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演讲录: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时间:2005-3-15打印评论纠错 非常荣幸能够应邀到这样一个大公堂发表自己的观点。题目还是宏观经济分析与经济 发展展望,用一些有关宏观经济的图,讲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 主题想讲宏观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讲的是与企业相关的企业宏观经济问题。现在企业 发展有很多战略,有很多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市场的竞争,方方面面管理的问题,都需要应 对。但是市场经济是有波动的,社会会发生波动,波动会带来风险。中国企业面对一个重要 的问题是怎么具有自己的动态发展战略,怎么应对一次一次的经济波动。大家可能以为波动 都是政府闹的,市场经济本身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有宏观经济学?为什么需要有宏观经济政 府?有人讨厌中国政府宏观经济,为什么一天调来调去?都是有道理的。我们的企业怎么在 经济市场的波动中实现自己的发展,在高峰和低谷、在高涨和萧条的过程中使自己生存、发 展,特别中小企业。今天进的是宏观经济问题,但是说的是企业的事情、是企业家的事情、 是阁下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不是所谓政府的事情,是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主体的事情, 因此也许没有涉及到市场经济运行的很多方面,但是它确实很重要 第二界定一下,中国的问题多了,体制的问题、改革的问题,我们只讲一方面的问题, 今天只讲宏观经济。在座主要是企业界的朋友,市场经济本身是市场经济还是不是市场经济 反正这个社会充满了利益冲突。世界有很多利益,我们的社会还有其他很多利益主体,都有 各自的利益追求。因此我想讲的问题除了讲诸位的利益在什么地方,可能着重进的不是各位 的利益怎么得到张扬,讲讲别人还有利益,讲讲社会的利益,讲讲利益的均衡。宏观经济涉 及的问题不是一个、几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众多企业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界的问题,而是 还有其他利益集团的问题。经济学者可能做一件肥力不讨好的事情,当着企业的面讲政府的 利益,当着消费者的时候讲生产者的利益,当着生产者讲消费者的利益。张扬张扬别人的利 益,使我们了解社会还有一定的需要,还需要均衡,这样可以使我们看问题更全面一些。 下面分几个问题讲讲宏观经济和企业发展当中的问题
樊纲演讲录: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05-3-15 打印 评论 纠错 非常荣幸能够应邀到这样一个大公堂发表自己的观点。题目还是宏观经济分析与经济 发展展望,用一些有关宏观经济的图,讲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 主题想讲宏观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讲的是与企业相关的企业宏观经济问题。现在企业 发展有很多战略,有很多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市场的竞争,方方面面管理的问题,都需要应 对。但是市场经济是有波动的,社会会发生波动,波动会带来风险。中国企业面对一个重要 的问题是怎么具有自己的动态发展战略,怎么应对一次一次的经济波动。大家可能以为波动 都是政府闹的,市场经济本身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有宏观经济学?为什么需要有宏观经济政 府?有人讨厌中国政府宏观经济,为什么一天调来调去?都是有道理的。我们的企业怎么在 经济市场的波动中实现自己的发展,在高峰和低谷、在高涨和萧条的过程中使自己生存、发 展,特别中小企业。今天进的是宏观经济问题,但是说的是企业的事情、是企业家的事情、 是阁下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不是所谓政府的事情,是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主体的事情, 因此也许没有涉及到市场经济运行的很多方面,但是它确实很重要。 