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n一活动构件数:P1一低幅的数目:P一高副的数目;注意:当引入一个低副 自由度就减少两个:当引入一个高副,自由度就减少一个。 、机构运动确定的条件 机构原动件数与自由度数相等,且F≥1(F>0) 例 所以是刚架结构,而不能作为机构。对上述情况,为了使机构有确定的运动,常采 取的办法:在远离原动件处 1.加一杆(F=3)和一个低幅(P1=2) F=3n-2P1-P=3×1-2×1-0=1 2.将一个低幅变为一个高副,即减去了一个约束。 四、计算机构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1.复合铰链 2、3、4三个构件在C点形成了二个转动副,而不是一个 若m个构件在一点组成一个复合铰链时,其转动副数目:m-1个 2.局部自由度 改善接触情况 减小摩擦 F=3×2-2×2-1=1 F=3×3-3×2-1= 称小滚子处的滚动副为局部自由度。当把它焊死在从动构件上,再计算自由度时不 予考虑。 3虚约束:在运动副引入的约束中,重复的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 加入虚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受力状况,增加刚度等。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将虚约束除
式中,n-活动构件数;PL-低幅的数目;PH-高副的数目;注意:当引入一个低副, 自由度就减少两个;当引入一个高副,自由度就减少一个。 三、机构运动确定的条件 机构原动件数与自由度数相等,且 F≥1(F>0) 例 F=3n-2PL-PH=3×2-2×3-0 =0 所以是刚架结构,而不能作为机构。对上述情况,为了使机构有确定的运动,常采 取的办法:在远离原动件处 1.加一杆(F=3)和一个低幅(PL=2) F=3n-2PL-PH=3×1-2×1-0=1 2.将一个低幅变为一个高副,即减去了一个约束。 四、计算机构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1.复合铰链 2、3、4 三个构件在 C 点形成了二个转动副,而不是一个: 若 m 个构件在一点组成一个复合铰链时,其转动副数目:m-1 个 2.局部自由度 F=3×2-2×2-1=1 F=3×3-3×2-1= 2 ? 称小滚子处的滚动副为局部自由度。当把它焊死在从动构件上,再计算自由度时不 予考虑。 3.虚约束:在运动副引入的约束中,重复的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 加入虚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受力状况,增加刚度等。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将虚约束除
去不计 虚约束是在特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平面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出现在下列场合 1)重复移动副 两构件之间组成几个导路互相平行或重合的移动副,只有一个移动副起约束作用,其他 处则为虚约束,如图3.14所示。计算自由度时,只按一个移动副计算 压板 2E2 孔E 图3.13运动轨迹重合引入虚约束 3.14移动方向一致引入的虚约束 2)重复转动副 两构件之间组成几个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转动副,只有一个转动副起约束作用,其他 处则为虚约束,如图3.15所示。计算自由度时,只按一个转动副计算 图3.15轴线重合引入的虚约束 3)重复轨迹 机构中两构件相连,连接前被连接件上连接点的轨迹和连接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则 此连接引入的约束为虚约束,如图3.13b所示 4)重复高副 机构中对传递运动不起独立作用的对称部分称为虚约束。如图3.16所示的行星轮系 为了受力均衡,采用了三个行星轮对称布置,从运动的角度来看,只需要一个行星轮即可满 足要求。因此其中只有一个行星轮所组成的运动副为有效约束
去不计。 虚约束是在特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平面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出现在下列场合: 1)重复移动副 两构件之间组成几个导路互相平行或重合的移动副,只有一个移动副起约束作用,其他 处则为虚约束,如图 3.14 所示。计算自由度时,只按一个移动副计算。 (a) (b) 图 3.13 运动轨迹重合引入虚约束 图 3.14 移动方向一致引入的虚约束 2) 重复转动副 两构件之间组成几个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转动副,只有一个转动副起约束作用,其他 处则为虚约束,如图 3.15 所示。计算自由度时,只按一个转动副计算。 图 3.15 轴线重合引入的虚约束 3) 重复轨迹 机构中两构件相连,连接前被连接件上连接点的轨迹和连接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则 此连接引入的约束为虚约束,如图 3.13b 所示。 4)重复高副 机构中对传递运动不起独立作用的对称部分称为虚约束。如图 3.16 所示的行星轮系, 为了受力均衡,采用了三个行星轮对称布置,从运动的角度来看,只需要一个行星轮即可满 足要求。因此其中只有一个行星轮所组成的运动副为有效约束
EBD 图3.16重复高副引入的虚约束 例3-4计算图3.17所示大筛机构的自由度。 网e2=~am 图3.17大筛机构 解由图可知,机构中的滚子具有局部自由度。顶杆3与机架8在E和E′处组成两个 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其中之一是虚约束。C处是复合铰链。在计算自由度时,将滚子F与顶杆 3看成是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消除局部自由度,再去掉移动副E和E′中的一个虚约束 E′,复合铰链C含有二个转动副。因此,该机构的可动构件数为n=7,低副P=9,高副P=1, 由式(3-1)得 F=3n-P-P=3×7-2×9-1=2 此机构的自由度等于2。 作业:P15习题9
图 3.16 重复高副引入的虚约束 例 3—4 计算图 3.17 所示大筛机构的自由度。 图 3.17 大筛机构 解 由图可知,机构中的滚子具有局部自由度。顶杆 3 与机架 8 在 E 和 E′处组成两个 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其中之一是虚约束。C 处是复合铰链。在计算自由度时,将滚子 F 与顶杆 3 看成是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消除局部自由度,再去掉移动副 E 和 E′中的一个虚约束 E′,复合铰链 C 含有二个转动副。因此,该机构的可动构件数为 n=7,低副 PL=9,高副 PH=1, 由式(3—1)得 F=3n-PL-PH=3×7-2×9-1=2 此机构的自由度等于 2。 作业: P158 习题 9
3.2.1-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 l、教学目的: 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各种类型 2、重点与难点: 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 难点:铰链机构的演化 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 4、教学时间:2学时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个构件用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连接,且各构件均在相互平行平 面内运动的机构,又称为平面低副构。平面连杆机构的优点是:构件间均为面接触,承载能 力强,耐磨损;构件间的接触表面是圆柱面和平面,易于制造和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能实 现多种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其缺点是:传动效率低;当构件数目多时,累计运动误差较大 高速运转时不平衡动载荷较大,且难于消除。 二、平面四杆机构及铰链四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中,以四个构件呈杆状组成的为平面四杆机构。全部用转动副连接的平面四杆 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三、平面四杆机构可分为两类: 1.全转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连杆 B 连架杆 连架杆 机架 D A
3.2.1-2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 1、教学目的: 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各种类型 2、重点与难点: 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 难点:铰链机构的演化 3、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 4、教学时间:2 学时 一、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个构件用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连接,且各构件均在相互平行平 面内运动的机构,又称为平面低副构。平面连杆机构的优点是:构件间均为面接触,承载能 力强,耐磨损;构件间的接触表面是圆柱面和平面,易于制造和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能实 现多种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其缺点是:传动效率低;当构件数目多时,累计运动误差较大; 高速运转时不平衡动载荷较大,且难于消除。 二、平面四杆机构及铰链四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中,以四个构件呈杆状组成的为平面四杆机构。全部用转动副连接的平面四杆 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三、平面四杆机构可分为两类: 1.全转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