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卷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按照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B.氨基乙酸钠C.NaH2PO4D.氨基乙酸盐酸盐 2、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 A.滴定管未经过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3、可用于减少测定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进行仪器校准 D.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4、以下溶液缓冲容量最大的是() A.0.1 mol/L HAc~0.1mol/L NaAc溶液 B.0.2 mol/L mol/L HAc~0.2 mol/L NaAc溶液 C.0.10 mol/L HAc-~0.30 mol/L NaAc溶液 D.0.4 mol/L HAc 5、欲配制pH=7.20的缓冲溶液,需在1L浓度为1molL的HPO4溶液中加入 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 (HP04的pKa1~pKa3分别是2.12,7.20,12.36) A.1B.1.5C.2D.3 6、有关络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稳定常数只和温度有关,与其它条件无关 B.条件稳定常数不仅和温度有关,还与副反应的程度有关 C.条件稳定常数的大小与稳定常数的大小无关 D.条件稳定常数与溶液的酸度无关 7、pKa=5.0的一元弱酸HA,用NaOH溶液滴定至pH值为5.0时,滴定的百 分数为() A.25%B.40%C.50%D.75% 8、递减称量法(差减法)最适合于称量() A.对天平盘有腐蚀性的物质 B.剧毒物质
分析化学试卷 9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按照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 ) A. H3PO4 B.氨基乙酸钠 C.NaH2PO4 D.氨基乙酸盐酸盐 2、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 ) A.滴定管未经过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3、可用于减少测定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 )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进行仪器校准 D.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4、以下溶液缓冲容量最大的是 ( ) A.0.1 mol/L HAc~0.1 mol/L NaAc 溶液 B.0.2 mol/L mol/L HAc~0.2 mol/L NaAc 溶液 C.0.10 mol/L HAc~0.30 mol/L NaAc 溶液 D.0.4 mol/L HAc 5、欲配制 pH = 7.20 的缓冲溶液,需在 1L 浓度为 1mol/L 的 H3PO4 溶液中加入 的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 )mol (H3PO4 的 pKa1~pKa3分别是 2.12,7.20,12.36) A.1 B.1.5 C.2 D. 3 6、有关络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条件稳定常数只和温度有关,与其它条件无关 B.条件稳定常数不仅和温度有关,还与副反应的程度有关 C.条件稳定常数的大小与稳定常数的大小无关 D.条件稳定常数与溶液的酸度无关 7、 pKa=5.0 的一元弱酸 HA,用 NaOH 溶液滴定至 pH 值为 5.0 时,滴定的百 分数为 ( ) A.25% B.40% C.50% D.75% 8、递减称量法(差减法)最适合于称量 ( ) A.对天平盘有腐蚀性的物质 B.剧毒物质
C.多份不易潮解、在空气中性质稳定的基准物质D.易潮解的试样 9、用0.1 mol/L Na0H滴定0.1 mol/LHC1的突跃范围为4.3~9.7,则0.01molL NaOH滴定0.01 mol/L HCI的突跃范围为应为() A.5.3.~9.7 B.5.38.7C.4.3~8.7 D.5.3~10.7 10、F与Fe3+络合物的1g-lgf6分别是53、9.0、12.3、13.6、15.8和17.0,当 FeF=FeF]时的pF约为() A.3.3 B.9.0 C.123 D.10.6 1l、有一碱液,可能为NaOH或NaHCO3或NaCO3或它们的混合物,用标准 HC!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盐酸 V2mL,且V1<V2,则此碱液为() A.NaCO3 B.NaOH C.NazCOs+NaHCO3 D.NaOH+NaCO3 12、H2PO4的共轭碱为() A.PO43 B.HPO42 C.H3PO4 D.HPO4 13、下列哪种方法会使使置信区间的范围变大() A.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B,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C.提高置信度 D.降低置信度 14、比较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可用哪种方法 A.F检验B.t检验C.Q检验D.4d检验 15、络合滴定过程中,在终点(p)和计量点(sp)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Y]sp=[M]sp B.