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单位(盖章) 命题人_林承全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系领导审核签字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机械设计基础》(1)期末考试试卷 系机电工程班级_姓名 考号 题号 五 总分复核人 得分 得分核分人]一.填空题(30分,每题1分) 1.由于带传动存在 ,所以不能保 2.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一定值时,要增加带传动的传动能力,就应 增加_ 和 3.齿数愈少,齿根厚度就愈 轮齿的弯曲应力就 愈 因此,齿形系数Yt就愈 4.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主要有 和 5.根据受载荷的不同,轴分为」 其中 主要承受弯矩; 主要承 受扭矩; 既承受弯矩,也承受扭矩 6.根据磨擦状态分,滑动轴承的磨擦状态一般分 为 两类。按 承受载荷的方向不同,将滑动轴承分为 7.滚动轴承的典型结构由
命题单位(盖章) 命题人 林 承 全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系领导审核签字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5~2006 学年度第一学期 《机械设计基础》(1)期末考试试卷 系 机电工程 班级 姓名 考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复核人 得分 一.填空题(30 分,每题 1 分) 1 . 由 于 带 传 动 存 在 , 所 以 不 能 保 证 。 2.在 一定 的 条件 下 ,f 为 一定 值 时,要 增加 带 传动 的 传动 能 力 ,就 应 增加 和 。 3 .齿数愈少,齿根厚度就愈 ;轮齿的弯曲应力就 愈 ;因此,齿形系数 Y f 就 愈 。 4. 蜗杆 传 动的 失 效形 式 主要 有 和 。 5.根据受载荷的 不同 , 轴分 为 ; ; 。 其中 主要 承 受 弯 矩 ; 主要承 受扭矩; 既承受弯矩,也承受扭矩。 6 . 根 据 磨 擦 状 态 分 , 滑 动 轴 承 的 磨 擦 状 态 一 般 分 为 ; 两 类。 按 承 受 载 荷 的 方 向 不 同 , 将 滑 动 轴 承 分 为 和 。 7.滚动轴承的典 型结 构 由 ; ; 得分 核分人
等四部分组成。 8.联轴器根据内部是否有弹性零件,分为 联轴器和 联轴器 9.理想的齿轮材料性能应是齿面 齿芯 10.选择润滑油粘度的一般原则是:重载低速,应选粘度_的 油;高速应选粘度」 的油;工作温度低应选粘度_的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为了保证带的传动能力,小带轮的包角a1应 (A)<120° (B)>120° (C)<150° (D)>150° 2.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准则是以不产生 破坏为前提建立起来的。 (A)疲劳点蚀;(B)磨损;(C)胶合;(D)塑性变形 3.一对啮合的齿轮,小齿轮为硬齿面,大齿轮为软齿面,因此 (A) OHI >OH2, [o]HI> [o JH2; (B) OHIOH2 H1> [o]H2; (C)oHI< 0H2, o hi< o ]H2 (D) OHI OH2 [o] Hl=[o]H2。 4 齿轮的齿面疲劳点蚀首先发生在 的 部位。 (A)靠近节线的齿根表面上; (B)靠近节线的齿顶表面上 (C)在节线上 (D)同时在齿根和齿顶表面上。 5.在一传动机构中,有圆锥齿轮传动和圆柱齿轮传动时,应将圆锥 齿轮传动安排在 (A)高速级;(B)低速级;(C)中速级; (D)任意 位置。 6.装有张紧轮的带传动,带的寿命将
; 等四部分组成。 8. 联 轴 器 根 据 内 部 是 否 有 弹 性 零 件 , 分 为 联 轴 器 和 联轴器; 9.理想的齿轮材 料性 能 应是 齿 面 ;齿芯 。 10.选 择润 滑 油粘 度 的一 般 原则 是 :重 载 低速 ,应选 粘 度 的 油; 高 速应 选 粘度 的 油; 工 作温 度 低 应选 粘 度 的油。 二、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为 了 保证 带 的传 动 能力 ,小 带轮 的 包角 1 应 。 (A)<120 (B)>120 (C)<150 (D)>150 2 . 齿 面 的 接 触 疲 劳 强 度 设 计 准 则 是 以 不 产 生 破坏为前提建立起来的。 (A)疲劳点蚀; (B)磨损; (C)胶合; (D)塑性变形。 3 .一对啮合的齿轮,小齿轮为硬齿面,大齿轮为软齿面,因此 有 。 (A)H1 H2 , [] H1 []H2 ; (B) H1= H2 , [] H1 []H2 ; (C)H1 H2 , []H1 []H2 ; (D) H1 H2 , [] H1=[]H2 。 