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9% 6% 15% 30% 合计(成绩构成) 30% 209% 50%100% 五、教学方法 遵守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规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教学效果为导向,注重 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锻炼。 1.教学环节紧扣“课堂讲授、问题导入、实践训练、考核反馈”等教学要素。注重传统 与现代教授方法相结合,采用电子教案、PPT课件、课程资源上网等多种配套教学手段。 2.鉴于本课程处于专业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多为零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循 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重视入门学习阶段夯实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 逐步熟悉对象语,正确理解对象语的表达特点。 3.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应,从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发,采用分组讨论,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力求体现出为学生提供展开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情境。同时通过提供教学 参考资料、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等来拓宽并深化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资源,以指定教材及配套练习册为主,同时上传电子教案、课文录音 等到平台,供学生课后学习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主要采取当面指导、微信、学习通和EML 等形式。 六、参考材料 线上:泛雅平台(学习通 泛雅平台(学习通):htp:/shfulm.fanya.chaoxing.com/portal。. 线下: 参考教材: 1、贺静彬等主编,《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 9月、第二版。 2、修刚等主编,《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3、周庆玲等编,《日语基础语法超简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 4、杨树曾著,《现代日语助词助动词详解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阅读书目: 1、井上厦著,《和爸爸在一起/[仪上暮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 2、多田道太郎著,《看东方:身边的日本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周洁等著,《日本社会文化解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日语学习与研究》。 5、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日本学刊》。 6、大连外国语学院主办,《日语知识》。 主撰人:黄敏 审核人:梁湿 英文校对:梁遥
4 3 9% 6% 15% 30% 合计(成绩构成) 30% 20% 50% 100% 五、教学方法 遵守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规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教学效果为导向,注重 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锻炼。 1. 教学环节紧扣“课堂讲授、问题导入、实践训练、考核反馈”等教学要素。注重传统 与现代教授方法相结合,采用电子教案、PPT 课件、课程资源上网等多种配套教学手段。 2. 鉴于本课程处于专业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多为零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循 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重视入门学习阶段夯实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 逐步熟悉对象语,正确理解对象语的表达特点。 3.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应,从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发,采用分组讨论,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力求体现出为学生提供展开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情境。同时通过提供教学 参考资料、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等来拓宽并深化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资源,以指定教材及配套练习册为主,同时上传电子教案、课文录音 等到平台,供学生课后学习。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主要采取当面指导、微信、学习通和 E-MAIL 等形式。 六、参考材料 线上:泛雅平台(学习通) 泛雅平台(学习通):http://shfulm.fanya.chaoxing.com/portal。 线下: 参考教材: 1、贺静彬等主编,《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年 9 月、第二版。 2、修刚等主编,《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年。 3、周庆玲等编,《日语基础语法超简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年。 4、杨树曾著,《现代日语助词助动词详解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年。 阅读书目: 1、井上厦著,《和爸爸在一起/ [父と暮らせば]》,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年。 2、多田道太郎著,《看东方:身边的日本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 3、周洁等著,《日本社会文化解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年。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日语学习与研究》。 