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我国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1)奶牛生产总体水平低,表现在成年奶牛年单产量 低。我国成年母牛平均年产奶量约为3500kg左右、乳脂 率为3.1~3.2%、干物质为11.2%,与发达国家单产 6000~7000kg、乳脂率3.6%、干物质12%相比,还有很 大差距。 (2)各地区、城乡之间奶牛生产水平差别大。大、中 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以及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 地国有、集体以及合资奶牛场,由于增加科技方面的资金 投入,特别是奶牛良种选育和饲养管理技术方面的投入, 牛奶产量在6000kg以上,乳脂率3.3~3.7%,基本接近发 达国家水平。而大部分个体养牛户以及西南山区和广大牧 线区饲养的奶牛,一产奶量偏低。一
(3)年奶生产、加主和销售部门的利益分配不均。我 国乳业产业链是割裂的,生产者和加工者代表不同的利 益集团。由于原料奶收购和加工、运销的地区垄断性, 加工者实际上掌握着原料奶的定价权,这使生产者的利 益往往得不到维护和保证。在走向市场化的今天,如果 缺乏约束和协调机制,它很可能成为影响这些地区奶业 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小企业和大市场的冲突。我国乳业经济中众多的 小加工企业是和众多的小奶牛养殖企业联系在一起的。 在过去20年中,30多万个体奶牛户在乳业经济的高速增 长中,功不可没,在未来的发展中,个体奶牛户仍将是 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个体企业规模小,而且很多地 区比较分散,这种状况不仅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原料 奶的质量难以控制,从而乳制品的品质也无法保证,这 是目前奶品消费受限,许多中小企业的产品缺乏市场竞 线争力的重要原因之入
公8我国奶生养殖发展苏向 (1)奶牛场规模扩大,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目前,奶业一体化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 是国有奶牛场将产业链延伸,生产、加工、销售自成 体;第二种是公司十农户,即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与奶 业基地和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上海、黑龙江、河北、 内蒙古、北京等地一些著名的乳品企业,大都采取了以 上的形式,并取得了成功。 (2)开发新产品,提高乳品质量,以开发液态奶系列和 酸奶系列为主攻方向,创立国家名牌。不少乳品消费高 的国家,液态奶超过80%。 牛地线
(3)加快科技进步,积极应用国内、外各项先进科技成 果,大幅度提高奶牛个体产量,提高质量。我国在奶牛繁 育、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已较为成熟,生物新技术的应用 也较普遍,生产者应大力推广应用,尤其是主要常规技术 的组装配套。生产、加工等各环节要注重技术改造,运用 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 益。 (4)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消费,开拓市场,健全销售 网络,强化服务。培养青少年饮用乳品的习惯,开拓广大 农村市场,并争取走出国门。 牛地盐在线
第三节国外奶牛业发展趋势 1、奶牛品种向单一化方向发展 世界较著名的奶牛品种颇多,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品种的 生产性能超过荷斯坦牛。在大多数国家如美国、加拿大、 日本、以色列等饲养比例均占奶牛饲养总量的90%以上, 而其他一些品种诸如娟姗牛、更赛牛、爱尔夏牛等所占比 例越来越小。 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