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13101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植保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资源与环保专业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总学时:50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20 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 技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 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 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类 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栽培学》和《植物遗传 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2000年学校《植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方法和目的 2、教学内容: (1)生物界的划分 (2)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植物形态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13101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植保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资源与环保专业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 2 学期 总 学 时:50 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 30;实验课学时 20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 技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 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 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类 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栽培学》和《植物遗传 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2000 年学校《植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绪 论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方法和目的。 2、教学内容: (1)生物界的划分 (2)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植物学发展简史与今后的发展 (4)祖国的植物资源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5)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典型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以及细胞结构特点 功能及其繁殖方式,了解组织的类型和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维管组织的概念 2、教学内容: (一)植物细胞 细胞的发现及其意义,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2.原生质的概念、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及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原生质体的概念; (2)细胞膜:质膜、单位膜、质膜的生理功能 (3)细胞质及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核糖核蛋白体、髙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圆球 体、微体、微管的结构和功能 (4)细胞核:形状、大小、数量、位置、功能 (5)细胞壁:概念、功能、分层、化学组成、亚显微结构,纹孔与胞间连丝。 4.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淀粉、蛋白质、油和脂肪、晶体、丹宁、色素等物质 5.植物细胞的繁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6.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二)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 2.植物组织的类型
(3)植物学发展简史与今后的发展 (4)祖国的植物资源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5)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典型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以及细胞结构特点、 功能及其繁殖方式,了解组织的类型和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维管组织的概念。 2、教学内容: (一)植物细胞 1.细胞的发现及其意义,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2.原生质的概念、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及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原生质体的概念; (2)细胞膜:质膜、单位膜、质膜的生理功能; (3)细胞质及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核糖核蛋白体、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圆球 体、微体、微管的结构和功能; (4)细胞核:形状、大小、数量、位置、功能; (5)细胞壁:概念、功能、分层、化学组成、亚显微结构,纹孔与胞间连丝。 4.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淀粉、蛋白质、油和脂肪、晶体、丹宁、色素等物质; 5.植物细胞的繁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6.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二)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 2.植物组织的类型:
(1)分生组织的概念、特征、功能与类型: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组织、次生分组织:顶端 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保护组织:表皮、周皮等 基本组织:吸收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输导组织:导管、管胞的形式与类型:筛管、伴胞、筛胞: 分泌组织: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3)维管束的概念与类型,维管组织与维管系统; (4)器官的概念。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枃与功能,眀确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组 织的概念,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点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后含物的鉴 定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植物组织类型、初生保护组织-表皮、机械组织:徒手切片和临时 制片方法、植物绘图技术。难点是徒手切片方法、植物绘图技术,在显微镜下寻找有丝分裂 的各个时期。 5、实验与实践内容: 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的观察 1.熟悉显微镜各部件及其作用和在使用时注意事项; 2.学习临时装片法观察细胞与叶绿体 (1)观察洋葱鳞叶表皮细胞; (2)观察天竺葵叶表皮保卫细胞内叶绿体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观察(二) 1.徒手切片法观察大豆下胚轴皮层细胞内白色体; 2.徒手切片法观察辣椒果肉细胞内有色体 3.简易显微化学测定法观察淀粉粒
(1)分生组织的概念、特征、功能与类型: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组织、次生分组织;顶端 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保护组织:表皮、周皮等; 基本组织:吸收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输导组织:导管、管胞的形式与类型;筛管、伴胞、筛胞; 分泌组织: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3)维管束的概念与类型,维管组织与维管系统; (4)器官的概念。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明确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组 织的概念,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点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后含物的鉴 定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植物组织类型、初生保护组织--表皮、机械组织;徒手切片和临时 制片方法、植物绘图技术。难点是徒手切片方法、植物绘图技术,在显微镜下寻找有丝分裂 的各个时期。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的观察(一) 1. 熟悉显微镜各部件及其作用和在使用时注意事项; 2. 学习临时装片法观察细胞与叶绿体; (1) 观察洋葱鳞叶表皮细胞; (2) 观察天竺葵叶表皮保卫细胞内叶绿体。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观察(二) 1. 徒手切片法观察大豆下胚轴皮层细胞内白色体; 2. 徒手切片法观察辣椒果肉细胞内有色体; 3. 简易显微化学测定法观察淀粉粒
实验三、植物细胞观察(三) 1.取柿胚乳的横切制片观察胞间连丝 2.用辣椒果实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壁上纹孔: 3.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 实验四、植物组织的观察 1.徒手切片法观察芹菜叶柄的厚角组织 2.组织离析法观察杨木的厚壁组织 3.取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观察输导组织。 6、自学指导 自学植物细胞生长与分化内容,维管组织与维管系统内容。 第二章种子和幼菌 1、教学目的:掌握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类型,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以及幼苗的类型 2、教学内容: (一)种子的概念 (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类型: 1.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胚乳: 2.种子的类型: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有 胚乳种子; 3.种子的休眠与寿命、种子的萌发(萌发条件与过程) 4.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土型幼苗、子叶留土型幼苗。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类型,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以及幼苗的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种子的基本结构,难点是小麦籽粒的结构。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实验三、植物细胞观察(三) 1. 取柿胚乳的横切制片观察胞间连丝; 2. 用辣椒果实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壁上纹孔; 3.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 实验四、植物组织的观察 1. 徒手切片法观察芹菜叶柄的厚角组织; 2. 组织离析法观察杨木的厚壁组织; 3. 取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观察输导组织。 6、自学指导: 自学植物细胞生长与分化内容,维管组织与维管系统内容。 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 1、教学目的:掌握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类型,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以及幼苗的类型。 2、教学内容: (一)种子的概念 (二)种子的形态 、结构和类型: 1.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胚乳; 2.种子的类型 :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有 胚乳种子 ; 3.种子的休眠与寿命、种子的萌发(萌发条件与过程); 4.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土型幼苗、子叶留土型幼苗 。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类型,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以及幼苗的类 型。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种子的基本结构,难点是小麦籽粒的结构。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实验五、植物种子的观察 1.观察蓖麻、大豆、小麦的外部形态 2.取小麦颖果纵切制片观察内部结构; 3.种子中贮藏物质的显微化学鉴定; 6、自学指导:种子的休眠与寿命 第三章根 1、教学目的:了解根及根系的形态、功能、类型、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双子叶植物根 与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及其区别,认识根瘤与菌根。 2、教学内容 一)根的生理功能:固定、吸收、合成、贮藏、繁殖等作用: (二)根的发生和根系的类型:定根、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 (四)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各区的特征与功能 (五)根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2.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4.侧根的形成,内起源的概念。 (六)根瘤和菌根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根及根系的形态、功能、类型;掌握双子叶与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及其区别:认识根瘤与菌根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双子叶植物及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以及二者的区别,难点 是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实验五、植物种子的观察 1. 观察蓖麻、大豆、小麦的外部形态; 2. 取小麦颖果纵切制片观察内部结构; 3. 种子中贮藏物质的显微化学鉴定; 6、自学指导:种子的休眠与寿命。 第三章 根 1、教学目的:了解根及根系的形态、功能、类型、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双子叶植物根 与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及其区别,认识根瘤与菌根。 2、教学内容: (一)根的生理功能:固定、吸收、合成、贮藏、繁殖等作用; (二)根的发生和根系的类型:定根、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 (四)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各区的特征与功能; (五)根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2.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4.侧根的形成,内起源的概念。 (六)根瘤和菌根。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根及根系的形态、功能、类型;掌握双子叶与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及其区别;认识根瘤与菌根。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双子叶植物及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以及二者的区别,难点 是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