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已成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 据了我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 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 器人的斗争。同时,过去一百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 化了。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式和一个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对我们 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 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 归于感情或者说是“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 领域最大的难题。人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 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假设之上。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 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 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 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近20年来,在日常生 活的层面上,技术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技 术的发展在引诱着也在强迫着我们跟随,不断跟它一起更新换代一一引诱是因为 花样翻新、追求时尚,而强迫是因为整个服务系统在更新,我们只能跟着更新, 否则等待你的是脱离网络、去社会化。这种加速度,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 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艺术创造的欲望?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切近的应用场景中,淘宝、京东设置了众多的“推荐”和 方便”,这些“方便”不但是引导消费的诱饵,更是对我们自身的诱导和窄 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合作中,我们的偏好被强化。据说阿里巴巴对每一个 淘宝用户的定义,可以拓展到几千个标签。这意味着,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欲 望、需求、目的、冲动。然而,这只是你的数码存在,这不过是由概率算法导出 的一种“显示性偏好”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人群做了无穷细分,但同时人文学者们又总是在抱怨技术把 人同质化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能否弄清楚,新科技究竟是把社会变丰富 了还是变单一了?我个人这些年的感觉是,在表征意义上人的确变得更加多元 丰富,但是在深层意义上,人的社会性以及社会能力却被极大地削弱了。 人们思考问题时,如果缺乏辩证思维,会偏向一极而无暇顾及另一极。面对技术 把人同质化的趋势,如何找到反向的动力并将之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 来艺术的根本任务。 (摘编自《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命题出现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到科幻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容易将人与机器人的斗争当作人类未来活动的主 要内容。 B.人工智能技术当下的难点所在,是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 机制
陕西省西安 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19 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已成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 据了我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 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 器人的斗争。同时,过去一百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 化了。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式和一个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对我们 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 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 归于感情或者说是“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 领域最大的难题。人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 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假设之上。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 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 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 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近 20 年来,在日常生 活的层面上,技术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技 术的发展在引诱着也在强迫着我们跟随,不断跟它一起更新换代——引诱是因为 花样翻新、追求时尚,而强迫是因为整个服务系统在更新,我们只能跟着更新, 否则等待你的是脱离网络、去社会化。