第二界定一下,中国的问题多了,体制的问题、改革的问题,我们只讲一方面的问题, 今天只讲宏观经济。在座主要是企业界的朋友,市场经济本身是市场经济还是不是市场经济, 反正这个社会充满了利益冲突。世界有很多利益,我们的社会还有其他很多利益主体,都有 各自的利益追求。因此我想讲的问题除了讲诸位的利益在什么地方,可能着重进的不是各位 的利益怎么得到张扬,讲讲别人还有利益,讲讲社会的利益,讲讲利益的均衡。宏观经济涉 及的问题不是一个、几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众多企业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界的问题,而是 还有其他利益集团的问题。经济学者可能做一件肥力不讨好的事情,当着企业的面讲政府的 利益,当着消费者的时候讲生产者的利益,当着生产者讲消费者的利益。张扬张扬别人的利 益,使我们了解社会还有一定的需要,还需要均衡,这样可以使我们看问题更全面一些。 下面分几个问题讲讲宏观经济和企业发展当中的问题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宏观经济波动,1997、1998年经济萧条,通货紧缩,那是前一轮 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结果。到了97、98年以后经济逐步回升,一直到2000、2001年经 济回升。2003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的趋势,2004年最开始的时候,去年年初的时候经济到了 比较热的时候,这次也不是特别热,用人体度作为发高烧讲,2004年初到了39度,2003 年开始讨论宏观经济过热的趋势,2004年最初已经到了相当过热的程度。然后政府开始采 取宏观调控的政策,现在经济逐步开始平稳下来,增长速度逐步平稳了。这就提出了一系列 问题,我不再去着重分析去年经历的辩论的问题,包括是什么引起的过热、过热的表现是什 么、怎么判断过热,我们不详细讨论这些问题。但是还是要讲几个问题,几个有关经济是否 过热、有关经济波动的现象、问题分析。 过热不过热不在于实际经济水平高低,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本身是多高、多低,美国经 济5%已经过热了,中国经济8%并不热,%还要通货紧缩,问题不在这里。问题不在绝对水 平的高低,而在于总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各种因素,刚刚发展,基 数比较低,体制在进步,劳动力成本低等等,我们的储蓄率比较高,每年40%的储蓄率,美 国大概百分之十几,按照全社会来算百分之十几我们百分之四十几,因此我们的投资增长速 度会高,整个增长速度会高一点 现在可持续增长速度、可持续不过热也不过冷的增长速度也许是8%—9%。但是问题不 在于实际增长速度高低,判断经济过热不过热由一系列的现象来判断,特别是供求关系是否 平衡来判断。2003年以后发生的这些情况,首先看到是供求关系失衡以后的各种表现。首 先的表现就是所有原材料投资品的供给开始紧张,价值开始上涨,而且这次不是中国的价格 上涨,而是全世界的价格在上涨。因为现在中国经济大了,中国的需求量大了,要想经济增 长不仅仅用自己的资源,要用全世界的资源。中国仅仅靠自己的资源不可能实现增长,就像 日本如果仅仅靠日本自己的资源不可能实现增长,中国要想增长一定要利用全世界的资源, 这次我们已经在朝这个方面发展。然后一系列的基础产品都开始出现短缺,2003年大家还 在辩论是不是热,2003年全国24个省停电,2004全国26个省停电,福建省有的一星期停 5天电,浙江停4天,江苏停3天,广东停2天,很多地方停到了老百姓的家里,大热天不 能开冰箱开空调。有人说这是电的问题,如果电供应足够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短缺的问题, 电力过去政策出现了错误,这个可以讨论。我们可以假设电过去几年的增长是正常的,但是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宏观经济波动,1997、1998 年经济萧条,通货紧缩,那是前一轮 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结果。到了 97、98 年以后经济逐步回升,一直到 2000、2001 年经 济回升。2003 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的趋势,2004 年最开始的时候,去年年初的时候经济到了 比较热的时候,这次也不是特别热,用人体 42 度作为发高烧讲,2004 年初到了 39 度,2003 年开始讨论宏观经济过热的趋势,2004 年最初已经到了相当过热的程度。