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起 第四章磁共振 54-1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4.1.分子的磁性 原子核 带正电荷的粒子 当它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有一个是奇数时, 它就和电子一样有自旋运动,产生磁矩 1H,136C,19F和315P有自旋现象 12C和1680没有自旋现象
第四章 磁共振 §4-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4.1.1 分子的磁性质 原子核 带正电荷的粒子 当它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有一个是奇数时, 它就和电子一样有自旋运动,产生磁矩 1 1H, 13 6C, 19 9F 和 31 15P 有自旋现象 12 6C 和 16 8O 没有自旋现象
@磁共 磁矩μ,具有方向性,是一个矢量 =rhI/2兀 r旋磁比 I自旋量子数 h plank常数 H自旋量子数(I)1/2 没有外磁场时,其自旋磁距取向是混乱的 在外磁场H中,它的取向分为两种(2I+1=2) 种和磁场方向相反,能量较高(E=uH0 种和磁场方向平行,能量较低E=-H0
磁矩 ,具有方向性,是一个矢量 = r h I / 2 r 旋磁比 I 自旋量子数 h Plank常数 1H 自旋量子数( I ) 1/2 没有外磁场时,其自旋磁距取向是混乱的 在外磁场H0中,它的取向分为两种(2I+1=2) 一种和磁场方向相反,能量较高(E=H0 ) 一种和磁场方向平行,能量较低( E= −H0 )
@磁共起 两种取向的能量差△E可表示为 △E=H0-(-HH0)=2H0 h =2r()·()H0=r12z"0 2x2 若外界提供一个电磁波,波的频率适当, 能量恰好等于核的两个能量之差,hv=△E, 那么此原子核就可以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产生核磁共振吸收
两种取向的能量差E可表示为: 0 0 0 0 0 ) 2 ) ( 2 1 ) ( 2 2 ( ( ) 2 H h H r h r E H H H = = = − − = 若外界提供一个电磁波,波的频率适当, 能量恰好等于核的两个能量之差,h=E, 那么此原子核就可以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产生核磁共振吸收
@磁共起 核磁共振谱 CH,-CHI-OH (a)(b)(c) () 8/ppm 化学位移8 峰面积 化学环境 质子数
核磁共振谱 化学位移 化学环境 峰面积 质子数
@磁共起 412化学位移 在一固定外加磁场(H0中,有机物 的H核磁共振谱应该只有一个峰, 即在 V=AE/h=y (1/2r).Ho 乙醇的质子核磁共振谱中有三个峰,原因?
4.1.2 化学位移 在一固定外加磁场(H0 )中,有机物 的1H核磁共振谱应该只有一个峰, 即在 乙醇的质子核磁共振谱中有三个峰, 原因? = E / h = ·( 1/2 )·H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