5、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日本学刊》。 6、大连外国语学院主办,《日语知识》。 主撰人:黄敏 审核人:梁暹 英文校对:梁暹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78≤分数 68≤分数< (60分数< 不及格 (分数290分) (分数<60分) 课程目标 90) 78) 68) 课程目标 作综和期中测作业第和期中作业综和期中作业等和期中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9% 试的词汇部分得 测试的词汇部 测试的词汇部 测试的词汇部 测试的词汇创 身g 分在13.5分及 分得分11.75 分得分10.2≤分 分得分分数 分得分在8分 6%=15%) 数<13.5 数<11.7 <10.2 及以下 作业和期中测试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 误程日标 的语法句型部分测试的语法句 测试的语法句 测试的语法句 测试的语法句 (作业笔 得分在18分及以 刑部分得分 部分得分 形部分得分在 12%+期 型部分得分在 15.6s分数<1 36分数< 12≤分数 11分及以 8%6=209%】 15.6 作业等和期中测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作业等和期中 作业等和期中 课程目标3 试的阅读理解和测试的阅选理 测试的阅读理 测试的阅读理 测试的阅读理 (作业等990 解和细译得 期时 译得分在135解和翻译得分 解和翻译得分 解和翻译得分 615%) 分及以上 11.7分数。 102≤分数< 9分数<102 在8分及以 13.5 11.7 2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續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68≤分数 (60s分数 不及格 (分数90分) (78<分数<90 (分数c60分)】 课程目标 78) 68) 期末考试的词 圆末者试的词 期末考试的词江 期末考试的词 课程目标】 期末考试的词 汇部分得分在 部分得分17 汇部分得 汇部分得分9 江部分得分在 (15% 0.2≤分数< 13.5分及以上 分数<13.5 分数<10.2 8分及以下 11.7 期末老试的语期末老试的语法期表老试的语期末老试的语期求老试的语 课程目标】 法句型部分得句型部分得分 法句型部分得法句型部分得 法句型部分得 (209% 分在18分及以 15.63分数<18 分13.6s分数 分12≤分数< 分在11分及 <15.6 13.6 期末考试的阅期末考试的阅读 期末考试的阅 期末考试的阅 期末考试的阅 课程目标3 读理解和翻译理解和翻译得分 读理解和围译 读理解和用译 读理解和翻译 (15%) 得分在135分11.7分数<135 得分102<分 得分9分数< 得分在8分及 及以上 数<117 0 以下
6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 90) 中等 (68≤分数< 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作业等9%+ 期中 6%=15%) 作业等和期中测 试的词汇部分得 分在 13.5 分及以 上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词汇部 分得分11.7≤分 数<13.5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词汇部 分得分10.2≤分 数<11.7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词汇部 分得分 9≤分数 <10.2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词汇部 分得分在 8 分 及以下 课程目标 2 (作业等 12%+期中 8%=20%) 作业和期中测试 的语法句型部分 得分在18分及以 上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语法句 型 部 分 得 分 15.6≤分数<18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语法句 型 部 分 得 分 13.6≤ 分 数 < 15.6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语法句 型部分得分在 12≤分数<13.6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语法句 型部分得分在 11 分及以下 课程目标 3 (作业等9%+ 期中 6%=15%) 作业等和期中测 试的阅读理解和 翻译得分在 13.5 分及以上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阅读理 解和翻译得分 11.7≤ 分 数 < 13.5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阅读理 解和翻译得分 10.2≤ 分 数 < 11.7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阅读理 解和翻译得分 9≤分数<10.2 作业等和期中 测试的阅读理 解和翻译得分 在 8 分及以下 2.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 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15%) 期末考试的词 汇部分得分在 13.5 分及以上 期末考试的词汇 部 分得 分 11.7≤ 分数<13.5 期末考试的词 汇 部 分 得 分 10.2≤ 分 数 < 11.7 期末考试的词 汇部分得分 9≤ 分数<10.2 期末考试的词 汇部分得分在 8 分及以下 课程目标 2 (20%) 期末考试的语 法句型部分得 分在 18 分及以 上 期末考试的语法 句 型 部 分 得 分 15.6≤分数<18 期末考试的语 法句型部分得 分 13.6≤ 分 数 <15.6 期末考试的语 法句型部分得 分 12≤分数< 13.6 期末考试的语 法句型部分得 分在 11 分及以 下 课程目标 3 (15%) 期末考试的阅 读理解和翻译 得分在 13.5 分 及以上 期末考试的阅读 理解和翻译得分 11.7≤分数<13.5 期末考试的阅 读理解和翻译 得 分 10.2≤ 分 数<11.7 期末考试的阅 读理解和翻译 得分 9≤分数< 10.2 期末考试的阅 读理解和翻译 得分在 8 分及 以下
