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从货币世界发展的一般进程看,货币经过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从金属货币到 代用货币,最后从代用货币到不兑换的信用货币。 (一)货币材料的选择标准 货币材料选择标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仅仅指不兑换信用货币之前的货币形态所使用 的货币材料)。 1.一般性:就货币世界的正常情况来看,货币材料应具有如下特点: (1)普遍接受性。该特性是指其能被公众普遍接受作为一种交易中介:(2)价值稳定性。 该特性是指其物理特性稳定,不易变质和损坏,因而其价值能被稳定地保持:(3)稀缺性。 这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4)便于携带和分割。依此四大特性分析,在货币世界的漫长 演进过程中,只有金银才具备四大特性。所以马克思讲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 是金银。 2.特殊性:由于各国的情况不一样,多样性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且,国家的强力在一定 意义上弥补了普遍性的四个特点,如中国古代就是典型。 专栏1-2 历史上曾经充当国货币的各种材料 在历史上,牲畜、皮毛、小米、布匹、贝壳、盐、烟草、黄金、白银、铁、铜等等, 都曾作过货币材料。 我国古代货币形制十分复杂,仅用作货币的币材就不下几十种。在距今7000到4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约相当于古史传说中的神农、黄帝、唐尧、虞舜时代,中国已有了经 常的物物交换,也开始出现最早的自然物货币。受到地理环境、物产、经济活动等因素的影 响,中国最早的自然物货币主要有两类:一是天然物质,如贝壳、龟壳、皮革、齿角、珠 玉: 二是生产工具和生产物,如牲畜、粮食、布帛、农具等。 据古籍记载,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其单位为朋,一朋十贝,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到 春秋时期。商周的铜器铭文和甲骨文都有关于用贝用作赏赐的记载,墓葬发掘的陪葬品中, 也有大量可推断是用作货币的贝。随着货币需求量的增大,还出现了各种材料的仿制贝,如 兽骨仿制的骨贝,石头磨制的石贝,蚌壳磨制的蚌贝,陶仿制的陶贝,玉磨制的跳贝,以及 金贝、银贝、铜贝、包金铜贝等。 从周代开始,中国是铜流通的天下,铸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早期铜铸币,在全国 范围内有四个货币体系同时并行,即布币、刀币、蚁鼻钱、圜钱四大货币体系。铜铸币并不 6
6 情况,从货币世界发展的一般进程看,货币经过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从金属货币到 代用货币,最后从代用货币到不兑换的信用货币。 (一)货币材料的选择标准 货币材料选择标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仅仅指不兑换信用货币之前的货币形态所使用 的货币材料)。 1.一般性:就货币世界的正常情况来看,货币材料应具有如下特点: (1)普遍接受性。该特性是指其能被公众普遍接受作为一种交易中介;(2)价值稳定性。 该特性是指其物理特性稳定,不易变质和损坏,因而其价值能被稳定地保持;(3)稀缺性。 这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4)便于携带和分割。依此四大特性分析,在货币世界的漫长 演进过程中,只有金银才具备四大特性。所以马克思讲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 是金银。 2.特殊性:由于各国的情况不一样,多样性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且,国家的强力在一定 意义上弥补了普遍性的四个特点,如中国古代就是典型。 专栏 1-2 历史上曾经充当国货币的各种材料 在历史上,牲畜、皮毛、小米、布匹、贝壳、盐、烟草、黄金、白银、铁、铜等等, 都曾作过货币材料。 我国古代货币形制十分复杂,仅用作货币的币材就不下几十种。在距今 7000 到 4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约相当于古史传说中的神农、黄帝、唐尧、虞舜时代,中国已有了经 常的物物交换,也开始出现最早的自然物货币。受到地理环境、物产、经济活动等因素的影 响,中国最早的自然物货币主要有两类: 一是天然物质,如贝壳、龟壳、皮革、齿角、珠 玉; 二是生产工具和生产物,如牲畜、粮食、布帛、农具等。 据古籍记载,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其单位为朋,一朋十贝,大约从公元前 2000 年到 春秋时期。商周的铜器铭文和甲骨文都有关于用贝用作赏赐的记载,墓葬发掘的陪葬品中, 也有大量可推断是用作货币的贝。随着货币需求量的增大,还出现了各种材料的仿制贝,如 兽骨仿制的骨贝,石头磨制的石贝,蚌壳磨制的蚌贝,陶仿制的陶贝,玉磨制的珧贝,以及 金贝、银贝、铜贝、包金铜贝等。 从周代开始,中国是铜流通的天下,铸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早期铜铸币,在全国 范围内有四个货币体系同时并行,即布币、刀币、蚁鼻钱、圜钱四大货币体系。铜铸币并不
