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种技去 微观经济学品资最我递 案例11: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无论是三九严冬,还 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 奔入教室,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 着自己的“殖民地”。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 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笔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 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 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下面笔者将运用经济学原理 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析 占座—理性人的选择 占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可以不必伸长脖子穿过重重 障碍捕捉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可以不必端起眼镜费神地辨认黑板上的板书, 可以不必伸长耳朵生怕漏听了什么,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 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 因为你占了个好座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代价。你可能无法在床上多躺 一会儿,可能无法吃顿悠闲的早餐,它们是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机会成本 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而上述的机会 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 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 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那么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替他人占座——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1 案例 1.1: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无论是三九严冬,还 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 奔入教室,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 着自己的“殖民地”。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 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笔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 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 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下面笔者将运用经济学原理 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析。 占座——理性人的选择 “占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可以不必伸长脖子穿过重重 障碍捕捉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可以不必端起眼镜费神地辨认黑板上的板书, 可以不必伸长耳朵生怕漏听了什么,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 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 因为你占了个好座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代价。你可能无法在床上多躺 一会儿,可能无法吃顿悠闲的早餐,它们是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机会成本 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而上述的机会 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 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 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那么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替他人占座——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我们发现那些占座的同学往往不仅为自己占座,还会为自己的室友占座。当然,这可 能声明这些同学比较细心周到。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里包含了“理性人考虑边际 量”的原理。 