然后政府开始采 取宏观调控的政策,现在经济逐步开始平稳下来,增长速度逐步平稳了。这就提出了一系列 问题,我不再去着重分析去年经历的辩论的问题,包括是什么引起的过热、过热的表现是什 么、怎么判断过热,我们不详细讨论这些问题。但是还是要讲几个问题,几个有关经济是否 过热、有关经济波动的现象、问题分析。 过热不过热不在于实际经济水平高低,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本身是多高、多低,美国经 济 5%已经过热了,中国经济 8%并不热,7%还要通货紧缩,问题不在这里。问题不在绝对水 平的高低,而在于总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各种因素,刚刚发展,基 数比较低,体制在进步,劳动力成本低等等,我们的储蓄率比较高,每年 40%的储蓄率,美 国大概百分之十几,按照全社会来算百分之十几我们百分之四十几,因此我们的投资增长速 度会高,整个增长速度会高一点。 现在可持续增长速度、可持续不过热也不过冷的增长速度也许是 8%—9%。但是问题不 在于实际增长速度高低,判断经济过热不过热由一系列的现象来判断,特别是供求关系是否 平衡来判断。2003 年以后发生的这些情况,首先看到是供求关系失衡以后的各种表现。首 先的表现就是所有原材料投资品的供给开始紧张,价值开始上涨,而且这次不是中国的价格 上涨,而是全世界的价格在上涨。因为现在中国经济大了,中国的需求量大了,要想经济增 长不仅仅用自己的资源,要用全世界的资源。中国仅仅靠自己的资源不可能实现增长,就像 日本如果仅仅靠日本自己的资源不可能实现增长,中国要想增长一定要利用全世界的资源, 这次我们已经在朝这个方面发展。然后一系列的基础产品都开始出现短缺,2003 年大家还 在辩论是不是热,2003 年全国 24 个省停电,2004 全国 26 个省停电,福建省有的一星期停 5 天电,浙江停 4 天,江苏停 3 天,广东停 2 天,很多地方停到了老百姓的家里,大热天不 能开冰箱开空调。有人说这是电的问题,如果电供应足够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短缺的问题, 电力过去政策出现了错误,这个可以讨论。我们可以假设电过去几年的增长是正常的,但是
不管怎么样,到了2003、2004年电力生产水平构成了总供给能力的组成部分。社会的总供 给结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结构,现在的生产能力就是构成了整个生活能力的一个瓶颈也好, 制约条件也好,就是现在总供给的一个内容,一个组成部分。为什么出现电力短缺,为什么 前两年没有生产电,为什么没有扩大电力生产能力,因为上一轮的经济过热导致电力生产能 力过热,前些年出现了电力生产过剩,因此导致决策是少建电场,不管历史怎么样,反正到 了2003、2004年电力供给是这么到,我们的用电需求突然膨胀,结果导致了供求失衡,这 是总供求失衡的一个表现。 有人说电力失衡,假如没有电就没有失衡,我们假如一下。假如中国的沿海地区都开足 马力生产,下一个大的瓶颈是什么?下一个大的瓶颈就是各种原材料的紧张会更加剧烈,现 在已经剧烈了,以后会更加剧烈,比如钢铁、铁矿。2004年中期的时候国际英文报纸有过 个报道,说伦敦街头下水道的井盖都丢了,中国要进口废钢材,假如中国不缺电,假如中 国的企业一个星期7天开足马力生产,那就不是伦敦井盖丢了,连纽约的井盖都要丢了。尼 桑在日本有五个汽车厂,当时关掉了四个,停产了四个,为什么?日本没有钢材生产汽车了! 这就是供求关系失衡的结果,当然不都是中国的问题,但是有中国经济过热的因素 这是供求关系,所谓经济过热的第一个表现,其中还有一些价格的表现。所有东西既然 出现短缺,价值就开始上涨,原材料价格高涨有问题,我们现在仍然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是 总供求关系失衡的基本的表现,我们要从这些表现上来看经济是否均衡,是否出现过热或者 是否出去过冷。过冷是什么意思?过冷就是生产能力过剩,过热是生产能力不足,出现萧条 危机。 第二个问题(重要问题) 旦经济出现失衡,就会出现波动,失衡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供求关系的缺口 会自我扩大,会产生动态的恶性循环。不仅是静态的供求关系出现差口这个现象,而且这个 差额本身会导致动态的进一步变化。什么变化?一旦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一旦出现需求大 于供给这种经济过热的局势,需求就会进一步自动的膨胀,价格就会进一步上涨,投资就会 进一步的扩大。就会向通货膨胀方向进一步恶性循环,什么道理?一旦出现短缺,价格开始