[Y']sp=[M']sp C.[Y]ep=[MJep D.[Y'Jep=[M']ep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在校正了(1)误差(系统或偶然)的前提下,精密度好的分析结果,其准 确度也高。 2、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四次平行测定结果为:20.55%,20.58%,20.48%,20.53%, 标准偏差s为(2),中位数为(3),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为(4)。 (置信度为95%时的=2.78)。 3、(5)溶剂对HC1、HNO3、HC1O4具有拉平效应,而(6)溶剂对其 有区分效应(酸性或碱性)
C.多份不易潮解、在空气中性质稳定的基准物质 D.易潮解的试样 9、用 0.1 mol/L NaOH 滴定 0.1 mol/L HCl 的突跃范围为 4.3~9.7,则 0.01 mol/L NaOH 滴定 0.01 mol/L HCl 的突跃范围为应为( ) A.5.3.~9.7 B.5.3~8.7 C. 4.3~8.7 D.5.3~10.7 10、 F -与 Fe3+络合物的 lgβ1~lgβ6 分别是 5.3、9.0、12.3、13.6、15.8 和 17.0,当 [FeF2 + ]=[FeF3] 时的 pF 约为( ) A.3.3 B.9.0 C.12.3 D.10.6 11、有一碱液,可能为 NaOH 或 NaHCO3 或 Na2CO3 或它们的混合物,用标准 HCl 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 V1 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盐酸 V2 mL,且 V1<V2,则此碱液为 ( ) A.Na2CO3 B.NaOH C.Na2CO3+NaHCO3 D.NaOH+Na2CO3 12、H2PO4 -的共轭碱为 ( ) A.PO4 3- B.HPO4 2- C.H3PO4 D.H4PO4 + 13、下列哪种方法会使使置信区间的范围变大 ( ) A.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B.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C.提高置信度 D.降低置信度 14、比较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可用哪种方法 ( ) A.F 检验 B.t 检验 C.Q 检验 D.4d 检验 15、络合滴定过程中,在终点(ep)和计量点(sp)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Y]sp=[M]sp B.[Y′]sp=[M′]sp C.[Y]ep=[M]ep D.[Y′]ep=[M′]ep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在校正了 (1) 误差(系统或偶然)的前提下,精密度好的分析结果,其准 确度也高。 2、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四次平行测定结果为:20.55%,20.58%,20.48%,20.53%, 标准偏差 s 为(2),中位数为(3),置信度为 95%时的置信区间为 (4)。 (置信度为 95%时的 t=2.78)。 3、 (5) 溶剂对 HCl、HNO3、HClO4 具有拉平效应,而 (6) 溶剂对其 有区分效应(酸性或碱性)
4、HAc的pKa为4.74,Ac的pK为(7)。 5、NH4HCO;水溶液的质子条件为(8)。 6、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Cb试剂纯度时,若沉淀吸留(包藏)了BaCh,测定结 果(9),若吸留了NH4C1则结果(10)。(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7、EDTA的络合能力随着酸度的升高而_山)一 8、用0.1000molL的Ce4+滴定20.00mL同浓度的Fe2+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 为12)。 (已知°(Ce+/Ce-)-1.44V,oeFe2=0.68V) 9、用0.l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某三元酸(pKa1=l,pka=6,pk =11),有13)个质子能被准确滴定,有14)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 二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I5),选用16作指示剂 10、某酸碱指示剂的pKa=4.0,其理论变色范围是_(17)。 Il、溶液中加入NHaF,会使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18)。(升高、降低或 不变) 12、为了使Ba+沉淀完全,沉淀剂HSO4应适当过量,这是利用_19)效应。 13、莫尔法测定C1,如果控制pH=2.0,其滴定终点将20)到达。(提前或拖 后) 14、某有色络合物浓度为c,若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25nm处测得透光率为T, 若改用2cm的比色皿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其透光率为2)。 