当你已经提前赶到了教室,多占个座儿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在这里边际成本几 乎不存在,而这一行为将带来怎样的边际收益呢?首先,你的室友可能会认为你很体贴 并因此提高对你的评价:其次,即便是你所服务的人不认为这是美德的表现,而将之视为 项投资,那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适当的场合下,他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程度的 这种情况,民间叫做“顺水人情”,本小利大,何乐而不为呢? 固定占座人——发挥相对优势使交易群体获利 如果说,你们寝室每天需要有一个人负责占座,那么是每天轮流由不同的人充当占人 好呢,还是固定专人占座好呢?答案是后者。这体现了人们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创造价 值,并将之与具有其他相对优势的人进行交易,从而使得交易各方从中获利的经济学原 规定轮流占座并非不可,大家的收益并未改变,问题在于,不同的人在这件事情上的 机会成本是不同的。小王习惯晚睡,因此早起半个钟头对他来说无异于酷刑加身,勉强爬 起来完成“神圣使命”,可能将导致一天的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相反,小李习惯早起,占 座对他来说不费吹灰之力。而小张不仅可以早起,而且拥有先进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占座 对他来说更加容易。三者在占座这一行为的相对优势比较中,小张》小李》小王。那么当 在三人中作出选择时,小张无疑是最合适的,而小王也许可以利用晚睡的时间为大家提 水,小李也许可以利用早起时间去买早餐。于是各自发挥相对优势,结果使整个交易群体 从中获利。 座位轮换制—另一种制度设计的优劣 抨击“占座”的人,往往会指出占座违背了公平的原则,每个人都应当平等的拥有占有 好座位的机会。于是他们提出他们认为公平的制度-座位轮换制,即每人编号入座,每周逐 排调动 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首先它的操作性较强,同时它为人们提供了明确的预期。你 可以不必为占座操心,因为座位就在那里等你,因此你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其 次,正如它的支持者所言,在长期内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好位子(当然也必然获得坏位 子),于是实现了一种表面上的公平
2 我们发现那些占座的同学往往不仅为自己占座,还会为自己的室友占座。当然,这可 能声明这些同学比较细心周到。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里包含了“理性人考虑边际 量”的原理。 当你已经提前赶到了教室,多占个座儿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在这里边际成本几 乎不存在,而这一行为将带来怎样的边际收益呢?首先,你的室友可能会认为你很体贴, 并因此提高对你的评价;其次,即便是你所服务的人不认为这是美德的表现,而将之视为 一项投资,那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适当的场合下,他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程度的 报酬。 这种情况,民间叫做“顺水人情”,本小利大,何乐而不为呢? 固定占座人——发挥相对优势使交易群体获利 如果说,你们寝室每天需要有一个人负责占座,那么是每天轮流由不同的人充当占人 好呢,还是固定专人占座好呢?答案是后者。这体现了人们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创造价 值,并将之与具有其他相对优势的人进行交易,从而使得交易各方从中获利的经济学原 理。 规定轮流占座并非不可,大家的收益并未改变,问题在于,不同的人在这件事情上的 机会成本是不同的。小王习惯晚睡,因此早起半个钟头对他来说无异于酷刑加身,勉强爬 起来完成“神圣使命”,可能将导致一天的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相反,小李习惯早起,占 座对他来说不费吹灰之力。而小张不仅可以早起,而且拥有先进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占座 对他来说更加容易。三者在占座这一行为的相对优势比较中,小张》小李》小王。那么当 在三人中作出选择时,小张无疑是最合适的,而小王也许可以利用晚睡的时间为大家提 水,小李也许可以利用早起时间去买早餐。于是各自发挥相对优势,结果使整个交易群体 从中获利。 座位轮换制——另一种制度设计的优劣 抨击“占座”的人,往往会指出占座违背了公平的原则,每个人都应当平等的拥有占有 好座位的机会。于是他们提出他们认为公平的制度-座位轮换制,即每人编号入座,每周逐 排调动。 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首先它的操作性较强,同时它为人们提供了明确的预期。你 可以不必为占座操心,因为座位就在那里等你,因此你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其 次,正如它的支持者所言,在长期内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好位子(当然也必然获得坏位 子),于是实现了一种表面上的公平
