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连接除具细胞间的连接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 ●基膜又称基底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 膜。电镜下可分为三层,由上而上分别为透明板、基板、网板。基膜由上皮和 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共同产生。是两者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透过膜,并有支持 连接作用,对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也有重要作用。 ●质膜内褶是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下陷而形成的一些微小皱 折,皱折之间的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其生物学意义是扩大了细胞基底面的面积, 有利于上皮与其下方结缔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半桥粒是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的基膜间形成的半个桥粒样结 构,可将上皮细胞牢固地连接在基膜上。 ●腺上皮又称分泌上皮,是一种具有分泌功能且构成腺体的上皮组织 腺体是以腺上皮组织为主构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一类器官,有内分 泌腺、外分泌腺、浆液腺、粘液腺、混合腺、局浆分泌腺、顶浆分泌腺、全浆 分泌腺、单细胞腺、多细胞腺等 腺体的分类根据有无导管将分泌物排放到腺体之外,可将腺体分为外 分泌腺和内分泌腺;根据构成腺体之腺上皮细胞的数目,将腺体分为单细胞腺 和多细胞腺;根据腺细腺的分泌方式,将腺体分为全浆分泌腺、项浆分泌腺和 局浆分泌腺;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将腺体分为蛋白分泌腺(又称浆液性腺)、糖 蛋白分泌腺(又称粘液性腺)、混合液、固醇类分泌腺。 多细胞外分泌腺的构成和分类由导管和分泌部构成。分泌部有的呈泡 状,称腺泡;有的呈管状,称腺管。有的腺体只有一个导管,称单腺;有的腺 体的导管分支,称复腺。根据腺体分泌部的形态和导管有无分支,常常将多细 胞的外分泌腺体分为单泡状腺、单管状腺、复泡状腺、复管状腺和复管泡状腺 蛋白分泌细胞多呈立方或柱状,胞质嗜酸性,核圆形居中央。电镜下 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位居核上方,酶原颗粒多,居细胞顶端。 ●糖蛋白分泌细胞多呈锥体形,胞质嗜酸性,HE染色的标本上呈泡沫 状,核扁圆,位居基底部。电镜下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较多,髙尔基复合 体发达,顶端质中有多量粘原颗粒。 类固醇分泌细胞是分泌类固醇激素的一类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多边 形,核圆居中,胞质中有大量脂肪小滴。电镜下滑面内质网多,高尔基复合体 发达,线粒体嵴呈管状 (高英茂)
6 缝隙连接除具细胞间的连接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 ⚫ 基膜 又称基底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 膜。电镜下可分为三层,由上而上分别为透明板、基板、网板。基膜由上皮和 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共同产生。是两者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透过膜,并有支持、 连接作用,对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也有重要作用。 ⚫ 质膜内褶 是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下陷而形成的一些微小皱 折,皱折之间的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其生物学意义是扩大了细胞基底面的面积, 有利于上皮与其下方结缔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 半桥粒 是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的基膜间形成的半个桥粒样结 构,可将上皮细胞牢固地连接在基膜上。 ⚫ 腺上皮 又称分泌上皮,是一种具有分泌功能且构成腺体的上皮组织。 ⚫ 腺体 是以腺上皮组织为主构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一类器官,有内分 泌腺、外分泌腺、浆液腺、粘液腺、混合腺、局浆分泌腺、顶浆分泌腺、全浆 分泌腺、单细胞腺、多细胞腺等。 ⚫ 腺体的分类 根据有无导管将分泌物排放到腺体之外,可将腺体分为外 分泌腺和内分泌腺;根据构成腺体之腺上皮细胞的数目,将腺体分为单细胞腺 和多细胞腺;根据腺细腺的分泌方式,将腺体分为全浆分泌腺、项浆分泌腺和 局浆分泌腺;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将腺体分为蛋白分泌腺(又称浆液性腺)、糖 蛋白分泌腺(又称粘液性腺)、混合液、固醇类分泌腺。 ⚫ 多细胞外分泌腺的构成和分类 由导管和分泌部构成。分泌部有的呈泡 状,称腺泡;有的呈管状,称腺管。有的腺体只有一个导管,称单腺;有的腺 体的导管分支,称复腺。根据腺体分泌部的形态和导管有无分支,常常将多细 胞的外分泌腺体分为单泡状腺、单管状腺、复泡状腺、复管状腺和复管泡状腺。 ⚫ 蛋白分泌细胞 多呈立方或柱状,胞质嗜酸性,核圆形居中央。电镜下 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位居核上方,酶原颗粒多,居细胞顶端。 ⚫ 糖蛋白分泌细胞 多呈锥体形,胞质嗜酸性,HE 染色的标本上呈泡沫 状,核扁圆,位居基底部。电镜下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较多,高尔基复合 体发达,顶端质中有多量粘原颗粒。 ⚫ 类固醇分泌细胞 是分泌类固醇激素的一类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多边 形,核圆居中,胞质中有大量脂肪小滴。电镜下滑面内质网多,高尔基复合体 发达,线粒体嵴呈管状。 (高英茂)
