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2020届高三(上)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3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群体的道德 [法]古斯塔夫·勒庞 如果“道德”一词指的是持久地尊重某些社会习俗,不断抑制私心的冲动,那么 过于多变和冲动的群体显然不能被认为是有道德的。相反,如果我们把某些一时 表现出来的优点,如舍己为人、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 “道德”的内容,我们则可以说,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 研究过群体的少数心理学家,只是从群体犯罪的角度去研究。看到他们如此频繁 地犯罪,心理学家们都认为他们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 这种情况当然经常存在。但为什么这样呢?这不过是因为残忍与破坏的本能是与 生俱来的,它蛰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个人独处时,要满足这种本能是很危险的, 而一旦加入了某个群体,因为很清楚不会受到惩罚,他便会彻底放纵这种本能。 通常,我们不能向同类发泄这种破坏性本能,只好把它发泄在动物身上。群体捕 猎的热情与凶残,有着同样的根源。群体慢慢杀死手无寸铁的受害者,表现出 种十分懦弱的残忍。但在哲学家看来,这种残忍,与几十个猎人聚集成群用猎犬 追捕和杀死一只不幸的鹿时表现出的残忍,没有什么不同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也可以表现出忠诚、勇于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 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 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像十字军远征 和1793年的志愿者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只有集体能够表现出伟大的不计 名利和献身的精神。多少群体为了信仰、主张和自己只有一知半解的只言片语而 英勇就义!不断举行示威的人群,更有可能是为了服从一道命令,而不是为了增 加一点养家糊口的薪水。私人利益几乎是孤立的个人惟一的行为动机,却很少成 为群体的强大动力。在群体的智力难以理解的那些战争中,支配着群体的肯定不 是私人利益一一在这种战争中,他们甘愿献出生命,就像是被猎人施了催眠术的 小鸟。 即使是一群罪大恶极的坏蛋也如此,他们仅仅因为是群体中的一员,便会严格遵 守道德原则。1848年革命期间,在占领杜伊勒里宫时呼啸而过的群众,并没有 染指那些让他们兴奋不已的物品,而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意味着多日的面包 群体对个人的这种道德净化作用,当然不是一条永恒的规则,然而它却是一种常 态。甚至在远没有我刚才提到的情形那样严重的情况下,也能看到。我曾说过, 在戏剧中,人们都希望主人公高、大、全,一般也可以看到,一场集会,即使其 成员品质低劣,通常也会表现得一本正经 所以,群体虽然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但他们也不时树立起崇髙道德行为的 典范。如果无私、顺从和绝对献身于或虚或实的理想,都可算做美德,那就可以 说,群体经常具备这种美德,而且它所达到的水平,即使最聪明的哲学家也难以 望其项背。他们这样做,也许是无意识的,然而这无碍大局,我们不该对群体求 全责备,说他们经常受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动脑筋。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 开动脑筋考虑起自己眼前的利益,我们这个星球上根本就不会成长出文明,人类 也不会有自己的历史了。 (选自《乌合之众》,有删改)
陕西西安 2020 届高三(上)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8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群体的道德 [法]古斯塔夫·勒庞 如果“道德”一词指的是持久地尊重某些社会习俗,不断抑制私心的冲动,那么, 过于多变和冲动的群体显然不能被认为是有道德的。相反,如果我们把某些一时 表现出来的优点,如舍己为人、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 “道德”的内容,我们则可以说,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 研究过群体的少数心理学家,只是从群体犯罪的角度去研究。看到他们如此频繁 地犯罪,心理学家们都认为他们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 这种情况当然经常存在。但为什么这样呢?这不过是因为残忍与破坏的本能是与 生俱来的,它蛰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个人独处时,要满足这种本能是很危险的, 而一旦加入了某个群体,因为很清楚不会受到惩罚,他便会彻底放纵这种本能。 通常,我们不能向同类发泄这种破坏性本能,只好把它发泄在动物身上。群体捕 猎的热情与凶残,有着同样的根源。群体慢慢杀死手无寸铁的受害者,表现出一 种十分懦弱的残忍。但在哲学家看来,这种残忍,与几十个猎人聚集成群用猎犬 追捕和杀死一只不幸的鹿时表现出的残忍,没有什么不同。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也可以表现出忠诚、勇于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 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 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像十字军远征 和 1793 年的志愿者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只有集体能够表现出伟大的不计 名利和献身的精神。多少群体为了信仰、主张和自己只有一知半解的只言片语而 英勇就义!不断举行示威的人群,更有可能是为了服从一道命令,而不是为了增 加一点养家糊口的薪水。私人利益几乎是孤立的个人惟一的行为动机,却很少成 为群体的强大动力。在群体的智力难以理解的那些战争中,支配着群体的肯定不 是私人利益——在这种战争中,他们甘愿献出生命,就像是被猎人施了催眠术的 小鸟。 即使是一群罪大恶极的坏蛋也如此,他们仅仅因为是群体中的一员,便会严格遵 守道德原则。