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锐线光源 锐线光源是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光源 即: (1) 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2) 发射线的△y小于吸收线的△ya。 (3)空心阴极灯。 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 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 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吸收系数K在此 轮廓内可认为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 轮廓内,即K=K,。这样,一定的K即可测出一定 的原子浓度。 返 回
3.锐线光源 锐线光源是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光源 即: (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ν0一致。 (2)发射线的Δνe小于吸收线的Δνa 。 (3)空心阴极灯。 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 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 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吸收系数K在此 轮廓内可认为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 轮廓内,即K = K0 。这样,一定的K0即可测出一定 的原子浓度
吸光度A可用下式表示: A=1gIo/I 1o=f lovdv I=哈Idv=A"oveK,ldv fave lovdv .A-Ig pae fovekbdv .△ye《△vn∴.Kv=K0 A=g。m=0.4343KoL
A = lgI0 / I = e I I d 0 0 0 − = = e e I I d I e d K L 0 0 0 I e d I d e K L e A − = 0 0 0 0 lg ∵Δνe «Δνa ∴ Kν= K0 ∴ A K L K L e 0 1 lg 0.4343 0 = − = 吸光度A可用下式表示:
K值与谱线宽度有关,在一般原子吸收测量 条件下,若原子吸收轮廓单取决于Doppler(热 变宽)宽度,通过运算可得峰值吸收系数: △VD A=0.4343×242.屁N, 即: A=kNoL
K0值与谱线宽度有关,在一般原子吸收测量 条件下,若原子吸收轮廓单取决于 Doppler (热 变宽)宽度,通过运算可得峰值吸收系数: K N f mc e D 0 2 ln 2 0 2 = A N fL mc e D 0 2 ln 2 2 = 0.4343 即: A=kN0L
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吸收定量基础 1.基态原子数 原子吸收光谱只发生在基态原子,而在原子化 过程中,被测元素由分子解离为原子后,一部分 成为基态原子,一部分成为激发态原子。在热平 衡状态下,激发态原子数N,与基态原子数N之比 服从玻尔兹曼分布规律: Ni_P Ej-Eo -△E kT P kT P No Po Po P 上式中P和P分别为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重 它表示能级的简并度; 下页 返回
二、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吸收定量基础 kT h j kT E j kT E E j j e P P e P P e P P N N j − − − − = = = 0 0 0 0 0 1.基态原子数 原子吸收光谱只发生在基态原子,而在原子化 过程中,被测元素由分子解离为原子后,一部分 成为基态原子,一部分成为激发态原子。在热平 衡状态下,激发态原子数Nj与基态原子数N0之比 服从玻尔兹曼分布规律: 上式中Pj和PO分别为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重 ,它表示能级的简并度;
对于同种元素,温度越高,N;/N值越大; 温度一定时,电子跃迁的能级差越小的元素,形 成的激发态原子就越多,N/N。值就越大。原子 吸收法通常的温度在2000一3500K之间,待测元素 的灵敏线大多分布在200~600nm范围内。N,N0 值一般在103以下,即激发态原子数不足0.1%, 因此可以把基态原子数N,看作是吸收光辐射的原子 总数。如果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保持不变,则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基态原子数N即与试样中待测元素 的浓度c呈线性关系,即: No=K'c
温度一定时,电子跃迁的能级差越小的元素,形 成的激发态原子就越多,Nj/No值就越大。原子 吸收法通常的温度在2000一3500K之间,待测元素 的灵敏线大多分布在200~600 nm范围内。Nj /N0 值一般在10-3以下,即激发态原子数不足0.1%, 对于同种元素,温度越高,Nj/N0值越大; 因此可以把基态原子数N0看作是吸收光辐射的原子 总数。如果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保持不变,则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基态原子数N0即与试样中待测元素 的浓度c呈线性关系,即: N0=K´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