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BX3不属于( (A)缺电子化合物;(B)共价型化合物 (C)聚合型化合物;( D)Lewis酸。 14下列试剂中,与铝盐溶液混合后无沉淀生成的() (A)Na2CO3溶液;(B过量的氨水 (C)过量的NaOH溶液;(DNa2S溶液 175Al4SO4)3与NaCO3混合后,产物之一() (A)[AI(OH)4]:(B)Al2O3:(C)Al(CO3)3:(D)CO2 176下列物质中,与明矾属于类质同晶的物质是()。 ( A)FeSo4·7H2O;(B)(NH4)2Fe(SO4h·12H2O (C)K2SO4·Cr2(SO4)3·24H2O:(D)CuSO4·5HO。 7[AOH中,A的杂化方式为() (A)sP;(B)sp:(C)sp:(D)sp 78ACl3(aq)与Na2S(aq)反应产物之一是() (A)H2S;(B)AL2O3:(C)AI(OH)4]:(D)Al2S, 17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 (A)AIF3:(B)AICI3:(C)AlBr3:(D)All3 180下列反应中能用来制取无水三氯化铝的是()。 (A)AP(aq)+Cr(aq):(B)Al(NO3 )3+HCl (C)A()+盐酸;(DAH+HCI(g) 181下列化合物属于缺电子化合物的是( (A)(AI(OH):(B)AL CI:(C)[AIF]:(D)AIF, 182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不为零的分子是() (A)CO2 :(B)CCl4:(C)CS2:(D)CO 183石墨晶体的导电性是各向异性的,这是由于石墨晶体中不存在() (A)分子间力:(B)共价键:(C)非定域π键:(D)离子键。 184石墨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A)共价键;(B)自由电子;(C)范德华力;(D)大π键 5石墨可以作润滑剂,是由于在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存在()。 (A)分子间力;(B)共价键:(C)非定域大π键;(D)离子键 186制备金属单质时,常用的还原剂是()。 (A)CO和C;(B)CO和H2S:(C)C和H2S;①DCO,C和H2S。 18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用来净化某些气体和液体; (B)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C)一氧化碳可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D)石墨可用作绝缘材料 188高温、高压下,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之一有() (A)CH3 OH; (B)CO2:(C)CO;(D)HCHO 189下列物质难与玻璃起反应的是() (A)HF:(B)HCIO4:(C)NaOH:(D)Na, CO3 190SiF4分子的空间构型() (A)直线型;(B)平面四方形;(C)正四面体;(D四方锥 191下列化合物中不含有三键的是() 6
6 173 BX3 不属于()。 (A)缺电子化合物;(B)共价型化合物; (C)聚合型化合物;(D)Lewis 酸。 174 下列试剂中,与铝盐溶液混合后无沉淀生成的()。 (A)Na2CO3 溶液;(B)过量的氨水; (C)过量的 NaOH 溶液;(D)Na2S 溶液。 175 Al2 (SO4 )3 与 NaHCO3 混合后,产物之一()。 (A)[Al(OH)4 ] -;(B)Al2O3;(C)Al2 (CO3 )3;(D)CO2。 176 下列物质中,与明矾属于类质同晶的物质是()。 (A)FeSO4·7H2O;(B)(NH4 )2Fe(SO4 )2·12H2O; (C)K2SO4·Cr2 (SO4 )3·24H2O;(D)CuSO4·5H2O。 177 [Al(OH)4 ] -中,Al 的杂化方式为()。 (A)sp;(B)sp 3 ;(C)sp 2 ;(D)sp 2 d。 178 AlCl3 (aq)与 Na2S(aq)反应产物之一是()。 (A)H2S;(B)Al2O3;(C)[Al(OH)4 ] -;(D)Al2S3。 179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 (A)AlF3;(B)AlCl3;(C)AlBr3;(D)AlI3。 180 下列反应中能用来制取无水三氯化铝的是()。 (A)Al3+(aq)+Cl- (aq);(B)Al(NO3 )3+HCl; (C)Al(s)+盐酸;(D)Al+HCl(g)。 181 下列化合物属于缺电子化合物的是()。 (A)[Al(OH)4 ] -;(B)Al2Cl6;(C)[AlF6 ] 3-;(D)AlF3。 182 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不为零的分子是()。 (A)CO2;(B)CCl4;(C)CS2;(D)CO。 183 石墨晶体的导电性是各向异性的,这是由于石墨晶体中不存在()。 (A)分子间力;(B)共价键;(C)非定域键;(D)离子键。 184 石墨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A)共价键;(B)自由电子;(C)范德华力;(D)大键。 185 石墨可以作润滑剂,是由于在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存在()。 (A)分子间力;(B)共价键;(C)非定域大键;(D)离子键。 186 制备金属单质时,常用的还原剂是()。 (A)CO 和 C;(B)CO 和 H2S;(C)C 和 H2S;(D)CO,C 和 H2S。 187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用来净化某些气体和液体; (B)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C)一氧化碳可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D)石墨可用作绝缘材料。 188 高温、高压下,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之一有()。 (A)CH3OH;(B)CO2;(C)CO;(D)HCHO。 189 下列物质难与玻璃起反应的是()。 (A)HF;(B)HClO4;(C)NaOH;(D)Na2CO3。 190 SiF4 分子的空间构型()。 (A)直线型;(B)平面四方形;(C)正四面体;(D)四方锥。 191 下列化合物中不含有三键的是()
(A)CO:(B)HCN:(C)C2 H2:(D)CO2 192石墨晶体中,碳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有()。 (A)共价键,分子间力 (B)离子键,分子间力 (C)离子键,非定域大π键,分子间力 (D)共价键,非定域大π键,分子间力。 193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A)PbCO3 :(B)Ag, CO3:(C)CaCO3 :(D)CuCO 194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A)Ag2 CO3:( B)Na, CO3:(C)CaCO3:(D)(NH4)2CO3 195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A)PbCO3 :(B)MgCO3 :( C)BaCO3 :(D)CuCO3 196下列碳酸盐中,分解温度最低的是() (A)Na, CO3:(B)BaCO3:(C)MgCO3:(D)Ag2 CO3 197下列物质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A)CaCO3 :(B)PbCO3:(C)Na,CO3:(D)BaCO3 198下列碳酸盐中,在加热时最易分解的是()。 (A)(NH4)2CO3 :(B)CaCO3:(C)NH HCO :(D)K,CO 199酸式碳酸盐的热稳定性比正盐要弱,这是因为()。 (A)酸式盐的酸性要强一些 (B)碳酸根和金属离子结合牢些 (C)金属离子的极化力比氢离子的强 (D)氢离子的极化力比金属离子的强 20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饱和 Nahco(aq)的pH<7 (B)饱和 NaHco(aq)与CaCl2(ag)混合产生白色Ca(HCO3)2沉淀; (C)饱和 NaHco3(aq)沸腾时放出CO2 (D)饱和 NaHCO3(aq)在室温下与Mg反应放出H2 201常压下饱和CO2溶液中,下列物种浓度最大的是() (A)CO2 :(B)H, CO, :(C)HCO :(D)CO o 20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此溶液中含有的多种离子()。 (A)Na, CO3, OH:(B)Na, HCO3, CO3,OH: (C)Na, CO,,H, OH:(D)Na, HCO, CO,,H,OH. 203高温加压及催化剂存在下CH4与H2O(g)反应的产物之一有() (A)C:(B)CO;(C)CO2:(D)CH,OH 204硅酸盐的热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A)硅-氧间能形成链状结构:(B)硅酸盐是离子化合物 (C)硅-氧键的强度大;(D)硅硅键的强度大 205工业上通常用以制备SC的方法是()。 (A)Si(s)+C(s) - SiC(s): (B)SICL4(8)+CH 1200C SiC+4HCl: (C)SiH(g)+CH4"C, SiC+4H