4 . 齿 轮 的 齿 面 疲 劳 点 蚀 首 先 发 生 在 的 部位。 (A)靠近节线的齿 根 表面 上 ; (B)靠近节线的齿 顶表 面 上; (C)在 节 线上 ; (D)同 时在 齿 根和 齿 顶表 面 上。 5. 在 一 传动 机 构 中, 有 圆 锥 齿轮 传 动 和 圆柱 齿 轮 传动 时 , 应 将圆 锥 齿轮传动安排在 。 (A)高速级; ( B)低 速 级 ; (C)中速级; (D)任意 位置。 6.装有张紧轮的 带传 动 ,带 的 寿命 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7.如果一转轴工作时是正反转运动,则轴的计算弯矩公式 Me=√M2+(a7)中a应取 (A)0.3 (B)0.6; 8.为了提高轴的刚度,应采取 的措施 (A)以合金钢代替碳素钢 (B)以球墨铸铁代替碳素钢 (C)提高轴的表面质量 (D)加大轴径。 9.为了把润滑油导入整个磨擦表面之间,应在轴瓦的 开设油沟 (A)非承载区;(B)承载区;(C)任意位置;(D)承载区与非承 载区之间 10.带安装后,带在槽中的三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只有 是正确的。 33 三、问答题(每问5分,共20分) 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在传动比i、中心距a及其它条件都不 变的情况下,若减小模数m并相应地增加齿数z1和z,试问这对弯 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各有什么影响? 在闭式传动中,若强度条件允许,这种减小模数增加齿数的设 计方案有什么好处?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7 . 如 果 一 转 轴 工 作 时 是 正 反 转 运 动 , 则 轴 的 计 算 弯 矩 公 式 e ( ) 2 M = M + T 中 应取 。 (A) 0.3; (B) 0.6; (C) 1; (D) 2。 8.为了提高轴的 刚度 , 应采 取 的措施 (A) 以合金钢代替碳素钢; (B)以球墨铸铁代 替 碳素 钢 ; (C) 提高轴的表面质量; (D)加大轴径。 9 . 为 了 把 润 滑 油 导 入 整 个 磨 擦 表 面 之 间 , 应 在 轴 瓦 的 开设油沟。 (A) 非 承 载 区 ;(B) 承 载 区 ;( C) 任 意 位 置;(D)承载区与非承 载区之间。 10 . 带 安 装 后 , 带 在 槽 中 的 三 个 位 置 如 图 所 示 , 其 中 只 有 是正确的。 三、问答题(每问 5 分,共 20 分) 1.一 对 直齿 圆 柱齿 轮 传动 , 在传 动 比 i、 中 心距 a 及 其它 条 件都 不 变的 情 况下 , 若减 小 模数 m 并 相 应地 增 加齿 数 z1 和 z2, 试问 这 对弯 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各有什么影响? 在 闭 式传 动 中 , 若 强 度 条 件 允 许 , 这 种 减 小 模 数 增加 齿 数 的 设 计方案有什么好处?
2.试标出图中两种传动形式的蜗杆、蜗轮和齿轮和转动方向,哪种 传动形式比较合理? 为什么?(两种传动形式的参数均相同) 四、计算题(共22分) 1.图示为一齿轮轴,其上装有一对型号为7208E的轴承。已知 x=5000N,Fr1=8000N,Frn=6000N。试计算作用于两轴承上的总轴 向载荷。(S=F/2Y,Y=0.4ctg14°2′10″)(10分)
2.试 标 出 图 中 两 种 传 动 形 式 的蜗 杆 、 蜗 轮 和 齿 轮 和 转 动 方向 , 哪 种 传动形式比较合理? 为什么?(两种传动形式的参数均相同) 四、计算题( 共 22 分) 1. 图 示 为 一 齿 轮 轴 , 其 上 装 有 一 对 型 号 为 7208E 的 轴 承 。 已 知 Fx=5000N,Fr Ⅰ =8000N,Fr Ⅱ =6000N。试 计 算 作 用 于 两 轴 承 上的 总 轴 向载荷。(S=Fr/2Y,Y =0.4ctg 14°2′ 10″)(10 分)
2.设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已知条件如图所示,试问:(1)低 速级斜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的轴向 力方向相反?(2)低速级螺旋角β应取何值才能使中间轴的轴向力互 相抵消?(12分) n=3mm,x2=51
2. 设 两 级 斜 齿 圆 柱 齿 轮 减 速器 的 已 知 条 件 如 图 所 示 ,试 问 :(1) 低 速 级 斜 齿 轮 的 螺 旋 线 方 向 应 如 何 选 择 才 能 使 中 间 轴 上 两 齿 轮 的 轴 向 力方 向 相反 ?( 2)低 速 级螺 旋 角应取 何 值才 能 使中 间 轴的 轴 向力 互 相抵消?(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