是100%的铜质,而是铜、锡、铅的合金所铸,但铜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唐代制订的铜钱 标准是铜83.33%,白蜡14.56%,黑锡2.11%:清乾隆中的标准是铜49.7%,黑白铅48.3%, 锡2.0%。铜铸币大约流通了2000多年,也曾出现过铁铸币。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使用金银的记载,《汉书》中记载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就有金刀龟贝: 司马迁说“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黄即黄金,白即白银)。殷商时期,金银 己经与龟贝、珠玉、布帛一起作为货币流通使用。黄金在中国古代一直是重要的储藏手段和 制度手段,采取金饼、金版、金铤等具体形态。白银的大量流通始于宋代,此后在与铜的并 行流通过程中,银一直作为主币的币材。 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最早的纸币是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发行的交子。 但纸币的维形却早已产生。早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周初期,人们就发明了以布为币材的“里 布”,长2尺,宽2寸,写上年月、地址和钱数,再由发行人加盖印章,即可充当交易媒介。 汉武帝元狩四年还发行过皮币,用宫苑中的白鹿皮做成,有的学者将此视为中国纸币的起源, 但皮币仅是有价凭证,不能流通。唐朝的飞钱也与纸币有关,有“钞始于唐之飞钱”之说, 而实际上,飞钱是汇票,而非纸币。 此外,我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实物货币,粮食与布帛(布帛实际上包括布和帛,布是 棉布、麻布,帛是丝织品,布帛经常联用,以指代纺织品)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类。谷帛是民 生必需品,拥有广阔的市场,价值也比较稳定,较易为人们接受,因此可以有限地发挥通货 的作用。在东汉黄金作用消退、宋元白银作用增强的空隙里,因为钱币本身价值低贱,只 能适用于小额交易,大额支付的客观需要,为谷帛带来了巨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三国、 两晋、南北朝、迄于五代十国,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动荡不安的战乱时代,实物货币更具重要 意义,甚至能够暂时取代金属货币。这段期间,谷帛的地位、作用均达到顶峰。唐代规定粮 食、布帛均为法定货币,交易值达到一定金额的,还要优先使用,“钱帛兼行”就是描述唐 朝的情况。 在古代欧洲,雅利安民族在古波斯、印度及意大利等地,都有牛羊作货币的记载。此 外,埃塞俄比亚曾用盐作为货币,美洲曾用烟草、可可豆等充当古老货币。随着经济发展, 币材的选择逐渐趋同,集中到了银和金两种贵金属身上。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阶段
7 是 100%的铜质,而是铜、锡、铅的合金所铸,但铜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唐代制订的铜钱 标准是铜 83.33%,白蜡 14.56%,黑锡 2.11%;清乾隆中的标准是铜 49.7%,黑白铅 48.3%, 锡 2.0%。铜铸币大约流通了 2000 多年,也曾出现过铁铸币。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使用金银的记载,《汉书》中记载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就有金刀龟贝; 司马迁说“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黄即黄金,白即白银)。殷商时期,金银 已经与龟贝、珠玉、布帛一起作为货币流通使用。黄金在中国古代一直是重要的储藏手段和 制度手段,采取金饼、金版、金铤等具体形态。白银的大量流通始于宋代,此后在与铜的并 行流通过程中,银一直作为主币的币材。 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最早的纸币是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 年)发行的交子。 但纸币的雏形却早已产生。早在公元前 11 世纪的西周初期,人们就发明了以布为币材的“里 布”,长 2 尺,宽 2 寸,写上年月、地址和钱数,再由发行人加盖印章,即可充当交易媒介。 汉武帝元狩四年还发行过皮币,用宫苑中的白鹿皮做成,有的学者将此视为中国纸币的起源, 但皮币仅是有价凭证,不能流通。唐朝的飞钱也与纸币有关,有“钞始于唐之飞钱”之说, 而实际上,飞钱是汇票,而非纸币。 此外,我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实物货币,粮食与布帛(布帛实际上包括布和帛,布是 棉布、麻布,帛是丝织品,布帛经常联用,以指代纺织品)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类。谷帛是民 生必需品,拥有广阔的市场,价值也比较稳定,较易为人们接受,因此可以有限地发挥通货 的作用。 在东汉黄金作用消退、宋元白银作用增强的空隙里,因为钱币本身价值低贱,只 能适用于小额交易,大额支付的客观需要,为谷帛带来了巨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三国、 两晋、南北朝、迄于五代十国,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动荡不安的战乱时代,实物货币更具重要 意义,甚至能够暂时取代金属货币。这段期间,谷帛的地位、作用均达到顶峰。唐代规定粮 食、布帛均为法定货币,交易值达到一定金额的,还要优先使用,“钱帛兼行”就是描述唐 朝的情况。 在古代欧洲,雅利安民族在古波斯、印度及意大利等地,都有牛羊作货币的记载。此 外,埃塞俄比亚曾用盐作为货币,美洲曾用烟草、可可豆等充当古老货币。随着经济发展, 币材的选择逐渐趋同,集中到了银和金两种贵金属身上。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阶段