15、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少量CO2,用此溶液滴定HCI溶液的浓 度,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22)(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测定结果(23)(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由此产生 的误差属于24)误差(系统或偶然)。 16、PbC04重量法测定某试样中Cr2O3的含量时,换算因数为(25)。 17、沉淀的颗粒越大,吸附的杂质量越(26)。 18、要使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最小,吸光度的值为(27)。 19、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 件电位至少相差(28)V。 20、标定NaOH溶液浓度用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有少量的邻苯二甲
4、HAc 的 pKa 为 4.74,Ac-的 pKb为 (7) 。 5、NH4HCO3 水溶液的质子条件为 (8) 。 6、用 BaSO4 重量法测定 BaCl2 试剂纯度时,若沉淀吸留(包藏)了 BaCl2,测定结 果(9) ,若吸留了 NH4Cl 则结果_(10)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7、EDTA 的络合能力随着酸度的升高而 (11) 。 8、 用 0.1000 mol/L 的 Ce4+滴定 20.00 mL 同浓度的 Fe 2+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 为 _(12)_ 。 (已知 (Ce4+/Ce3+)= 1.44 V, (Fe3+/Fe2+)= 0.68 V) 9、用 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某三元酸(pKa1=1,pKa2=6,pKa3 =11),有 (13) 个质子能被准确滴定,有 (14) 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 二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 pH= (15) ,选用 (16) 作指示剂。 10、某酸碱指示剂的 pKa=4.0,其理论变色范围是 (17) 。 11、溶液中加入 NH4F,会使 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 (18) 。(升高、降低或 不变) 12、为了使 Ba2+沉淀完全,沉淀剂 H2SO4 应适当过量,这是利用 (19) 效应。 13、莫尔法测定 Cl-,如果控制 pH=2.0,其滴定终点将 (20) 到达。(提前或拖 后) 14、某有色络合物浓度为 c,若用 1cm 比色皿于波长 525nm 处测得透光率为 T, 若改用 2cm 的比色皿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其透光率为 (21) 。 15、NaOH 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少量 CO2,用此溶液滴定 HCl 溶液的浓 度,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22)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测定结果 (23)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由此产生 的误差属于 (24) 误差(系统或偶然)。 16、PbCrO4 重量法测定某试样中 Cr2O3的含量时,换算因数为 (25) 。 17、沉淀的颗粒越大,吸附的杂质量越 (26) 。 18、要使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最小,吸光度的值为_(27) 。 19、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 1 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两电对的条 件电位至少相差 (28) V。 20、标定 NaOH 溶液浓度用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有少量的邻苯二甲
酸,会使测定结果(29)。(偏高、偏低或无彩响) 21、洗涤BaS04沉淀用的溶液是(30)。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对某项测定来说,系统误差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无限多次平行测量的平均值即为真值。() 3、KMnO4和K2C2O,标准溶液均须用间接法进行配制。() 4,EDTA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Ca2+,消除Mg2+干扰的方法是利用沉淀掩蔽。() 5、酸度越低,MY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6、K2CnO7是强氧化剂,NaS2O3是强还原剂,因而可以用基准K2Cr2O7直接标 定Na2S2O3的浓度。() 7、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全部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 8、水溶液中存在的最强酸是HCIO4。() 9、酸碱滴定达到计量点时,溶液的pH=7。() 10、示差法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四、计算题(共30分) 1、计算AgCI在下列溶液中的溶解度。 (1)纯水中 (2)1.0 mol/L NH3溶液中, (已知KspAgC=1.0×1010;Ag-NH络合物的lg和lgB分别为3.0,7.0) 2、称取只含NaCO3和NaHCO3的混合试样0.6850克,溶于适量水中,以甲基 橙为指示剂,用0.2000 mol-L-HC1溶液滴定到终点时,消耗50.00mLHC1。 如改用酚酞为指示剂,用上述溶液滴定到终点,需消耗多少毫升HC1? (Na2C03和NaHCO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05.9和84.01) 3、在pH=5.5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 nol/L EDTA滴定浓度均为 0.02mol/LPb2+、AI3溶液中的Pb2+,若加入NHF掩蔽AP+,并使终点时游 离F的浓度为0.01molM,计算终点误差。 (己知:gKAY=16.3, lgKp%y=18.0:plH=5.5时,cYH=1055,pPbt(二甲酚橙)F7.6,aAOH=100.4, 0%0=1:A1F6的1gB~lg6分别为6.0,11.0,15.0,18.0,19.0,19.0。) 4、欲测定某有机胺的摩尔质量,先用苦味酸M=229gmo)处理,得到苦味酸胺
酸,会使测定结果 (29)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1、洗涤 BaSO4 沉淀用的溶液是 (30) 。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对某项测定来说,系统误差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 2、无限多次平行测量的平均值即为真值。( ) 3、KMnO4 和 K2Cr2O7标准溶液均须用间接法进行配制。( ) 4、EDTA 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 Ca2+,消除 Mg2+干扰的方法是利用沉淀掩蔽。( ) 5、酸度越低,MY 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 6、K2Cr2O7 是强氧化剂,Na2S2O3 是强还原剂,因而可以用基准 K2Cr2O7 直接标 定 Na2S2O3 的浓度。( ) 7、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全部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 ) 8、水溶液中存在的最强酸是 HClO4。( ) 9、酸碱滴定达到计量点时,溶液的 pH=7。( ) 10、示差法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 四、计算题(共 30 分) 1、计算 AgCl 在下列溶液中的溶解度。 (1)纯水中 (2)1.0mol/L NH3 溶液中, (已知 KspAgCl=1.0×10-10;Ag-NH3络合物的 lg1 和 lg2 分别为 3.0,7.0) 2、称取只含 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试样 0.6850 克,溶于适量水中,以甲基 橙为指示剂,用 0.2000mol·L -1HCl 溶液滴定到终点时,消耗 50.00mLHCl。 如改用酚酞为指示剂,用上述溶液滴定到终点,需消耗多少毫升 HCl? (Na2CO3 和 NaHCO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105.9 和 84.01) 3、 在 pH=5.5 时,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用 0.02mol/L EDTA 滴定浓度均为 0.02mol/L Pb2+、Al3+溶液中的 Pb2+,若加入 NH4F 掩蔽 Al3+,并使终点时游 离 F -的浓度为 0.01mol/L, 计算终点误差。 (已知: lgK(AlY)=16.3, lgK(PbY)=18.0;pH=5.5 时, Y(H)=105.5,pPbt(二甲酚橙)=7.6, Al(OH)=100.4, Pb(OH)=1; AlF6 3-的 lg1~lg6 分别为 6.0,11.0,15.0,18.0,19.0,19.0。) 4、 欲测定某有机胺的摩尔质量,先用苦味酸(M=229g/mol)处理,得到苦味酸胺
(系1:1的加合物)。今称取此苦味酸胺0.0300g,溶于乙醇并配制成1L溶液, 用1.00cm的比色皿,于其最大吸收波长38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800[已知苦 味酸胺在380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1.3×10L(mol .cm)]。试求该有机胺 的摩尔质量。 5、称取含有Pb:04的试样0.1200g,用盐酸溶解后加25mL0.02100 mol/LK2Cr2O7, 析出PbCO4沉淀。将PbCrO4沉淀用盐酸溶解,加入KI和淀粉溶液,用 0.1000 mol/LNa2S2O3溶液滴定时,用去15.00mL。求试样中PbO4的质量分 数。(Pb:04摩尔质量685.6)
(系 1:1 的加合物)。今称取此苦味酸胺 0.0300 g,溶于乙醇并配制成 1L 溶液, 用 1.00cm的比色皿,于其最大吸收波长 380nm处测得吸光度为 0.800[已知苦 味酸胺在 380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1.3×104L/(mol·cm) ]。试求该有机胺 的摩尔质量。 5、称取含有 Pb3O4的试样 0.1200g,用盐酸溶解后加 25mL0.02100mol/L K2Cr2O7, 析出 PbCrO4 沉淀。将 PbCrO4 沉淀用盐酸溶解,加入 KI 和淀粉溶液,用 0.1000mol/LNa2S2O3 溶液滴定时,用去 15.00mL。求试样中 Pb3O4 的质量分 数。(Pb3O4 摩尔质量 6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