7 (A)CO;(B)HCN;(C)C2H2;(D)CO2。 192 石墨晶体中,碳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有()。 (A)共价键,分子间力; (B)离子键,分子间力; (C)离子键,非定域大键,分子间力; (D)共价键,非定域大键,分子间力。 193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A)PbCO3;(B)Ag2CO3;(C)CaCO3;(D)CuCO3。 194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A)Ag2CO3;(B)Na2CO3;(C)CaCO3;(D)(NH4 )2CO3。 195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A)PbCO3;(B)MgCO3;(C)BaCO3;(D)CuCO3。 196 下列碳酸盐中,分解温度最低的是()。 (A)Na2CO3;(B)BaCO3;(C)MgCO3;(D)Ag2CO3。 197 下列物质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A)CaCO3;(B)PbCO3;(C)Na2CO3;(D)BaCO3。 198 下列碳酸盐中,在加热时最易分解的是()。 (A)(NH4 )2CO3;(B)CaCO3;(C)NH4HCO3;(D)K2CO3。 199 酸式碳酸盐的热稳定性比正盐要弱,这是因为()。 (A)酸式盐的酸性要强一些; (B)碳酸根和金属离子结合牢些; (C)金属离子的极化力比氢离子的强; (D)氢离子的极化力比金属离子的强。 20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饱和 NaHCO3 (aq)的 pH<7; (B)饱和 NaHCO3 (aq)与 CaCl2 (aq)混合产生白色 Ca(HCO3 )2 沉淀; (C)饱和 NaHCO3 (aq)沸腾时放出 CO2; (D)饱和 NaHCO3 (aq)在室温下与 Mg 反应放出 H2。 201 常压下饱和 CO2 溶液中,下列物种浓度最大的是()。 (A)CO2;(B)H2CO3;(C)HCO3 -;(D)CO3 2-。 202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此溶液中含有的多种离子()。 (A)Na+,CO3 2-,OH-;(B)Na+,HCO3 -,CO3 2-,OH-; (C)Na+,CO3 2-,H +,OH-;(D)Na+,HCO3 -,CO3 2-,H +,OH-。 203 高温加压及催化剂存在下 CH4 与 H2O(g)反应的产物之一有()。 (A)C;(B)CO;(C)CO2;(D)CH3OH。 204 硅酸盐的热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A)硅-氧间能形成链状结构;(B)硅酸盐是离子化合物; (C)硅-氧键的强度大;(D)硅-硅键的强度大。 205 工业上通常用以制备 SiC 的方法是()。 (A)Si(s)+C(s) ⎯⎯⎯⎯⎯→ 1200 C SiC(s); (B)SiCl4 (g)+CH4 1200 C ⎯⎯⎯⎯→ SiC+4HCl; (C)SiH4 (g)+CH4 1200 C ⎯⎯⎯⎯→ SiC+4H2;
(D)SiO2(S)+3C)-2003C(s)+2CO。 206有Na2CO3、CaCO3、ZnCO3、(NH4)2CO3四种碳酸盐,分解温度由高到低的次序是()。 (A)Na, CO3>CaCO3>(NH4)2CO3>ZnCO3 B)CaCO3>Na2CO3>ZnCO3>(NH4)2 CO3: (C)Na, CO3>CaCO3 ZnCO3>(NH4)2CO3: (D)Na, CO,>ZnCO>CaCO>(NH4)2CO3 207下列物质在水中能稳定存在的是()。 (A)KO2:(B)Na2O2:(C)SnO:(D)Bao2 208下列离子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的() (A)Pb;(B)Cr:(C)NI:(D)Sn 209在实验室中配制SnCl溶液,常在溶液中放入少量固体Sn粒,其理由是(), (A)防止Sn2水解:(B)防止SnCl2溶液产生沉淀 (O)防止SnCl2溶液挥发:(D)防止Sn2被氧化 210实验室配制Pb2溶液时,常用的铅盐是() (A)PbCl2:(B)PbSO4:(C)Pb(NO3):(D)PbCO3 211实验室配制SnCl溶液时,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金属锡和硫酸 (B)加入还原剂Na2SO3和盐酸; (C)加入还原剂H2O2和硫酸 (D)加入金属锡和盐酸。 212在下列各溶液中,铅最易溶解的()。 (A)醋酸:(B)硫酸:(C)盐酸:(D)氢氧化钠 213属于弱电解质的铅盐是()。 (A)PbCrO4:(B)PbCl,;(C)Pb(Ac)2:(D)PbSO4 214下列硫化物中可溶于Na2S溶液的是() (A)ZnS;(B)SnS2:(C)CuS:(D)Bi2S3 215下列各对离子中,用过量NaOH溶液可以进行分离的()。 (A)Pb2和Fe3;(B)Pb2和Zn2+; (C)A”和Pb2:(D)A和Zn2+ 21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共存的是() (A)Cu2、Cu:(B)SnCl4、Sn;(MnO2、Mn2:(D)Cr3、Cr2O2 217下列各种离子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A)Fe:(B)Sn:(C)TI:(D)Hg2 218下列离子中,与Na2S溶液混合不生成黑色沉淀的() (A)Bi:(B)Fe; (C)Sn":(D)Ag 219下列硫化物中不可能存在的()。 (A)SnS:(B)SnS2:(C)PbS:(D)PbS, 220有三种氧化物:GeO2、SnO2、PbO2,其中能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并使碘化钾试纸 变蓝的是() (A)GeO2;(BSnO2;(C)PbO2;(D)三种氧化物都可以。 221下列有关说明PbO2具有强氧化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的半径比Pb2大;(BPb(Ⅱ)存在惰性电子对 (C)Pb2离子易形成配离子;(D)Pb(Ⅱ)盐溶解度小
8 (D)SiO2 (s)+3C(s) 2000 C ⎯⎯⎯⎯→ SiC(s)+2CO。 206 有 Na2CO3、CaCO3、ZnCO3、(NH4 )2CO3 四种碳酸盐,分解温度由高到低的次序是()。 (A)Na2CO3>CaCO3>(NH4 )2CO3>ZnCO3; (B)CaCO3>Na2CO3>ZnCO3>(NH4 )2CO3; (C)Na2CO3>CaCO3>ZnCO3>(NH4 )2CO3; (D)Na2CO3>ZnCO3>CaCO3>(NH4 )2CO3。 207 下列物质在水中能稳定存在的是()。 (A)KO2;(B)Na2O2;(C)SnO;(D)BaO2。 208 下列离子易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的()。 (A)Pb2+ ;(B)Cr3+ ;(C)Ni2+ ;(D)Sn2+。 209 在实验室中配制 SnCl2 溶液,常在溶液中放入少量固体 Sn 粒,其理由是()。 (A)防止 Sn2+水解;(B)防止 SnCl2 溶液产生沉淀; (C)防止 SnCl2 溶液挥发;(D)防止 Sn2+被氧化。 210 实验室配制 Pb2+溶液时,常用的铅盐是()。 (A)PbCl2;(B)PbSO4;(C)Pb(NO3 )2;(D)PbCO3。 211 实验室配制 SnCl2 溶液时,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金属锡和硫酸; (B)加入还原剂 Na2SO3 和盐酸; (C)加入还原剂 H2O2 和硫酸; (D)加入金属锡和盐酸。 212 在下列各溶液中,铅最易溶解的()。 (A)醋酸;(B)硫酸;(C)盐酸;(D)氢氧化钠。 213 属于弱电解质的铅盐是()。 (A)PbCrO4;(B)PbCl2;(C)Pb(Ac)2;(D)PbSO4。 214 下列硫化物中可溶于 Na2S 溶液的是()。 (A)ZnS;(B)SnS2;(C)CuS;(D)Bi2S3。 215 下列各对离子中,用过量 NaOH 溶液可以进行分离的()。 (A)Pb2+和 Fe3+ ;(B)Pb2+和 Zn2+ ; (C)Al3+和 Pb2+ ;(D)Al3+和 Zn2+。 216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共存的是()。 (A)Cu2+、Cu;(B)SnCl4、Sn;(C)MnO2、Mn2+ ;(D)Cr3+、Cr2O7 2-。 217 下列各种离子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A)Fe2+ ;(B)Sn2+ ;(C)Ti3+ ;(D)Hg2 2+。 218 下列离子中,与 Na2S 溶液混合不生成黑色沉淀的()。 (A)Bi3+ ;(B)Fe2+ ;(C)Sn2+;(D)Ag+。 219 下列硫化物中不可能存在的()。 (A)SnS;(B)SnS2;(C)PbS;(D)PbS2。 220 有三种氧化物:GeO2、SnO2、PbO2,其中能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并使碘化钾试纸 变蓝的是()。 (A)GeO2;(B)SnO2;(C)PbO2;(D)三种氧化物都可以。 221 下列有关说明 PbO2 具有强氧化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4+的半径比 Pb2+大;(B)Pb(Ⅱ)存在惰性电子对; (C)Pb2+离子易形成配离子;(D)Pb(Ⅱ)盐溶解度小
222在SnCl2溶液中滴加少量HgC2,最终出现沉淀的颜色是()。 (A)白色;(B)黑色;(C棕色:(D)黄色 23下列硫化物不能溶解于Na2S溶液的()。 (A)PbS:(B)HgS:(C)SnS2:(D)SbS 224下列各组离子都能与Br2(1)反应的是()。 (A)Ag和Fe3;(BCu2+和Sn2;(C)Co2和Sb3”;(D)Sn2和Fe2 225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氨水的是() (A)Ag2O:(B)PbCl2:(C)Cu O:(D)AgCl 226下列固体物质为白色的是()。 (A)CaCrO4:(B)HBrO4:(C)PbO:(D)SnO 227下列氧化物酸性强弱次序中,错误的是()。 (A)CrO,>Cr,O3:(B)Pbo>SnO:(C)HgO<ZnO:(D)MgO<Al,O3 28用于说明Pb(Ⅳ)具有强氧化性的是() (A)熵效应;(B)螯合效应;(C屏蔽效应;(D)惰性电子对效应 29下列关于PbCl2和SnCl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SnCl2比PbCl2易溶于水 (B)它们都能被Hg2氧化: (C)它们都可以与C形成配合物 (D在多种有机溶剂中,SnCl2比PbCl2更易溶 230在SnCl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后,Sn(Ⅱ)的存在形式是()。 (A)[Sn(NH3)4]":(B)Sn(OH) (C)[Sn(OH)3]:(D)ISn(OH)4I- 231下列反应不能进行的是()。 (APS+号O2-商温格b0+SO(g) (B)2LC|—电解 Li+Ch (C)B,O3+2Al-Al,O3 +2B: (D)Si+20H+H,o-SiO:+2H, 232下列物质与浓HCl反应,既能生成沉淀又能生成气体的是() (A)Na S:(B)Na2SO3:(C)NIO(OH):(D)Na, SnS, 233将被稀HNO3酸化的Mn2溶液与一固体氧化物加热后,滤去悬浮物,得到一紫色溶 液。则该氧化物()。 (A)SnO2:(B)PbO2:(C)SIO2:(D)MnO 234有一种硝酸盐为白色固体,溶于水后分别与稀HCl、稀H2SO4和过量NH3·HQO反 应都能生成白色沉淀,则该硝酸盐中的阳离子是() (A)Ag:(B)Ba:(C)Hg:(D)Pb 235在一定浓度的NH·H2O溶液中,欲增加NH4浓度,降低NH3的浓度,最有效的方 法是()。 (A)加少量铵盐:(B加少量碱 (C)加少量酸:(D)加水 236NaNO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 (A)Na,O, NO2, O2:(B)NaNO2, O ( C)NaNO2, NO2, O2:(D)Na2O, NO, O
