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析技术
蛋白质分析技术 潘銮凤
浓度;纯度;分子量;等电点;活性;序列;结构;分离纯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三.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 四.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SA 五.蛋白质组学实验方法 六.生物膜光干涉技术(BL 七.蛋白质相互作用其他研究技术
2 一.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三.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四.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 五. 蛋白质组学实验方法 六. 生物膜光干涉技术(BLI) 七. 蛋白质相互作用其他研究技术 浓度; 纯度; 分子量; 等电点; 活性; 序列; 结构;分离纯化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1. Lowry法( Folin-酚试剂法) 双缩脲反应产物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还原磷钼酸-磷钨 酸( Folin试剂)产生深蓝色;A50080;,25-250μg/mL 2B0A法( bicinchon inin acid,二辛可宁酸) 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将0u还原为0u+,一个0u螯合 二个BGA分子,形成紫色复合物,最大光吸收强度与蛋白质浓 度成正比。微量BA测定范围在0.5-10μg/m,抗干扰能力强
3 一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1. Lowry法(Folin-酚试剂法) 双缩脲反应产物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还原磷钼酸-磷钨 酸(Folin试剂) 产生深蓝色; A500-800; 25-250 mg/mL 2.BCA法(bicinchonininc acid,二辛可宁酸) 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将Cu2+ 还原为Cu+ ,一个Cu+ 螯合 二个BCA分子,形成紫色复合物,最大光吸收强度与蛋白质浓 度成正比。微量BCA测定范围在0.5-10μg/ml,抗干扰能力强
3.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Bradford法) 考马斯亮蓝G-250所含疏水基团与蛋白质通过疏 水作用结合产生蓝色;受去污剂干扰 595: 10 ug/mL-10 mg/ML 上述三种方法均需制作标准曲线(吸光度值随浓度的变 化曲线),样品浓度应稀释在标准曲线范围内; 标准蛋白:BSA、酪蛋白等
4 3.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Bradford法) 考马斯亮蓝G-250所含疏水基团与蛋白质通过疏 水作用结合产生蓝色; 受去污剂干扰 A595; 10 mg/mL -10 mg/mL 上述三种方法均需制作标准曲线(吸光度值随浓度的变 化曲线),样品浓度应稀释在标准曲线范围内; 标准蛋白:BSA、酪蛋白等
4.紫外吸收法 酪氨酸和色氨酸中苯环共轭双键的紫外吸收特性, 吸收峰在280nm 0. 2-2 mg/mL 标准曲线可有可无,若无 蛋白浓度(mg/m)=1.45A280-0.74A260 迅速简便,不消耗样品 核酸会产生干扰
5 4. 紫外吸收法 酪氨酸和色氨酸中苯环共轭双键的紫外吸收特性, 吸收峰在280 nm • 0.2-2 mg/mL • 标准曲线可有可无,若无 蛋白浓度(mg/mL)=1.45A280-0.74A260 • 迅速简便,不消耗样品 • 核酸会产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