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TA螯合物的立体构型 EDTA通常 H20 H2 与金属离子 CH2 形成1:1的螯 H2C 合物 CH2 多个五元环 喝
M-EDTA螯合物的立体构型 O Ca O O N O N C O H2 C H2 C CH2 CH2 C C CH2 C H2 C O O O EDTA 通常 与金属离子 形成1:1的螯 合物 多个五元环
续前 >EDTA配合物特点: 1.广泛配位性→五元环螯合物→稳定、完全、迅速 2.具6个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多形成1:1配合物 3.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无色,利于指示终 点 密 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更深 -禄龍 唐
续前 ➢ EDTA配合物特点: 1. 广泛配位性→五元环螯合物→稳定、完全、迅速 2. 具6个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多形成1:1配合物 3. 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无色,利于指示终 点 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更深
第一节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一、 配位平衡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M+Y MY [MY] 阔 稳定常数 Kim=MY] 讨论: KY个大,配合物稳定性↑高,配合反应↑完全
第一节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一、配位平衡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 讨论: KMY↑大,配合物稳定性↑高,配合反应↑完全 M + Y MY 稳定常数 K MY M Y MY =
示意图 (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主反应: M 副反应: ML MOH HY MHY M(OH)Y ML2 M(OH)2?H2Y MLn M(OH)n H6Y 辅助配 羟基配 酸效应 干扰离 混合配位效应 位效应 位效应 子效应 不利于主反应进行 利于主反应进行 注: 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主反应发生的程度 副反应的发生程度以副反应系数加以描述
示意图 注: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主反应发生的程度 副反应的发生程度以副反应系数加以描述 主反应: M + Y MY 副反应: H + HY H2 Y H6 Y L OH - ML ML2 MLn MOH M(OH) 2 ? M(OH)n N NY MHY M(OH)Y OH - H + 辅助配 位效应 羟基配 位效应 酸效应 干扰离 子效应 混合配位效应 不利于主反应进行 利于主反应进行 (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1、配位剂副反应系数 >EDTA的副反应: 酸效应 共存离子(干扰离子)效应 >EDTA的副反应系数: 酸效应系数 √ 共存离子(干扰离子)效应系数 Y Y的总副反应系数
1、配位剂副反应系数 ➢ EDTA的副反应:酸效应 共存离子(干扰离子)效应 ➢ EDTA的副反应系数: ✓ 酸效应系数 ✓ 共存离子(干扰离子)效应系数 ✓ Y的总副反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