9 222 在 SnCl2 溶液中滴加少量 HgCl2,最终出现沉淀的颜色是()。 (A)白色;(B)黑色;(C)棕色;(D)黄色。 223 下列硫化物不能溶解于 Na2S 溶液的()。 (A)PbS;(B)HgS;(C)SnS2;(D)Sb2S3。 224 下列各组离子都能与 Br2 (l)反应的是()。 (A)Ag+和 Fe3+ ;(B)Cu2+和 Sn2+ ;(C)Co2+和 Sb3+ ;(D)Sn2+和 Fe2+。 225 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氨水的是()。 (A)Ag2O;(B)PbCl2;(C)Cu2O;(D)AgCl。 226 下列固体物质为白色的是()。 (A)CaCrO4;(B)HBrO4;(C)PbO;(D)SnO2。 227 下列氧化物酸性强弱次序中,错误的是()。 (A)CrO3>Cr2O3;(B)PbO>SnO;(C)HgO<ZnO;(D)MgO<Al2O3。 228 用于说明 Pb(Ⅳ)具有强氧化性的是()。 (A)熵效应;(B)螯合效应;(C)屏蔽效应;(D)惰性电子对效应。 229 下列关于 PbCl2 和 SnCl2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SnCl2 比 PbCl2 易溶于水; (B)它们都能被 Hg2+氧化; (C)它们都可以与 Cl-形成配合物; (D)在多种有机溶剂中,SnCl2 比 PbCl2 更易溶。 230 在 SnCl2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H3·H2O 后,Sn(Ⅱ)的存在形式是()。 (A)[Sn(NH3 )4 ] 2+ ;(B)Sn(OH)2; (C)[Sn(OH)3 ] -;(D)[Sn(OH)4 ] 2-。 231 下列反应不能进行的是()。 (A)PbS(s)+ 3 2 O2 高 温 焙 烧 Pb(l)+SO3 (g); (B)2LiCl 电 解 2Li+Cl2; (C)B2O3+2Al ⎯⎯→ Al2O3+2B; (D)Si+2OH- +H2O→SiO3 2- +2H2。 232 下列物质与浓 HCl 反应,既能生成沉淀又能生成气体的是()。 (A)Na2S;(B)Na2SO3;(C)NiO(OH);(D)Na2SnS3。 233 将被稀 HNO3 酸化的 Mn2+溶液与一固体氧化物加热后,滤去悬浮物,得到一紫色溶 液。则该氧化物()。 (A)SnO2;(B)PbO2;(C)SiO2;(D)MnO2。 234 有一种硝酸盐为白色固体,溶于水后分别与稀 HCl、稀 H2SO4 和过量 NH3·H2O 反 应都能生成白色沉淀,则该硝酸盐中的阳离子是()。 (A)Ag+;(B)Ba2+ ;(C)Hg2+ ;(D)Pb2+。 235 在一定浓度的 NH3·H2O 溶液中,欲增加 NH4 +浓度,降低 NH3 的浓度,最有效的方 法是()。 (A)加少量铵盐;(B)加少量碱; (C)加少量酸;(D)加水。 236 NaNO3 受热分解的产物是()。 (A)Na2O,NO2,O2;(B)NaNO2,O2; (C)NaNO2,NO2,O2;(D)Na2O,NO,O2
237下列各组气体混合物常温下不能共存于同一密闭容器中的是()。 (A)NO和NH3;(B)N2和H2; (CN2和O2;(DHC1和NH3 238下列硝酸盐受热分解,产生相应亚硝酸盐的()。 (A)LINO3:(B)KNO3:(C)Cu(NO3)2:(D)Pb(NO3) 239熔点高、硬度大而且有导电性的氮化物是()。 (A)Li3N;(B)Mg3 N2:(C)TIN;(D)AIN 240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HNO3和HPO4之间差别的是() (A)酸强度;(B)沸点;(C成酸元素的氧化值;(D)氧化性 241下列氮的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NH3:(B)HNO2 :(C)N,H4:(D)HNO3 242BF3与NH3化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形成了()。 (A)氢键:(B)配位键;(C大π键;(D)分子间力。 243下列硝酸盐受热分解,只能产生一种气体的是()。 (A)Cu(NO3): (B)Pb(NO3)2:(C)AgNO3 ( D)Ba(NO3)2 244叠氮酸的分子式为()。 (A)N,H4:(B)H3N:(C)HN3 :(D)NH2OH 245酸性介质中,MnO与NO2的反应产物之一() (A)NO;(B)NO3:(C)NH4:(D)NO2 246由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时,为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通常用以吸收尾气的溶液是() (A)H2SO(aq):(B)NH3.H2O(aq): C)NaOH(aq):(D)CusO(aq) 247已知△Ge(NO=86.57kJ·mor!,△,e(NO2)=51.30kJ·mol。对于标准状态下,反 应:(1)N2+O2→2NO(2)2NO+O2→2NO2 能否自发进行,有下列各种判断,其中正确的()。 (A)反应(1)不能自发进行,反应(2)能自发进行 (B)反应(1)能自发进行,反应(2)不能自发进行; (C)都能自发进行 (D)都不能自发进行。 