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蒋玲丽校对:李福南 、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一组是 A.懵懂愚氓故态复萌启蒙主义 B.信笺缄默间不容发熏陶渐染 C.福祉咫尺抵掌而谈胼手胝足 D.联袂角逐波谲云诡一蹶不振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运土的车辆穿流不息,秩序井然:装沙的 船只日夜奋战源源不断;建设队伍头顶烈日,坚守岗位——整个场地呈现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 B.俄罗斯人看重自己的文化表现在许多繁文溽节上如去名人故居,得戴上鞋套、脱外衣、 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被赶出来。 C.他们也深受现场气氛感染,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切中肯綮的问题并作了鞭辟入理的评点, 可以说问题与评点同样精彩,令大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如沐春风、如饮甘醴。 D.英雄们的先进事迹,再一次让大家感受到了“5.12地震那突如其来、惊心动魄、生死抉 择的场面,看到了灾区人民在大灾面前临危不惧、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与万众一心、自强不息 的民族精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目无全牛的领导干部,看问题、作决策就事论事,目光短浅,如“盲人摸象”,不得要领, 他们也许能在一时干成一事,但最终难免贻误工作大局。 B.北京地铁已全面起用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买票、进站检票、充值这些过程完全实现 自动化 C.《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一书中的每一篇入选的经典后面,还选录了一篇现当代学者有关 该经典的论文,这些论文未必都是不刊之论,但其中有一些在相关学科内,本身还是具有重要 的学术史价值的 D.所谓“对别人用儒家,对自己用道家,对上级用墨家,对下属用法家”,虽然很有点实用
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蒋玲丽 校对:李福南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一组是 A. 懵懂 愚氓 故态复萌 启蒙主义 B.信笺 缄默 间不容发 熏陶渐染 C.福祉 咫尺 扺掌而谈 胼手胝足 D.联袂 角逐 波谲云诡 一蹶不振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运土的车辆穿流不息,秩序井然;装沙的 船只日夜奋战,源源不断;建设队伍头顶烈日,坚守岗位——整个场地呈现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 B.俄罗斯人看重自己的文化,表现在许多繁文溽节上,如去名人故居,得戴上鞋套、脱外衣、 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被赶出来。 C.他们也深受现场气氛感染,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切中肯綮的问题并作了鞭辟入理的评点, 可以说问题与评点同样精彩,令大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如沐春风、如饮甘醴。 D.英雄们的先进事迹,再一次让大家感受到了“5.12”地震那突如其来、惊心动魄、生死抉 择的场面,看到了灾区人民在大灾面前临危不惧、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与万众一心、自强不息 的民族精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目无全牛的领导干部,看问题、作决策就事论事,目光短浅,如“盲人摸象”,不得要领, 他们也许能在一时干成一事,但最终难免贻误工作大局。 B.北京地铁已全面起用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买票、进站检票、充值这些过程完全实现 自动化。 C.《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一书中的每一篇入选的经典后面,还选录了一篇现当代学者有关 该经典的论文,这些论文未必都是不刊之论,但其中有一些在相关学科内,本身还是具有重要 的学术史价值的。 D.所谓“对别人用儒家,对自己用道家,对上级用墨家,对下属用法家”,虽然很有点实用
主义的味道,但也不失为一种学习和传承,当然,这只是我的门户之见,姑妄言之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究竟会提前9月底升空,还是依原计划在10月发 射,是目前外界关注焦点。 B.足球场上的黑衣法官,随着裁判逐渐的成为职业联赛的抨击焦点,足协曾经制定了无 数的规则和制度来给裁判足够的权力,树立球场法官的形象和尊严 C.三江源头科考活动将探寻并确定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地理位置,准确测定其坐 标和高程,建立国家地理标志,并对这一地区进行地球空间信息变迁的监测与研究。 D.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 音?正由于此企业纷纷打起高科技的大旗产品纷纷把高科技作为“卖点”,一时间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有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 ,或是,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 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 生:,,,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A.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江上楼上庙里 B.骤雨打荷叶疏雨滴梧桐楼上江上庙里 C.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楼上江上庙里 D.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楼上庙里江上 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亿六千多万年以来,巨杉由盛而衰,分布范围退缩到内华达山西坡相对独立的狭长地带, 除了气候变化的因素以外,巨杉艰难的繁衍过程也是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巨杉的球果小于鸡蛋,内含有250粒麦片大小的籽粒,凭着一对薄翅传播生命。一棵成龄巨 杉,每年平均结果2000个,总计约有50万粒种粒。然而青绿的果球外壳坚实紧密,又大多悬挂 在树顶的枝条上,靠着风媒受粉后,还要在枝条上挂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直到甲虫的蛀咬
