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明清学术与文化 、学术思潮的演变 、西学东渐
第十三讲 明清学术与文化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二、西学东渐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2.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潮 3.清朝朴学的兴起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2.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潮 3. 清朝朴学的兴起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以不同方式为发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 宋 提供了宇宙论、本体论的论证。 ▲以儒家的圣人为理想人格,以实现圣 陈来著 明 人的精神境界为人生的终极目的。 理 ▲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道德原 学 理,以不同方式论证儒家的道德原理具 有内在的基础,以存天理、去人欲为道 德实践的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而提 出并实践各种“为学功夫”即具体的修 养方法。这些方法的条目主要来自《四 魔论宋明理学 书》及早期道学的讨论,而特别集中于 包括心学)的特点心性的功夫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四方上下日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往古来今日宙 《大学》八条目 宇宙便是吾心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 吾心便是宇宙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 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 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便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 今之论学者只务添人底,自家 乎其极。至其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 只是减他底,此所以不同。 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朱熹《大学格物补传》 陆九渊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 流余裔,师承有自,矩镬秩 王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 可 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 取改错。学术之分,则自陈 献章、王守仁始。宗献章者 日江门之学,孤行独诣,其 传不远。宗守仁者日姚江之 学,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 驰。门徒遍天下,流传百余 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 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 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明史·儒林传序》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