的核心材料行业,因此要求应用开发和 生产供应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背景,有完善的以科研系统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体系, 特别需要具备和应用部门长期合作研究开发所积累的资料、数据和信息。因此国 家将对有限的企业择优支持,不会出现社会上常见的一拥而上的无序竞争。而且 一旦建立供需关系,将保持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商业计划书 3、民用高温合金 民用工业对高温合金材料的要求并不比航空工业低,某些方面甚至更为苛刻 民用高温合金还要求成本低廉,价格便宜才能推广使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 国外已开始将高温合金应用于更广泛的工业领域。1950年美国民用高温合金只占 航空用高温合金的10%,而1985年即达到50%左右。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髙温合金在原子能、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石油化工、 冶金化工和玻璃建材等诸多民用工业领域得以推广应用,这类高温合金中一部分 主要依然利用其高温高强度特性,而另一类则主要是利用高温合金的高温耐腐蚀 和高温耐磨性能。目前美国高温合金总产量约为每年2.3~3.6万吨,大约30%~ 50%用于耐腐蚀材料。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发展,民用工业对高温合金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多、愈 益迫切。 二、市场机会分析 我国在“九五”期间髙温合金材料年均消耗量在7500吨左右,据预测,到2005 年可达35000吨,产值约20亿元。而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与需求相比较,缺口甚 大;并且国内现有生产设备基本上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配置,较为落后 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年消费高温合金材料近28万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具体有: 1、工业燃汽轮机市场 从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为了提高热效率和增加机动性,需要发展大功率的 (大于100Ww)工业燃气轮机组,这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涡轮叶片为例, 因采用劣质燃料,加上地面工况条件差,特别是在高温下(>1300℃C)、连续工作 时间很长(以万小时计),更需要耐热腐蚀、抗冲刷的高温合金和耐热涂层。我国 200年燃气轮机总发电量为7000wW,2005年和2010年预期将分别达到25000和 39000wW。在“西气东输”工程中约需总量为3000NW的燃气轮机。目前,每年花 费在进口涡轮叶片备件上就达上亿美元。 第15页共46页
商业计划书 第 15 页 共 46 页 3、民用高温合金 民用工业对高温合金材料的要求并不比航空工业低,某些方面甚至更为苛刻。 民用高温合金还要求成本低廉,价格便宜才能推广使用。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 国外已开始将高温合金应用于更广泛的工业领域。1950 年美国民用高温合金只占 航空用高温合金的 10%,而 1985 年即达到 50%左右。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高温合金在原子能、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石油化工、 冶金化工和玻璃建材等诸多民用工业领域得以推广应用,这类高温合金中一部分 主要依然利用其高温高强度特性,而另一类则主要是利用高温合金的高温耐腐蚀 和高温耐磨性能。目前美国高温合金总产量约为每年 2.3~3.6 万吨,大约 30%~ 50%用于耐腐蚀材料。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发展,民用工业对高温合金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多、愈 益迫切。 二、市场机会分析 我国在“九五”期间高温合金材料年均消耗量在 7500 吨左右,据预测,到 2005 年可达 35000 吨,产值约 20 亿元。而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与需求相比较,缺口甚 大;并且国内现有生产设备基本上都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配置,较为落后。 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年消费高温合金材料近 28 万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具体有: 1、工业燃汽轮机市场 从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为了提高热效率和增加机动性,需要发展大功率的 (大于 100MW)工业燃气轮机组,这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涡轮叶片为例, 因采用劣质燃料,加上地面工况条件差,特别是在高温下(>1300℃)、连续工作 时间很长(以万小时计),更需要耐热腐蚀、抗冲刷的高温合金和耐热涂层。我国 2000 年燃气轮机总发电量为 7000MW,2005 年和 2010 年预期将分别达到 25000 和 39000MW。在“西气东输”工程中约需总量为 3000MW 的燃气轮机。目前,每年花 费在进口涡轮叶片备件上就达上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