主义的味道,但也不失为一种学习和传承,当然,这只是我的门户之见,姑妄言之。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究竟会提前9月底升空,还是依原计划在10月发 射,是目前外界关注焦点。 B.足球场上的黑衣法官,随着裁判逐渐的成为职业联赛的抨击焦点,足协曾经制定了无 数的规则和制度来给裁判足够的权力,树立球场法官的形象和尊严。 C.三江源头科考活动将探寻并确定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地理位置,准确测定其坐 标和高程,建立国家地理标志,并对这一地区进行地球空间信息变迁的监测与研究。 D.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 音? 正由于此,企业纷纷打起高科技的大旗,产品纷纷把高科技作为“卖点”,一时间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有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 ,或是 ,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 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 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 一生: , , ,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A. 疏雨滴梧桐 骤雨打荷叶 江上 楼上 庙里 B. 骤雨打荷叶 疏雨滴梧桐 楼上 江上 庙里 C. 疏雨滴梧桐 骤雨打荷叶 楼上 江上 庙里 D. 疏雨滴梧桐 骤雨打荷叶 楼上 庙里 江上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一亿六千多万年以来,巨杉由盛而衰,分布范围退缩到内华达山西坡相对独立的狭长地带, 除了气候变化的因素以外,巨杉艰难的繁衍过程也是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巨杉的球果小于鸡蛋,内含有250粒麦片大小的籽粒,凭着一对薄翅传播生命。一棵成龄巨 杉,每年平均结果2000 个,总计约有50万粒种粒。然而青绿的果球外壳坚实紧密,又大多悬挂 在树顶的枝条上,靠着风媒受粉后,还要在枝条上挂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直到甲虫的蛀咬
松树的啃食以及林火的焙烧,才释放出来,再经过风和流水散布到更远的地方。这样算来, 万粒种籽中,大概只有一粒成长为巨杉。 最能使巨杉种籽释放的是适度的林火。由闪电引发的天然林火每3-35年发生一次,林火不 仅加热焙干了果球,使之迸裂释放种籽,更焚烧了林下的灌丛、乔木、杂草以及枯枝败叶,清 除了与巨杉争夺养分的植被、制造了肥料、提高了地面的光照,为巨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成 长准备了充裕的条件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公园管理处开始研究林火在巨杉生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968年 制定了林火管理计划: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实施由人工引发和控制的,这是巨杉生态循环所必需 的重要补充,而且林下的可燃草木经人工林火清除,有助于防止天然野火发展到灾难性的程度 二是允许由闪电引发的天然林火在一段时间内燃烧;三是坚决制止来自宿营地由吸烟等引发的 非天然性火情。在此后的20多年里,公园内共发生410次自然林火,进行过156次人工林火。科 学工作者对于林火前后巨杉繁殖情况的观测结果认为:巨杉的更新情况得到了改善。 尽管数量稀少,巨杉确实如此高寿和庞大,这应归功于它非凡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巨 杉的枝干包裹着坚韧的厚树皮,最厚的可达60厘米,是抵抗火烧、防止白蚁等有害昆虫和微生 物入侵的甲胄;巨杉通体富含单宁酸,单宁酸能使许多导致植物细胞组织霉变腐朽的微生物停 止生长:巨杉在遭受雷击、火烧致伤后会自动愈合,带着伤疤继续生长;巨杉高大的树形和稠 密的树冠使它在与其他树种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如此看来,除了人为砍伐,巨杉似乎并不存在足以致命的天敌,其实不然。巨杉的根系虽 然致密,平展开的直径足有30米,但没有深入地下主根,仅靠侧根支撑着数百上千吨的躯干, 在土壤湿润、根系腐烂和遭遇强风的情况下,尤其是生长在沼泽湿地周边的巨杉,它们会在没 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轰然倒下。所以巨杉最有可能毁于浅薄的根系以及年复一年日益高大和沉 重的自身。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1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6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A.巨杉巨大而稀少的原因 B巨杉的艰难繁衍
松树的啃食以及林火的焙烧,才释放出来,再经过风和流水散布到更远的地方。这样算来,一 万粒种籽中,大概只有一粒成长为巨杉 。 最能使巨杉种籽释放的是适度的林火。由闪电引发的天然林火每3-35年发生一次,林火不 仅加热焙干了果球,使之迸裂释放种籽,更焚烧了林下的灌丛、乔木、杂草以及枯枝败叶,清 除了与巨杉争夺养分的植被、制造了肥料、提高了地面的光照,为巨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成 长准备了充裕的条件。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公园管理处开始研究林火在巨杉生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968年 制定了林火管理计划: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实施由人工引发和控制的,这是巨杉生态循环所必需 的重要补充,而且林下的可燃草木经人工林火清除,有助于防止天然野火发展到灾难性的程度; 二是允许由闪电引发的天然林火在一段时间内燃烧;三是坚决制止来自宿营地由吸烟等引发的 非天然性火情。在此后的20 多年里,公园内共发生410次自然林火,进行过156次人工林火。科 学工作者对于林火前后巨杉繁殖情况的观测结果认为:巨杉的更新情况得到了改善。 尽管数量稀少,巨杉确实如此高寿和庞大,这应归功于它非凡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巨 杉的枝干包裹着坚韧的厚树皮,最厚的可达60厘米,是抵抗火烧、防止白蚁等有害昆虫和微生 物入侵的甲胄;巨杉通体富含单宁酸,单宁酸能使许多导致植物细胞组织霉变腐朽的微生物停 止生长;巨杉在遭受雷击、火烧致伤后会自动愈合,带着伤疤继续生长;巨杉高大的树形和稠 密的树冠使它在与其他树种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如此看来,除了人为砍伐,巨杉似乎并不存在足以致命的天敌,其实不然。巨杉的根系虽 然致密,平展开的直径足有30米,但没有深入地下主根,仅靠侧根支撑着数百上千吨的躯干, 在土壤湿润、根系腐烂和遭遇强风的情况下,尤其是生长在沼泽湿地周边的巨杉,它们会在没 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轰然倒下。所以巨杉最有可能毁于浅薄的根系以及年复一年日益高大和沉 重的自身。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1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6.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 A.巨杉巨大而稀少的原因 B.巨杉的艰难繁衍
C.林火对巨杉生态的意义 D认为砍伐是巨杉的天敌 7.下列各项中,能直接说明巨杉数量稀少的原因的一项是() A.巨杉没有深入地下的主根系,数百上千吨的躯干靠侧根支撑。 B.巨杉的球果坚实紧密,很难将种粒释放出来。 C.由于人类对林火进行了有效控制。 D有害昆虫和微生物的入侵以及雷击火烧等自然灾害。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天然野火的发生,必须对林下的可燃草木进行人工清除 B巨杉的厚树皮使得其有了抵御火烧、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C.因为通体富含单宁酸巨杉在遭到雷击火烧致伤后会自动愈合,带着伤疤继续生长 D.生长在沼泽地周边的巨杉,常常会轰然倒下。 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天然林火多发地带,多有巨杉生存。 B树形越高大,树冠越稠密的树种,就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来自宿营地由吸烟等原因引发的非天然性火情,可能会给公园带来灾难性后果。 D.由于气候变化的因素,一亿六千万年以前,巨杉有可能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O~14题。 桃花润修禊诗序 宋濂 浦江县北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元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 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 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又三十步伉石人立,高可十 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 饮鹤川。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润底,水汇为
