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8一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 出现并在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 仪器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根据蒸气相中被 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 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它 在地质、冶金、机械、化工、农业、食品、 轻工、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 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8-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 出现并在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 仪器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根据蒸气相中被 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 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它 在地质、冶金、机械、化工、农业、食品、 轻工、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 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基 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 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 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 在通常的原子吸收测定条件下,原子 蒸气中基态原子数近似等于总原子数
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 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 在通常的原子吸收测定条件下,原子 蒸气中基态原子数近似等于总原子数。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基 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 收 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原子吸收光增法的优点与不足 <1>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 出限可达到ppb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 达到10-10~10-14g。 <2>分析精度好。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中等和高 含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差可<1%,其准确度已接近于 经典化学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分析精度一般 约为35%。 <3>分析速度快。原子吸收光谱仪在35分钟内, 能连续测定50个试样中的6种元素
<1> 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 出限可达到ppb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 达到10-10~10-14g。 <2> 分析精度好。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中等和高 含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差可<1%,其准确度已接近于 经典化学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分析精度一般 约为3~5%。 <3> 分析速度快。原子吸收光谱仪在35分钟内, 能连续测定50个试样中的6种元素。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与不足
<4>应用范围广。可测定的元素达70多个 不仅可以测定金属元素,也可以用间接原 子吸收法测定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 <5>仪器比较简单,操作方便。 <6>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是多元素 同时测定尚有困难,有相当一些元素的测定灵 敏度还不能令人满意
<5> 仪器比较简单,操作方便。 <6>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是多元素 同时测定尚有困难,有相当一些元素的测定灵 敏度还不能令人满意。 <4> 应用范围广。可测定的元素达70多个 ,不仅可以测定金属元素,也可以用间接原 子吸收法测定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
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的基本过程 1.测定某试样中某元素的含量,用该元素的锐线 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 2.试样被蒸发,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 3.特征辐射通过气态基态原子区时被吸收而减弱。 4.通过色散系统和检测系统,测定吸收的吸光度。 5.根据吸光度与被测定元素的浓度线性关系进行 元素的定量分析
1.测定某试样中某元素的含量,用该元素的锐线 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 2.试样被蒸发,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 3.特征辐射通过气态基态原子区时被吸收而减弱。 4.通过色散系统和检测系统,测定吸收的吸光度。 5.根据吸光度与被测定元素的浓度线性关系进行 元素的定量分析。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基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