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 I7大字EII售图II过 第二章附录:商品 生产基本概念
第二章附录:商品 生产基本概念
WISE 商品、交换、分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商品:为交换而生产而不是为自用而生产的物品 交换:指合们为了兵通有无、相夏交换活动或劳动产品的过程, 通常指的是人们在等价基础上的商品交换 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最初是行为方面的分工,其后由于天赋、需要、 男绣釐具通隐天奖盒济的藏指山,分T是一切 1) 使用价值:指某物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或满足人类某些需要 的效用(有用性),它是一切商品所具有的共同属性之 一 交换价值: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 或比例,它是商品之间通过交换过程所建立的基本数量关系。 社会生产物只有充当商品,才有交换价值
商品、交换、分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 商品:为交换而生产而不是为自用而生产的物品 • 交换:指人们为了互通有无、相互交换活动或劳动产品的过程, 通常指的是人们在等价基础上的商品交换 • 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最初是行为方面的分工,其后由于天赋、需要、 偶然性而自发的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斯密指出,分工是一切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是人类经济的基础) • 使用价值:指某物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或满足人类某些需要 的效用(有用性),它是一切商品所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 • 交换价值: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 或比例,它是商品之间通过交换过程所建立的基本数量关系。 社会生产物只有充当商品,才有交换价值
WISE 马克思与斯密在交换价值上的不 见解 交换价值表面上是物与物之间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数量关系 斯密见到的是产品数量关系,他分析的是价值的量的问题 马克思发现另一种关系,即隐藏在数量关系背后的一种特定的、 由历更条件决定的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一一社会关系,即价值的 质的问题 “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 这就是商品',我分析商品,并且最先在它所表现的形式上加以 分析。在这里我发现,一方面,商品按斯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 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对后者的进一 步分析向我表明,交换价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 式',独立的表达形式,而后我就来分析价值”(《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23卷,1972,第61页)
马克思与斯密在交换价值上的不同 见解 • 交换价值表面上是物与物之间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数量关系 • 斯密见到的是产品数量关系,他分析的是价值的量的问题 • 马克思发现另一种关系,即隐藏在数量关系背后的一种特定的、 由历史条件决定的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即价值的 质的问题 • “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 这就是‘商品’ ,我分析商品,并且最先在它所表现的形式上加以 分析。在这里我发现,一方面,商品按斯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 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对后者的进一 步分析向我表明,交换价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 式’ ,独立的表达形式,而后我就来分析价值……” (《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23卷,1972,第61页)
WISE I7大EII1图II过 价值 价值:商品作为劳动产品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取决于生产某一 商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 从另一方面地,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 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第60页)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前者 与所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应,后者与商品的价值相对应。 他把抽象劳动视为价值实体,即抽象劳动形成价值(通常表述 为劳动创造价值) 作为价值,商品是某种特定的、历史的社会形式的一个特征, 这个社会形式具备两个突出的标志:(1)发达的分工;(2) 私人的生产
价值 • 价值:商品作为劳动产品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取决于生产某一 商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 从另一方面地,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 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第60页) •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前者 与所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应,后者与商品的价值相对应。 他把抽象劳动视为价值实体,即抽象劳动形成价值(通常表述 为劳动创造价值) • 作为价值,商品是某种特定的、历史的社会形式的一个特征, 这个社会形式具备两个突出的标志:(1)发达的分工;(2) 私人的生产
WISE I7大EII1国II过型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相对,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一切 个产發霞莽高鹏东美劣事克思的所南市,拍象劳动等 “富兰克林没有意识到,既然他用劳动来估计一切物的价值, 也就抽象掉了各种互相交换的劳动的差别,这样就把这些劳动 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他虽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把它说 了 出来,他先说一种劳动',然后说另一种劳动',最后说的是没 有任何限定的劳动,也就是作为一切物的价值实体的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第65页,注17) “亚当·斯密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一切规定 性,一一干脆就是劳动,即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 也不是营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导 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2卷,1972,第754页)
抽象劳动 • 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相对,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一切 人类生产活动所共有的东西,在马克思的用语中,抽象劳动等 于“劳动一般”或“相同的人类劳动” • “富兰克林没有意识到,既然他‘用劳动’来估计一切物的价值, 也就抽象掉了各种互相交换的劳动的差别,这样就把这些劳动 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他虽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把它说了 出来,他先说‘一种劳动’ ,然后说‘另一种劳动’ ,最后说的是没 有任何限定的‘劳动’ ,也就是作为一切物的价值实体的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第65页,注17) • “亚当·斯密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一切规定 性,——干脆就是劳动,即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 也不是营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 (《导 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2卷,1972,第7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