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
第17章 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
第1节强心药 强心药包括:强心苷及非苷类正性肌力作用药强心双吡 啶类。他们各具不同的临床药理学特征,分别适用于不 同类型心力衰竭临床治疗
第1节 强 心 药 强心药包括:强心苷及非苷类正性肌力作用药强心双吡 啶类。他们各具不同的临床药理学特征,分别适用于不 同类型心力衰竭临床治疗
、强心苷类 【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 positiveinotropiceffect:增强心力衰竭患者 心肌收缩性能 对交感神经功能的影响:主要是增敏窦压力感受器。 3.降低衰竭心脏心肌的氧耗: 4.心脏电生理作用:取决于其对心肌电活动的直接作用及通 过植物神经系统的间接影响
一、强心苷类 【药理作用】 1. 正性肌力作用(positiveinotropiceffect) :增强心力衰竭患者 心肌收缩性能。 2.对交感神经功能的影响: 主要是增敏窦压力感受器。 3.降低衰竭心脏心肌的氧耗: 4. 心脏电生理作用 :取决于其对心肌电活动的直接作用及通 过植物神经系统的间接影响
【药代动力学】 根据不同强心苷作用发生的快慢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类 慢效强心苷 中效强心苷 速效强心苷 1.吸收:主要经小肠吸收,生物利用度为40%-90% 2.分布:体内分布广,能通过胎盘屏障,心肌地高辛浓度 为血浆的10-30倍,骨骼肌中的浓度仅为心肌的一半 3.代谢与排泄:地高辛主要经肾排泄,消除半衰期为36 48h,其排泄速度受肾功能影响颇大
【药代动力学】 根据不同强心苷作用发生的快慢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类 慢效强心苷 中效强心苷 速效强心苷 1.吸收:主要经小肠吸收,生物利用度为40%-90%。 2.分布:体内分布广,能通过胎盘屏障,心肌地高辛浓度 为血浆的10-30倍,骨骼肌中的浓度仅为心肌的一半。 3 .代谢与排泄:地高辛主要经肾排泄,消除半衰期为36- 48h,其排泄速度受肾功能影响颇大
【药物相互作用】一般常用药物与强心苷合用,通过影 响后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药效强度而改变其临床疗效 和毒性 1.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维拉帕米、胺碘酮、普罗帕 酮与地高辛合用,使其肾清除率下降、表观分布容积降 低,血浆地高辛浓度增高50%以上 2.抗生素:抑制肠腔菌群,减少地高辛降解,血浆地高 辛浓度浓度增高40%以上 3.利尿剂:由于使用不当,可导致低钾血症,出现强心 苷中毒性心律失常
【药物相互作用】 一般常用药物与强心苷合用,通过影 响后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药效强度而改变其临床疗效 和毒性。 1. 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维拉帕米、胺碘酮、普罗帕 酮与地高辛合用,使其肾清除率下降、表观分布容积降 低,血浆地高辛浓度增高50%以上。 2. 抗生素:抑制肠腔菌群,减少地高辛降解,血浆地高 辛浓度浓度增高40%以上。 3. 利尿剂:由于使用不当,可导致低钾血症,出现强心 苷中毒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