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实践类别:口实习口实训√课程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Curriculum Design for HVAC 周数/学分:2周(分散教学15周)2学分 授课对象:2019级建环1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开课地点:√校内(教学楼、机电楼)口校外(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郭晓娟/副教授,杨勋/讲师 教材、指导书:无 教学参考资料: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潘云钢.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考核方式:课程设计论文及团队答辩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程设计期间学生可自由提问,对有疑问的同学进行答疑:平时可通过电话、E-mail联系 答疑或来12J312/12L401办公室当面讨论。 课程简介: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是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教 师的指导下完成暖通空调系统技术方案设计。本课程既是对暖通空调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综合运用所学的暖通空调相关知 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工程设计能力和提升工程思维。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暖通空调工 目标1(知识目标): 程领域内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 掌握暖通空调负荷计算、设备选型 3.1能够设计(开发)满足暖通空调工程 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 及系统技术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综 需求的暖通空调系统、单元(部件)、工 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 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暖通空调知 艺流程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方案。 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 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 能力。 虑社会、健康、安全、文化以及环境 等因素。 目标2(能力目标)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开发、选择 掌握运用知网等数据库来查阅相关 5.1能够将计算机程序语言、CAD、暖通 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 设计资料。掌握CAD、天正暖通等 空调领域仿真模拟软件等现代工具,应用 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暖通空调领 软件,进行暖通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于分析、模拟、设计暖通空调领域相关设 的构建和呈现,掌握制图软件使用 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模拟、求 备及系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技巧,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 解和论证,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1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实践类别:□实习 □实训 √课程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Curricu1um Design for HVAC 周数/学分: 2 周(分散教学 15 周) /2 学分 授课对象: 2019 级建环 1 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开课地点:√校内(教学楼、机电楼)□校外( )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郭晓娟/副教授,杨勋/讲师 教材、指导书: 无 教学参考资料: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潘云钢.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考核方式:课程设计论文及团队答辩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程设计期间学生可自由提问,对有疑问的同学进行答疑;平时可通过电话、 E-mail 联系 答疑或来 12J312/12L401 办公室当面讨论。 课程简介: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是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教 师的指导下完成暖通空调系统技术方案设计。本课程既是对暖通空调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综合运用所学的暖通空调相关知 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工程设计能力和提升工程思维。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暖通空调负荷计算、设备选型 及系统技术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综 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暖通空调知 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 能力。 3.1 能够设计(开发)满足暖通空调工程 需求的暖通空调系统、单元(部件)、工 艺流程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方案。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暖通空调工 程领域内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 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 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 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 虑社会、健康、安全、文化以及环境 等因素。 目标 2(能力目标) 掌握运用知网等数据库来查阅相关 设计资料。掌握CAD、天正暖通等 软件,进行暖通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的构建和呈现,掌握制图软件使用 技巧,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 5.1 能够将计算机程序语言、CAD、暖通 空调领域仿真模拟软件等现代工具,应用 于分析、模拟、设计暖通空调领域相关设 备及系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开发、选择 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 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暖通空调领 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模拟、求 解和论证,并能够理解 其局限性