1848 年革命期间,在占领杜伊勒里宫时呼啸而过的群众,并没有 染指那些让他们兴奋不已的物品,而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意味着多日的面包。 群体对个人的这种道德净化作用,当然不是一条永恒的规则,然而它却是一种常 态。甚至在远没有我刚才提到的情形那样严重的情况下,也能看到。我曾说过, 在戏剧中,人们都希望主人公高、大、全,一般也可以看到,一场集会,即使其 成员品质低劣,通常也会表现得一本正经。 所以,群体虽然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但他们也不时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 典范。如果无私、顺从和绝对献身于或虚或实的理想,都可算做美德,那就可以 说,群体经常具备这种美德,而且它所达到的水平,即使最聪明的哲学家也难以 望其项背。他们这样做,也许是无意识的,然而这无碍大局,我们不该对群体求 全责备,说他们经常受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动脑筋。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 开动脑筋考虑起自己眼前的利益,我们这个星球上根本就不会成长出文明,人类 也不会有自己的历史了。 (选自《乌合之众》,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数研究过群体的心理学家,只从群体犯罪的角度去研究,而作者研究的视 角要更加宽广。 B.群体中的人有时在群体中放纵自己残忍与破坏的本能,有时又会在群体中表 现出忠诚、勇于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 C.激励群体表现出伟大的不计名利和极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动机主要包括名誉、 光荣等以及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日常利益。 D.群体为了或虚或实的理想所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常常让他们忽略自己眼前的 利益,这有助于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延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首先对“道德”的概念进行界定,引出论题“群体的道德”,从而为全 文论证奠定了基础。 B.第段通过比喻论证指出破坏的本能与生俱来,但是这种本能在个人独处时往 往不表现出来 C.第段通过举例论证指出崇高的境界和追求,常常使群体可以把自己的死亡同 样看得轻如鸿毛 D.第段指出群体有时会服从低劣的本能,但更多的时候可作为品德高尚和道德 崇高的典范。 3.请简要概括群体对个体的“道德净化作用”。(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日下午,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 代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 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为:“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 征着一种跨界的生活形式。” 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 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发布会上,安德斯·奥尔森向记者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并阐述 了委员会的工作。他讲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1901年以来最大 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并在评选过程中拥 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 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 这其中有6次是推迟至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 人 (摘编自李玫忆等《2018、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材料二: 近日,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陆 续揭晓,引发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多年来 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 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之一。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少数研究过群体的心理学家,只从群体犯罪的角度去研究,而作者研究的视 角要更加宽广。 B.群体中的人有时在群体中放纵自己残忍与破坏的本能,有时又会在群体中表 现出忠诚、勇于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 C.激励群体表现出伟大的不计名利和极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动机主要包括名誉、 光荣等以及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日常利益。 D.群体为了或虚或实的理想所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常常让他们忽略自己眼前的 利益,这有助于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延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首先对“道德”的概念进行界定,引出论题“群体的道德”,从而为全 文论证奠定了基础。 B.第段通过比喻论证指出破坏的本能与生俱来,但是这种本能在个人独处时往 往不表现出来。 C.第段通过举例论证指出崇高的境界和追求,常常使群体可以把自己的死亡同 样看得轻如鸿毛。 D.第段指出群体有时会服从低劣的本能,但更多的时候可作为品德高尚和道德 崇高的典范。 3.请简要概括群体对个体的“道德净化作用”。