这种加速度,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 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艺术创造的欲望?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切近的应用场景中,淘宝、京东设置了众多的“推荐”和 “方便”,这些 “方便”不但是引导消费的诱饵,更是对我们自身的诱导和窄 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合作中,我们的偏好被强化。据说阿里巴巴对每一个 淘宝用户的定义,可以拓展到几千个标签。这意味着,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欲 望、需求、目的、冲动。然而,这只是你的数码存在,这不过是由概率算法导出 的一种“显示性偏好”。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人群做了无穷细分,但同时人文学者们又总是在抱怨技术把 人同质化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能否弄清楚,新科技究竟是把社会变丰富 了还是变单一了?我个人这些年的感觉是,在表征意义上人的确变得更加多元、 丰富,但是在深层意义上,人的社会性以及社会能力却被极大地削弱了。 人们思考问题时,如果缺乏辩证思维,会偏向一极而无暇顾及另一极。面对技术 把人同质化的趋势,如何找到反向的动力并将之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 来艺术的根本任务。 (摘编自《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命题出现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受到科幻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容易将人与机器人的斗争当作人类未来活动的主 要内容。 B.人工智能技术当下的难点所在,是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 机制
C.各种技术正在“重置”我们的生活,技术的发展在引诱也在逼迫着我们紧随其 后 D.概率算法导出的“显示性偏好”往往是被强化的偏好,与人的真实需求未必 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的问题,为进一步论证奠定基 础。 B.文章通过讨论人的社会性在网络社会所受到的新挑战,将论证推向了深入。 C.文章运用例证法,以淘宝、京东为例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群做出无 穷细分。 D.就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问题,文章从表征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维度表明了看 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能够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社会性的心灵所产生的问 B.艺术可以表现未来,科幻文化可以展现人们对未来科技、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 象 C.艺术创造的欲望产生于对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保持警惕,追求自主的学习与 生产 D.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在技术之外找到反向的动力,并能够把它作为“辩证的另 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士兵突击(节选) 兰晓龙 三个人多少是振奋了一下,他们超过了那两名已经油尽灯枯的士兵,一口气把人 拉下了几十米。那个终点已经只是八百来米的事情了。 槲树林中忽然跑出一个跌跌撞撞的士兵,摔倒在袁朗(队长)的脚下,那是第 个到达的士兵,医护人员立刻上前救护。三个人的步子一下慢了下来,互相对望 了一眼。伍六一又开始挣扎,这回他的挣扎接近于厮打,一下狠狠地甩开了两人 就剩两个名额了!你们还拖着我干什么?三个人!只要三个人!”两个人呆呆 地看着伍六一,身后两名士兵正缓慢但固执地赶了上来。 成才忽然掉头就跑,往终点奔跑。许三多却看也不看跑去的成才,他将背包背在 身子前边,抢上来抓住伍六一,他不想丢下他,他要背着他走。伍六一强挣着就 是不让,但那条腿己经吃不上劲了,大半拉沉重的身子被许三多架在肩上。许三 多拖着伍六一,向终点做拼命的冲刺。由于负重过多,许三多慢得出奇,他一步 步地往前冲着。伍六一不敢再挣了,他一只腿竭力地往前蹦着,因为现在的速 度很重要,他得为许三多想点什么 后边的那两名士兵,慢慢地超过他们了。伍六一受不了了,又开始愤怒地吼了起 来:“他们超过你了!放开呀!你又要搞什么?还想在那空屋里做看守吗? 伍六一的声音里都有哭声了。前边的那两名士,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
C.各种技术正在“重置”我们的生活,技术的发展在引诱也在逼迫着我们紧随其 后。 D.概率算法导出的“显示性偏好”往往是被强化的偏好,与人的真实需求未必一 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的问题,为进一步论证奠定基 础。 B.文章通过讨论人的社会性在网络社会所受到的新挑战,将论证推向了深入。 C.文章运用例证法,以淘宝、京东为例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群做出无 穷细分。 D.就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问题,文章从表征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维度表明了看 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艺术能够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社会性的心灵所产生的问 题。 B.艺术可以表现未来,科幻文化可以展现人们对未来科技、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 象。 C.艺术创造的欲望产生于对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保持警惕,追求自主的学习与 生产。 D.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在技术之外找到反向的动力,并能够把它作为“辩证的另一 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士兵突击(节选) 兰晓龙 三个人多少是振奋了一下,他们超过了那两名已经油尽灯枯的士兵,一口气把人 拉下了几十米。