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操作与摸拟器》 实训指导书 编写:郑友就、陈宏 黄文峰(福建省轮船底公司船长)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 2008年
《雷达操作与模拟器》 实训指导书 编写:郑友赋、陈宏 黄文峰(福建省轮船总公司船长)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 2008 年
二小证实训指导书 目录 项目一BR3440型雷达与ARPA的操作.1 任务一、雷达/ARPA控制面板识记.2 过程1、雷达与ARPA操作面板(硬件面板).2 过程2、雷达与ARPA操作面板(软件面板).2 任务二、BR3400雷达操作.3 过程1、显示模式控制.3 过程2、量程控制.。 .4 过程3、总亮度调整.5 过程4、增益调节.5 过程5、调谐.5 过程6、海浪干扰、雨雪干扰抑制.5 过程7、固定距标圈亮度调整.5 过程8、可变距标圈亮度调整.5 过程9、BL开关.5 过程10、NEWC0 DURSE UP.6 过程1、船首线消隐(L).6 过程12、偏心/仲心复原键(Center).6 过程13、C0CK0N.6 任务三、ARPA操作.7 过程14、目标录取键、取消键、目标数据键.7 过程15、尾迹显示、点间隔调整.7 过程16、自动录取开关(uto).7 过程17、CPA、TCPA设定.8 过程18、矢量型选择(WEC).8 过程19、相对矢量、真矢量选择(T/).8 过程20、矢量长度调整. .8 过程21、PD型选择.8
二小证实训指导书 I 目录 项目一 BR3440 型雷达与 ARPA 的操作 .1 任务一、雷达/ARPA 控制面板识记 .2 过程 1、雷达与 ARPA 操作面板(硬件面板) .2 过程 2、雷达与 ARPA 操作面板(软件面板) .2 任务二、BR3400 雷达操作 .3 过程 1、显示模式控制 .3 过程 2、量程控制 .4 过程 3、总亮度调整 .5 过程 4、增益调节 .5 过程 5、调谐 .5 过程 6、海浪干扰、雨雪干扰抑制 .5 过程 7、固定距标圈亮度调整 .5 过程 8、可变距标圈亮度调整 .5 过程 9、EBL 开关.5 过程 10、NEW COURSE UP .6 过程 11、船首线消隐(HL) .6 过程 12、偏心/中心复原键(Center) .6 过程 13、CLOCK ON .6 任务三、ARPA 操作 .7 过程 14、目标录取键、取消键、目标数据键 .7 过程 15、尾迹显示、点间隔调整 .7 过程 16、自动录取开关(Auto) .7 过程 17、CPA、TCPA 设定.8 过程 18、矢量型选择(VEC) .8 过程 19、相对矢量、真矢量选择(T/R) .8 过程 20、矢量长度调整 .8 过程 21、PAD 型选择.8
二小证实训指导书 过程22、警戒圈设置.8 过程23、试操作开关.9 过程24、试操作航向、速度调整.9 过程25、报警确认.9 过程26、X/S波段模拟.9 过程27、宽、窄脉冲选择.9 过程28、当前量程.9 过程29、Parallel Index设置.9 过程30、本船计划航线设计. .14 任务四、信息显示.14 项目二NUCLEUS2-K1300雷达与ARPA的操作.15 任务一、NGES2-K1300雷达/ARPA控制面板识记.15 任务二、K1300雷达/ARPA的操作.16 过程1、开启雷达,. .16 过程2、改变量程.17 过程3、利用光标来获得方位与距离.18 过程4、调节增益.18 过程5、调节海浪/雨雪抑制.18 过程6、相关器(C0RR).18 过程7、白天或夜晚显示模式的转换.19 过程8、正确使用电子方位线.19 过程9、移动电子方位线.19 过程10、正确使用活动距标圈.20 过程11、电子方位线与活动距标圈的同时运动.20 过程12、选择偏心模式.21 过程13、显示方式的选择. 21 过程14、设置正确的速度输入.21 过程15、关闭船首线.22 过程16、历史尾迹的显示 .22
