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将传统 六书”去三而留其三,建立了汉字造字 法的一个新系统,即著名的“三书说”: “象形、象意、形声叫做三书,足以范围 切中国文字
进入20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将传统 “六书”去三而留其三,建立了汉字造字 法的一个新系统,即著名的“三书说”: “象形、象意、形声叫做三书,足以范围 一切中国文字
此“三书说”排斥假借造字法, 分“象形”和“象意”,而唐氏自 口对此二书又纠葛不清,不能自圆 已说,整个“三书说”不符合汉字 创制发展以记录汉语词的实际,因 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鲜有赞同 承继者
此“三书说”排斥假借造字法, 分“象形”和“象意”,而唐氏自 己对此二书又纠葛不清,不能自圆 已说,整个“三书说”不符合汉字 创制发展以记录汉语词的实际,因 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鲜有赞同 承继者
值得欣喜的是,在20世纪的后50年, 中国学术界岀现了三家研究解说造字理 论的新“三书说”。这就是:(1)陈 梦家先生1956年研究认为,汉字造字法 在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完备,这就是 “象形、假借、形声”,而且后世汉字 仍然按照这三种方法和类型继续发展
值得欣喜的是,在20世纪的后50年, 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三家研究解说造字理 论的新“三书说”。这就是:(1)陈 梦家先生1956年研究认为,汉字造字法 在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完备,这就是 “象形、假借、形声”,而且后世汉字 仍然按照这三种方法和类型继续发展
(2)裘锡圭先生1988年基本同意陈 梦家先生的“三书说”,但是作了一些 修正:“我们认为陈氏的三书说基本上 是合理的,只是象形应改为表意(指用 意符造字)。这样才能使汉字所有的表 意字在三书里都有它们的位置
(2)裘锡圭先生1988年基本同意陈 梦家先生的“三书说”,但是作了一些 修正:“我们认为陈氏的三书说基本上 是合理的,只是象形应改为表意(指用 意符造字)。这样才能使汉字所有的表 意字在三书里都有它们的位置
(3)刘又辛、方有国二先生 2000年提出了汉字发展为图画文字 (商代以前)、表音文字(商代至 秦)和形音文字(秦汉至现代)的 三阶段说,提出了汉字造字法为 “表形、假借、形声”的三书说
(3)刘又辛、方有国二先生 2000年提出了汉字发展为图画文字 (商代以前)、表音文字(商代至 秦)和形音文字(秦汉至现代)的 三阶段说,提出了汉字造字法为 “表形、假借、形声”的三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