C.林火对巨杉生态的意义 D.认为砍伐是巨杉的天敌 7.下列各项中,能直接说明巨杉数量稀少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巨杉没有深入地下的主根系,数百上千吨的躯干靠侧根支撑。 B.巨杉的球果坚实紧密,很难将种粒释放出来。 C.由于人类对林火进行了有效控制。 D.有害昆虫和微生物的入侵以及雷击火烧等自然灾害。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天然野火的发生,必须对林下的可燃草木进行人工清除。 B.巨杉的厚树皮使得其有了抵御火烧、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C.因为通体富含单宁酸,巨杉在遭到雷击火烧致伤后,会自动愈合, 带着伤疤继续生长。 D.生长在沼泽地周边的巨杉,常常会轰然倒下。 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然林火多发地带,多有巨杉生存。 B.树形越高大,树冠越稠密的树种,就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来自宿营地由吸烟等原因引发的非天然性火情,可能会给公园带来灾难性后果。 D.由于气候变化的因素,一亿六千万年以前,巨杉有可能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O~14题。 桃花涧修禊诗序 宋濂 浦江县北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元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 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 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又三十步佹石人立,高可十 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 饮鹤川。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水汇为
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 真若飞雨之骤至,曰飞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颠,遥望见之,病登陟之劳,无往者。 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①中。觞有舟, 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 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②,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 觥。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 且歌: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持卷授邻坐者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 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 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 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③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 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 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 无愧于孔氏之徒。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 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郑君名铉,彦真字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选读》) 注:①髹(Ⅻi)觞:漆制的酒杯。②觚(gu)翰:指纸笔。觚,古人用以书写的木简。翰 毛笔。③溱、洧( zhen wei):溱水和洧水,郑国的两条水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追浴沂之风徽风徽:风范 B.又三十步石人立伉:奇异的 C.祓除不祥祓:古代除灾求祈福的祭祀活动 D.病登陟之劳陟:石级 ll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桃花涧水出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夹水而坐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C.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D.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 真若飞雨之骤至,曰飞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颠,遥望见之,病登陟之劳,无往者。 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①中。觞有舟, 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 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②,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 觥。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 且歌;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持卷授邻坐者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 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 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 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③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 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 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 无愧于孔氏之徒。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 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郑君名铉,彦真字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选读》) 注:①髹(xiū)觞:漆制的酒杯。②觚(gū)翰:指纸笔。觚,古人用以书写的木简。翰, 毛笔。③溱、洧(zhēn wěi):溱水和洧水,郑国的两条水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追浴沂之风徽 风徽:风范 B. 又三十步佹石人立 佹:奇异的 C. 祓除不祥 祓:古代除灾求祈福的祭祀活动 D. 病登陟之劳 陟:石级 1l.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桃花涧水出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夹水而坐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C. 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D. 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