248下列分子或离子,与N2不是等电子体的是()。 (A)CO:(B)NO:(C)CN:(D)NO 249下列硝酸盐分解时,产物中不含有NO2的是() (A)LINO3 :(B)NaNO3:(C)Be(NO3h2:(D)Mg(NO3)2 250下列硝酸盐加热到700K左右时,其中各元素都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AgNO3:(B)Pb(NO3):(C)Fe(NO3)3:(D)NH,NO 251AgI在下列溶剂中溶解度最大的()。 (A)H,O:(B)NH3. H,O:(C)NH3():(D)CCl4 252钠的液氨溶液呈深蓝色且能导电,一般认为溶液中含有()。 (A)NH4和NH2;(B)Na和NH2 (C)Na和e:(D)Na和e(NH 253下列离子或分子中含m键的是() (A)HNO3:(B)NO3:(C)HNO2:(D)NO 254NO3中的离域π键属于()。 (A)x3:(B):(C)m:(D8
10 237 下列各组气体混合物常温下不能共存于同一密闭容器中的是()。 (A)NO 和 NH3;(B)N2 和 H2; (C)N2 和 O2;(D)HCl 和 NH3。 238 下列硝酸盐受热分解,产生相应亚硝酸盐的()。 (A)LiNO3;(B)KNO3;(C)Cu(NO3 )2;(D)Pb(NO3 )2。 239 熔点高、硬度大而且有导电性的氮化物是()。 (A)Li3N;(B)Mg3N2;(C)TiN;(D)AlN。 240 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 HNO3 和 H3PO4 之间差别的是()。 (A)酸强度;(B)沸点;(C)成酸元素的氧化值;(D)氧化性。 241 下列氮的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NH3;(B)HNO2;(C)N2H4;(D)HNO3。 242 BF3 与 NH3 化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形成了()。 (A)氢键;(B)配位键;(C)大键;(D)分子间力。 243 下列硝酸盐受热分解,只能产生一种气体的是()。 (A)Cu(NO3 )2;(B)Pb(NO3 )2;(C)AgNO3;(D)Ba(NO3 )2。 244 叠氮酸的分子式为()。 (A)N2H4;(B)H3N;(C)HN3;(D)NH2OH。 245 酸性介质中,MnO4 -与 NO2 -的反应产物之一()。 (A)NO;(B)NO3 -;(C)NH4 +;(D)NO2。 246 由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时,为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通常用以吸收尾气的溶液是()。 (A)H2SO4 (aq);(B)NH3·H2O(aq); (C)NaOH(aq);(D)CuSO4 (aq)。 247 已知△fG (NO)=86.57kJ·mol-1,△fG (NO2 )=51.30kJ·mol-1。对于标准状态下,反 应:(1)N2+O2→2NO (2)2NO+O2→2NO2 能否自发进行,有下列各种判断,其中正确的()。 (A)反应(1)不能自发进行,反应(2)能自发进行; (B)反应(1)能自发进行,反应(2)不能自发进行; (C)都能自发进行; (D)都不能自发进行。 248 下列分子或离子,与 N2 不是等电子体的是()。 (A)CO;(B)NO;(C)CN-;(D)NO+。 249 下列硝酸盐分解时,产物中不含有 NO2 的是()。 (A)LiNO3;(B)NaNO3;(C)Be(NO3 )2;(D)Mg(NO3 )2。 250 下列硝酸盐加热到 700K 左右时,其中各元素都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AgNO3;(B)Pb(NO3 )2;(C)Fe(NO3 )3;(D)NH4NO3。 251 AgI 在下列溶剂中溶解度最大的()。 (A)H2O;(B)NH3·H2O;(C)NH3 (l);(D)CCl4。 252 钠的液氨溶液呈深蓝色且能导电,一般认为溶液中含有()。 (A)NH4 +和 NH2 -;(B)Na+和 NH2 -; (C)Na+和 e -;(D)Na+和 e(NH3 )x -。 253 下列离子或分子中含 3 4 键的是()。 (A)HNO3;(B)NO3 -;(C)HNO2;(D)NO2。 254 NO3 -中的离域键属于()。 (A) 3 3;(B) 4 3;(C) 4 5;(D)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