不管怎么样,到了 2003、2004 年电力生产水平构成了总供给能力的组成部分。社会的总供 给结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结构,现在的生产能力就是构成了整个生活能力的一个瓶颈也好, 制约条件也好,就是现在总供给的一个内容,一个组成部分。为什么出现电力短缺,为什么 前两年没有生产电,为什么没有扩大电力生产能力,因为上一轮的经济过热导致电力生产能 力过热,前些年出现了电力生产过剩,因此导致决策是少建电场,不管历史怎么样,反正到 了 2003、2004 年电力供给是这么到,我们的用电需求突然膨胀,结果导致了供求失衡,这 是总供求失衡的一个表现。 有人说电力失衡,假如没有电就没有失衡,我们假如一下。假如中国的沿海地区都开足 马力生产,下一个大的瓶颈是什么?下一个大的瓶颈就是各种原材料的紧张会更加剧烈,现 在已经剧烈了,以后会更加剧烈,比如钢铁、铁矿。2004 年中期的时候国际英文报纸有过 一个报道,说伦敦街头下水道的井盖都丢了,中国要进口废钢材,假如中国不缺电,假如中 国的企业一个星期 7 天开足马力生产,那就不是伦敦井盖丢了,连纽约的井盖都要丢了。尼 桑在日本有五个汽车厂,当时关掉了四个,停产了四个,为什么?日本没有钢材生产汽车了! 这就是供求关系失衡的结果,当然不都是中国的问题,但是有中国经济过热的因素。 这是供求关系,所谓经济过热的第一个表现,其中还有一些价格的表现。所有东西既然 出现短缺,价值就开始上涨,原材料价格高涨有问题,我们现在仍然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是 总供求关系失衡的基本的表现,我们要从这些表现上来看经济是否均衡,是否出现过热或者 是否出去过冷。过冷是什么意思?过冷就是生产能力过剩,过热是生产能力不足,出现萧条 危机。 第二个问题(重要问题) 一旦经济出现失衡,就会出现波动,失衡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供求关系的缺口 会自我扩大,会产生动态的恶性循环。不仅是静态的供求关系出现差口这个现象,而且这个 差额本身会导致动态的进一步变化。什么变化?一旦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一旦出现需求大 于供给这种经济过热的局势,需求就会进一步自动的膨胀,价格就会进一步上涨,投资就会 进一步的扩大。就会向通货膨胀方向进一步恶性循环,什么道理?一旦出现短缺,价格开始
上涨,价格上涨利润开始上涨,利润开始上涨,诸位企业家的投资开始上涨,投资进一步上 涨,投资一旦进一步上涨,总需求就进一步扩大,需求进一步扩大,价格进一步上涨,需求 进一步扩大。再加上人们的心里买涨不买跌,一旦这种趋势形成就会恶性膨胀,一旦反过来 旦经济出现过剩,出现失业,出现通货紧缩,从动态的角度看,也会恶性循环,越来越往 低走。一旦出现价格下跌,越下跌,投资者的利润越下跌,利润越下跌,大家越不投资,越 觉得存在过剩生产能力,越存在过剩生产能力越不投资,越不投资需求越紧缩,需求越紧缩, 价格越下降,利润越降低,投资越下降,需求越不足,就越是岀现通货紧缩,这是前些年遇 到的情况。这就是所有经济失衡之后不仅仅是静态的现象,后面是一个动态的结果,它会恶 性循环。当然后面要讲宏观政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怎么打断这个恶性循环,不让他再进一步 扩大下去,效果不让它进一步扩大下去。 这是经济失衡之后产生的第二种结果,第一种是静态失衡,第二种是动态失衡,会恶性 发展。 第三个问题(更重要的问题) 经济过热或过冷,最终会走到极限,走到极限之后就会出现一系列其他的后果。经济过 热的最终后果就是产生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因为前面大家投资,利润好、价格高,于是大 家往里投。而且价格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是现在讨论原材料价格什么时候能下降,什 么时候能平稳,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讨论的背景就是一旦供求关系形成,它 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存在着供求的缺口。因为生产能力、供给 能力不是在很短时间内能够调整的。你可以在现有的生产能力下加班加点做点事情,但是呢 你要真正扩大生产力,就需要投资,需要开矿,需要采矿,需要运输,需要设备、投入等等, 至少需要2、3年到3、4年的时间,现在全球也不是说没有矿,也不是说没有资源,而是现 在那些资源行业要想扩大生产能力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投资就会非常的都过热,价格都不高, 就会出现过度投资。过度投资就是投资的速度超过了最终的需要速度,最终出现大量的过剩 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出现以后就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危机,出现经济萧条,转化为 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转化为失业、转化为生产能力的闲置、过剩等等问题。反过来 严重的通货紧缩又会导致下一轮的经济通货膨胀。因为严重通货紧缩长期大家不投资、不扩