(5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 2019 年 10 月 10 日下午,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 代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将 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 加·托卡尔丘克,将 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为:“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 征着一种跨界的生活形式。” 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 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发布会上,安德斯·奥尔森向记者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并阐述 了委员会的工作。他讲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 1901 年以来最大 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 5 名外部专家,并在评选过程中拥 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 8 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 1915 年、1919 年、1925 年、1926 年、1927 年、1936 年、1949 年和 2018 年。 这其中有 6 次是推迟至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 人。 (摘编自李玫忆等《2018、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材料二: 近日,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陆 续揭晓,引发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 多年来, 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 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之一。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
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 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不过,也应看到,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由弱到强、持续进 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寡其实很难反映当前我国科学发展现 状和总体科技实力。一方面,诺贝尔奖的评选具有较强时滞效应,不少奖励成果 是几十年前取得的,难以反映当下的研究突破。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布尔 斯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970年以来,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领先 的理论宇宙学家之一,但迟至今年才获奖。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科学家们获得和 平稳定的科研环境不过几十年,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何时获 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国庆前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奖章颁发,共有 11位科学家入选受表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就是中国科技发 展的一个侧面。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水 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诺贝尔奖得失。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诺贝尔奖引关注》) 材料三 诺贝尔奖带来的热议,绝不是凑热闹、蹭热点。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诺贝尔奖,不 仅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无 数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将享受科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 展现的探求、勇气、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既胸怀世界,又心系祖国,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这几天,中国作家残雪也因为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广受关注。毫无疑问 位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总是令人感到欣喜。不过,残雪本 人的回应也说得很明白:“(有些)国内的朋友太重视这个奖了,这只是一个奖。 没错,这只是一个奖。虽然,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应该得到承认,但它并不是反映 当前各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标。何况,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奖结果也在 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委员会的主观倾向和评委们的内部斗争………诺贝尔奖的荣誉 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推动经济发展,鼓励更多青少年投身学术研究和文化创 新,但中国人,也能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因为,今天 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 (摘编自澎湃新闻《今天,我们如何关注诺贝尔奖?》) 