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条龙十农户”模式产业链完整,是“公司 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向上游的延伸。这些企业科技支撑 完善,自然条件良好,具备从牧场建设开始的能力。 (4)“奶农技术协会(或奶农合作社)十农户”或 “服务联合模式”的组织经营模式一般由有关政府部 门倡导,把从事奶牛生产的农牧民组织起来,为协会会 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5)“品牌十市场”模式利用其品牌、资金、技术 和服务体系的优势进行兼并、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以 全国的资源做全国的市场。 牛线
4、饲养方式与繁育体系 (1)我国大、中城市郊区的奶牛业均为舍饲饲养, 其中大部分为传统式的拴系饲养方式,少部分奶牛场采用 散放饲养方式,目前新建的奶牛场有向现代散放饲养方式 发展的趋势。 在广大农区奶牛场大部分亦采用舍饲方式,但在有草 场条件的地区,则采用半舍饲、半放牧的方式。在草原地 区,目前已从以往完全放牧的饲养方式逐步向半舍饲、半 放牧方式发展,部分地区仍保持全放牧饲养方式。 牛线
(2)奶牛繁殖普遍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据统计, 全国共有种公牛站(含冻精改良站)79个。其中以饲养 中国荷斯坦种公牛为主且较有影响的有北京市奶牛中心、 黑龙江家畜繁育指导站和上海奶牛育种中心等。 牛线
5、奶牛养殖业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 目的是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转变增长方式和增加农民 收入。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 成部分,早在1999年,农业部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 产业结构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了要“突出发展奶类生 产”,奶牛养殖已成为畜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奶牛养 殖正从城市近郊向广大农村城镇转移,以充分利用农村 的资源和人力优势。随着农村奶牛养殖的发展,必然要 利用部分农田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以解决青粗饲料的 问题。这就使得原来农田只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三元 结构”转变为种植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或饲草的 牛线 “云元结构”,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6会我国乳业特续发展的可行性么 牛奶消费空间大。我国年人均消费牛奶不足20kg,与 国外比较,缺口非常大。同时从数量上,我国奶牛已有 定基础,并有相当强的质量竞争力,如个别群体单产达 8000kg以上,乳品质量已与国际接轨。在这个基础上, 通过品种改良,更新和加强饲养管理,若干年后,我国的 奶牛生产水平一定会进一步提高。另外我国奶牛业发展有 丰富的饲草、饲料支持。 近几年我国奶牛场规模不断扩大,向集约化、专业化 一体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并已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乳 业集团。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奶牛个体产量大幅度提 高,并改进质量。我国奶牛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方面的 技术已较成熟,生物新技术的应用也较普遍,并在生产中 大力推广应用,尤其是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 乳业集团开发适销对路的牛奶制品,如以有竞争力的 液态奶系列和酸奶为主,提高质量,创立名牌,并加大宣 连线传力度,引导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