那个终点已经只是八百来米的事情了。 槲树林中忽然跑出一个跌跌撞撞的士兵,摔倒在袁朗(队长)的脚下,那是第一 个到达的士兵,医护人员立刻上前救护。三个人的步子一下慢了下来,互相对望 了一眼。伍六一又开始挣扎,这回他的挣扎接近于厮打,一下狠狠地甩开了两人。 “就剩两个名额了!你们还拖着我干什么?三个人!只要三个人!”两个人呆呆 地看着伍六一,身后两名士兵正缓慢但固执地赶了上来。 成才忽然掉头就跑,往终点奔跑。许三多却看也不看跑去的成才,他将背包背在 身子前边,抢上来抓住伍六一,他不想丢下他,他要背着他走。伍六一强挣着就 是不让,但那条腿已经吃不上劲了,大半拉沉重的身子被许三多架在肩上。许三 多拖着伍六一,向终点做拼命的冲刺。由于负重过多,许三多慢得出奇,他一步 一步地往前冲着。伍六一不敢再挣了,他一只腿竭力地往前蹦着,因为现在的速 度很重要,他得为许三多想点什么。 后边的那两名士兵,慢慢地超过他们了。伍六一受不了了,又开始愤怒地吼了起 来:“他们超过你了!放开呀!你又要搞什么?还想在那空屋里做看守吗?……” 伍六一的声音里都有哭声了。前边的那两名士,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
成才已经到达了槲树林终点,那股子猛冲的劲头让他几乎撞在了袁朗的身上。精 疲力竭的成才没有倒下,他立刻转过身看着战友:“许三多快跑!许三多,你加 油啊! 袁朗意味深长地看看他,又看看远处的许三多和伍六一,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一种 钦佩。对于那还在争夺中奔跑的四个人来说,这剩下的几百米简直遥不可及。 “成才已经到了!只剩下一个名额了!你看见没有?!”伍六一望着绿意葱葱的 槲树林对许三多说。许三多根本就没抬头看,他的力气依然用在对伍六一的拖拉 上。“只剩一个名额!你把我拖到也不算!脑子进水啦!”“加把劲……再加劲。” 伍六一盯着那张汗水淋漓的虚脱的脸,忽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你要干什么 了?你想拖着我跑到头,你自己装蛋趴窝是不是?”许三多还是没吱声,他只管 脚下使劲。伍六一想突然挣开他,却发现横担在肩上的一只手臂简直已经被许三 多的手掐到了肉里。 “蠢货……你不是笨是蠢了……我用得着你施舍吗?……我会去告你的!……你 放开……求你放开……到嘴的馒头我们都不吃,现在为什么干这种事?”伍六 已经哭了 “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 下,又算什么?”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 步挣扎。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许三多,咱 们是朋友。” 近在咫尺的砰的枪响,把许三多吓了一跳。伍六一手中的信号枪还在冒着烟,信 号弹正缓缓地升上夭空。伍六一一瘸一拐地高举着双臂,向着终点挥舞着,他说: 我跑不动了!我弃权!”他真的是跑不动了,刚走出两步,便轰然倒地。救护 车是随时准备的,几名卫生兵已经发动汽车过来了 许三多呆呆地看着伍六一。伍六一瞪着他,挥着拳头喊着:“跑啊!许三多!” 许三多掉头开始他的最后一段狂奔。那领先的两个兵意识到了身后的威胁,也使 出了最后的力气狂奔了起来。 许三多喊叫了,他在喊叫中开始了不可能的加速,第一次加速就超过了那两人。 一个被超过的士兵终于丧失了信心,在许三多超过他的同时摔在地上。然而,他 那位战友却不管不顾地回身拉起了他。许三多仍在喊叫着,喊叫声中救护车与他 交错而过,喊叫声中许三多的声音将所有人的声音淹没,喊叫声中许三多刚流出 的眼泪被风吹干,他在喊叫声中跨越了终点。 成才欢天喜地地跑过来,他想与许三多拥抱。许三多抬起头,那双眼睛里的冷淡 让成才愣住了。许三多回头看着刚刚跑过的路,他看到那两名士兵正互相地搀扶 着跨越终点。远处的伍六一已经被卫生兵用担架抬上救护车。伍六一笑得像个大 男孩一样,向这边不停地挥手 (选自《士兵突击》,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许三多在友情与荣誉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友情,并自始至终没有动摇过。 他执着、坚韧、重情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滴尽致。 B.小说通过袁朗队长钦佩的眼神,运用侧面描写,让读者看到了主人公独特的 人格魅力,从而使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更鲜明立体。 C.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成才在只剩两个名额及两个士兵赶上来的情况下, 抢先冲到终点,与许三多相比,更为理智与冷静
成才已经到达了槲树林终点,那股子猛冲的劲头让他几乎撞在了袁朗的身上。精 疲力竭的成才没有倒下,他立刻转过身看着战友:“许三多快跑!许三多,你加 油啊!” 袁朗意味深长地看看他,又看看远处的许三多和伍六一,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一种 钦佩。对于那还在争夺中奔跑的四个人来说,这剩下的几百米简直遥不可及。 “成才已经到了!只剩下一个名额了!你看见没有?!”伍六一望着绿意葱葱的 槲树林对许三多说。许三多根本就没抬头看,他的力气依然用在对伍六一的拖拉 上。“只剩一个名额!你把我拖到也不算!脑子进水啦!”“加把劲……再加劲。” 伍六一盯着那张汗水淋漓的虚脱的脸,忽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你要干什么 了?你想拖着我跑到头,你自己装蛋趴窝是不是?”许三多还是没吱声,他只管 脚下使劲。伍六一想突然挣开他,却发现横担在肩上的一只手臂简直已经被许三 多的手掐到了肉里。 “蠢货……你不是笨是蠢了……我用得着你施舍吗?……我会去告你的!……你 放开……求你放开……到嘴的馒头我们都不吃,现在为什么干这种事?”伍六一 已经哭了。 “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 一下,又算什么?”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 步挣扎。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许三多,咱 们是朋友。” 近在咫尺的砰的枪响,把许三多吓了一跳。伍六一手中的信号枪还在冒着烟,信 号弹正缓缓地升上夭空。伍六一一瘸一拐地高举着双臂,向着终点挥舞着,他说: “我跑不动了!我弃权!”他真的是跑不动了,刚走出两步,便轰然倒地。救护 车是随时准备的,几名卫生兵已经发动汽车过来了 许三多呆呆地看着伍六一。伍六一瞪着他,挥着拳头喊着:“跑啊!许三多!” 许三多掉头开始他的最后一段狂奔。那领先的两个兵意识到了身后的威胁,也使 出了最后的力气狂奔了起来。 许三多喊叫了,他在喊叫中开始了不可能的加速,第一次加速就超过了那两人。 