材料四: 客观说,不少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总体上仍有崇拜心结,有人号召漠视这个奖项 实际上很难做到。西方仍处在全球软实力的上游,我们受西方影响经常是情不自 禁的 但我们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理性认识也的确在增加,质疑它们已经成为很多 人对其态度的一个持久性元素。 允许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各种临时性感受自然发生,不纠结于对它形成前后一致的 统一态度,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真正的一份"平常 (摘编自环球时报《看淡诺贝尔奖,说来容易其实挺难》)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 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 不过,也应看到,70 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由弱到强、持续进 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寡其实很难反映当前我国科学发展现 状和总体科技实力。一方面,诺贝尔奖的评选具有较强时滞效应,不少奖励成果 是几十年前取得的,难以反映当下的研究突破。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布尔 斯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奠基人之一,自 1970 年以来,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领先 的理论宇宙学家之一,但迟至今年才获奖。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科学家们获得和 平稳定的科研环境不过几十年,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何时获 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国庆前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奖章颁发,共有 11 位科学家入选受表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就是中国科技发 展的一个侧面。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水 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诺贝尔奖得失。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9 年诺贝尔奖引关注》) 材料三: 诺贝尔奖带来的热议,绝不是凑热闹、蹭热点。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诺贝尔奖,不 仅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无 数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将享受科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 展现的探求、勇气、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既胸怀世界,又心系祖国,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这几天,中国作家残雪也因为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广受关注。毫无疑问, 一位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总是令人感到欣喜。不过,残雪本 人的回应也说得很明白:“(有些)国内的朋友太重视这个奖了,这只是一个奖。” 没错,这只是一个奖。虽然,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应该得到承认,但它并不是反映 当前各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标。何况,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奖结果也在 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委员会的主观倾向和评委们的内部斗争……诺贝尔奖的荣誉 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推动经济发展,鼓励更多青少年投身学术研究和文化创 新,但中国人,也能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因为,今天 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 (摘编自澎湃新闻《今天,我们如何关注诺贝尔奖?》) 材料四: 客观说,不少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总体上仍有崇拜心结,有人号召漠视这个奖项, 实际上很难做到。西方仍处在全球软实力的上游,我们受西方影响经常是情不自 禁的。 但我们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理性认识也的确在增加,质疑它们已经成为很多 人对其态度的一个持久性元素。 …… 允许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各种临时性感受自然发生,不纠结于对它形成前后一致的 统一态度,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真正的一份"平常 心"。 (摘编自环球时报《看淡诺贝尔奖,说来容易其实挺难》)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得主,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 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B.