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作为现 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应具备的 基本技能。 目标3(素质目标) 通过本次专业综合设计实验的训 9.1具备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理解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 练,使学生具备坚持不懈的学习精 多学科背景下团队中每个角色的意义及 下的工作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 神、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严谨治 及负责人的角色,完成应尽工作任 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 责任,独立或合作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任 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 务: 务。 定良好的基础。 实施要求、方法/形式及进度安排 一、实施要求 1.资源配置要求 (1)CAD制图软件、正天暖通制图软件。 (2)学校图书馆提供知网等多种国内外数据库资源。 2.指导教师责任与要求 负责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授课期间仪表端庄大方,着装规范,举止文明。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精选设计题目,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训练学生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对学生要严格要 求、严格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设计实施期间,要求授课教师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及时答 疑学生的问题。在课程设计结束后,做好成绩考核评分和总结工作。 3.学生要求 学生应有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旷课,按时完成指导教 师布置的各项任务,遇到问题能及时联系教师。对于实施期间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或找他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论文 等弄虚作假的行为者,一律按不及格记成绩,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二、实施方法形式 本课程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每4-5人一组。以某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为主线,针对不同气候分区,计算空调负荷、 选定设计方案,对空调机组进行选型,最后完成不同气候分区的方案对比。通过授课与讨论、课程设计等方式重点培 养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将充分利用现有实际工程案例以及知网等数据库资源,最 终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报告。 三、实施进度和安排 表1实施进度和安排 实践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方式 时间/周次 学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支撑课程目 周 课程思政融入点) 标 内容:召开课程设计动员 讲授:指导老师讲解 会议,布置任务。 明确本课程设计的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设计 目标1 重点:布置设计任务、准 基本原则及流程。 要求、设计内容、设计 第3周 备设计资料、熟悉设计内 课程设计:学生分 目标3 原则及考核方式。 容。 组,根据任务查阅相 难点:无 关设计资料和手册, 课程思政融入点: 安装相关软件。 2
2 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作为现 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应具备的 基本技能。 目标 3(素质目标) 通过本次专业综合设计实验的训 练,使学生具备坚持不懈的学习精 神、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严谨治 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 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 定良好的基础。 9.1 具备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理解 多学科背景下团队中每个角色的意义及 责任,独立或合作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任 务;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 下的工作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 及负责人的角色,完成应尽工作任 务。 实施要求、方法/形式及进度安排 一、实施要求 1.资源配置要求 (1)CAD 制图软件、正天暖通制图软件。 (2)学校图书馆提供知网等多种国内外数据库资源。 2.指导教师责任与要求 负责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授课期间仪表端庄大方,着装规范,举止文明。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精选设计题目,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训练学生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对学生要严格要 求、严格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设计实施期间,要求授课教师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及时答 疑学生的问题。在课程设计结束后,做好成绩考核评分和总结工作。 3.学生要求 学生应有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旷课,按时完成指导教 师布置的各项任务,遇到问题能及时联系教师。对于实施期间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或找他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论文 等弄虚作假的行为者,一律按不及格记成绩,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二、实施方法/形式 本课程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每4-5人一组。以某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为主线,针对不同气候分区,计算空调负荷、 选定设计方案,对空调机组进行选型,最后完成不同气候分区的方案对比。通过授课与讨论、课程设计等方式重点培 养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将充分利用现有实际工程案例以及知网等数据库资源,最 终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报告。 三、实施进度和安排 表 1 实施进度和安排 时间/周次 学时/ 周 实践内容(重点、难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 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教学方式 支撑课程目 标 第 3 周 内容:召开课程设计动员 会议,布置任务。 重点:布置设计任务、准 备设计资料、熟悉设计内 容。 难点:无 课程思政融入点: 明确本课程设计的设计 要求、设计内容、设计 原则及考核方式。 讲授:指导老师讲解 课程设计内容、设计 基本原则及流程。 课程设计:学生分 组,根据任务查阅相 关设计资料和手册, 安装相关软件。 目标 1 目标 3
介绍暖通空调行业在我 国双碳战略中的地位和 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 国,投身专业学习的热 情。 掌握设计任务书的基本 讲授:指导老师进行 内容:学生提交设计任务 腰求,根据不同气候分区 相关理论知识介绍 书 (严寒、寒冷、夏热冬冷、 及任务书讲解。 目标1 第4-6周 重点:设计任务书的规范 夏热冬暖、温和)进行中 课程设计:学生了解 目标3 性和逻辑性。 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初步 设计内容和要求,并 难点:选题的意义。 思路,综合考虑能源利用 进行组内分工。 效率及经济可行性。 内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 讲授:指导老师介绍 设计 相关理论知识:指导 重点:建筑负荷计算、暖 学生识图及查阅设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制定 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计资料。指导学生完 分工协作方案及明确各 空调设备选型、不同气候 成负荷计算、对不同 分区的方案对比。 自侧重点。熟悉工程图 的暖通系统方进行 难点:不同气候分区的暖 纸:调研不同气候分区的 技术经济比较、设备 目标1 第7-14周 通方案对比。 气象条件和工程设计参 目标2 数:运用天正暖通完成空 选型及对不同气候 课程思政融入点: 分区的暖通方案进 目标3 调负荷计算:选定暖通空 介绍我国主要空调企业 行对比。 调系统设计方案:完成设 如格力、美的、海尔近年 课程设计:学生根据 备选型:进行不同气候分 来的飞速发展,空调技术 各自分工内容完成 的升级,培养学生的爱国 区的暖通方案对比。 调研、设计和计算。 情怀。 讲授:指导老师对论 文撰写的规范、参考 内容: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文献格式、论文内容 重点:论文撰写。 组长统筹协同,组员整体 目标1 要求等方面进行讲 第15-16周 难点:课程论文的规范性 总结,按照标准合作撰写 目标2 解和指导。 目标3 及逻辑性、图表、符号的 报告和汇报PPT 课程设计:学生根据 正确使用。 分工内容进行设计 总结、报告撰写和 PPT制作。 内容:提交课程设计论文 讲授:教师讲授团队 并进行团队答辩 团队通过设计报告和口 答辩评分标准 重点:技术方案的汇报、 头答辩,学生的基本沟通 答辩:学生团队根据 目标1 第17周 团队答辩。 和交流能力有所提高,同 设计内容进行汇报 目标3 难点:技术方案的汇报能 时理解合作共赢的团队 答辩 力、答辩的口语表达能力 协作精神。 和沟通交流能力