上涨,价格上涨利润开始上涨,利润开始上涨,诸位企业家的投资开始上涨,投资进一步上 涨,投资一旦进一步上涨,总需求就进一步扩大,需求进一步扩大,价格进一步上涨,需求 进一步扩大。再加上人们的心里买涨不买跌,一旦这种趋势形成就会恶性膨胀,一旦反过来, 一旦经济出现过剩,出现失业,出现通货紧缩,从动态的角度看,也会恶性循环,越来越往 低走。一旦出现价格下跌,越下跌,投资者的利润越下跌,利润越下跌,大家越不投资,越 觉得存在过剩生产能力,越存在过剩生产能力越不投资,越不投资需求越紧缩,需求越紧缩, 价格越下降,利润越降低,投资越下降,需求越不足,就越是出现通货紧缩,这是前些年遇 到的情况。这就是所有经济失衡之后不仅仅是静态的现象,后面是一个动态的结果,它会恶 性循环。当然后面要讲宏观政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怎么打断这个恶性循环,不让他再进一步 扩大下去,效果不让它进一步扩大下去。 这是经济失衡之后产生的第二种结果,第一种是静态失衡,第二种是动态失衡,会恶性 发展。 第三个问题(更重要的问题) 经济过热或过冷,最终会走到极限,走到极限之后就会出现一系列其他的后果。经济过 热的最终后果就是产生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因为前面大家投资,利润好、价格高,于是大 家往里投。而且价格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是现在讨论原材料价格什么时候能下降,什 么时候能平稳,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讨论的背景就是一旦供求关系形成,它 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存在着供求的缺口。因为生产能力、供给 能力不是在很短时间内能够调整的。你可以在现有的生产能力下加班加点做点事情,但是呢 你要真正扩大生产力,就需要投资,需要开矿,需要采矿,需要运输,需要设备、投入等等, 至少需要 2、3 年到 3、4 年的时间,现在全球也不是说没有矿,也不是说没有资源,而是现 在那些资源行业要想扩大生产能力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投资就会非常的都过热,价格都不高, 就会出现过度投资。过度投资就是投资的速度超过了最终的需要速度,最终出现大量的过剩 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出现以后就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危机,出现经济萧条,转化为 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转化为失业、转化为生产能力的闲置、过剩等等问题。反过来 严重的通货紧缩又会导致下一轮的经济通货膨胀。因为严重通货紧缩长期大家不投资、不扩
张,结果需求慢慢恢复起来,恢复起来之后呢,由于过去经济投资不足,又产生了过度投资 这两种情况过热或过冷会相互转化。前面讲的是静态的,供求失衡,然后动态的供求失衡会 扩大,第三点供求需求的各种状态会相互转化。 所以去年前年讨论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时候,有一个学者说中国经济不怕热就怕冷,这 句话我非常同意,但是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冷?冷是怎么来的?天下的冷是怎么来的? 天下经济的萧条都是由于经济过热造成的。美国前几年IT泡沫的崩溃,那一轮的经济萧条 是因为美国IT泡沫的出现。日本15年没走出低谷是因为日本前面有十几年的泡沫,经济过 冷是因为经济过热造成的,而且真正要防的东西不是过热,而是过热之后的过冷!过热没有 什么可怕的,过热大家的日子都好过,过热有没有无效率现象一看这个图,中间的横线是持 续增长的有效率的情况,而经济的波动都是对效率的一种偏离、一种损失。太高的时候的损 失就是过度利用,过度开采,加班加点。现在为什么煤矿出事故?中国的煤矿大概两年没有 维修了,因为煤供给供不应求啊!因为原材料紧张啊!