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验内容 教学特点 本课程是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现代教育理论及教学技术将物理学基础知 识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学科;同时,物理教学概论的 理论知识又是用来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另外从 其产生发展来看,它还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以上这些特点, 弄清弄懂理论,加强实践,面向基础教育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将基础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并 适当强化、提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师范性特点,在教学中改“以教论学”的观点为“以学论 教”的观点,改封闭型为开放型,积极推进讨论式和探究式、学导式、问题式教学,提高学 生参与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和道德感,充分发挥他们的 主体地位 教学中力求实际,注重实效,并尽可能多地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促进教学改 革,加大力度和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结构,适时强化教学实践,活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注重过程,拓宽改革方向,使该门课程真正成为高等师范物理专业 的核心主干课程 《中学翟艇法》證银计劍 [日期:2005年4月21日阅读:74次]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方案 Subject Matter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middle school Physics 课程编号:070114319 适用专业:物理学(师范类专科) 学时数:68学时(讲课54学时十实验14学时)+自学28学时(隐性学时) 学分数:4
(3)实验内容 二、教学特点 本课程是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现代教育理论及教学技术将物理学基础知 识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学科;同时,物理教学概论的 理论知识又是用来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另外从 其产生发展来看,它还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以上这些特点, 弄清弄懂理论,加强实践,面向基础教育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将基础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并 适当强化、提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师范性特点,在教学中改“以教论学”的观点为“以学论 教”的观点,改封闭型为开放型,积极推进讨论式和探究式、学导式、问题式教学,提高学 生参与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和道德感,充分发挥他们的 主体地位。 教学中力求实际,注重实效,并尽可能多地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促进教学改 革,加大力度和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结构,适时强化教学实践,活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注重过程,拓宽改革方向,使该门课程真正成为高等师范物理专业 的核心主干课程。 《中学物理教学法》授课计划 [日期:2005 年 4 月 21 日 阅读:74 次]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方案 Subject Matter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middle school Physics 课程编号:070114319 适用专业:物理学(师范类专科) 学时数:68 学时(讲课 54 学时+实验 14 学时)+自学 28 学时(隐性学时)) 学分数:4
执笔者:王广泰 编写日期:2005年4月 、课程的性质和教育目标 本门课程是体现高师物理学本科专业师范性的核心主干课程。在编写中结合新的教学 理念和课改精神,对原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构,增设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基础教育 改革的内容。在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的基本要求等都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因本课程的内 容多,实践性强,特增加了28学时(隐性),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边缘 学科,是高师物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主要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开设该门课 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教学技能(包括实验技能)的初步 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学物 理教师奠定坚定的基础 2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社会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的双向要求针对中学物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需要, 以创新型教师知识,能力和素养为起点,面向基础教育及纳新的教学理念,在重视物理教 学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教育的同时,重视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 质 3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与学 的基本理论和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教材,选择 教法的能力,以及进行物理教育测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训练学生的教学基 本功,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际教学能力,为开展中学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时分配的建议 建议课程学时数为68学时左右,理论教学54学时,教学基本理论(30学时左右,需 隐性学时8学时左右),教材教法分析(24学时左右,需隐性学时4学时),实验(14学 时左右,需隐性学时6学时左右),见习试教(隐性学时4学时左右),微格试教(需隐性 学时6学时左右)。 课程内容及要求
执笔者:王广泰 编写日期:2005 年 4 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育目标 本门课程是体现高师物理学本科专业师范性的核心主干课程。在编写中结合新的教学 理念和课改精神,对原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构,增设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基础教育 改革的内容。在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的基本要求等都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因本课程的内 容多,实践性强,特增加了 28 学时(隐性),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边缘 学科,是高师物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主要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开设该门课 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教学技能(包括实验技能)的初步 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学物 理教师奠定坚定的基础。 2.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社会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的双向要求针对中学物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需要, 以创新型教师知识,能力和素养为起点,面向基础教育及纳新的教学理念,在重视物理教 学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教育的同时,重视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 质。 3.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与学 的基本理论和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教材,选择 教法的能力,以及进行物理教育测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训练学生的教学基 本功,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际教学能力,为开展中学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的建议 建议课程学时数为 68 学时左右,理论教学 54 学时,教学基本理论(30 学时左右,需 隐性学时 8 学时左右),教材教法分析(24 学时左右,需隐性学时 4 学时),实验(14 学 时左右,需隐性学时 6 学时左右),见习试教(隐性学时 4 学时左右),微格试教(需隐性 学时 6 学时左右)。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教学基本理论及教材教法分析(54+12学时)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1)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内容;(2)物理教育的改革、 发展简介;(3)物理教学课程的基本研究方法。 2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物理教学论课程性质与研究对象:(2)理解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内容:(3)了 解物理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4)初步理解该门课程的研究方法。 3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性质、特征与研究对象: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内容 该门课程的研究方法; (2)教学的难点是物理教学论课程的研究方法 (3)新知识点 物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部分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进行了展示 5实践要求及课堂训练方案 讨论探究有关重点、难点的内容。 6课外训练指导方案 结合基础教育课改方面的内容拟编专题讨论纲目,让学生利用多种信息源,搜集资料, 进行专题讨论。 7自学指导方案 (1)阅读参考有关物理教学论有关资料:(2)学习有关《物理课程标准》一些文献 第二章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1教学内容 (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基本任务;(2)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与结构特点;(3)中学生物 理学习的心理特点:(4)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原理过程和方法:;(5)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 原则:(6)物理教学方法论:(7)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 2教学要求