2.《基础日语(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基础日语(二】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Basic Japanese(二) 课程号 7405224 学分 学时 总学时:128 讲投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讨论学时 128 0 0 开误学院 外闲语学院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课程负责人 黄敏 适用专业 日语 先修课程及要求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概况 《基础日语(二)》承接了《基础日语(一)》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日语基 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 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进入高学年阶段学习继续打下基础。 Basic Japanese(2)is offered to students who have completed Basic Japanese (1).This course centers on fostering students'basic language skills,such as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and consequently,will enhance their language competence.In the process,students are quided to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 Jap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for further study in their year (四)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继续加强文字和词汇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基础阶段各种词类的分类方法和 使用方法:正确理解和掌握日语自他动词,能够通过词义辨别不同动词的使 用规则。正确掌握动词的命令形、假定形、被动形、使役形等形态以及常用 补助动词,理解和掌握不同句式中的时、体、态的表达特点。 课程目标2:正确掌握授受关系以及敏语的表达方式,理解和掌握日本集团中人际关系 模式在语言上的表现特点,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表达。 课程目标3:在掌握基础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提高语言交流能力,通过语言现 象了解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异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萃捏现代日语语言的基础理论 1.基础理论
7 2.《基础日语(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基础日语(二) 英文名称:Basic Japanese(二) 课程号 7405224 学分 8 学时 总学时:128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讨论学时 128 0 0 0 开课学院 外国语学院 开课学期 第 2 学期 课程负责人 黄 敏 适用专业 日语 先修课程及要求 先修课程为基础日语(1)。 要求掌握基础语法,特别是动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活用变化;熟练掌握初 级句型和部分中级句型;具有中级日语文章阅读能力和中级听说、写作能力。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概况 《基础日语(二)》承接了《基础日语(一)》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日语基 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 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进入高学年阶段学习继续打下基础。 Basic Japanese(2)is offered to students who have completed Basic Japanese (1). This course centers on fostering students’ basic language skills, such a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consequently, will enhance their language competence. In the process, students are guided to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 Jap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for further study in their junior and senior years. (四)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继续加强文字和词汇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基础阶段各种词类的分类方法和 使用方法;正确理解和掌握日语自他动词,能够通过词义辨别不同动词的使 用规则。正确掌握动词的命令形、假定形、被动形、使役形等形态以及常用 补助动词,理解和掌握不同句式中的时、体、态的表达特点。 课程目标 2:正确掌握授受关系以及敬语的表达方式,理解和掌握日本集团中人际关系 模式在语言上的表现特点,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表达。 课程目标 3:在掌握基础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提高语言交流能力,通过语言现 象了解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异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1-1 掌握现代日语语言的基础理论 1.基础理论
2 2专业知识 等相关知 3 能 具备宽广的园际视野,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的 10.国际祝野 四、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学时 支撑课程 方式 目标 第一章学习、考试和假期 (1)第1课冬休和 (1)掌日语自他动词的 ())算)里勃始 用法,学会如何介细假期 (Q)放3里董人 重点:自动词 (4)第4课小子 生活, (2)苹捏动作发生时间的 和他动词的 区别使用,动 思政融入点: 表达方式,学会如何介绍 如何幸提正确的学习方 作发生时间 学习情况及方法,如何介 8*4 讲授 1-2-3 法,如何正确设计合理的学 的表达。 绍外语学习班的学习情 习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是 况。 难点:「交」 大学生普遍关注并应解决好 (3)掌程常用补助动词的 的问避。通过教材内的素材 的特殊使用。 用法,学会如何介细考试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的相关情况。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社会和文化 (1)掌摆决定或规定的表 重点:主客观 1第5文化 达方式,学会介绍大学生 决定的不同 (3)第7 的课余生活 表达,命令的 (4)第8病院 (2)幸握日的、日标和命 多种表达方 令的表达方式,学会介绍 式和注意点 思政融入点: 参观公共场所时的注意事 样态表达的 8*4 讲授 12-3 引导学生对参加校园文 主客观偏重」 化活动以及社会实意义的 (3)堂界授受关系的表达 思考,在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方式,学会请求他人帮助, 难点:授受关 中增强培养组织、协调能力 (4)掌握样态的表达方 系的表达方 以及团队精神的意识。 式,学会叙述病情 式 第三章生活的光与影 (1)掌提推测及传闻的表 重点:推测和 (1》算q锂了L8/ 达方式,学会基本的打工 传闻的表达 (2}第10进故行 讲授 1-2-3 (3)第11课誕生日 用语 方式和接续 (4)第12漾事件 (2)数握条件句的表达方 方式,不可词 8