这些设备都要大修,但是都停止大修, 都把现有的生产能力短期之内加班加点加以过度利用,过度的损耗,过度的开产生一些无 效的现象,甚至人员的牺牲等等,包括我们的路。因为公路的超载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把私 人成本转加为了社会成本,过快的损耗了高速公路,产生了无效率,因此我们现在叫治超(治 理超载)。为了运煤,全国停电,为了运煤,交通部门只好运煤车超载的时候可以放一马 这类过热的时候有没有无效率?有无效率,但是这些无效率比起经济危机的无效率、比起经 济生产能力过剩的无效率是小巫见大巫,是一个零头。真正的无效率是这些动荡过程中产生 的过剩生产能力的闲置,大量的机器设备的闲置,最后甚至砸机器、倒牛奶。从小学资本主 义市场经济无政府状态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的缺陷所学的东西,然后人员失业 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出现低谷,本来能够生产这些东西却生产不出来 这是经济论上、从政策上,最可怕的东西,而防热—一真正要防的不是热的时候的问题, 而是冷的时候的问题!那有人说能不能永远热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投资过度的话,早晚会遇到生产能力发展所必面对的市场需求的界限。先不举中国 的例子,先举国际的例子,举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例子,IT泡沫,宽带投资建设。 IT革命最突出的就是大家上网,可以用网络。用网络就要铺宽带,而且当时宽带需求确实
张,结果需求慢慢恢复起来,恢复起来之后呢,由于过去经济投资不足,又产生了过度投资, 这两种情况过热或过冷会相互转化。前面讲的是静态的,供求失衡,然后动态的供求失衡会 扩大,第三点供求需求的各种状态会相互转化。 所以去年前年讨论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时候,有一个学者说中国经济不怕热就怕冷,这 句话我非常同意,但是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冷?冷是怎么来的?天下的冷是怎么来的? 天下经济的萧条都是由于经济过热造成的。美国前几年 IT 泡沫的崩溃,那一轮的经济萧条 是因为美国 IT 泡沫的出现。日本 15 年没走出低谷是因为日本前面有十几年的泡沫,经济过 冷是因为经济过热造成的,而且真正要防的东西不是过热,而是过热之后的过冷!过热没有 什么可怕的,过热大家的日子都好过,过热有没有无效率现象—看这个图,中间的横线是持 续增长的有效率的情况,而经济的波动都是对效率的一种偏离、一种损失。太高的时候的损 失就是过度利用,过度开采,加班加点。现在为什么煤矿出事故?中国的煤矿大概两年没有 维修了,因为煤供给供不应求啊!因为原材料紧张啊!这些设备都要大修,但是都停止大修, 都把现有的生产能力短期之内加班加点加以过度利用,过度的损耗,过度的开采产生一些无 效的现象,甚至人员的牺牲等等,包括我们的路。因为公路的超载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把私 人成本转加为了社会成本,过快的损耗了高速公路,产生了无效率,因此我们现在叫治超(治 理超载)。为了运煤,全国停电,为了运煤,交通部门只好运煤车超载的时候可以放一马。 这类过热的时候有没有无效率?有无效率,但是这些无效率比起经济危机的无效率、比起经 济生产能力过剩的无效率是小巫见大巫,是一个零头。真正的无效率是这些动荡过程中产生 的过剩生产能力的闲置,大量的机器设备的闲置,最后甚至砸机器、倒牛奶。从小学资本主 义市场经济无政府状态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的缺陷所学的东西,然后人员失业, 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出现低谷,本来能够生产这些东西却生产不出来。 这是经济论上、从政策上,最可怕的东西,而防热——真正要防的不是热的时候的问题, 而是冷的时候的问题!那有人说能不能永远热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投资过度的话,早晚会遇到生产能力发展所必面对的市场需求的界限。先不举中国 的例子,先举国际的例子,举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例子,IT 泡沫,宽带投资建设。 IT 革命最突出的就是大家上网,可以用网络。用网络就要铺宽带,而且当时宽带需求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