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高分子链的聚集态结构 Aggregate structure of polymers 高聚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晶态高聚物的结构特征 高聚物的结晶过程 高聚物的结晶热力学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多组分高聚物的织态结构
第二章 高分子链的聚集态结构 Aggregate structure of polymers ◼ 高聚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晶态高聚物的结构特征 ◼ 高聚物的结晶过程 ◼ 高聚物的结晶热力学 ◼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 多组分高聚物的织态结构
§1高聚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cromolecule chain 主价力(化学键联结) 相互作用 chemical bond coupling 次价力(范德华力和氢键) Vanderwall force and hydrogen bonding 次价力—非键合原子或基团间的作用力
§1 高聚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cromolecule chain 主价力(化学键联结) 相互作用 chemical bond coupling 次价力(范德华力和氢键) Vanderwall force and hydrogen bonding 次价力——非键合原子或基团间的作用力
1次价力 静电力: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2 Fipi 作用强度13~21千焦/摩尔k 3RKT 诱导力: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作用强度6~13千焦/摩尔 a+a22) R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间的作用 作用强度1~8千焦/摩尔 E R
1—1 次价力 静电力: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作用强度 13~21千焦/摩尔 诱导力: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作用强度 6~13千焦/摩尔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间的作用 作用强度 1~8千焦/摩尔
氢键 XH键上的H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 子Y之间的作用力 ■电负性:原子在化学键中捕获电子的能力 (H:2 0:3.5N:3.0F:4.0) ■作用强度:15~35千焦/摩尔 特点: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X—H--Y
◼ X——H键上的H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 子Y之间的作用力 ◼ 电负性:原子在化学键中捕获电子的能力 (H:2.1 O:3.5 N:3.0 F:4.0) ◼ 作用强度:15~35千焦/摩尔 ◼ 特点: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X——H┄┄Y 氢键
常见氬键的键长与键能 氢键 键长(nm)键能(kJ/moe) F-H.F 0.24 28 0.27 18.8~34.3 N-H.F 0.28 20.9 N--H.O 0.29 16。7 N-H.N 0.31 5.44 oH. cI 0.31 16.3 C-H.N 13.7~18.2
常见氢键的键长与键能 氢键 键长(nm) 键能(kJ/mole) F—H…F 0.24 28 O—H…O 0.27 18.8~34.3 N—H…F 0.28 20.9 N—H…O 0.29 16.7 N—H…N 0.31 5.44 O—H…Cl 0.31 16.3 C—H…N 13.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