1.实体货币,又称足值货币或商品货币。其特点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 是等同的。实体货币发展经济过如下几个阶段: (1)实物货币,这是货币的最早形态,也可以说是货币的原始形态。 (2)铸币,又称实体货币。早期属于实物货币阶段,所以其特点是与上面的实物货币 的特点是一致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是天然的,后者是加工的。 (3)劣质铸币,实体货币的衰败,因为其价值大大低于规定的价值。 2.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指实体货币的代用物,严格讲是铸币的代用。特点:作为货币 的价值远远大于其造币材料的价值,比较典型的形态是可兑换银行券。 代用货币产生的可能性包含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性之中,即作为流通手段是一种交 易媒介,是交换的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人们利用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仅仅为了交易的 需要。正是由于这种转瞬即逝的特点,人们在保持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并不在意货币 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人们并不在意货币是实质货币或它的代表物,这就为货币形式的演 化提供了种种可能性。这也是代用货币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 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包括流 通中货币和银行存款。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早期的信用货币就是代用货 币,后来银行券不能兑换,就变成了不兑换的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或债务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形态。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信 用货币形式。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三十年代大危机,使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而采取 不兑换纸币制度,代用货币转变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造币材料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票面价 值,甚至造币材料的价值微不足道。例外的情况,如硬辅币中有些辅币的造币材料由于某种 原因可能涨价,形成了硬辅币的商品价值高于面值,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带有普遍意义。 如何维持信用货币的购买力或面值稳定,是困扰各国货币当局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的 流通实践的教训,促使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以稳定币值。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为垄断信用货币发行权,控制货币供应量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 证,同样,现代信用货币的运行机制也为政府从发行过程中获利提供某种机会。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各国政府的“廉币政策”就是有力的证据。 信用货币具有如下特点:信用货币在法律上割断了与金属货币的联系:通过信贷程序发 行与流通:经济发行:是一种债务凭证,是国家或中央银行对大众的负债,因此其基本保证 是政府或银行的信誉。 现代社会流通的信用货币包括如下形式:
8 1.实体货币,又称足值货币或商品货币。其特点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 是等同的。实体货币发展经济过如下几个阶段: (1)实物货币,这是货币的最早形态,也可以说是货币的原始形态。 (2)铸币,又称实体货币。早期属于实物货币阶段,所以其特点是与上面的实物货币 的特点是一致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是天然的,后者是加工的。 (3)劣质铸币,实体货币的衰败,因为其价值大大低于规定的价值。 2.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指实体货币的代用物,严格讲是铸币的代用。特点:作为货币 的价值远远大于其造币材料的价值,比较典型的形态是可兑换银行券。 代用货币产生的可能性包含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性之中,即作为流通手段是一种交 易媒介,是交换的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人们利用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仅仅为了交易的 需要。