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及其意义。 2.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 3.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会计要素及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4,试举五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信息, 5.何谓会计确认?初始确认与再确认是什么关系。 6.什么是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各种计量属性有何利弊。 7,讨论会计人员如何在会计处理中遵循会计准则,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的公正和诚信理念。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手段。基本概 念和理论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讲授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课后布 置小组报告,下次课上分小组做ppt报告展示, 第二章货币资金 (一)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理解货币资 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的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 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库存现金清查、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与银行存款的核对,以及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2.育人目标 通过讲授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明确会计责任担当:现金和银行存款要日清月 结,加强内部控制:日常实务工作中,保障货币资金安全性,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 监督货币资金取得及使用,防止贪污腐败
6 1.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及其意义。 2.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 3.按照新修订的基本准则,简述会计要素及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4.试举五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信息。 5.何谓会计确认?初始确认与再确认是什么关系。 6.什么是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各种计量属性有何利弊。 7.讨论会计人员如何在会计处理中遵循会计准则,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的公正和诚信理念。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手段。基本概 念和理论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讲授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课后布 置小组报告,下次课上分小组做 ppt 报告展示。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理解货币资 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的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 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库存现金清查、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与银行存款的核对,以及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2.育人目标 通过讲授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明确会计责任担当;现金和银行存款要日清月 结,加强内部控制;日常实务工作中,保障货币资金安全性,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 监督货币资金取得及使用,防止贪污腐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金 1.主要内容 (1)现金的管理 (2)现金的序时核算 (3)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4)现金的清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现金概念、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现金管理规定、现金的控制: (2)备用金的核算 (3)现金收入、支出和清查的账务处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现金的会计处理 (2)备用金的会计处理 4.思政元素 货币资金管理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现金和银行存款进行计划、组织、监督。 包括现金管理和银行存款管理。 (1)建立现金管理贵任制。配备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办理现金收支和保管业务, 非出纳人员不能经管现金。一切现金收付业务都必须以审核签证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及时登记账簿,按时清点。做到收支清楚,手续完备,账实相符。不得以白条顶库和 保留账外现金: (2)不得坐支现金。一切现金管理单位的现金收入,必须随时送存银行,除另 有规定者外,一般不得使用业务收入的现金直接进行支付
7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金 1.主要内容 (1)现金的管理 (2)现金的序时核算 (3)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4)现金的清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现金概念、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现金管理规定、现金的控制; (2)备用金的核算 (3)现金收入、支出和清查的账务处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现金的会计处理 (2)备用金的会计处理 4.思政元素 货币资金管理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现金和银行存款进行计划、组织、监督。 包括现金管理和银行存款管理。 (1)建立现金管理责任制。配备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办理现金收支和保管业务, 非出纳人员不能经管现金。一切现金收付业务都必须以审核签证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及时登记账簿,按时清点。做到收支清楚,手续完备,账实相符。不得以白条顶库和 保留账外现金; (2)不得坐支现金。一切现金管理单位的现金收入,必须随时送存银行,除另 有规定者外,一般不得使用业务收入的现金直接进行支付
(3)实行限额管理。 (4)控制现金使用范围。不属于现金使用范围的各种款项,均应通过银行办理 转账结算。 (5)严格企业内部审批和报销制度,加强备用金的管理。 综上,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监督货币资金取得及使用,防止贪污腐败。 第二节银行存款 1.主要内容 (1)开立和使用银行存款账户的规定 (2)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3)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银行转账结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银行存款的定义、银行存款的管理规定 (2)银行存款结算业务 (3)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银行存款的清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国内转账结算方式与国际, 4.思政元素 通过学习银行存款管理,理解防止出纳人员出现下列行为:私自提现、支票套物。 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私自签发现金支票,用于提现或购商品、物资,不留存根,不记