而这种制度的弊端在于其极有可能引发不效率的结果,因此从实质上背离了公平原 则。首先,由于它是强制性的而非建立在个人意志自由选择的基础上的,于是就会出现两 种情况,一方面,那些给予某些座位最高评价的人得不到该座位,而另一方面,某些人可 能由于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而对这些座位评价很低。于是这些座位无法在他们身上发挥最大 效用,甚至还会由于他们的缺席而导致资源的无谓损失。这种趋势的出现,正如一方面穷 人食不裹腹,一方面富人挥霍无度的反差。你能说这是公平的吗?其次,座位轮换制显然 使前面论及的种种占座所带来的好处都无法实现 综上,不难发现,座位轮换制弊大于利,而导致其不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违背了竞 争原则。考察“座位轮换制”,我们会发现他与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何其相似,而几十年单一 计划经济带来经济落后的教训告诉我们,竞争观念必须加强 运用“行政”手段——对占座不效率的克服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了占座带来的种种优越性。但是这一制度在具体实施中,由于运 用不当也可能造成不效率的出现。因此,我们还需进一不讨论对这种不效率的抑制。 比如说,如果8点上课,而楼门6点就打开了,由于竞争的存在,意味着占座人必须 6点前赶到,这便加大了占座的机会成本,而影响人们的获利。于是,在一定情况下,当 人们认为机会成本超过了其收益时,便会退出竞争,而使得占座带来的优越性得不到发 挥。更严重的是,由于必定有人坚守阵地,而这个坚定者作为一个理性人,为了弥补这部 分增加的机会成本必定会努力扩大收益。由于此时不存在其他竞争者,他想占多少座位都 不受限制,于是便形成了其对座位的垄断,那些对座位高评价的人仍无法得到座位,从而 导致不效率,不公平。那么是不是需要对占座的数量加以限制呢?答案是不需要,也不可 能(因为没有人可以监督其占了多少座位)。事实上,只要将开门时间做一调整即可。当 调整到上课前半小时时,由于大量竞争者的介入便有效地遏制了这一情况 再如,有人长期以本占座,妄图一劳永逸,对付这一行为的措施是开门前将本收回 以保证每个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总之,正如政府在市场中对“市场失灵”的干预,用“行政”手段调整占座制度,同样可 以发挥积极功效
3 而这种制度的弊端在于其极有可能引发不效率的结果,因此从实质上背离了公平原 则。首先,由于它是强制性的而非建立在个人意志自由选择的基础上的,于是就会出现两 种情况,一方面,那些给予某些座位最高评价的人得不到该座位,而另一方面,某些人可 能由于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而对这些座位评价很低。于是这些座位无法在他们身上发挥最大 效用,甚至还会由于他们的缺席而导致资源的无谓损失。这种趋势的出现,正如一方面穷 人食不裹腹,一方面富人挥霍无度的反差。你能说这是公平的吗?其次,座位轮换制显然 使前面论及的种种占座所带来的好处都无法实现。 综上,不难发现,座位轮换制弊大于利,而导致其不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违背了竞 争原则。考察“座位轮换制”,我们会发现他与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何其相似,而几十年单一 计划经济带来经济落后的教训告诉我们,竞争观念必须加强。 运用“行政”手段——对占座不效率的克服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了占座带来的种种优越性。但是这一制度在具体实施中,由于运 用不当也可能造成不效率的出现。因此,我们还需进一不讨论对这种不效率的抑制。 比如说,如果 8 点上课,而楼门 6 点就打开了,由于竞争的存在,意味着占座人必须 6 点前赶到,这便加大了占座的机会成本,而影响人们的获利。于是,在一定情况下,当 人们认为机会成本超过了其收益时,便会退出竞争,而使得占座带来的优越性得不到发 挥。更严重的是,由于必定有人坚守阵地,而这个坚定者作为一个理性人,为了弥补这部 分增加的机会成本必定会努力扩大收益。由于此时不存在其他竞争者,他想占多少座位都 不受限制,于是便形成了其对座位的垄断,那些对座位高评价的人仍无法得到座位,从而 导致不效率,不公平。那么是不是需要对占座的数量加以限制呢?答案是不需要,也不可 能(因为没有人可以监督其占了多少座位)。事实上,只要将开门时间做一调整即可。当 调整到上课前半小时时,由于大量竞争者的介入便有效地遏制了这一情况。 再如,有人长期以本占座,妄图一劳永逸,对付这一行为的措施是开门前将本收回, 以保证每个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总之,正如政府在市场中对“市场失灵”的干预,用“行政”手段调整占座制度,同样可 以发挥积极功效
案例1.2:用什么办法对付机票打折 6月20日,民航总局等五家政府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再次对各航空公司及机票代售公司 的“暗扣销售”及非法经营活动提出严厉警告,称即将在某些情况严重地区开展联合执法活 ,希望依靠增加力度——一引入刑事处罚的严厉措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让民航总 局挠头的“暗扣”问题。但从历史的经验看,这种作法的短期效果会有,但恐难持久。因为 “打折”问题的背后原因是航空公司皆为国有企业,“打折”太多会伤其垄断利益 依通知内容看,此次打击暗扣销售和非法经销国内机票,之所以请执法部门参加,目 的之一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但行政执法部门的参与,依赖刑事司法力量来显示其 权威性和必要性的作法已经被以往的经验证明,它一方面容易引起公众对行业管理者能力 的怀疑:另一方面效果往往也难持久。农村征粮、缴税、计划生育,城里的工商、税务和 卫生检査,干什么都要带上执法机关,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警力资源,还使被执法者增加了 “抗药性 事实上,在对付“机票打折”的问题上,公安机关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并不广阔。