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积累运用(20分)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自怨自艾( )吹毛求疵( qi )丽正宗d()传 2、按要求默写(4分) 波澜动远空。 莲动下渔舟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 3、说话要看对象,陈平回家接到父亲从国外发回来的电报,他要把电文转述给不识字的奶奶听,应该怎 么说?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3分) 电文:平儿会议延期暂不回国祖母诞辰在即无法返回见谅父 陈平应该说 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1)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 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你拟的标题是什么?(不超过8个字)(2分) (2)小组推选李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明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 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2分)a 你列举的生活现象是: 你提供的名言是: (3)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说笑打闹,班会结束前,你作为主持人作小结,想结合班会主题对他 们提出忠告,你会说些什么?(80字左右)(2分) 5、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席话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 积累运用(20 分)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 分) 自怨自艾.( ) 吹毛求疵.( ) qǐ( )丽 正宗 dí( )传 2、按要求默写(4 分) ① ,波澜动远空。 ② ,莲动下渔舟。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 。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 。 3、说话要看对象,陈平回家接到父亲从国外发回来的电报,他要把电文转述给不识字的奶奶听,应该怎 么说?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3 分) 电文:平儿会议延期暂不回国祖母诞辰在即无法返回见谅父 陈平应该说: 。 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 分) ⑴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 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你拟的标题是什么?(不超过 8 个字)(2 分) ⑵小组推选李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明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 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2 分)a 你列举的生活现象是: 你提供的名言是: ⑶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说笑打闹,班会结束前,你作为主持人作小结,想结合班会主题对他 们提出忠告,你会说些什么?(80 字左右)(2 分) 5、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席话,请
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3分) 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 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 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 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主要信息 6、依照句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微笑是无声的音乐,传递着美好的情感。 仿句:微笑是 二、阅读理解(5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2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 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 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猥自枉屈 (2)以咨诹善道 猥诹彰 3)以彰其咎 (4)此臣所以报先帝 所以: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以伤先帝之明 先帝不以臣卑鄙 B、若无兴德之言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恐托付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 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 13 亿 人口,9 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 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主要信息: 。 6、依照句仿写一个句子。(2 分) 例句:微笑是无声的音乐,传递着美好的情感。 仿句:微笑是 , 。 二、 阅读理解(50 分) 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12 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 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 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⑴猥.自枉屈 猥: ⑵以咨诹.善道 诹: ⑶以彰.其咎 彰: ⑷此臣所以..报先帝 所以: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以.伤先帝之明 先帝不以.臣卑鄙 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临表涕零 10、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1、选文第2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2分) 12、从作者回忆的大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8题。(14分) ①最近认识一个朋友,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 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三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自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 居无定所,四处飘荡,以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他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他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 是,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 歌,都让我觉得感动,同时惊奇。 ②“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出这么柔情的作品呢?”我曾经问过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 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 ③“那你认为我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吗?”他笑。 ④“起码应该比这些作品沉重和黯淡些。” ⑤他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储粪。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 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 么多事,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 ⑥我看着他。他想做一个怎样的比喻呢? ⑦“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 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 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十地去结合,它就会成ˉ 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风凰涅槃,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D、临表涕.零 10、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11、选文第 2 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2 分) 12、从作者回忆的大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2 分) 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8 题。(14 分) ①最近认识一个朋友,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 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三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自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 居无定所,四处飘荡,以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他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他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 是,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 ....