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统计表的设计 统计表的设计应注意如下事项: 1线条的绘制。表的上下端应以粗线绘制,表 内纵横线以细线绘制。表格的左右两端一般 不划线,采用“开口式”。 2合计栏的设置。 3标题设计。以简练而又准确的文字表述统计 资料的内容、资料所属的空间和时间范围。 3-6
3-6 (三)统计表的设计 ◼ 统计表的设计应注意如下事项: ◼ 1.线条的绘制。表的上下端应以粗线绘制,表 内纵横线以细线绘制。表格的左右两端一般 不划线,采用“开口式”。 ◼ 2.合计栏的设置。 ◼ 3.标题设计。以简练而又准确的文字表述统计 资料的内容、资料所属的空间和时间范围
4指标数值的填写。当数字因小可略而不计时, 可写上“0;当缺某项数字资料时,可用符 号“..表示;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表 5计量单位。统计表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 单位。当全表只有一种计量单位时,可以把 它写在表头的右上方。如果表中各格的指标 数值计量单位不同,可在横行标题后添一列 计量单位。 6.注解或资料来源。在统计表下,应注明资料 来源。 3-7
3-7 ◼ 4.指标数值的填写。当数字因小可略而不计时, 可写上“0”;当缺某项数字资料时,可用符 号“…”表示;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表 示。 ◼ 5.计量单位。统计表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 单位。当全表只有一种计量单位时,可以把 它写在表头的右上方。如果表中各格的指标 数值计量单位不同,可在横行标题后添一列 计量单位。 ◼ 6.注解或资料来源。在统计表下,应注明资料 来源
、统计图 1、直方图:用直方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次 数分布的图形。绘制直方图时,横轴表示各 组组限,纵轴表示次数(一般标在左方)和 比率(或频率,一般标在右方)。 ■2、折线图:折线图可以在直方图的基础上, 用折线将各组次数高度的坐标连接而成,也 可以用组中值与次数求坐标点连接而成 3、曲线图: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组次数坐标点 即得分布曲线。 3-8詹
3-8 二、统计图 ◼ 1、直方图:用直方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次 数分布的图形。绘制直方图时,横轴表示各 组组限,纵轴表示次数(一般标在左方)和 比率(或频率,一般标在右方)。 ◼ 2、折线图:折线图可以在直方图的基础上, 用折线将各组次数高度的坐标连接而成,也 可以用组中值与次数求坐标点连接而成 ◼ 3、曲线图: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组次数坐标点 即得分布曲线
第二节统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主要的统计平均数 n()统计平均数的含义 n(二)统计平均数的作用 n(三)统计平均数的分类 3-9詹
3-9 第二节 统计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 一、主要的统计平均数 ◼ (一)统计平均数的含义 ◼ (二)统计平均数的作用 ◼ (三)统计平均数的分类
学 、算术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 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数 计算平均数的要求:总体标志总量必须是总 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标志值和单位之间 对应。 3-10
3-10 二、算术平均数 ◼ 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 ◼ 计算平均数的要求:总体标志总量必须是总 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标志值和单位之间 一一对应。 总体单位数 总体标志总量 算术平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