依 《刑法》规定,只有那些没有经过批准,不经工商登记便擅自经销国内机票,而且情节严 重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公安机关打击的对象,而民航总局的实际重点——暗扣销售——则很 难与刑法条文对号入座,在联合执法活动中,公安机关的作用可能仅限于“震慑”而己 机票打折以及“暗扣”问题由来已久,行政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终不见其效。有关专家认 为,并非力度不够,而是“较劲”较错了方向。 《价格法》对应当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与服务种类做出了规定,机票属 于此列,这和世界各国的一般做法并无两样。问题是所有这类规定的初衷主要都是限高 价,即依法限制那些在公共服务等领域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赚取非法的超额利润。而对 企业在成本之上的自主降价行为,政府一般不会过多干预 业内人士早就指出,民航、铁路等行业的亏损与管理粗放、高负债经营、人员构成不 合理以及企业办社会等国企通病有直接关系,打折不是造成亏损的直接原因,否则我们也 就难以理解为什么铁路部门从来不打折并且在春运期间还要涨价而它们却还是在亏损边 缘
4 案例 1.2:用什么办法对付机票打折 6 月 20 日,民航总局等五家政府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再次对各航空公司及机票代售公司 的“暗扣销售”及非法经营活动提出严厉警告,称即将在某些情况严重地区开展联合执法活 动,希望依靠增加力度——引入刑事处罚的严厉措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让民航总 局挠头的“暗扣”问题。但从历史的经验看,这种作法的短期效果会有,但恐难持久。因为 “打折”问题的背后原因是航空公司皆为国有企业,“打折”太多会伤其垄断利益。 依通知内容看,此次打击暗扣销售和非法经销国内机票,之所以请执法部门参加,目 的之一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但行政执法部门的参与,依赖刑事司法力量来显示其 权威性和必要性的作法已经被以往的经验证明,它一方面容易引起公众对行业管理者能力 的怀疑;另一方面效果往往也难持久。农村征粮、缴税、计划生育,城里的工商、税务和 卫生检查,干什么都要带上执法机关,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警力资源,还使被执法者增加了 “抗药性”。 事实上,在对付“机票打折”的问题上,公安机关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并不广阔。依 《刑法》规定,只有那些没有经过批准,不经工商登记便擅自经销国内机票,而且情节严 重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公安机关打击的对象,而民航总局的实际重点——暗扣销售——则很 难与刑法条文对号入座,在联合执法活动中,公安机关的作用可能仅限于“震慑”而已。 机票打折以及“暗扣”问题由来已久,行政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终不见其效。有关专家认 为,并非力度不够,而是“较劲”较错了方向。 《价格法》对应当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与服务种类做出了规定,机票属 于此列,这和世界各国的一般做法并无两样。问题是所有这类规定的初衷主要都是限高 价,即依法限制那些在公共服务等领域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赚取非法的超额利润。而对 企业在成本之上的自主降价行为,政府一般不会过多干预。 业内人士早就指出,民航、铁路等行业的亏损与管理粗放、高负债经营、人员构成不 合理以及企业办社会等国企通病有直接关系,打折不是造成亏损的直接原因,否则我们也 就难以理解为什么铁路部门从来不打折并且在春运期间还要涨价而它们却还是在亏损边 缘
中国民航业的管理者显然更希望把“政府定价”当成保护自己垄断利益的有力手段,尤 其是在全行业亏损情况下,更愿意拿暗折销售”导致的所谓“国有资产流失”来掩饰其经营 管理水平的孱弱。在航空业国企一统江山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激烈竞争,秩序混乱,甚 至全行业亏损,最直接的受害者显然是政府的钱袋子,政府心里痛得很。因此,执法活动 以保护行业利益为首要目标就是自然的事了,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市场规律往往被遗忘到 边 由此我们认为,与其和各航空公司在机票价格上车轮大战,不如从根本上想办法解 决,比如进一步加快这一领域的开放步伐,让各种不同性质的资本参与进来,形成良性竞 争关系才是当务之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政府摆脱在市场经济中既当运动员又当 裁判的尴尬
5 中国民航业的管理者显然更希望把“政府定价”当成保护自己垄断利益的有力手段,尤 其是在全行业亏损情况下,更愿意拿“暗折销售”导致的所谓“国有资产流失”来掩饰其经营 管理水平的孱弱。在航空业国企一统江山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激烈竞争,秩序混乱,甚 至全行业亏损,最直接的受害者显然是政府的钱袋子,政府心里痛得很。因此,执法活动 以保护行业利益为首要目标就是自然的事了,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市场规律往往被遗忘到一 边。 由此我们认为,与其和各航空公司在机票价格上车轮大战,不如从根本上想办法解 决,比如进一步加快这一领域的开放步伐,让各种不同性质的资本参与进来,形成良性竞 争关系才是当务之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政府摆脱在市场经济中既当运动员又当 裁判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