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八年高一语文12月份考试题 、积累和运用(40分) ()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搭讪(shan)田塍(teng)入不敷出(fu) 妄自菲薄(fei) B、啮噬(nie) 戕害( qia ng)安土重迁(zho 方兴未艾(ai) C、诳语( kuang)忧悒(yi) 休戚相关(qi) 载饥载渴(zai) D、静谧(mi) 饿殍(piao)亘古如斯(geng)汗流浃背(ji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B.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恳的泥土之上 C.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 只剩下了一半。 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澜灯烛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 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就是不能完成 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B.说“独立思考”,好像与“向群众学习”相矛盾,离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思 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 C.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D.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 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特种食品具有防病治病等医食两用功能,如智力食品:补脑营养粉、醒脑饮料等 在营养成分上突出补脑和增强记忆的效果 B.你可听过红军长征的故事,让我来想想该从什么地方讲起? C.明天能不能陪我去一趟,老王? D.“没问题!”小朱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而耻学于师 A、舞幽壑之潜蛟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侣鱼虾而友麋鹿 6、第三单元、第二板块,有关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 A、《乡土情结》多处引用古诗,引用古诗的作用:引导读者想像具有特定意义的场 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 B、《前方》一文的立意表面上是写思乡,实际上写的是离家。用思乡的苦反衬离家
1 二 00 八年高一语文 12 月份考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40 分) (一)基础题(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搭讪(shàn) 田塍 (téng) 入不敷出(fū ) 妄自菲薄(fě i) B、啮噬 (niè) 戕害 (qiā ng) 安土重迁(zhòng) 方兴未艾(ài) C、诳语 (kuáng) 忧悒(yì) 休戚相关(qì) 载饥载渴(zài) D、静谧 (mì) 饿殍(piă o) 亘古如斯(gèng) 汗流浃背(ji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B.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恳的泥土之上。 C.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 只剩下了一半。 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澜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 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就是不能完成 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 ....自己。 B.说“独立思考”,好像与“向群众学习”相矛盾,离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思 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 ....,越稀奇古怪越好。 C.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 ....的感觉。 D.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 ....,使移民 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特种食品具有防病治病等医食两用功能,如智力食品:补脑营养粉、醒脑饮料等 在营养成分上突出补脑和增强记忆的效果。 B.你可听过红军长征的故事,让我来想想该从什么地方讲起? C.明天能不能陪我去一趟,老王? D.“没问题!”小朱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而耻学于师 A、舞幽壑之潜蛟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侣鱼虾而友麋鹿 6、第三单元、第二板块,有关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 ) A、《乡土情结》多处引用古诗,引用古诗的作用:引导读者想像具有特定意义的场 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 B、《前方》一文的立意表面上是写思乡,实际上写的是离家。用思乡的苦反衬离家
的痛。 C、《前方》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 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的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 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D、《我心归去》哲理性很强,但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 抒情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如“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二)、填空(每题1分,10分) 7.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1)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 壁赋》)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5)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二 (《始 得西山宴游记》) (6)知人者智 老子《道德经》 (三)语言运用(共12分) 8.给下面一段以“大自然的作用”为中心的文字补写结尾。(3分) 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正埋头于研究对付葡萄球菌的方法,他曾用了几年时间, 仍然无计可施。一天,他忽然发现碟子里的葡萄球菌几乎全死亡了,同时附近又长 出了一团团青绿色的霉花,他想,也许是这些霉菌杀死了葡萄球菌吧!正是他这一 重要观察和设想导致了青霉素的发现,换句话说 (1分)进而毫不夸张地说, (2分) 9、对下面这段寓言中的雨伞的回答,写一句点评。(3分) 有人问躲在角落里的雨伞:“你在想什么?”伞笑了,它说:“雨天,不让大家衣 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不需要我时就尽量少占地方。” 点评: 10.依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己另选一个),分别从正面 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6分) 例: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相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选择参考:白雪天平火柴彩虹
2 的痛。 C、《前方》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 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的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 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D、《我心归去》哲理性很强,但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 抒情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如“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二)、填空(每题 1 分,10 分) 7.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1)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 壁赋》)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 得西山宴游记》) (6)知人者智, 。老子《道德经》。 (三)语言运用(共 12 分) 8.给下面一段以“大自然的作用”为中心的文字补写结尾。(3 分) 1928 年,英国人弗莱明正埋头于研究对付葡萄球菌的方法,他曾用了几年时间, 仍然无计可施。一天,他忽然发现碟子里的葡萄球菌几乎全死亡了,同时附近又长 出了一团团青绿色的霉花,他想,也许是这些霉菌杀死了葡萄球菌吧!正是他这一 重要观察和设想导致了青霉素的发现,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进而毫不夸张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9、对下面这段寓言中的雨伞的回答,写一句点评。(3 分) 有人问躲在角落里的雨伞:“你在想什么?”伞笑了,它说:“雨天,不让大家衣 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不需要我时就尽量少占地方。” 点评: 10.依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己另选一个),分别从正面 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6 分) 例: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相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选择参考:白雪 天平 火柴 彩虹
正面 反面: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聆听诗人的心声:(6分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1.(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20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日:“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 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 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①,踞虎豹, 登虬龙②,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 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 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 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④之夜,飞鸣而过 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蒙茸:杂乱的草。②虬龙:指盘曲而古老的树。③冯夷:传说中的水神。 ④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 12.解释句中画横线的字(4分) (1)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顾 (2)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 披 (3)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适 (4)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须臾:
3 正面: 。 反面: 。 二、阅读与鉴赏(50 分) (一).聆听诗人的心声:(6 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1.(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 分)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20 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日:“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 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 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①,踞虎豹, 登虬龙②,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 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 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 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④之夜,飞鸣而过 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 ①蒙茸:杂乱的草。②虬龙:指盘曲而古老的树。③冯夷:传说中的水神。 ④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 12.解释句中画横线的字(4 分) (1)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顾: (2)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 披: (3)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 适: (4)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须臾:
13.按要求做题(2分) 复游于赤壁之下。指出句中的句式特点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属于 1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3分) 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时夜将来,四顾寂寥 ⑤曾明月之几何 ⑥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 1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 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 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 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如此良夜何?(2分)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4分) 译文 (3)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2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完成17-19题,每题2分。共5分)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 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 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 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 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 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 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 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 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思想家或 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一不是因为获得了僵 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 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
4 13.按要求做题(2 分) 复游于赤壁之下。指出句中的句式特点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属于 1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 )(3 分) 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时夜将来,四顾寂寥 ⑤曾明月之几何 ⑥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A. ②③⑥ B.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1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 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 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 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如此良夜何?(2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2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完成 17—19 题,每题 2 分。共 5 分)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 .....,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 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 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 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 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 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 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 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 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思想家或 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 ....,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 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 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
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 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决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 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 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 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 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是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 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 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 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 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17.第一段中“具体的目的”的含义是什么?(2分) 18.第二段中的“深入理解”呼应了上面那个词?(1分) 19.第二段中“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的含义是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3题。(19分) 冬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 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豆腐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 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 “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 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是太高了,总 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 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 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
5 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 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决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 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 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 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 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是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 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 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 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 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17.第一段中“具体的目的”的含义是什么?(2 分) 18.第二段中的“深入理解”呼应了上面那个词?(1 分) 19.第二段中“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的含义是什么?(2 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20-23 题。(19 分) 冬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 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豆腐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 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 “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 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是太高了,总 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 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 S 君 P 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 君 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