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概念 (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一)、实物单位 (二)、价值单位 (三)、劳动单位 §2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一)、概念及意义 (二)、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 1、无名数 2、有名数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一)、结构相对指标: (二)、比例相对数 (三)、比较相对数 (四)、动态相对数 (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1、计划数为绝对数 2、计划数为相对数 3、对较长时期的计划进行检查分两种方法: (1)、水平法 (2)、累计法 4、计划执行进度的检查: (六)、强度相对指标: 1、强度相对指标的概念 2、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意义: 3、强度相对指标有正、逆指标之分: (1)、正指标 (2)、逆指标
22-6 (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概念 (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一)、实物单位 (二)、价值单位 (三)、劳动单位 §2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一)、概念及意义 (二)、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 1、无名数 2、有名数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一)、结构相对指标: (二)、比例相对数 (三)、比较相对数 (四)、动态相对数 (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1、计划数为绝对数 2、计划数为相对数 3、对较长时期的计划进行检查分两种方法: (1)、水平法 (2)、累计法 4、计划执行进度的检查: (六)、强度相对指标: 1、强度相对指标的概念 2、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意义: 3、强度相对指标有正、逆指标之分: (1)、正指标 (2)、逆指标
22-7 三、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一)、可比性原则 (二)、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应用的原则(增长1%的绝对值) (三)、相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结合应用 第五章分布的数值特征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各种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条件 2、理解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算术平均数的判断及计算 2、标准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 §1平均指标(静态平均数)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一)、概念 (二)、统计平均数的作用 (三)、强度相对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二、平均数的种类及计算: (一)、数值平均数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1)、单项式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2)、组距式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3)、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4)、权数的概念 (5)、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①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总和等于零。 ②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总和为最小值。 3、调和算术平均数: (1)、概念
22-7 三、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一)、可比性原则 (二) 、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应用的原则(增长1%的绝对值) (三)、相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结合应用 第五章 分布的数值特征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各种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条件 2、理解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算术平均数的判断及计算 2、标准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时数]:6 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 §1 平均指标(静态平均数)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一)、概念 (二)、统计平均数的作用 (三)、强度相对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二、平均数的种类及计算: (一)、数值平均数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1)、单项式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2)、组距式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3)、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4)、权数的概念 (5)、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①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总和等于零。 ②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总和为最小值。 3、调和算术平均数: (1)、概念
22-8 (2)人计算公式 (3)、加权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应用的条件: ①加权算术平均数一般用在未知分子的情况下。即总体标志总量未知。 ②调和算术平均数一般用在未知分母的情祝下。即总体单位数未知 4、由平均指标或相对指标计算平均数 5、几何平均数 6、常用的数值平均数的一般数量关系 (二)位置平均数 1、概念 2、计算方法:位置平均数有两种:众数(M)、中位数(M)。 (1)、众数 ①由单项式数列确定众数 ②由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 (2)、中位数 ①未分组的原始资料 ②由己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 (三)、中位数、众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三、应用平均指标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应注意的两个原则 (一)、平均指标只能应用于同质总体。 (二)、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2标志变异指标 一、概念 二、作用 三、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一)、全距 (二)、平均差 (三)、标准差: 四、属性总体的概念和特征值的计算: (一人、概念: (二)、属性总体特征值的计算
22-8 (2)、计算公式 (3)、加权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应用的条件: ①加权算术平均数一般用在未知分子的情况下。即总体标志总量未知。 ②调和算术平均数一般用在未知分母的情况下。即总体单位数未知。 4、由平均指标或相对指标计算平均数 5、几何平均数 6、常用的数值平均数的一般数量关系 (二)位置平均数: 1、概念 2、计算方法:位置平均数有两种:众数(Mo)、中位数(Me)。 (1)、众数 ①由单项式数列确定众数 ②由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 (2)、中位数 ①未分组的原始资料 ②由已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 (三)、中位数、众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三、应用平均指标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应注意的两个原则: (一)、平均指标只能应用于同质总体。 (二)、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2 标志变异指标 一、概念 二、作用 三、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一)、全距 (二)、平均差 (三)、标准差: 四、属性总体的概念和特征值的计算: (一)、概念: (二)、属性总体特征值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