第3章固有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主要教学内容 ●结缔组织的特点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无极性,不与外界 接触,有充填作用;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功 能 ●固有结缔组织的分类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 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的枃成疏松结缔组织包括细胞、纤维和基质。细胞又 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 细胞。纤维成分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细胞扁平多 突。胞核较大、扁卵圆形,染色浅。胞质丰富,显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有 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表明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 的功能。成纤维细胞功能处于静止时,称纤维细胞。细胞体积小,呈长梭形。 细胞质少,与合成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亦不发达。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功 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从而生 成三种纤维。还可合成分泌基质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在创伤修复时,成纤维 细胞分裂增殖,并分泌形成新的胶原纤维和基质成分,使伤口愈合 浆细胞浆细胞呈卵圆形。核圆位于细胞一侧,染色质呈块状沿核膜 内呈放射排列。胞质呈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含大量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 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浆细胞在消化道及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和有慢性炎症 部位较多。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 的体液免疫。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转化而来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的单核细胞,又称组织细胞,其形态 多样,功能活跃时常伸岀伪足故形状不规则。胞核小,染色深。胞质多呈嗜酸 性。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胞质内含大量初级溶酶体、次级 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细胞膜附近有许多微丝和微管。巨噬细 胞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当细菌侵犯某部位时,细菌的代谢产物、炎性组织的
7 第 3 章 固有结缔组织 一、 目的要求 ●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 主要教学内容 ●结缔组织的特点 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无极性,不与外界 接触,有充填作用;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功 能。 ●固有结缔组织的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 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的构成 疏松结缔组织包括细胞、纤维和基质。细胞又 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 细胞。纤维成分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细胞扁平多 突。胞核较大、扁卵圆形,染色浅。胞质丰富,显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有 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表明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 的功能。成纤维细胞功能处于静止时,称纤维细胞。细胞体积小,呈长梭形。 细胞质少,与合成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亦不发达。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功 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从而生 成三种纤维。还可合成分泌基质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在创伤修复时,成纤维 细胞分裂增殖,并分泌形成新的胶原纤维和基质成分,使伤口愈合。 ●浆细胞 浆细胞呈卵 圆形。核圆位于细胞一侧,染色质呈块状沿核膜 内呈放射排列。胞质呈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含大量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 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浆细胞在消化道及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和有慢性炎症 部位较多。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 的体液免疫。浆细胞由 B 淋巴细胞转化而来。 ●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的单核细胞,又称组织细胞,其形态 多样,功能活跃时常伸出伪足故形状不规则。胞核小,染色深。胞质多呈嗜酸 性。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胞质内含大量初级溶酶体、次级 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细胞膜附近有许多微丝和微管。巨噬细 胞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当细菌侵犯某部位时,细菌的代谢产物、炎性组织的
