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教案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绪论 第一章形态结构与分类 23456789 222222222 第二章食用菌的生理与生态 第三章食用菌的制种与菌种保藏 第三章食用菌的制种与菌种保藏 第四章食用菌的生产方式 第五章香菇栽培 第五章香菇栽培 第六章黑木耳栽培 第七章平菇栽培 10 第八章珍稀菇类栽培 二、授课內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理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总课时数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2 及分类 食用菌的生理与生 2 食用菌的制种及菌 3\种保藏 4食用菌栽培方式 5香菇栽培一 6黑木耳生产 7平菇生产 2224242112 2 8|珍稀菇类栽培 10
1 《食用菌栽培学》教案 一、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 绪论 2 2 第一章 形态结构与分类 3 2 第二章 食用菌的生理与生态 4 2 第三章 食用菌的制种与菌种保藏 5 2 第三章 食用菌的制种与菌种保藏 6 2 第四章 食用菌的生产方式 7 2 第五章 香菇栽培 8 2 第五章 香菇栽培 9 2 第六章 黑木耳栽培 10 1 第七章 平菇栽培 10 1 第八章 珍稀菇类栽培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绪论 2 2 1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及分类 2 2 2 食用菌的生理与生 态 2 2 4 3 食用菌的制种及菌 种保藏 4 4 8 4 食用菌栽培方式 2 2 5 香菇栽培 4 4 6 黑木耳生产 2 2 4 7 平菇生产 1 2 3 8 珍稀菇类栽培 1 1 合 计 20 10 30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绪论 目的掌握食用菌的基本特征、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本课程 要求的性质和任务 重点重点:食用菌的基本特征及产业发展趋势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概述 2学时 理论讲授; 概述 举例 1、什么是食用菌? 俗称 3、分类地位 、基本特征 1、种类繁多 2、食用菌价值 3、生产容易 4、经济的差 5、生态的差好 6、中国入世后的机遇 第二节国内外产业现状 、国际产业现状 国内外产业现状 产业发展趋势 四、我省现状及优势 2
2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 称 绪论 目 的 要 求 掌握食用菌的基本特征、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本课程 的性质和任务 重 点 难 点 重点:食用菌的基本特征及产业发展趋势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概述 1、什么是食用菌? 2、俗称 3、分类地位 二、基本特征 1、种类繁多 2、食用菌价值 3、生产容易 4、经济的差 5、生态的差好 6、中国入世后的机遇 第二节 国内外产业现状 一、国际产业现状 二、国内外产业现状 三、产业发展趋势 四、我省现状及优势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目的了解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掌握食药用菌在真菌分类 要求学中的地位 重点重点:菌丝体、子实体形态及大型真菌的分类 难点难点:毒菌的识别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菌丝体的形态及特征 2学时 理论讲授; 、休眠体 举例 子实体的形态及特征 四、大型真菌的分类 五、毒菌及其识别
3 名 称 第一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目 的 要 求 了解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掌握食药用菌在真菌分类 学中的地位 重 点 难 点 重点:菌丝体、子实体形态及大型真菌的分类 难点:毒菌的识别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学时 一、菌丝体的形态及特征 二、休眠体 三、子实体的形态及特征 四、大型真菌的分类 五、毒菌及其识别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第二章食用菌的生理状态 目的掌握食用菌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 要求 重点重点:食用菌的营养特点及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难点难点:理解环境条件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综合影响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生理生态的基本概念 2学时 理论讲授, 、营养物质 举例说明 营养特点 四、生长与发育 1、生活史 2、生长 3、发育 五、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营养 2、温度 3、水分和湿度 4、氧气和二氧化碳 6、酸碱度 7、生物因子
4 名 称 第二章 食用菌的生理状态 目 的 要 求 掌握食用菌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 重 点 难 点 重点:食用菌的营养特点及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难点:理解环境条件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综合影响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学时 一、生理生态的基本概念 二、营养物质 三、营养特点 四、生长与发育 1、生活史 2、生长 3、发育 五、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营养 2、温度 3、水分和湿度 4、氧气和二氧化碳 5、光照 6、酸碱度 7、生物因子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名称第三章食用菌制种及菌种保藏 日的掌握食用菌菌种扩繁和保藏方法,了解食用菌菌种的分离方法 要求 重点 级菌种的制种技术 难点:1、菌种质量鉴别 2、菌种退化概念及复壮技术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概述 4学时 理论讲授 第二节基本设施 第三节菌种分离 、食用菌交配系 、孢子分离法 、组织分离法 第四节菌种扩繁 母种制备 二级菌种制备 、三级菌种生产 定义 2、培养基制备 3、装袋灭菌 4、出锅、冷却 5、接菌 (1)无菌室准备 (2)接菌 6、培养 四、菌种保藏 五、菌种复壮
5 名 称 第三章 食用菌制种及菌种保藏 目 的 要 求 掌握食用菌菌种扩繁和保藏方法,了解食用菌菌种的分离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 一、二、三级菌种的制种技术 难点:1、菌种质量鉴别 2、菌种退化概念及复壮技术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设施 第三节 菌种分离 一、食用菌交配系 二、孢子分离法 三、组织分离法 第四节 菌种扩繁 一、母种制备 二、二级菌种制备 三、三级菌种生产 1、定义 2、培养基制备 3、装袋灭菌 4、出锅、冷却 5、接菌 (1)无菌室准备 (2)接菌 6、培养 四、菌种保藏 五、菌种复壮 理论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