正是由于这种转瞬即逝的特点,人们在保持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并不在意货币 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人们并不在意货币是实质货币或它的代表物,这就为货币形式的演 化提供了种种可能性。这也是代用货币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 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包括流 通中货币和银行存款。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早期的信用货币就是代用货 币,后来银行券不能兑换,就变成了不兑换的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或债务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形态。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信 用货币形式。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三十年代大危机,使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而采取 不兑换纸币制度,代用货币转变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造币材料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票面价 值,甚至造币材料的价值微不足道。例外的情况,如硬辅币中有些辅币的造币材料由于某种 原因可能涨价,形成了硬辅币的商品价值高于面值,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带有普遍意义。 如何维持信用货币的购买力或面值稳定,是困扰各国货币当局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的 流通实践的教训,促使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以稳定币值。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为垄断信用货币发行权,控制货币供应量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 证,同样,现代信用货币的运行机制也为政府从发行过程中获利提供某种机会。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各国政府的“廉币政策”就是有力的证据。 信用货币具有如下特点:信用货币在法律上割断了与金属货币的联系;通过信贷程序发 行与流通;经济发行;是一种债务凭证,是国家或中央银行对大众的负债,因此其基本保证 是政府或银行的信誉。 现代社会流通的信用货币包括如下形式:
(1)硬辅币一一多以贱金属(如铜、镍等)铸造。其特点为:作为货币的价值大大超过它 本身所含的金属的价值。由于铸造辅币有这个“利差”,因此,各国政府独占硬辅币的铸造 权,禁止自由铸造。 硬辅币是有限法偿的,即法律规定,它是专门供应零星交易和找补之用,每次支付有最 高限额,超过此额,债权人有权拒绝接受。所以硬辅币的铸造数额决定于社会对小额零钱的 需要。硬辅币的这些特点,不管在金属本位制下,还是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具有一致性。 (2)硬辅币的替代物一一通常是纸制的辅币,这类辅币不过是硬辅币的代替物。它的货 币价值绝对高于造币材料的价值。 (3)银行券一一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银行券作为流通手段。各国政府或金融当 局独占钞票发行权。现代银行券是通过信贷程序注入流通领域,它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 能中产生的。最早的银行券产生于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在商 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了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银行券。由手商业票据流通的时间、地点 都有一定的局限,而且私人商业信用不够稳定,因此,出现近代银行信用制度后,银行以贴 现的商业票据为抵押,发行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银行券,持有者可用它代替金属货币流通, 这就使银行券实际上成为流通中货币。这种银行票据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支付日期,随时可 以兑换金币,金属本位制消失后,银行券实际上成为不兑换信用货币。为什么不兑换的银行 券仍称之为信用货币呢?第一,各国货币当局把货币发行权一般归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发 行银行券虽然不能兑换金属货币,但是它以中央银行的信用为背景,是中央银行对大众的负 债,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债信是可资信赖的。第二,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之所以被信赖,在 于中央银行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按流通中的客观需要量来发行货币,因而货币的价 值是比较稳定的,这种经济发行的原则构成信用货币的一个条件。第三,不兑换银行券成为 信用货币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于,银行券是通过信贷程序注入流通领域,也就是通过中央银 行的贷款形成流通中货币。