变性蛋白、补体CsA等统称为趋化因子,可吸引巨噬细胞向该处游走。这种特 性又称趋化性。通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将细菌异物和衰老死亡的细胞 等摄入胞质形成吞噬体或吞饮小泡,再与初级溶酶体触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异 物颗粒被溶酶体酶消化形成残余体。巨噬细胞有活跃的分泌功能,能分泌数十 种活性物质,如溶菌酶、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和补体等。巨噬 细胞还能捕捉抗原经加工处理后与抗原呈递分子结合并形成抗原一组织相容性 复合体Ⅱ类分子复合物并呈递给淋巴细胞,引起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 ●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分布很广,常沿小血管分布,形态圆形或卵圆形。胞 核小,多位中央。胞质中充满粗大的异染性嗜碱性颗粒,内含组胺、白三烯、 肝素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和白三烯能使微静脉和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还可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肝素有抗 凝血的作用。组胺、肝素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贮存于颗粒内,故释放速度 快。白三烯则不贮存颗粒内,故释放速度较慢。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是保留在成体结缔组织中 的一些原始细胞,它们的分化程度很低,但分化的潜能很大,当创伤修复时, 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新生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 ●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纤维成分,新鲜时呈白色, HE染色呈红色。纤维粗细不等,呈波浪状,分支并相互交织成网。胶原纤维的 化学成分是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在细胞外 聚合成胶原原纤维,胶原原纤维再被粘结成胶原纤维。胶原纤维韧性很大,抗 拉力强 ●弹性纤维弹性纤维含量较胶原纤维少。新鲜时呈黄色,易被醛复红 或依地红染成紫色或褐色。弹性纤维较细且粗细不等。断端常回缩卷曲,有分 支并交织成网。弹性纤维主要由弹性蛋白构成,外周覆盖有微原纤维。弹性纤 维富于弹性。 ●网状纤维网状纤维较细,分支多,亦交织成网。纤维由型胶原蛋 白构成,表面覆盖有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故用银染法染成黑色,又称嗜银纤维。 网状纤维在基膜的网板,肾小管和细血管周围,造血器官和内分泌腺中较多, 构成微细的支架 基质基质是一种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胶状物质,有一定粘性,这些 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多糖和糖蛋白。蛋白多糖是由蛋白质和多糖分子合成。多 糖部分为氨基已糖多糖,又称糖胺多糖,其硫化型的包括硫酸软骨素A、C、硫 酸角质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等;非硫酸化型的为透明质酸。透明质酸是曲折的长
8 变性蛋白、补体 C5 A 等统称为趋化因子,可吸引巨噬细胞向该处游走。这种特 性又称趋化性。通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将细菌异物和衰老死亡的细胞 等摄入胞质形成吞噬体或吞饮小泡,再与初级溶酶体触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异 物颗粒被溶酶体酶消化形成残余体。巨噬细胞有活跃的分泌功能,能分泌数十 种活性物质,如溶菌酶、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和补体等。巨噬 细胞还能捕捉抗原经加工处理后与抗原呈递分子结合并形成抗原-组织相容性 复合体Ⅱ类分子复合物并呈递给淋巴细胞,引起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分布很广,常沿小血管分布,形态圆形或卵圆形。胞 核小,多位中央。胞质中充满粗大的异染性嗜碱性颗粒,内含组胺、白三烯、 肝素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和白三烯能使微静脉和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还可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肝素有抗 凝血的作用。组胺、肝素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贮存于颗粒内,故释放速度 快。白三烯则不贮存颗粒内,故释放速度较慢。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是保留在成体结缔组织中 的一些原始细胞,它们的分化程度很低,但分化的潜能很大,当创伤修复时, 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新生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 ●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纤维成分,新鲜时呈白色, HE 染色呈红色。纤维粗细不等,呈波浪状,分支并相互交织成网。胶原纤维的 化学成分是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在细胞外 聚合成胶原原纤维,胶原原纤维再被粘结成胶原纤维。胶原纤维韧性很大,抗 拉力强。 ●弹性纤维 弹性纤维含量较胶原纤维少。新鲜时呈黄色,易被醛复红 或依地红染成紫色或褐色。弹性纤维较细且粗细不等。断端常回缩卷曲,有分 支并交织成网。弹性纤维主要由弹性蛋白构成,外周覆盖有微原纤维。弹性纤 维富于弹性。 ●网状纤维 网状纤维较细,分支多,亦交织成网。纤维由Ⅲ型胶原蛋 白构成,表面覆盖有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故用银染法染成黑色,又称嗜银纤维。 网状纤维在基膜的网板,肾小管和细血管周围,造血器官和内分泌腺中较多, 构成微细的支架。 ●基质 基质是一种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胶状物质,有一定粘性,这些 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多糖和糖蛋白。蛋白多糖是由蛋白质和多糖分子合成。 多 糖部分为氨基已糖多糖,又称糖胺多糖,其硫化型的包括硫酸软骨素 A、C、硫 酸角质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等;非硫酸化型的为透明质酸。透明质酸是曲折的长