二小证实训指导书 II 过程 22、警戒圈设置 .8 过程 23、试操作开关 .9 过程 24、试操作航向、速度调整 .9 过程 25、报警确认 .9 过程 26、X/S 波段模拟.9 过程 27、宽、窄脉冲选择 .9 过程 28、当前量程 .9 过程 29、Parallel Index 设置.9 过程 30、本船计划航线设计 .14 任务四、信息显示.14 项目二 NUCLEUS 2-KH1300 雷达与 ARPA 的操作 .15 任务一、NUCLEUS2-KH1300 雷达/ARPA 控制面板识记.15 任务二、KH 1300 雷达/ARPA 的操作 .16 过程 1、开启雷达 .16 过程 2、改变量程 .17 过程 3、利用光标来获得方位与距离 .18 过程 4、调节增益 .18 过程 5、调节海浪/雨雪抑制 .18 过程 6、相关器(CORR) .18 过程 7、白天或夜晚显示模式的转换 .19 过程 8、正确使用电子方位线 .19 过程 9、移动电子方位线 .19 过程 10、正确使用活动距标圈 .20 过程 11、电子方位线与活动距标圈的同时运动 .20 过程 12、选择偏心模式 .21 过程 13、显示方式的选择 .21 过程 14、设置正确的速度输入 .21 过程 15、关闭船首线 .22 过程 16、历史尾迹的显示 .22
二小证实训指导书 过程17、短、中、长脉冲. .22 过程18、视频相关性和干扰抑制.23 过程19、调谐.24 过程20、平面位置显示器的模式和图像.24 过程21、本船和标绘参数的修改. .25 过程22、矢量方式的选择.27 过程23、CPA和TCPA报警界限的设置.27 过程24、光标当前位置处的信息显示.28 过程25、增益、海浪、雨雪的功能.28 过程26、白天/夜晚模式的切换.29 过程27、MAP功能的操作.29 过程28、航路点的操作. .31 过程29、平行索引功能的操作(Parallel1ndex).32 过程30、目标录取、选择和删除.33 过程31、警戒圈的设置.33 过程32、试操船操作. .34 习题 .35
二小证实训指导书 III 过程 17、短、中、长脉冲 .22 过程 18、视频相关性和干扰抑制 .23 过程 19、调谐 .24 过程 20、平面位置显示器的模式和图像 .24 过程 21、本船和标绘参数的修改 .25 过程 22、矢量方式的选择 .27 过程 23、CPA 和 TCPA 报警界限的设置.27 过程 24、光标当前位置处的信息显示 .28 过程 25、增益、海浪、雨雪的功能 .28 过程 26、白天/夜晚模式的切换 .29 过程 27、MAP 功能的操作.29 过程 28、航路点的操作 .31 过程 29、平行索引功能的操作(Parallel Index) .32 过程 30、目标录取、选择和删除 .33 过程 31、警戒圈的设置 .33 过程 32、试操船操作 .34 习题.35
二小证实训指导书 项目一BR3440型雷达与ARPA的操作 BR3440雷达与ARPA的功能由鼠标控制对话框和操作硬件面板完成,如图1。同时在显示器屏 幕上显示距档、当前显示方式、设定的CPA、TCPA、尾迹点间隔、矢量长度、模拟时间、本船位 置、本船船艏向、船速、VRM、EBL、当前光标经纬度、报警信息、被跟踪目标的CPA、TCPA、 真航向、速度、距本船的距离和方位、水深、风流信息等。 本船位置、航向、速度 距离档和固定距杨 矢量显示方式及矢量长度 圈间距 模拟时间一 Trail Auto VEC T/R PAD 8L 121400 设定CPA,TCPA PARA INDEX 信息显示 雷达回波显示区」 图1雷达显示及控制面板 整个显示屏幕分为三个部分:雷达回波显示区,信息显示区、ARPA功能控制面板 雷达回波显示区用于显示雷达图象、APA符号、固定距标圈、可变距标圈、电子方位线等等。 1
二小证实训指导书 1 项目一 BR3440 型雷达与 ARPA 的操作 BR3440 雷达与 ARPA 的功能由鼠标控制对话框和操作硬件面板完成,如图 1。同时在显示器屏 幕上显示距档、当前显示方式、设定的 CPA、TCPA、尾迹点间隔、矢量长度、模拟时间、本船位 置、本船船艏向、船速、VRM、EBL、当前光标经纬度、报警信息、被跟踪目标的 CPA、TCPA、 真航向、速度、距本船的距离和方位、水深、风流信息等。 图 1 雷达显示及控制面板 整个显示屏幕分为三个部分:雷达回波显示区,信息显示区、ARPA 功能控制面板。 雷达回波显示区用于显示雷达图象、ARPA 符号、固定距标圈、可变距标圈、电子方位线等等。 信息显示 雷达回波显示区 设定 CPA,TCPA PARA INDEX 距离档和固定距标 圈间距 本船位置、航向、速度 矢量显示方式及矢量长度 模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