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目的 与超导电现象有关的基本概念? *借助于澄清以下几个概念展开 #超导体不是理想导体→ Meissner效应 # Cooper对→超导机制 #超导能隙→拆散 Cooper,对所需能量 http:/10.107.0.68/igchel 起导电性
http://10.107.0.68/~jgche/ 超导电性 1 本讲目的 • 与超导电现象有关的基本概念? * 借助于澄清以下几个概念展开 超导体不是理想导体Meissner效应 Cooper对超导机制 超导能隙拆散Cooper对所需能量
第32讲、专题:超导电性 Ⅰ.传统超导现象及其微观理论 低温超导现象 临界温度、电流、磁场 超导体是否理想导体? Meissner效应 3. Cooper对 超导能隙 4. Josephson效应 I.铜氧化物高温超导 氧化物超导的发现 2.结构共性与超导电性 hmp:10.107.0.68 inche 起导电性
http://10.107.0.68/~jgche/ 超导电性 2 第32讲、专题:超导电性 I. 传统超导现象及其微观理论 1. 低温超导现象 • 临界温度、电流、磁场 2. 超导体是否理想导体? • Meissner效应 3. Cooper对 • 超导能隙 4. Josephson效应 II.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 1. 氧化物超导的发现 2. 结构共性与超导电性
、传统超导现象及其微观理论 1911年,HK. Onnes(1913得诺贝尔奖) 1957-F, J. Bardeen, L N Cooper and J.R Schrieffer(BCS理论,1972得诺贝尔奖) 1962年,B.D. Josephson(1973得诺贝尔奖) hmp:10.107.0.68 inche 起导电性
http://10.107.0.68/~jgche/ 超导电性 3 I、传统超导现象及其微观理论 • 1911年, H. K. Onnes (1913得诺贝尔奖) • 1957年, J. Bardeen, L. N. Cooper and J. R. Schrieffer (BCS理论,1972得诺贝尔奖) • 1962年, B. D. Josephson (1973得诺贝尔奖)
、低温超导现象 关于低温时金属电阻的推测 R 1.如完全来源于电子一声子散 射,极低温时T下降 2.如来源于杂质、缺陷散射, 则电阻与温度无关趋于常数 3.如金属中载流子浓度随T下降 而减少,则电阻反而上升 但1911年 Onnes发现,在临界 温度T=415K以下,汞进入 了一个新的状态:电阻为 零,或,电流一旦建立,永 不衰减→他称其为超导态 T http://10.107.0.68/jgche/ 起导电性
http://10.107.0.68/~jgche/ 超导电性 4 1、低温超导现象 关于低温时金属电阻的推测 1. 如完全来源于电子—声子散 射,极低温时T5下降 2. 如来源于杂质、缺陷散射, 则电阻与温度无关趋于常数 3. 如金属中载流子浓度随T下降 而减少,则电阻反而上升 • 但1911年Onnes发现,在临界 温度Tc=4.15K以下,汞进入 了一个新的状态:电阻为 零,或,电流一旦建立,永 不衰减他称其为超导态 T R
Ones发现超导现象 与新技术有密切联系 .15 *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 Onnes成功液化氦气, 0.125 T<42K,开创了低温物 0.10 理研究 1911年 0075 *为观察杂质电阻,选择 当时可提纯最高的水银a00 *发现415K附近水银电阻0025 突然消失 *这条曲线是可逆 404.14.2434.4 * Onnes因此而获1913年 Temperature Kelvin 的 Nobel物理类 http://10.107.0.68/jgche/ 起导电性
http://10.107.0.68/~jgche/ 超导电性 5 Onnes发现超导现象 • 与新技术有密切联系 * 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 Onnes成功液化氦气, T<4.2K,开创了低温物 理研究 • 1911 年 * 为观察杂质电阻,选择 当时可提纯最高的水银 * 发现4.15K附近水银电阻 突然消失 * 这条曲线是可逆 * Onnes因此而获1913 年 的Nobel物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