8 (3)实行限额管理。 (4)控制现金使用范围。不属于现金使用范围的各种款项,均应通过银行办理 转账结算。 (5)严格企业内部审批和报销制度,加强备用金的管理。 综上,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监督货币资金取得及使用,防止贪污腐败。 第二节 银行存款 1.主要内容 (1)开立和使用银行存款账户的规定 (2)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3)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银行转账结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银行存款的定义、银行存款的管理规定 (2)银行存款结算业务 (3)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银行存款的清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国内转账结算方式与国际。 4.思政元素 通过学习银行存款管理,理解防止出纳人员出现下列行为:私自提现、支票套物。 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私自签发现金支票,用于提现或购商品、物资,不留存根,不记
账,将所提现金、所购商品、物资据为己有:涂改银行对账单。出纳人员私自提现, 然后涂改银行对账单上的发生额,使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金额相符.以掩盖银行 存款减少的事实;私自背书转让,出借支票。会计将转账支票、汇票及银行本票私自 转让给其他单位,或将支票借给他人用于结算,允许他人使用本企业开设的银行账户 为其办理转账业务,从中谋取私利:多头开户,套取利息。截留公款。会计人员利用 个别银行间相互拉客户的机会,私自利用企业印章在他行开设存款账户,对收进的款 项存入私设的户头,等期末再存人单位账号,将私存期间的利息据为己有。要建立完 善的银行存款内部控制体系,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职业 道德的培养,建立定期轮岗制度, 第三节其他货币资金 1.主要内容 (1)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2)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其他货币资金概念、内容 (2)账户的设置与核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习题练习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 (三)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讲授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会计业务处理,借助案例讲解货币资金对于企 业的重要性及安全性,认识财会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定位与职能作用:保 障货币资金安全性,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监督货币资金取得及使用,防止贪污 腐败。 (四)思考与实践 1.简述现金的使用范围
9 账,将所提现金、所购商品、物资据为已有;涂改银行对账单。出纳人员私自提现, 然后涂改银行对账单上的发生额,使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金额相符.以掩盖银行 存款减少的事实;私自背书转让,出借支票。会计将转账支票、汇票及银行本票私自 转让给其他单位,或将支票借给他人用于结算,允许他人使用本企业开设的银行账户 为其办理转账业务,从中谋取私利;多头开户,套取利息。截留公款。会计人员利用 个别银行间相互拉客户的机会,私自利用企业印章在他行开设存款账户,对收进的款 项存入私设的户头,等期末再存人单位账号,将私存期间的利息据为己有。要建立完 善的银行存款内部控制体系,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职业 道德的培养,建立定期轮岗制度。 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 1.主要内容 (1)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2)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其他货币资金概念、内容; (2)账户的设置与核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习题练习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 (三)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讲授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会计业务处理,借助案例讲解货币资金对于企 业的重要性及安全性,认识财会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定位与职能作用;保 障货币资金安全性,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监督货币资金取得及使用,防止贪污 腐败。 (四)思考与实践 1.简述现金的使用范围
2.简述银行存款的各种结算方式的特点。 3.简述其他货币资金包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 4.简述未达账项及其调整。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手段。基本 概念和理论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讲授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课 后布置小组报告,下次课上分小组做ppt报告展示。 第三章存货 (一)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材料存货的性质与分类、库存商品分类、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的分类:学生应掌握学握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库存商品的 核算,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存货清查的核算及存货的期末计价。 2.育人目标 通过讲解存货的分类以及计量,引导学生建立遵循会计准则,不做假账的理念。 讲授存货的初始计量,计算不同渠道取得存货的成本,讨论不同渠道取得存货成本。 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存货及其分类 1.主要内容 (1)存货的概念与特征 (2)存货的确认条件 0
10 2.简述银行存款的各种结算方式的特点。 3.简述其他货币资金包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 4.简述未达账项及其调整。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手段。基本 概念和理论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讲授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课 后布置小组报告,下次课上分小组做 ppt 报告展示。 第三章 存货 (一)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材料存货的性质与分类、库存商品分类、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的分类;学生应掌握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库存商品的 核算,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存货清查的核算及存货的期末计价。 2.育人目标 通过讲解存货的分类以及计量,引导学生建立遵循会计准则,不做假账的理念。 讲授存货的初始计量,计算不同渠道取得存货的成本,讨论不同渠道取得存货成本。 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存货及其分类 1.主要内容 (1)存货的概念与特征 (2)存货的确认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