因此,银行券成为信用货币。 (④)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种类不同,作为支付手段,银行活期存款最为重要。活期存款 是一种使用支票账户的银行活期存款货币。因为拥有这种支票账户的人,只要其支票账户上 还有存款余额,他就可以凭银行发给的支票本,随时签发支票,以支付所购商品和劳务。活 期存款与其他多种交易媒介相同,而且随时可以请求付款,因此可以视为货币。事实上,目 前在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大多数交易都以支票完成,所以,活期存款远比钞票和纸币重要。 而且支票可以邮寄,可以支付精确数额。支付注销以后,可以作为收据,支票不论背书与否, 可以在被窃或遗失后请求挂失,等等。由于以上特点,活期存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信用货币 9
9 (1)硬辅币——多以贱金属(如铜、镍等)铸造。其特点为:作为货币的价值大大超过它 本身所含的金属的价值。由于铸造辅币有这个“利差”,因此,各国政府独占硬辅币的铸造 权,禁止自由铸造。 硬辅币是有限法偿的,即法律规定,它是专门供应零星交易和找补之用,每次支付有最 高限额,超过此额,债权人有权拒绝接受。所以硬辅币的铸造数额决定于社会对小额零钱的 需要。硬辅币的这些特点,不管在金属本位制下,还是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具有一致性。 (2)硬辅币的替代物——通常是纸制的辅币,这类辅币不过是硬辅币的代替物。它的货 币价值绝对高于造币材料的价值。 (3)银行券——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银行券作为流通手段。各国政府或金融当 局独占钞票发行权。现代银行券是通过信贷程序注入流通领域,它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 能中产生的。最早的银行券产生于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在商 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了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银行券。由手商业票据流通的时间、地点 都有一定的局限,而且私人商业信用不够稳定,因此,出现近代银行信用制度后,银行以贴 现的商业票据为抵押,发行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银行券,持有者可用它代替金属货币流通, 这就使银行券实际上成为流通中货币。这种银行票据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支付日期,随时可 以兑换金币,金属本位制消失后,银行券实际上成为不兑换信用货币。为什么不兑换的银行 券仍称之为信用货币呢?第一,各国货币当局把货币发行权一般归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发 行银行券虽然不能兑换金属货币,但是它以中央银行的信用为背景,是中央银行对大众的负 债,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债信是可资信赖的。第二,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之所以被信赖,在 于中央银行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按流通中的客观需要量来发行货币,因而货币的价 值是比较稳定的,这种经济发行的原则构成信用货币的一个条件。第三,不兑换银行券成为 信用货币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于,银行券是通过信贷程序注入流通领域,也就是通过中央银 行的贷款形成流通中货币。因此,银行券成为信用货币。 (4)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种类不同,作为支付手段,银行活期存款最为重要。活期存款 是一种使用支票账户的银行活期存款货币。因为拥有这种支票账户的人,只要其支票账户上 还有存款余额,他就可以凭银行发给的支票本,随时签发支票,以支付所购商品和劳务。活 期存款与其他多种交易媒介相同,而且随时可以请求付款,因此可以视为货币。事实上,目 前在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大多数交易都以支票完成,所以,活期存款远比钞票和纸币重要。 而且支票可以邮寄,可以支付精确数额。支付注销以后,可以作为收据,支票不论背书与否, 可以在被窃或遗失后请求挂失,等等。由于以上特点,活期存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信用货币
之一。 (三)现代货币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元为中心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在70年代崩溃以后,各 国货币流通范围和货币的国际流通范围不断扩大,种类增多,形成了现代货币的新特点。 各国已普遍采用纸币制度,价值符号成为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 段。现在只有个别国家还使用少量金银铸币(包括各种金银纪念币)。过去西方国家曾经长期 通用的金币,己同金块一样按含金量的市场价格买卖,或作为纪念品保存,不再是流通工具, 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货币。但黄金由于其天然价值而仍保持贮藏手段职能和国际清算的最 后手段。 