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 歌,都让我觉得感动,同时惊奇。 ②“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出这么柔情的作品呢?”我曾经问过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 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 ③“那你认为我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吗?”他笑。 ④“起码应该比这些作品沉重和黯淡些。” ⑤他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储粪。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 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 么多事 ...,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 ⑥我看着他。他想做一个怎样的比喻呢? ⑦“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 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 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 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⑧这个智慧的人,他是对的。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他的心灵转化了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 一道沟坎都成了他唇间的洌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花瓣。他文字里那些明亮的妩媚原来是那么深 情、隽永,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⑨他让苦难芬芳,他让苦难醉透。能够这样生活的人,多么让人钦羨。 ⑩后来,我把他的一首小诗抄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健康的赤足是一面清脆的小鼓 在这个雨季敲打着春天的胸脯 没有华丽的鞋子又有什么关系啊 谁说此刻的我不够幸福 13、请赏析第①段“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一句中加点短语的妙处。(2分) 14、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么多事”,具体指上文中提到的哪些事?(摘录原文回答)(3分) 15、第⑤段中说他“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他明白了“粪和庄稼”究竞是怎样的关系?(2分) 1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17、第⑧段中,与标题“让苦难芬芳”相照应的句子是 18、文末引用他的诗歌有什么作用?(2分) 闫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3题。(12分) ①魅力,即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人们就喜欢看,爱不释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亲近,就 想与之交往。 ②人的魅力有三个层次。 ③一是容貌,仪表的魅力。人长得美,打扮得体,别人就爱多看一眼,在街上行走,有人想靠得近 些,或者“回头率”高。漂亮不完全等于美,美的内涵要丰厚一些。有的人漂亮,还浓妆艳服,并不一定 美,总觉得差点什么。差什么呢?风度。风度是打扮不出来的 ④二是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有些人长得不算漂亮,也不一定有权有势,也不一定著书立说,但别
⑧这个智慧的人,他是对的。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他的心灵转化了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 一道沟坎都成了他唇间的洌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花瓣。他文字里那些明亮的妩媚原来是那么深 情、隽永,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⑨他让苦难芬芳,他让苦难醉透。能够这样生活的人,多么让人钦羡。 ⑩后来,我把他的一首小诗抄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健康的赤足是一面清脆的小鼓 在这个雨季敲打着春天的胸脯 没有华丽的鞋子又有什么关系啊 谁说此刻的我不够幸福 13、请赏析第①段“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一句中加点短语的妙处。(2 分) 14、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么多事”,具体指上文中提到的哪些事?(摘录原文回答)(3 分) 15、第⑤段中说他“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他明白了“粪和庄稼”究竟是怎样的关系?(2 分) 1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的理解。(3 分) 17、第⑧段中,与标题“让苦难芬芳”相照应的句子是: 18、文末引用他的诗歌有什么作用?(2 分) ⑴ ⑵ ㈢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9—23 题。(12 分) ①魅力,即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人们就喜欢看,爱不释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亲近,就 想与之交往。 ②人的魅力有三个层次。 ③一是容貌,仪表的魅力。人长得美,打扮得体,别人就爱多看一眼,在街上行走,有人想靠得近一 些,或者“回头率”高。漂亮不完全等于美,美的内涵要丰厚一些。有的人漂亮,还浓妆艳服,并不一定 美,总觉得差点什么。差什么呢?风度。风度是打扮不出来的。 ④二是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有些人长得不算漂亮,也不一定有权有势,也不一定著书立说,但别
人爱接近他,向他讨见识,请求他的帮助。他不一定显山露水,也不谄媚,也不笼络,但就是有凝聚力。 找找原因,就是他的人格,他的道德修养的魅力。人生的第一要义,是真诚。这是一切偷奸耍滑,惹是生 非,玩弄权术的人所不理解的,也无法企及的。 ⑤三是思想的魅力。有人为享受而活着,也有人为思想而活着。当然他活着也得吃饭穿衣。一切实践, 一切活动,都是他思维的材料。他在不停地思考,思想有时如电石火花,稍纵即逝,他努力捕捉,唯恐它 溜走了。一种思想,如一把利剑,能斩乱麻,能开混沌,甚至能照亮黑夜。能成体系者,就是家了。思想 家也不是神,也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思想家仍是思想家,他的思想贮存在他的著作,他的言论里,仍是这 个世界的精神财富。思想的魅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魅力。它高于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更高于容貌,仪 表的魅力,它不仅有吸引力,凝聚力,而且有影响力。平常说,某某有头脑,大抵是说他有思想。做个有 思想的人吧!大而言之,时代呼唤思想家! 19、第④段中加点字“这”指代的内容是(2分) 20、请你为本文第④段或第⑤段的分论点举出一个典型人物的事例作为论据。(2分) 21、文章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分) 22、有一句话叫做“人因可爱而美丽”。读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分) 23、你认为自己的魅力如何?你准备怎样使自己更有魅力?(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8题。(12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时间已经过去了360多年,到现在,当人们走进江苏无 锡“东林书院”旧址的时候,还可以寻见这副对联的遗迹
人爱接近他,向他讨见识,请求他的帮助。他不一定显山露水,也不谄媚,也不笼络,但就是有凝聚力。 找找原因,就是他的人格,他的道德修养的魅力。人生的第一要义,是真诚。这.是一切偷奸耍滑,惹是生 非,玩弄权术的人所不理解的,也无法企及的。 ⑤三是思想的魅力。有人为享受而活着,也有人为思想而活着。当然他活着也得吃饭穿衣。一切实践, 一切活动,都是他思维的材料。他在不停地思考,思想有时如电石火花,稍纵即逝,他努力捕捉,唯恐它 溜走了。一种思想,如一把利剑,能斩乱麻,能开混沌,甚至能照亮黑夜。能成体系者,就是家了。思想 家也不是神,也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思想家仍是思想家,他的思想贮存在他的著作,他的言论里,仍是这 个世界的精神财富。思想的魅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魅力。它高于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更高于容貌,仪 表的魅力,它不仅有吸引力,凝聚力,而且有影响力。平常说,某某有头脑,大抵是说他有思想。做个有 思想的人吧!大而言之,时代呼唤思想家! 19、第④段中加点字“这”指代的内容是(2 分) 20、请你为本文第④段或第⑤段的分论点举出一个典型人物的事例作为论据。(2 分) 21、文章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 分) 22、有一句话叫做“人因可爱而美丽”。读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 分) 23、你认为自己的魅力如何?你准备怎样使自己更有魅力?(3 分) ㈣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4—28 题。(12 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时间已经过去了 360 多年,到现在,当人们走进江苏无 锡“东林书院”旧址的时候,还可以寻见这副对联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