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学时:50学时(理论38学时) 适用专业:植物科技学院本科专业 任课欲师:冯乃杰 票龙江八一取垦大学
1 教 案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学时:50 学时(理论 38 学时) 适用专业:植物科技学院本科专业 任课教师:冯乃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果次 周次学时 教学内容 货论 1/2 邛一酸化总 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化学组成 核酸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2/4 第四节病毒和核蛋白 第二章曇白化驰 1/6第一节氢基酸 第二节肽 2/ 第三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第四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10 第五节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节酶的催化性质 节晦的命名与分类 2/12 第三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第四节酶的作用机制 1/14第五节别构酶与同工酶 第六节维生素与辅酶 第四拿代 第一节新陈代谢概论 第二节生物体内的糖类 第三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廓 1/18第四节糖酵解 第五节三羧酸循环 第六节磷酸戊糖途径 2/20 第七节单糖的生物合成 第八节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第五章生物化 6 1/22|第—节生物氧化概述 第二节电子传递链 2
2 一、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次 / 学时 教学内容 1 1 / 2 绪论 第一章 核酸化学 第一节 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化学组成 第二节 核酸的空间结构 2 / 4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第四节 病毒和核蛋白 2 1 / 6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氨基酸 第二节 肽 2/ 8 第三节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 1 / 10 第四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五节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第三章 酶 第一节 酶的催化性质 2 / 12 第二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4 1/ 14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别构酶与同工酶 第六节 维生素与辅酶 2/ 16 第四章 糖代谢 第一节 新陈代谢概论 第二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第三节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5 1 / 18 第四节 糖酵解 2 / 20 第五节 三羧酸循环 第六节 磷酸戊糖途径 第七节 单糖的生物合成 第八节 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6 1 / 22 第五章 生物氧化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第二节 电子传递链
2/24 第三节氧化磷酸化 第四节其他末端氧化酶系统 第六拿脂代誉 第一节生物体内的脂类 1/26 第二节脂肪的降麻 节脂肪的生物合成 蛩白掀的路促降解和氨基酸代 第一节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2/28 第二节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 第三节氨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第八酸的促降席和核代 1/30苇九拿被畋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 8 二、逆向转录 2/32三、基因突变 四、DNA的损伤和修身 第二节R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基因工程简介 1/34第十拿番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蛋白质合成体系的组成 tRNA 三、核糖体 1/36四、辅助因子 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一、氢基酸的活化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10 1/38三、真核细胞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四、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 耶十一章代谢训节
3 2 / 24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 第四节 其他末端氧化酶系统 7 1 / 26 第六章 脂类代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脂类 第二节 脂肪的降解 第三节 脂肪的生物合成 2/ 28 第七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 第三节 氨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8 1 / 30 第八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酸代谢 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 的生物合成 一、复制 2 / 32 二、逆向转录 三、基因突变 四、DNA 的损伤和修复 9 1 / 34 第二节 RNA 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基因工程简介 第十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体系的组成 一、mRNA 1 / 36 二、tRNA 三、核糖体 四、辅助因子 第二节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一、氨基酸的活化 10 1 / 38 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三、真核细胞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四、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 第十一章 代谢调节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总课时数 数 0.5 1核酸化学 3.5 2蛋白质化学 3酶 5 4|糖类和糖类代谢 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 酸化 6脂类代谢 2 7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和氨基酸代谢 8核酸的酶促降解和 核酸代谢 9核酸的生物合成 10蚕白质的生物合成 4 11代谢调节 实验时数:12学时 周次‖学时数序号 实验名称 酶的基本性质 3456789 3366332 12345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氢基酸的纸层析法 脂肪漫提 索氏脂肪漫提 7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选12学时)
4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 次 理论课时 数 实验课时 数 总课时数 绪论 0.5 0.5 1 核酸化学 3.5 3.5 2 蛋白质化学 5 5 3 酶 5 5 4 糖类和糖类代谢 6 6 5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 酸化 4 4 6 脂类代谢 2 2 7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和氨基酸代谢 2 2 8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 核酸代谢 1 1 9 核酸的生物合成 4 4 10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 4 11 代谢调节 1 1 合 计 38 38 实验时数:12 学时 周 次 学时数 序 号 实 验 名 称 3 3 1 酶的基本性质 4 3 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 6 3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6 6 4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7 3 5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8 3 6 脂肪浸提-----索氏脂肪浸提 法 9 2 7 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 (选 12 学时)
三、单元孰学计划 论 通过学习绪论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了解 要求|生物化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了解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以及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并且让学生懂得生物化学的学 习方法。 重点: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内容 难点:生物化学的应用 教学组织 敏学方法 0.5学时 、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理论讲授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三、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例说明 四、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五、友样学习生物化学
5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 称 绪 论 目 的 要 求 通过学习绪论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了解 生物化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了解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以及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并且让学生懂得生物化学的学 习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内容 难点:生物化学的应用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0.5 学时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三、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四、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五、怎样学习生物化学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