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基团转移聚合 64.6.1基团转移聚合机理 4.6.2基团转移聚合的条件 4.6.3基团转移聚合的受控聚合特征
4.6 基团转移聚合 4.6.1 基团转移聚合机理 4.6.2 基团转移聚合的条件 4.6.3 基团转移聚合的受控聚合特征
4.6基团转移聚合 6自由基聚合是最常用的, 获得高分子量不能设定分子量的聚合产物。 分子量很不均一,具有很宽的分子量分布, 分子的微结构不均一,很难甚至不能控制 6活性聚合能控制产品的分子量为设定值, 分子形态均一,分子量分布趋近于1, 立体化学结构也能被控制, 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6高分子设计合成,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4.6 基团转移聚合 自由基聚合是最常用的, 获得高分子量不能设定分子量的聚合产物。 分子量很不均一,具有很宽的分子量分布, 分子的微结构不均一,很难甚至不能控制。 活性聚合能控制产品的分子量为设定值, 分子形态均一,分子量分布趋近于1, 立体化学结构也能被控制, 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高分子设计合成,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活性负离子聚合 6第一个实现控制聚合是:活性负离子聚合, 6用萘钠或烷基锂引发苯乙烯溶液聚合 6其聚合产物分子量可以计算, 荼钠引发剂, DP=2Mo/o 烷基锂引发剂, DP=Mo/lo, 而分子量分布很窄,D≈1.02。 6重要性在于可设计合成各种各样的端功能基聚 合物,嵌段共聚物等,并工业规模生产SBS树 脂等重大意义
活性负离子聚合 第一个实现控制聚合是: 活性负离子聚合, 用萘钠或烷基锂引发苯乙烯溶液聚合, 其聚合产物分子量可以计算, 萘钠引发剂, DP=2[M]0 /[I]0, 烷基锂引发剂, DP=[M]0 /[I]0, 而分子量分布很窄, D≈1.02。 重要性在于可设计合成各种各样的端功能基聚 合物,嵌段共聚物等,并工业规模生产SBS树 脂等重大意义
基团转移聚合 6然而碳负离子活性极高, 仅适于非极性单体, 对极性单体必须在极低的温度下进行, 控制聚合效果仍难奏效。 61983年, DuPont公司 Webster d.W. 基团转移聚合新技术 ( Group Transfer Polymerization,简称GTP), MMA 在室温附近 进行了活性聚合, 具有设计的分子量和窄的分子量分布, 成功地合成了嵌段共聚物等高分子设计合成
基团转移聚合 然而碳负离子活性极高, 仅适于非极性单体, 对极性单体必须在极低的温度下进行, 控制聚合效果仍难奏效。 1983年, DuPont公司 Webster D.W. 基团转移聚合新技术 (Group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简称GTP), MMA ---- 在室温附近 ---- 进行了活性聚合, 具有设计的分子量和窄的分子量分布, 成功地合成了嵌段共聚物等高分子设计合成
4.6.1基团转移聚台机理 类似自由基、正离子、负离子、络合离子, 是链式聚合机理。 链引发反应-由引发剂与单体进行 Michael加成反应,引发剂为三甲基硅缩烯 酮类化合物 CH CH CH CH CH3-C CHEC 催化剂。CH-C—CH2-C CH3O (CH3)3 OCH CH3O O CHo OSi(CH3)
4.6.1 基团转移聚合机理 类似自由基、正离子、负离子、络合离子, 是链式聚合机理。 链引发反应----由引发剂与单体进行 Michael加成反应, 引发剂为三甲基硅缩烯 酮类化合物 CH3 C CH3 C CH3O OSi(CH3)3 C CH3 CH2 C O OCH3 + CH3O CH2 C CH3 C CH3O OSi(CH3)3 C CH3 CH3 C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