3 介绍暖通空调行业在我 国双碳战略中的地位和 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 国,投身专业学习的热 情。 第 4-6 周 内容:学生提交设计任务 书 重点:设计任务书的规范 性和逻辑性。 难点:选题的意义。 掌握设计任务书的基本 要求,根据不同气候分区 (严寒、寒冷、夏热冬冷、 夏热冬暖、温和)进行中 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初步 思路,综合考虑能源利用 效率及经济可行性。 讲授:指导老师进行 相关理论知识介绍 及任务书讲解。 课程设计:学生了解 设计内容和要求,并 进行组内分工。 目标 1 目标 3 第 7-14 周 内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 设计 重点:建筑负荷计算、暖 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空调设备选型、不同气候 分区的方案对比。 难点:不同气候分区的暖 通方案对比。 课程思政融入点: 介绍我国主要空调企业 如格力、美的、海尔近年 来的飞速发展,空调技术 的升级,培养学生的爱国 情怀。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制定 分工协作方案及明确各 自侧重点。熟悉工程图 纸;调研不同气候分区的 气象条件和工程设计参 数;运用天正暖通完成空 调负荷计算;选定暖通空 调系统设计方案;完成设 备选型;进行不同气候分 区的暖通方案对比。 讲授:指导老师介绍 相关理论知识;指导 学生识图及查阅设 计资料。指导学生完 成负荷计算、对不同 的暖通系统方进行 技术经济比较、设备 选型及对不同气候 分区的暖通方案进 行对比。 课程设计:学生根据 各自分工内容完成 调研、设计和计算。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第 15-16 周 内容: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重点:论文撰写。 难点:课程论文的规范性 及逻辑性、图表、符号的 正确使用。 组长统筹协同,组员整体 总结,按照标准合作撰写 报告和汇报 PPT 讲授:指导老师对论 文撰写的规范、参考 文献格式、论文内容 要求等方面进行讲 解和指导。 课程设计:学生根据 分工内容进行设计 总结、报告撰写和 PPT 制作。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第 17 周 内容:提交课程设计论文 并进行团队答辩 重点:技术方案的汇报、 团队答辩。 难点:技术方案的汇报能 力、答辩的口语表达能力 和沟通交流能力。 团队通过设计报告和口 头答辩,学生的基本沟通 和交流能力有所提高,同 时理解合作共赢的团队 协作精神。 讲授:教师讲授团队 答辩评分标准 答辩:学生团队根据 设计内容进行汇报 答辩 目标 1 目标 3
课程思政融入点: 从论文的个人贡献度与 团队协作关系,正确认识 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 的关系。 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序 平时考核 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权重(%) 与报告撰 设计水平 团队汇报与答辩 写规范 目标1(知识目标): 根据掌握的专 掌握暖通空调负荷计算、设备 业知识,按照设 选型及系统技术方案设计,培 1 计规范正确地 0 20 15 35 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 设计了建筑的 论和暖通空调知识分析和解 暖通空调系统 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目标2(能力目标) 掌握运用知网等数据库来查 阅相关设计资料。掌握CAD、 使用现代工具 天正暖通等软件,进行暖通空 进行文献查阅、 调系统技术方案的构建和呈 调研及系统方 2 0 20 15 35 现,掌握制图软件使用技巧, 案设计,同时科 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 学合理地呈现 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作 技术方案。 为现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目标3(素质目标) 通过本次专业综合设计实验 具备团队精神, 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坚持不懈 注重团队协作, 的学习精神、合作共赢的协作 3 分工明确且各 20 0 10 30 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 有侧重,态度积 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 极。 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 基础。 合计 20 40 40 100
4 课程思政融入点: 从论文的个人贡献度与 团队协作关系,正确认识 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 的关系。 课程考核 序 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权重(%) 平时考核 与报告撰 写规范 设计水平 团队汇报与答辩 1 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暖通空调负荷计算、设备 选型及系统技术方案设计,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 论和暖通空调知识分析和解 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根 据 掌握的专 业知识,按照设 计规范正确地 设计了建筑的 暖通空调系统 0 20 15 35 2 目标 2(能力目标) 掌握运用知网等数据库来查 阅相关设计资料。掌握 CAD、 天正暖通等软件,进行暖通空 调系统技术方案的构建和呈 现,掌握制图软件使用技巧, 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 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作 为现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使 用 现代工具 进行文献查阅、 调 研 及 系统方 案设计,同时科 学合理地呈现 技术方案。 0 20 15 35 3 目标 3(素质目标) 通过本次专业综合设计实验 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坚持不懈 的学习精神、合作共赢的协作 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 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 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 基础。 具备团队精神, 注重团队协作, 分工明确且各 有侧重,态度积 极。 20 0 10 30 合计 20 40 40 100
评价标准:课程设计论文(团队形式提交,4-5人一组),课程设计论文评价标准参照附录1-3。(本标准为团队总分, 个人得分=团队总分×个人贡献度,具体参照《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团队项目(Capstone)实施细则评分执行。) 大纲编写时间:2022/2/20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郭晓娟 日期:2022年02月25日 5
5 评价标准:课程设计论文(团队形式提交,4-5 人一组),课程设计论文评价标准参照附录 1-3。(本标准为团队总分, 个人得分=团队总分×个人贡献度,具体参照《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团队项目(Capstone)实施细则评分执行。) 大纲编写时间:2022/2/20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 2022 年 02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