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推迟的原因都 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C.近几十年来,当代中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因此我们有足够 的底气说,中国必将获奖。 D.从诺贝尔奖获奖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与国际存在差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诺贝尔奖见证了百年来人类历史的变迁,中国人很难漠视其价值和意义 B.中国作家残雪因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上名列前茅而令国人感到欣喜。 C.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比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更有价值 D.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质疑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个持久态度 6.随着2019年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日应 如何关注诺贝尔奖?(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特困户的荣耀 梁海潮 麦天脏人累人困人乏人热人烦人,好多人不愿过麦天,然而蛤蟆村吴矬子例外。 吴矬子最巴望的就是麦天,最爱过的也是麦天——麦天给吴矬子带来全村没有的 荣耀。 吴矬子是蛤蟆村惟一的特困户。吴矬子老伴死得早,儿子媳妇也害病而亡,家里 只剩一老一小爷孙俩。老实巴交的吴矬子除了种地还是种地,日子过得窝囊,便 被村里定为特困户,成为县委书记“一帮一、手拉手”活动的扶贫对象。每逢麦 天,县委书记车水马龙来帮吴矬子收麦。吴矬子庄稼有人帮着,还能沾光登报纸 上电视,与县委书记合影,神气得不得了,吴矬子咋能不像小孩儿盼过年一样盼 麦天呢? 屈指算来,五年间已有三任县委书记来帮过吴矬子,哪一年吴矬子都跟着上报纸。 吴矬子每年都把有他名字的报纸讨一张存着。小孙儿田田已上五年级,吴矬子没 事的时候就让田田给他读那一篇篇报道,虽然日子没啥起色,但想想全村就他吴 矬子因穷而能上县报,心里很是受用 今年来帮吴矬子收麦的是新任县委书记王磊。吴矬子兴冲冲地迎候在村头。小孙 儿田田也穿着烂背心和脏不拉叽的破裤衩,光着脚丫被爷爷拉在身旁。吴矬子那 二亩坡地麦,不到中午就被王书记他们割光薅净。记者要为王书记和吴矬子拍照, 王书记东瞅西瞅,没啥好景致,见地边有一棵弯腰槐,便拉吴矬子一道留影。吴 矬子咂砸嘴说:王书记真好眼力 临走,吴矬子央求王书记:报纸、照片一定给我留一份,我要珍存起来作纪念哩, 王书记拍拍小田田的头说:一定,一定。吴矬子说田田:快谢谢书记伯伯。田田 说:谢谢书记伯伯。并给王书记鞠了个躬。王书记笑着说:这孩子真乖。 又过了五六天,王书记来蛤蟆村检査麦收工作,顺便来到了吴矬子家。吴矬子知 道王书记给他送报纸和照片来了,一脸皱纹笑成波浪,非让田田把报纸给书记伯 伯读读,让爷爷这大老粗也听听。田田拿起报纸,看了几眼,两手往身后一背, 像背书一样把文章从头背到了尾
A.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得主,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 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B.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 8 次宣布“保留奖项”,推迟的原因都 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C.近几十年来,当代中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因此我们有足够 的底气说,中国必将获奖。 D.从诺贝尔奖获奖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与国际存在差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诺贝尔奖见证了百年来人类历史的变迁,中国人很难漠视其价值和意义。 B.中国作家残雪因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上名列前茅而令国人感到欣喜。 C.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比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更有价值。 D.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质疑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个持久态度。 6.随着 2019 年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日应 如何关注诺贝尔奖?(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特困户的荣耀 梁海潮 麦天脏人累人困人乏人热人烦人,好多人不愿过麦天,然而蛤蟆村吴矬子例外。 吴矬子最巴望的就是麦天,最爱过的也是麦天──麦天给吴矬子带来全村没有的 荣耀。 吴矬子是蛤蟆村惟一的特困户。吴矬子老伴死得早,儿子媳妇也害病而亡,家里 只剩一老一小爷孙俩。老实巴交的吴矬子除了种地还是种地,日子过得窝囊,便 被村里定为特困户,成为县委书记“一帮一、手拉手”活动的扶贫对象。每逢麦 天,县委书记车水马龙来帮吴矬子收麦。吴矬子庄稼有人帮着,还能沾光登报纸 上电视,与县委书记合影,神气得不得了,吴矬子咋能不像小孩儿盼过年一样盼 麦天呢? 屈指算来,五年间已有三任县委书记来帮过吴矬子,哪一年吴矬子都跟着上报纸。 吴矬子每年都把有他名字的报纸讨一张存着。小孙儿田田已上五年级,吴矬子没 事的时候就让田田给他读那一篇篇报道,虽然日子没啥起色,但想想全村就他吴 矬子因穷而能上县报,心里很是受用。 今年来帮吴矬子收麦的是新任县委书记王磊。吴矬子兴冲冲地迎候在村头。小孙 儿田田也穿着烂背心和脏不拉叽的破裤衩,光着脚丫被爷爷拉在身旁。吴矬子那 二亩坡地麦,不到中午就被王书记他们割光薅净。记者要为王书记和吴矬子拍照, 王书记东瞅西瞅,没啥好景致,见地边有一棵弯腰槐,便拉吴矬子一道留影。吴 矬子咂砸嘴说:王书记真好眼力。 临走,吴矬子央求王书记:报纸、照片一定给我留一份,我要珍存起来作纪念哩。 王书记拍拍小田田的头说:一定,一定。吴矬子说田田:快谢谢书记伯伯。田田 说:谢谢书记伯伯。并给王书记鞠了个躬。王书记笑着说:这孩子真乖。 又过了五六天,王书记来蛤蟆村检查麦收工作,顺便来到了吴矬子家。吴矬子知 道王书记给他送报纸和照片来了,一脸皱纹笑成波浪,非让田田把报纸给书记伯 伯读读,让爷爷这大老粗也听听。田田拿起报纸,看了几眼,两手往身后一背, 像背书一样把文章从头背到了尾:
本报讯:6月4日一大早,县委书记王磊等领导一行20余人来到蛤蟆村,帮助 特困户吴矬子收割麦子。王书记一边挥镰割麦,一边详细询问了特困户的生产生 活情况,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抓住近期晴朗无雨的有 利时机,帮助农民群众特别是军烈属和贫困户抢收抢打抢晒麦子,做到颗粒归仓, 丰产丰收。同时,要认真解决好“三夏”中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好麦场防火 宣传和各项服务,确保“三夏”工作顺利进行。 王书记两眼瞅着田田,露出一脸惊诧之色,鼓着掌连连称赞说:好记性,好记性, 真是神通啊!就看这么一小会儿,竟能将几百字的文章一字不差背出来,不简单 不简单!又扭头对吴矬子说:你可得好好供养孩子上学,将来准是个清华大学的 苗子 田田被夸得不知好歹,说:“这我早就会背了,爷爷每年都让我读几十遍呢。” 王书记“噢 了一声,疑惑地问:这报纸刚刚印出来,你咋能年年都读几十 遍呢?吴矬子连忙回屋,将珍藏在箱底的另几张报纸和一叠照片拿出来。报纸已 经泛黄。王书记一张张摊开,仔细一看,差点背过气去。原来,田田刚才背的 竟是一篇5年前的报道!每年的报纸除日期和领导的名字不一样、标题橫排竖排 不一样外,内文居然一字不差,且都是头题。如果不是吴矬子把历年来的报纸拿 出来炫耀,别说他王磊,怕是谁也难以觉察。再看照片,三位前任都像自己一样 站在那棵弯腰槐旁与吴矬子合影,面上带着劳动之余幸福的笑意 王书记抬起目光,环顾了一周吴矬子破败不堪的院落,心里如坠石般沉重。他又 重新审视那几张照片,发现吴矬子张张都是那件黑蓝褂子。王书记无奈地摇了摇 头,苦笑着说:这真是一处好风景啊! 吴矬子脑袋像点豆一样附和着说:对对,满山也就这一处风景! 田田对这些照片和报纸已看过多次,没了点兴趣,缠着吴矬子说:爷爷,你啥时 候才给我买新衣服啊? 吴矬子说:去去,出去玩去! (摘编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连用“脏”“累”“困”等六个形容词,表现麦天让人生厌的特点 与吴建子最爱过麦天形成反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小说通过神态、语言等细节刻画,塑造了一位贫穷落后、好逸恶劳的特困户 形象,对于这一人物,作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小说标题“特困户的荣耀”,既指特困户吴矬子以能与县委书记合影登报而 感到无比荣耀,又隐含着对县委书记等人的讽刺,意味丰富。 D.小说多用口语,“巴望”“沾光”“脏不拉叽”“割光薅净”等一系列词语, 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平实质朴,颇有表现力 8.小说用一整段文字,写了田田从头到尾背诵报道的内容,请从情节和主题两方 面,谈谈读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 9.如何理解小说结尾处王书记“苦笑着说:这真是一处好风景啊!”一句,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邓艾字士载,少孤,为农民养犊。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不得作干佐为稻
本报讯:6 月 4 日一大早,县委书记王磊等领导一行 20 余人来到蛤蟆村,帮助 特困户吴矬子收割麦子。王书记一边挥镰割麦,一边详细询问了特困户的生产生 活情况,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抓住近期晴朗无雨的有 利时机,帮助农民群众特别是军烈属和贫困户抢收抢打抢晒麦子,做到颗粒归仓, 丰产丰收。同时,要认真解决好“三夏”中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好麦场防火 宣传和各项服务,确保“三夏”工作顺利进行。 王书记两眼瞅着田田,露出一脸惊诧之色,鼓着掌连连称赞说:好记性,好记性, 真是神通啊!就看这么一小会儿,竟能将几百字的文章一字不差背出来,不简单, 不简单!又扭头对吴矬子说:你可得好好供养孩子上学,将来准是个清华大学的 苗子。 田田被夸得不知好歹,说:“这我早就会背了,爷爷每年都让我读几十遍呢。” 王书记“噢──”了一声,疑惑地问:这报纸刚刚印出来,你咋能年年都读几十 遍呢?吴矬子连忙回屋,将珍藏在箱底的另几张报纸和一叠照片拿出来。报纸已 经泛黄。王书记一张张摊开,仔细一看,差点背过气去。原来,田田刚才背的, 竟是一篇 5 年前的报道!每年的报纸除日期和领导的名字不一样、标题横排竖排 不一样外,内文居然一字不差,且都是头题。如果不是吴矬子把历年来的报纸拿 出来炫耀,别说他王磊,怕是谁也难以觉察。再看照片,三位前任都像自己一样 站在那棵弯腰槐旁与吴矬子合影,面上带着劳动之余幸福的笑意。 王书记抬起目光,环顾了一周吴矬子破败不堪的院落,心里如坠石般沉重。他又 重新审视那几张照片,发现吴矬子张张都是那件黑蓝褂子。王书记无奈地摇了摇 头,苦笑着说:这真是一处好风景啊! 吴矬子脑袋像点豆一样附和着说:对对,满山也就这一处风景! 田田对这些照片和报纸已看过多次,没了点兴趣,缠着吴矬子说:爷爷,你啥时 候才给我买新衣服啊? 吴矬子说:去去,出去玩去! (摘编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小说开篇连用“脏”“累”“困”等六个形容词,表现麦天让人生厌的特点, 与吴建子最爱过麦天形成反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 小说通过神态、语言等细节刻画,塑造了一位贫穷落后、好逸恶劳的特困户 形象,对于这一人物,作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 小说标题“特困户的荣耀”,既指特困户吴矬子以能与县委书记合影登报而 感到无比荣耀,又隐含着对县委书记等人的讽刺,意味丰富。 D. 小说多用口语,“巴望”“沾光”“脏不拉叽”“割光薅净”等一系列词语, 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平实质朴,颇有表现力。 8.小说用一整段文字,写了田田从头到尾背诵报道的内容,请从情节和主题两方 面,谈谈读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 分) 9.如何理解小说结尾处王书记“苦笑着说:这真是一处好风景啊!”一句,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邓艾字士载,少孤,为农民养犊。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不得作干佐为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