一个被超过的士兵终于丧失了信心,在许三多超过他的同时摔在地上。然而,他 那位战友却不管不顾地回身拉起了他。许三多仍在喊叫着,喊叫声中救护车与他 交错而过,喊叫声中许三多的声音将所有人的声音淹没,喊叫声中许三多刚流出 的眼泪被风吹干,他在喊叫声中跨越了终点。 成才欢天喜地地跑过来,他想与许三多拥抱。许三多抬起头,那双眼睛里的冷淡 让成才愣住了。许三多回头看着刚刚跑过的路,他看到那两名士兵正互相地搀扶 着跨越终点。远处的伍六一已经被卫生兵用担架抬上救护车。伍六一笑得像个大 男孩一样,向这边不停地挥手。 (选自《士兵突击》,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许三多在友情与荣誉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友情,并自始至终没有动摇过。 他执着、坚韧、重情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滴尽致。 B.小说通过袁朗队长钦佩的眼神,运用侧面描写,让读者看到了主人公独特的 人格魅力,从而使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更鲜明立体。 C.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成才在只剩两个名额及两个士兵赶上来的情况下, 抢先冲到终点,与许三多相比,更为理智与冷静
D.军事题材的小说多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本文节选虽短,但情节曲折,伍 六一弃权、许三多冲刺等场面,让读者回味无穷 5.请简要分析文中伍六一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6.文章“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震撼人心。请从许三多的角度,结合文本, 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 有了全息影像和虚拟现实加持,不用去敦煌,就能欣赏飞天乐舞的精彩表演;戴 上AR眼镜,穿越150多年的历史,一睹圆明园的金碧辉煌;在超级大屏幕上走 入《韩熙载夜宴图》,加入一场古代的豪门夜宴…… 在掌握庞大数据信息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从而挖掘数据背后的规 律,精准打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爆款”内容产品和服务,成为新风尚。 “在爱奇艺看一个电影、看一个电视剧,如果只想看男二号,通过大数据的算法 可以做到只看男二号的戏份。”爱奇艺髙级副总裁耿聃皓说,通过个性化算法做 到千人千面,打开爱奇艺页面都是根据用户观看过的视频的DNA匹配出来的。 腾讯集团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赵治认为,科学技术为传统文化带来无限活力。他 举例说:“功能游戏不但有意思,而且特别强调社会治疗,有一种烧伤病人,每 天给他用药仍然很疼,但是可以让他戴AR眼镜玩游戏,这样玩的过程中可以缓 解病痛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和科技是新时代我国产业创新的两翼。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文化和科技二者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隔阂,文化领域对前沿科 技发展和技术利用情况不清楚,科技领域则缺乏手段和路径将人文内涵与技术相 结合。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该如何打通呢 续超前说,要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ⅦR等技术浪潮对文化领域的颠覆影响, 形成新一轮的文化科技融合:从单一要素融合走向全方位融合,从被动融合走向 主动融合,从浅层次融合走向深层次融合,从区域内部融合走向产业链融合,从 “文化+科技”向“文化×科技”的模式升级。(摘编自张晔《当“文化秀”遇 上“黑科技”》,《经济参考报》2018年11月5日,有删改) 材料二
D.军事题材的小说多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本文节选虽短,但情节曲折,伍 六一弃权、许三多冲刺等场面,让读者回味无穷。 5.请简要分析文中伍六一的心理变化过程。(6 分) 6.文章“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震撼人心。请从许三多的角度,结合文本, 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 有了全息影像和虚拟现实加持,不用去敦煌,就能欣赏飞天乐舞的精彩表演;戴 上 AR 眼镜,穿越 150 多年的历史,一睹圆明园的金碧辉煌;在超级大屏幕上走 入《韩熙载夜宴图》,加入一场古代的豪门夜宴…… 在掌握庞大数据信息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从而挖掘数据背后的规 律,精准打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爆款”内容产品和服务,成为新风尚。 “在爱奇艺看一个电影、看一个电视剧,如果只想看男二号,通过大数据的算法 可以做到只看男二号的戏份。”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耿聃皓说,通过个性化算法做 到千人千面,打开爱奇艺页面都是根据用户观看过的视频的 DNA 匹配出来的。 腾讯集团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赵治认为,科学技术为传统文化带来无限活力。他 举例说:“功能游戏不但有意思,而且特别强调社会治疗,有一种烧伤病人,每 天给他用药仍然很疼,但是可以让他戴 AR 眼镜玩游戏,这样玩的过程中可以缓 解病痛。”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和科技是新时代我国产业创新的两翼。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文化和科技二者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隔阂,文化领域对前沿科 技发展和技术利用情况不清楚,科技领域则缺乏手段和路径将人文内涵与技术相 结合。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该如何打通呢? 续超前说,要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VR 等技术浪潮对文化领域的颠覆影响, 形成新一轮的文化科技融合:从单一要素融合走向全方位融合,从被动融合走向 主动融合,从浅层次融合走向深层次融合,从区域内部融合走向产业链融合,从 “文化+科技”向“文化×科技”的模式升级。(摘编自张晔《当“文化秀”遇 上“黑科技”》,《经济参考报》2018 年 11 月 5 日,有删改) 材料二:
2500 600% L%6 000 500 200 40D 1500 300% 1000 9561 32 200% 50o4858 100% 00 20142015201620172018 产业规模(亿元〕→增长率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樸情况 (数据源自《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 材料三: 上周,备受瞩目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落下帷幕。峰会为数字中国建设 勾勒出美好图景。 数字中国的未来令人期待,但在推进其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新动向仍需加 以关注。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018)” 显示,尽管数字中国的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区域分化趋势较为明显,区域间发 展差距呈现出不断加大的态势 从单个城市看,北京、广东、上海三地以其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对 外贸易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数字中国建设持续领跑全国;从我国区域布局的4 大板块看,东部地区数字中国发展增速为2.26%,高于中部的2.1%、西部的1.26% 和东北的0.89%,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这一判断是基于数据中国大数据监测系统所汇集的5000多亿条数据资源,并从 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等多个维度,对全国各省区市数字化水平进行的 全景式展现与分析。总体看,数字中国的发展态势,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保持着 较高的吻合度。 为了缩小差距,多省采取多项举措。上周,江西提出将着力培育4个战略性新兴 产业集聚区、一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和示范基地、一批中小企业双创示范 基地以及一批智能产业集群;湖北武汉提出将加快推进国家存储器、航天产业、 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4大基地建设,年内培育1家以上 独角兽企业、500家瞪羚企业、1000家小中型企业和新增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 目标。 同时,各地“抢人大战”仍在延续。湖南衡阳启动“人才雁阵”行动计划,高层 次人才团队来衡阳创新创业,最高可享受1亿元综合资助;河南首次启动“中原 千人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中原本土人才发展,形成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相衔接的创新人才开发体系:武汉则通过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引 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诺贝尔奖及世界领军型产业科学家等举措,构建多层次
(数据源自《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 材料三: 上周,备受瞩目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落下帷幕。峰会为数字中国建设 勾勒出美好图景。 数字中国的未来令人期待,但在推进其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新动向仍需加 以关注。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018)” 显示,尽管数字中国的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区域分化趋势较为明显,区域间发 展差距呈现出不断加大的态势。 从单个城市看,北京、广东、上海三地以其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对 外贸易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数字中国建设持续领跑全国;从我国区域布局的 4 大板块看,东部地区数字中国发展增速为 2.26%,高于中部的 2.1%、西部的 1.26% 和东北的 0.89%,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这一判断是基于数据中国大数据监测系统所汇集的 5000 多亿条数据资源,并从 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等多个维度,对全国各省区市数字化水平进行的 全景式展现与分析。总体看,数字中国的发展态势,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保持着 较高的吻合度。 为了缩小差距,多省采取多项举措。上周,江西提出将着力培育 4 个战略性新兴 产业集聚区、一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和示范基地、一批中小企业双创示范 基地以及一批智能产业集群;湖北武汉提出将加快推进国家存储器、航天产业、 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 4 大基地建设,年内培育 1 家以上 独角兽企业、500 家瞪羚企业、1000 家小中型企业和新增 500 家高新技术企业的 目标。 同时,各地“抢人大战”仍在延续。湖南衡阳启动“人才雁阵”行动计划,高层 次人才团队来衡阳创新创业,最高可享受 1 亿元综合资助;河南首次启动“中原 千人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中原本土人才发展,形成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相衔接的创新人才开发体系;武汉则通过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引 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诺贝尔奖及世界领军型产业科学家等举措,构建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