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st 第2章 食品系列教材 传 热 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传热的基本概念、3种基本传热方式及其传热机理; 了解和掌握换热器的类型、特点以及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导 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计算及应用;能够在使用条件 和范围内选用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掌握非 稳定传热的一般解决方法和简化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重点掌 握稳定传热过程的计算与应用
第2章传热83 传热是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转移,又称热量传递。热量总是自动地由高 温区传递到低温区。因此,热量传递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在工程技 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食品工业与传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食品生产中,无论是化学过程,还 是物理过程,几乎都有热量的引人或导出,即加热或冷却。因此,传热常常与其 他的单元操作同时出现。例如食品生产过程通常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为了达到 并保持指定的温度,就需要在过程进行中及时导出系统放出的热量或补充系统所 吸收的热量。与传热有关的典型的单元操作有食品的杀菌和保藏、蒸发浓缩、干 燥、蒸煮、焙烤、酒的蒸馏等。传热是食品工程中重要的基础学科,是食品工业 中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 食品生产过程对传热的要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化传热,如在传热设备中 加热或冷却物料,要求热量以较快的速率进行传递,使其达到指定温度;另一种 是削弱传热,如对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减少热损失。 传热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在本章中仅讨论传热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工 程中的应用。 1 传热的基本概念 1.1传热的基本方式 热量的传递是由于物体或系统内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而引起的,根据传 热机理的不同,传热有以下3种基本方式: (1)热传导(又称导热)热传导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进行。从微观 角度来看,气体、液体、导电固体和非导电固体导电机理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原 因是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在不同温度时,它们的热运动强烈程度不同,因此 当物体存在温度差时,通过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发 生能量的传递,这种传递称为热传导。在金属固体中,热传导主要依靠自由电子 的运动进行;在不良导体的固体和大部分液体中,热传导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 动,即是分子、原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在气体中,热传导是由于
84食品工程原理 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而引起。对于纯导热过程,它仅是静止物质内的一种传热方 式,也就是说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 (2)热对流热对流是指流体质点间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由于引起流体质点相对位移的原因不同,对流可分为自 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因流体中各处的温度不同而引起密度的差异,使轻者上浮, 重者下沉,流体质点间发生相对位移,这种对流称为自然对流;因水泵、风机或 其他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流体流动,这种对流称为强制对流。在流体进行强制对流 传热的同时,也常常伴随着自然对流。通常把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通称为 对流传热。 (3)热辐射因为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称为热辐射。所 有的物体都能将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而当这种电磁波遇到物体时,又 被物体全部或部分地吸收而变为热能。物体之间相互辐射和吸收能量的总结果称 为辐射传热。因此,辐射传热不仅有能量的传递,还同时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 化。辐射传热不需要任何介质来传递能量,即它可以通过真空进行,例如太阳对 地球的辐射传热。这是辐射传热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不同的特点。 实际上,传热过程中常常不是单一的传热方式,而是两种或3种传热方式的 组合。工程上常遇到的冷、热流体的热交换即是这种情况。 1.2温度场与温度梯度 1.2.1温度场 物体或系统内存在温度差是传热的必要条件,因此,传热过程与温度分布有 着密切的关系。温度场即是任一瞬间物体或系统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和。 一般情况下,任意点的温度是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函数,故温度场的数学表达 式为 T=f (z,y,z,t) (2-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而变化,则称为不稳定温度场。如果温度场不随时间而变 化,则称为稳定温度场。在稳定温度场中的传热称为稳定传热。 温度场中同一时刻下温度相同的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温面,因为空间中的任 一点不可能同时有两个不同的温度,因此,温度不同的等温面不可能相交
第2幸传热85 1.2.2温度梯度 由于等温面上温度处处相等,故等温面上任两点间无热量传递,而穿过等温 面的任何方向上因有温度的变化则有热量的传递。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率,以沿等 温面的法线方向为最大。将沿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记 做grad T。数学表达式为: grdT-3时 (2-2) 温度梯度是向量,它的正方向是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通常,也将温度梯度 的标量称为温度梯度。 对于一维温度场,温度梯度可表示为 gradT-dT (2-3) 1.3 传热速率与热通量 讨论传热过程的中心问题之一是确定传热过程速率,它是传热过程的基本参 数。传热的快慢用传热速率来表示。 传热速率(又称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通过传热面的热量,常以Q表示, 单位W(J/s)。 热通量(又称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传热面的热量,常以q表 示,单位Wm。 传热速率与热通量的关系为: q=8 (2-4) 和其他传递过程类似,传热速率与传热推动力成正比,与传热阻力成反比, 即 传热速率=传热温度差(推动力) 热阻(阻力) 数学表达式为:
86金品工程原理 Q=哥 (2-5) 或 9=7 (2-5a) 式中R'和R均称为热阻,单位分别为KW和m·KW。 1.4载热体 在食品生产中,经常遇到加热或冷却的情况,相应地就有热量的供给或取 走。这种用于输送热量的介质称为载热体,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加热剂(或 加热介质);而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冷却剂(或冷却介质)。 工业上常用的加热剂有以下几种: (1)饱和水蒸气用饱和水蒸气冷凝放热来加热物料是最常用的加热方法。 其优点是它的冷凝温度和压强有一一对应关系,调节其压强就可以控制加热温 度,使用方便。另外,用水蒸气加热的传热速度快。其缺点是用于高温加热时受 到限制。如果被加热的物料温度为300℃,用于加热的饱和水蒸气的温度必须超 过此值,而300℃的饱和水蒸气所对应的绝对压强为8.59MP。因此,用其加 热时的温度通常不超过180℃,此时相应的压强为1MPa。 (2)烟道气烟道气的温度可达700℃以上,应用它作为加热剂可以把物料 加热到比较高的温度,因此它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加热剂。其缺点是加热速度 慢,温度不易控制。其来源可以是燃烧炉排放的废气,也可以是直接燃烧煤气或 天燃气。 (3)热水热水加热温度通常不超过100℃,一般作为预热或低温加热时使 用。 (4)电加热其特点是加热能达到的温度范围很广,而且易于控制,使用方 便,清洁。但目前将电源作为热源费用较高,一般只在比较特殊的场合使 用。 常用的冷却剂有以下几种: (1)水和空气水和空气可把物料最低冷却至周围环境温度,随地区而异 般不低于20~30℃(地下水可更低些)。因此,一般只作为高温冷却剂使 用。 (2)载冷剂与制冷剂如果工艺上要求将温度冷却至0℃以下,就需要用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