第一篇 教学基本理论及教材教法分析(54+12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内容 (1)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内容;(2)物理教育的改革、 发展简介;(3)物理教学课程的基本研究方法。 2.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物理教学论课程性质与研究对象;(2)理解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内容;(3)了 解物理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4)初步理解该门课程的研究方法。 3.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性质、特征与研究对象;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内容; 该门课程的研究方法; (2)教学的难点是物理教学论课程的研究方法。 (3)新知识点 物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部分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进行了展示。 5.实践要求及课堂训练方案 讨论探究有关重点、难点的内容。 6.课外训练指导方案 结合基础教育课改方面的内容拟编专题讨论纲目,让学生利用多种信息源,搜集资料, 进行专题讨论。 7.自学指导方案 (1)阅读参考有关物理教学论有关资料;(2)学习有关《物理课程标准》一些文献。 第二章 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1.教学内容 (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基本任务;(2)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与结构特点;(3)中学生物 理学习的心理特点;(4)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原理过程和方法;(5)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 原则;(6)物理教学方法论;(7)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 2.教学要求
(1)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物理知识结构及特点,中学生学习的心理 特点及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原理过程和方法:(2)掌握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中学物 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及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3.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原则在物 理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中学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2)教学的难点是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原理过程和方法;中 学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4.新知识点 中学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等。 5.教学方法与手 (1)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与自学讨论控究相结合、多种方法并举。 (2)教学手段 根据课程内容恰当选用、优化组合,尽是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实践要求及课堂训练方案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中学物理中的有关章节、用物理教学论观点方法 剖析、研讨,使学生学得充实扎实 7.课外训练指导方案 选编重整课外练习内容,增补有关物理教育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研讨专题,进行讨论。 8自学指导方案 结合课内相关内容,阅读与本章重点内容有关的专著及报刊,拓展对重点及难点内容 的理解与掌握。 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 1教学内容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2)物理概念教学;(3)物理规律教学:(4)物理练习教学;(5)物 理复习教学:(6)中学物理课外活动 2教学要求 (1)明确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2)掌握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基本方式方法;(3)
(1)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物理知识结构及特点,中学生学习的心理 特点及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原理过程和方法;(2)掌握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中学物 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及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3.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原则在物 理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中学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2)教学的难点是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原理过程和方法;中 学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4.新知识点 中学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等。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与自学讨论控究相结合、多种方法并举。 (2)教学手段 根据课程内容恰当选用、优化组合,尽是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 实践要求及课堂训练方案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中学物理中的有关章节、用物理教学论观点方法 剖析、研讨,使学生学得充实扎实。 7. 课外训练指导方案 选编重整课外练习内容,增补有关物理教育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研讨专题,进行讨论。 8. 自学指导方案 结合课内相关内容,阅读与本章重点内容有关的专著及报刊,拓展对重点及难点内容 的理解与掌握。 第三章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 1.教学内容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2)物理概念教学;(3)物理规律教学;(4)物理练习教学;(5)物 理复习教学;(6)中学物理课外活动。 2.教学要求 (1)明确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2)掌握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基本方式方法;(3)
了解素质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3.教材的重难点 (1)教材的重点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 (2)难点是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的理解和掌握。 4.新知识点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控究 5.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多种手段优化设计。 6.实践要求及课堂训练典型评析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中学物理的有关内容进行微格训练典型评析):(2)采用课 堂讨论等方式,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7课外训练指导方案 (1)充实有关的习题,加强练习:(2)布置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格训练 8.自学指导方案 (1)阅读本章重点内容有关的专著文章;(2)撰写小论文等。 第四章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1教学内容 (1)中学物理教学手段与技能:(2)中学物理教材分析:(3)中学物理教师的备课:(4)中 学物理教学研究 2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手段运用:(2)掌握教材分析人备课的要求及方法:(3)初步 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3.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中学物理教学手段与技能,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中学物理教师的备课 和要求及方法 (2)教学的难点是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的理解 4.新知识点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的微格训练。 5.教学方法与手段
了解素质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3.教材的重难点 (1)教材的重点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 (2)难点是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的理解和掌握。 4.新知识点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控究,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多种手段优化设计。 6. 实践要求及课堂训练典型评析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中学物理的有关内容进行微格训练典型评析);(2)采用课 堂讨论等方式,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7.课外训练指导方案 (1)充实有关的习题,加强练习;(2)布置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格训练。 8. 自学指导方案 (1)阅读本章重点内容有关的专著文章;(2)撰写小论文等。 第四章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1.教学内容 (1)中学物理教学手段与技能;(2)中学物理教材分析;(3)中学物理教师的备课;(4)中 学物理教学研究。 2.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手段运用;(2)掌握教材分析人备课的要求及方法;(3)初步 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3.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中学物理教学手段与技能,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中学物理教师的备课 和要求及方法; (2)教学的难点是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的理解。 4.新知识点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的微格训练。 5. 教学方法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