链大分子,它是蛋白多糖复合物的主干。其糖胺多糖分子与核心蛋白的结合, 形成以核心蛋白为中心的蛋白多糖亚单位,再通过结合蛋白结合在透明质酸长 链分子上。这钟蛋白多糖聚合体的立体构型形成许多微孔隙的分子筛,小于微 孔隙的水、营养物、代谢物、激素、气体等可以通过,便于血液与细胞间进行 物质交换。大于微孔隙的大分子物质如细菌则不能通过,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 扩散。溶血性链球菌和癌细胞能产生透明质酸酶,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 ●糖蛋白糖蛋白是基质内另一类生物大分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从 基质中已分离出的糖蛋白有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蛋白和软骨粘连蛋白等。这些 大分子不仅参与基质分子筛的构成,也通过它们的连接和介导作用,影响细胞 的识别、迁移和增殖。 ●组织液组织液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中的液体,经毛细血管静 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和淋巴。组织液内含有电解质、单糖、气体分子 等小分子物质。组织液且不断更新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中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成为细胞赖以生存的体液内环境。当组织液的产生和回流失去平衡时,或机体 电解质和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时,组织液的含量可增多或减少,导致组织水肿 或脱水 ●致密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是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 且纤维粗大,排列紧密。包括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构成肌腱和健膜;不规 则致密结缔组织见于真皮、硬脑膜、巩膜等处;弹性组织则以弹性纤维为主, 如项韧带等。 ●网状组织网状组织是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的基本成分。由网状细胞、 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为淋巴细胞发育和血细胞发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网状 细胞可产生网状纤维。 (栾世钦) 第4章软骨和骨 目的要求 掌握软骨组织的构成 掌握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了解软骨的发生和生长 掌握骨组织的结构 ●了解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在血钙与调节中的作用 掌握长骨骨干密质骨的结构 了解骨的发生和改建
9 链大分子,它是蛋白多糖复合物的主干。其糖胺多糖分子与核心蛋白的结合, 形成以核心蛋白为中心的蛋白多糖亚单位,再通过结合蛋白结合在透明质酸长 链分子上。这钟蛋白多糖聚合体的立体构型形成许多微孔隙的分子筛,小于微 孔隙的水、营养物、代谢物、激素、气体等可以通过,便于血液与细胞间进行 物质交换。大于微孔隙的大分子物质如细菌则不能通过,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 扩散。溶血性链球菌和癌细胞能产生透明质酸酶,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 ●糖蛋白 糖蛋白是基质内另一类生物大分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从 基质中已分离出的糖蛋白有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蛋白和软骨粘连蛋白等。这些 大分子不仅参与基质分子筛的构成,也通过它们的连接和介导作用,影响细胞 的识别、迁移和增殖。 ●组织液 组织液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中的液体,经毛细血管静 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和淋巴。组织液内含有电解质、单糖、气体分子 等小分子物质。组织液且不断更新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中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成为细胞赖以生存的体液内环境。当组织液的产生和回流失去平衡时,或机体 电解质和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时,组织液的含量可增多或减少,导致组织水肿 或脱水。 ●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是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 且纤维粗大,排列紧密。包括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构成肌腱和健膜;不规 则致密结缔组织见于真皮、硬脑膜、巩膜等处;弹性组织则以弹性纤维为主, 如项韧带等。 ● 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是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的基本成分。由网状细胞、 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为淋巴细胞发育和血细胞发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网状 细胞可产生网状纤维。 (栾世钦) 第 4 章 软骨和骨 一、 目的要求 ● 掌握软骨组织的构成 ● 掌握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 了解软骨的发生和生长 ● 掌握骨组织的结构 ● 了解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在血钙与调节中的作用 ● 掌握长骨骨干密质骨的结构 ● 了解骨的发生和改建
