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其它浓度限制条件 其它浓度限制条件数为R',则在状态的 变量数中应该减去R'。 (3)相律 F=描述平衡体系的总变量数 各变量间必需满足的关系式的数目 P(S-1)+2-[SP-1)+R+R] =S-R-R'-P+2 =C-P+2
11 3) 其它浓度限制条件 其它浓度限制条件数为R,则在状态的 变量数中应该减去R 。 F = 描述平衡体系的总变量数- 各变量间必需满足的关系式的数目 (3) 相律 = P(S-1)+2 – [S(P-1) + R + R] = S - R - R - P +2 = C – P + 2
4,几点说明 (1)C称为独立组分数 C=S-R-R' S为物种数,R为独立的化学平衡关系式的个 数,R'为其它浓度限制条件数, 2NH3(g)=N2(g)+3H(g) 如果体系是从纯NH,开始分解,没有额外引 入N或H,则产生的N2与H,的比例总是1:3, 即 n2(g)=3nN2(g)
12 4. 几点说明 (1) C称为独立组分数 C = S - R - R S为物种数,R为独立的化学平衡关系式的个 数, R为其它浓度限制条件数, 2NH3 (g) = N2 (g) + 3H2 (g) 如果体系是从纯NH3开始分解,没有额外引 入N2或H2,则产生的N2与H2的比例总是1:3, 即 nH2(g) = 3nN2(g)
或 x[H2(g)]=3x[N2(g)] 因而有了1个浓度限制条件。 对确定体系,体系中的物种数可随着人 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 分数恒为定值。 (2)对于浓度的限制条件,必须是在某一个相 中的几种物质的浓度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有一个方程式把它们的化学势联系起来,才 能作为限制条件
13 或 x [H2 (g)] = 3x[N2 (g)] 因而有了1个浓度限制条件。 (2) 对于浓度的限制条件,必须是在某一个相 中的几种物质的浓度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有一个方程式把它们的化学势联系起来,才 能作为限制条件。 对确定体系,体系中的物种数可随着人 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 分数恒为定值
如由CaCO(s)分解,体系有一个化学平衡, CacOa(s)=CaO(s)+CO2(g) 在定温下平衡常数K。=Pco2'Pco2有定值。因 此,体系的组分数为C=31=2。 即使CaO(s)和CO2(g)是由CaCO3(s)分解 而来的,CaO(s)和CO2(g)的物质的量一样多, 但CaO(s)处于固相,CO2(g)处于气相,在 CO,(g)分压和CaO(s)的饱和蒸气压之间,没 有公式把它们联起来,所以该体系的组分数 仍旧是二组分体系。C=3-1=2
14 如由CaCO3 (s) 分解,体系有一个化学平衡, CaCO3 (s) = CaO(s)+CO2 (g) 在定温下平衡常数Kp= PCO2, PCO2有定值。因 此,体系的组分数为 C = 3-1= 2 。 即使CaO(s)和CO2 (g)是由CaCO3 (s)分解 而来的,CaO(s)和CO2 (g) 的物质的量一样多, 但CaO(s) 处于固相,CO2 (g) 处于气相,在 CO2 (g)分压和CaO (s)的饱和蒸气压之间,没 有公式把它们联起来,所以该体系的组分数 仍旧是二组分体系。 C = 3-1= 2
如将NHCI(s)放入真空容器中分解 NH CI(s)=HCI(g)+NH(g) 由于分解产物均为气相,存在×Cg=XNg 的关系,所以该体系的组分数为 C=S-R-R' =3-1-1=1 如反应体系中原有NH,CI(s)和HCI(g)或NHg) 因 XHCI(g≠XNHB(g) 所以 R'=0,C=3-1-0=2
15 NH4Cl(s) = HCl(g) + NH3 (g) 由于分解产物均为气相,存在xHCl(g)= xNH3(g) 的关系,所以该体系的组分数为 C = S - R - R = 3 - 1 - 1 = 1 如反应体系中原有NH4Cl(s)和HCl(g)或 NH3 (g) 因 xHCl(g) xNH3(g) 所以 R = 0,C = 3 – 1 – 0 = 2 如将NH4Cl(s)放入真空容器中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