各国采用不兑现纸币制度,并且许多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从现象上看,似乎纸 币已不是黄金的价值符号,而是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纸币到底是不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呢? 我们对此持肯定态度。现在各国政府不论是否宣布其纸币的含金量,黄金仍然是其价值基础, 作为黄金的价值符号,它代表了一定的金或银的价值。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很难说明纸币在 同商品相对价值形态对立的时候,成为“一般等价物形态”。 1、从理论上讲,纸币代表黄金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因为一般等价物是独占的、排他 性的东西,这种东西只能是金银。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区别于资产阶级货币名目论的基本 点在于,货币范畴必须固定在具有内在价值的特定商品上,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重 要内容。如果承认商品生产的存在,承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那就不能得出流通中的纸 币不代表某种特定商品的结论,这个特定商品就是黄金或白银。现在世界上流通的各种纸币 虽然与黄金脱钩,但仍然是黄金的价值符号。 2、从货币历史发展的继承性看,各国纸币都曾与金银有过联系,这是商品世界选择的 结果,也就是说,由于金银具有更多适宜于充当货币的优点而独占了货币的宝座。后来产生 的纸币和信用货币,它们不过是货币商品黄金的代表而已。同样各国的价格体系的历史延 续性不能割断,世界各国都曾用金银等贵金属建立起近现代的价格体系,而现在各国的纸币 制度不过是建立在这样的价格体系的基础上,离开这一点谈论纸币的价值基础是毫无意义 的。 3、金币和纸币流通同样受货币流通规律的支配。货币流通规律产生在金币流通的基础 上,但它是一切货币流通的总规律,无论金币或纸币都要受这个规律的支配。从现象上看, 纸币流通的情况和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常常是相反的,好像完全不受货币流通规律制约似 的,其实这种背离恰恰说明它与货币流通规律的相互关系。纸币形态的货币只有代表一定金 0
10 之一。 (三)现代货币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元为中心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在70年代崩溃以后,各 国货币流通范围和货币的国际流通范围不断扩大,种类增多,形成了现代货币的新特点。 各国已普遍采用纸币制度,价值符号成为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 段。现在只有个别国家还使用少量金银铸币(包括各种金银纪念币)。过去西方国家曾经长期 通用的金币,已同金块一样按含金量的市场价格买卖,或作为纪念品保存,不再是流通工具, 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货币。但黄金由于其天然价值而仍保持贮藏手段职能和国际清算的最 后手段。 各国采用不兑现纸币制度,并且许多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从现象上看,似乎纸 币已不是黄金的价值符号,而是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纸币到底是不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呢? 我们对此持肯定态度。现在各国政府不论是否宣布其纸币的含金量,黄金仍然是其价值基础, 作为黄金的价值符号,它代表了一定的金或银的价值。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很难说明纸币在 同商品相对价值形态对立的时候,成为“一般等价物形态”。 1、从理论上讲,纸币代表黄金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因为一般等价物是独占的、排他 性的东西,这种东西只能是金银。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区别于资产阶级货币名目论的基本 点在于,货币范畴必须固定在具有内在价值的特定商品上,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重 要内容。如果承认商品生产的存在,承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那就不能得出流通中的纸 币不代表某种特定商品的结论,这个特定商品就是黄金或白银。现在世界上流通的各种纸币 虽然与黄金脱钩,但仍然是黄金的价值符号。 2、从货币历史发展的继承性看,各国纸币都曾与金银有过联系,这是商品世界选择的 结果,也就是说,由于金银具有更多适宜于充当货币的优点而独占了货币的宝座。后来产生 的纸币和信用货币,它们不过是货币商品黄金的代表而已。 同样各国的价格体系的历史延 续性不能割断,世界各国都曾用金银等贵金属建立起近现代的价格体系,而现在各国的纸币 制度不过是建立在这样的价格体系的基础上,离开这一点谈论纸币的价值基础是毫无意义 的。 3、金币和纸币流通同样受货币流通规律的支配。货币流通规律产生在金币流通的基础 上,但它是一切货币流通的总规律,无论金币或纸币都要受这个规律的支配。从现象上看, 纸币流通的情况和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常常是相反的,好像完全不受货币流通规律制约似 的,其实这种背离恰恰说明它与货币流通规律的相互关系。纸币形态的货币只有代表一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