二、主要教学内容 ●软骨软骨是由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则由软骨基质 和软骨细胞构成。根据软骨基质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 维软骨和弹性软骨三种。 ●透明软骨透明软骨分布较广,如肋软骨、关节软骨、气管与支气管 软骨等。透明软骨的软骨组织包括软骨基质和软骨细胞。软骨基质即为细胞间 质,由无定形基质和其中的纤维构成。基质的化学组成和立体构型与结缔组织 的基质相似,但糖胺多糖中以硫酸软骨素含量最髙。基质内的小腔为软骨陷窝, 软骨细胞即位于此陷窝内。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含硫酸软骨素较多,嗜碱性强 染色深,称软骨囊。软骨组织内无血管。透明软骨中的纤维是胶原原纤维,其 折光率与基质的相似。软骨细胞充满于软骨陷窝内。在软骨组织的周边部位 软骨细胞较小,扁圆形,单个分布,为幼稚的软骨细胞。从周边向中间部,软 骨细胞逐渐增大成熟,变为椭圆形或圆形,并成群分布,每群有2-8个细胞 它们由一个细胞分裂增殖而成,故称同源细胞群。软骨细胞核圆或卵圆形,染 色浅。细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 复合体。软骨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基质和纤维。软骨膜是软骨组织周围的致密结 缔组织。软骨膜可分为两层,外层为较致密的胶原纤维,内层纤维较疏松而细 胞较多,其中有些梭形的小细胞,称骨原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软骨细胞。 ●软骨的生长方式可有两种:(1)间质生长,是通过软骨组织内的软 骨细胞分裂增殖,并产生基质和纤维,使软骨从内部生长增大。(2)外加生长, 是通过软骨膜内层细胞的分裂分化,向软骨组织表面添加新的软骨细胞,产生 基质和纤维,使软骨从表面向外扩大 ●纤维软骨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等部位,其基 质中含有大量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弹性软骨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会厌等处,其结构特点是软骨基质 中含大量交织的弹性纤维。 ●骨组织骨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细胞构成。钙化的细胞间质 称骨基质。细胞包括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4种。骨细胞最 多,位于骨基质内,其它三种均位于骨组织的边缘 ●骨基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包括大量骨胶纤维,占有机 质的90%;基质呈凝胶状,主要含有中性和弱酸性糖胺多糖,还有多种糖蛋白, 如骨钙蛋白、骨粘连蛋白和骨桥蛋白。骨钙蛋白参与骨的钙化并调节骨的吸收。 无机质又称骨盐,占骨重的65%,主要为羟基磷灰石结晶,呈细针状,长10
10 二、 主要教学内容 ●软骨 软骨是由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则由软骨基质 和软骨细胞构成。根据软骨基质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 维软骨和弹性软骨三种。 ●透明软骨 透明软骨分布较广,如肋软骨、关节软骨、气管与支气管 软骨等。透明软骨的软骨组织包括软骨基质和软骨细胞。软骨基质即为细胞间 质,由无定形基质和其中的纤维构成。基质的化学组成和立体构型与结缔组织 的基质相似,但糖胺多糖中以硫酸软骨素含量最高。基质内的小腔为软骨陷窝, 软骨细胞即位于此陷窝内。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含硫酸软骨素较多,嗜碱性强, 染色深,称软骨囊。软骨组织内无血管。透明软骨中的纤维是胶原原纤维,其 折光率与基质的相似。软骨细胞充满于软骨陷窝内。在软骨组织的周边部位, 软骨细胞较小,扁圆形,单个分布,为幼稚的软骨细胞。从周边向中间部,软 骨细胞逐渐增大成熟,变为椭圆形或圆形,并成群分布,每群有 2~ 8 个细胞, 它们由一个细胞分裂增殖而成,故称同源细胞群。软骨细胞核圆或卵圆形,染 色浅。细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 复合体。软骨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基质和纤维。软骨膜是软骨组织周围的致密结 缔组织。软骨膜可分为两层,外层为较致密的胶原纤维,内层纤维较疏松而细 胞较多,其中有些梭形的小细胞,称骨原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软骨细胞。 ●软骨的生长方式 可有两种:(1)间质生长,是通过软骨组织内的软 骨细胞分裂增殖,并产生基质和纤维,使软骨从内部生长增大。(2)外加生长, 是通过软骨膜内层细胞的分裂分化,向软骨组织表面添加新的软骨细胞,产生 基质和纤维,使软骨从表面向外扩大。 ●纤维软骨 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等部位,其基 质中含有大量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弹性软骨 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会厌等处,其结构特点是软骨基质 中含大量交织的弹性纤维。 ●骨组织 骨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细胞构成。钙化的细胞间质 称骨基质。细胞包括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4 种。骨细胞最 多,位于骨基质内,其它三种均位于骨组织的边缘。 ●骨基质 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包括大量骨胶纤维,占有机 质的 90%;基质呈凝胶状,主要含有中性和弱酸性糖胺多糖,还有多种糖蛋白, 如骨钙蛋白、骨粘连蛋白和骨桥蛋白。骨钙蛋白参与骨的钙化并调节骨的吸收。 无机质又称骨盐,占骨重的 65%,主要为羟基磷灰石结晶,呈细针状,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