8 2 1-2 专业知识方面,扎实地掌握听、说、读、写、译 等日语语言技能,了解日本社会、日本历史、日本文 化等相关知识 2.专业知识 3 10-3 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的 能力 10.国际视野 四、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学时 教学 方式 支撑课程 目标 第一章 学习、考试和假期 (1)第 1 課 冬休み (2)第 2 課 勉強 (3)第 3 課 英会話 (4)第 4 課 小テスト 思政融入点: 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 法,如何正确设计合理的学 习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是 大学生普遍关注并应解决好 的问题。通过教材内的素材,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掌握日语自他动词的 用法,学会如何介绍假期 生活。 (2)掌握动作发生时间的 表达方式,学会如何介绍 学习情况及方法,如何介 绍外语学习班的学习情 况。 (3)掌握常用补助动词的 用法,学会如何介绍考试 的相关情况。 重点:自动词 和 他 动 词 的 区别使用,动 作 发 生 时 间 的表达。 难点:「を」 的特殊使用。 8*4 讲授 1-2-3 第二章 社会和文化 (1)第 5 課 文化祭 (2)第 6 課 社会見学 (3)第 7 課 協力 (4)第 8 課 病院で 思政融入点: 引导学生对参加校园文 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意义的 思考,在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中增强培养组织、协调能力 以及团队精神的意识。 (1)掌握决定或规定的表 达方式,学会介绍大学生 的课余生活。 (2)掌握目的、目标和命 令的表达方式,学会介绍 参观公共场所时的注意事 项。 (3)掌握授受关系的表达 方式,学会请求他人帮助。 (4)掌握样态的表达方 式,学会叙述病情。 重点:主客观 决 定 的 不 同 表达,命令的 多 种 表 达 方 式和注意点, 样 态 表 达 的 主客观偏重。 难点:授受关 系 的 表 达 方 式。 8*4 讲授 1-2-3 第三章 生活的光与影 (1)第 9 課 アルバイト (2)第 10 課 旅行 (3)第 11 課 誕生日 (4)第 12 課 事件 (1)掌握推测及传闻的表 达方式,学会基本的打工 用语。 (2)掌握条件句的表达方 重点:推测和 传 闻 的 表 达 方 式 和 接 续 方式,不同词 8*4 讲授 1-2-3
式,学会介绍旅行相关情性的假定形。 思政融入点: 况 中日文化对比:讨论日 (3)掌握条件句的表达方 难点:「匕」 本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的不 式,学会如何策划及举办 和「尤6」的 同生活、学习方式以及人生 生日会。 区别使用。 规划,取长补短,增加自我 (4)堂界被动句的表达方 规划和管理能力。 式,学会描述事件经过. 重点:通过 第四意拓展和交际 使役句和授 (1)第13漾部活 (1)初步掌握使役句的表 受关系句相 2)第14 达方式,学会描述社团活 (3)第15 结合米表达 动 (4)第16 忘年会 接受恩惠和 (2)辈握使役句和授受关 系句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请求对方同 思政融入点: 意,动词的使 学会描述职场实习相关情 讲授 1-2-3 现代社会大抵可以分为 役被动变形 况。 “纵向社会”和“横向社会” 和句式 (3)拿捉日语的敏语表 讨论其不同文化背景和职场 达,学会如何选课及准备 特点,归纳交际时需要注意 难点:自动词 的事项,增强对不同文化的 课堂发表、如何策划和举 和他动词的 包容意识和能力. 办忘年会 使役句式: 语表达。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特殊情况外,期末一般采取 闭卷笔试。 (二)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占比50%,主要包括:期中考试(20%)、平时小测验、作业及课堂表现等(30%)。 期末成锁占比50%,主要由期末卷面成绩构成。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1)平时成锁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50% 平时成绩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 由期中测验20%、作业、课堂表现等30%构成,各部 分占比及评分标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9
9 思政融入点: 中日文化对比:讨论日 本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的不 同生活、学习方式以及人生 规划,取长补短,增加自我 规划和管理能力。 式,学会介绍旅行相关情 况。 (3)掌握条件句的表达方 式,学会如何策划及举办 生日会。 (4)掌握被动句的表达方 式,学会描述事件经过。 性的假定形。 难点:「と」 和「たら」的 区别使用。 第四章 拓展和交际 (1)第 13 課 部活 (2)第 14 課 研修 (3)第 15 課 ゼミ (4)第 16 課 忘年会 思政融入点: 现代社会大抵可以分为 “纵向社会”和“横向社会”, 讨论其不同文化背景和职场 特点,归纳交际时需要注意 的事项,增强对不同文化的 包容意识和能力。 (1)初步掌握使役句的表 达方式,学会描述社团活 动。 (2)掌握使役句和授受关 系句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学会描述职场实习相关情 况。 (3)掌握日语的敬语表 达,学会如何选课及准备 课堂发表、如何策划和举 办忘年会。 重点: 通过 使 役 句 和 授 受 关 系 句 相 结 合 来 表 达 接 受 恩 惠 和 请 求 对 方 同 意,动词的使 役 被 动 变 形 和句式。 难点:自动词 和 他 动 词 的 使役句式;敬 语表达。 8*4 讲授 1-2-3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特殊情况外,期末一般采取 闭卷笔试。 (二)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占比 50%,主要包括:期中考试(20%)、平时小测验、作业及课堂表现等(30%)。 期末成绩占比 50%,主要由期末卷面成绩构成。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平时成绩 (1)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占总成绩的 50%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由期中测验 20%、作业、课堂表现等 30%构成,各部 分占比及评分标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