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派生需求(引致需求) 2.联合的需求 二.厂商最佳要素投入决策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要素投入决策。设厂商使用两种生产要素L和K生产 种产品Q,厂商通过调整要素投入追求利润函数最大化 根据极值原理,利润函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为: a L a L a K a K a L 即MRP1=MFC1 MRPK=MFCK 其中,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称为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生产收益),它 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可表示 aTR atr de MRP I aL dg OL MR MP 可见,某种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该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MFC( marginal factor cost)称为边际要素成本(或要素边际成本),它是指厂商增 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成本。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可表示为 T℃ a( wl MFC L al 即边际要素成本取决于要素的价格是否随着厂商投入增加而变化,也就是厂商面临的
第八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派生需求(引致需求) 2. 联合的需求 二.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决策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要素投入决策。设厂商使用两种生产要素 L 和 K 生产 一种产品 Q,厂商通过调整要素投入追求利润函数最大化。 π= TR – TC 根据极值原理,利润函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为: 其中,MRP(marginal revenue product)称为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生产收益),它 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可表示 为 可见,某种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该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MFC(marginal factor cost)称为边际要素成本(或要素边际成本),它是指厂商增 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成本。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可表示为 即边际要素成本取决于要素的价格是否随着厂商投入增加而变化,也就是厂商面临的
要素供给函数,它取决于厂商所处要素市场的结构。 第二节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需求 要素需求反映要素价格与厂商购买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厂商的支付意愿取决于要素 的边际收益产品。因此,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厂商短期要素需求曲线:单一要素可变 因为MRP=MRMPⅠ,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其斜率为负,向右向下倾斜。 1、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均为竞争性 如果厂商面临的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性市场,则产品市场上MR=AR=P MRP1=MR×MP1=P×M VMP I VPI(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称为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产值,即边际产量带 来的收入,它等于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反映了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评定。 上式表明,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厂商投入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2、要素市场竞争、产品市场为存在垄断 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则产品市场上P和MR随着投入和产量 增加呈下降趋势,且MR<P,所以MRPI与WP1不一致,MP1低于WMP1且下降的速度 更快。 MRP1=×MrvM1 MRP I MP I 要素市场的供给 1.要紊的市场供给:与一般产品市场供给一样,因边际成本递增而向右向上倾斜。 劳动力供给特殊 行业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行业的要素供给只占要素市场供给的一 部分,当某个行业的要素价格提高时,供给量会很快增加。因此,对行业的要素供给弹性比
要素供给函数,它取决于厂商所处要素市场的结构。 第二节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 一.竞争性要素市场的需求 要素需求反映要素价格与厂商购买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厂商的支付意愿取决于要素 的边际收益产品。因此,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厂商短期要素需求曲线:单一要素可变 因为 MRPl = MR×MPl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其斜率为负,向右向下倾斜。 1、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均为竞争性 如果厂商面临的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性市场,则产品市场上 MR = AR = P, MRP l = MR×MP l = P×MP l = VMP l , VMP l(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称为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产值,即边际产量带 来的收入,它等于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反映了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评定。 上式表明,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厂商投入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2、要素市场竞争、产品市场为存在垄断 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则产品市场上 P 和 MR 随着投入和产量 增加呈下降趋势,且 MR<P,所以 MRP l 与 VMP l 不一致,MRP l 低于 VMP l 且下降的速度 更快。 二.要素市场的供给 1.要素的市场供给:与一般产品市场供给一样,因边际成本递增而向右向上倾斜。 劳动力供给特殊。 2.行业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行业的要素供给只占要素市场供给的一 部分,当某个行业的要素价格提高时,供给量会很快增加。因此,对行业的要素供给弹性比
要素的市场供给弹性要大得多。 3.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个别厂商的购买量不会影响要素价 格。厂商可以以要素市场均衡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要素。因此,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 一条水平线 争性要素市场厂商面 行业的供给曲线」 市场的供给曲线 三.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We 1.竞争性产品市场 当厂商面临竞争性产品市场时,均衡工资由劳动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与劳动 的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此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等于平均要素成本等于均衡工资,也等 于边际收益产品,达到了要素最佳投入水平。 S- ME D,: MRP=VMP 2.垄断性产品市场 当厂商面临垄断性产品市场时,虽然仍然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 衡工资,但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低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WM)。WMP反映了社 会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判断 在达到要素市场均衡后,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但资源利用没有达到社会最优水平 即WMP=AFC决定的投入水平 与竞争性产品市场相比,均衡时要素投入较少,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e)大于边 际要素成本(We),存在“剥削”和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要素的市场供给弹性要大得多。 3.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个别厂商的购买量不会影响要素价 格。厂商可以以要素市场均衡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要素。因此,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 一条水平线。 三.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 We。 1.竞争性产品市场 当厂商面临竞争性产品市场时,均衡工资由劳动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与劳动 的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此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等于平均要素成本等于均衡工资,也等 于边际收益产品,达到了要素最佳投入水平。 2.垄断性产品市场 当厂商面临垄断性产品市场时,虽然仍然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 衡工资,但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低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VMP 反映了社 会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判断。 在达到要素市场均衡后,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但资源利用没有达到社会最优水平, 即 VMP = AFC 决定的投入水平。 与竞争性产品市场相比,均衡时要素投入较少,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 e)大于边 际要素成本(We),存在“剥削”和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VMP=PX MP AFCEMFC MRP=> MP 第三节垄断性要素市场的投入决策 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含义和特点:个别厂商在要素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其投入数量增加会引起要 素价格上涨。如由于专业性质、区位因素和买方卡特尔等因素在军货、汽车零部件、体育运 动员等市场上往往会出现买方垄断的情况 当存在买方垄断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MFC会大于平均要素成本AFC。 例如,设要素市场上厂商的供给曲线函数为w=a+bL,它反映了厂商在某一投入 水平上的平均要素成本(AFC)。 则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为MFC=d(wL)/dL=a+2bL 可见,MFC的斜率为AFC的2倍,两者不一致且MFC上升的速度更快。这是因为厂商 投入增加时,必须支付较高的价格给所有的要素单位。因此,边际要素成本大于要素价格(即 平均要素成本)。(比较:产品垄断市场上厂商P=AR>M 2.厂商均衡的要素投入数量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的条件仍然是MRP=MFC。 (1)假设厂商的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买方垄断势力的厂商的投入水平 如右图所示
第三节 垄断性要素市场的投入决策 一.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含义和特点:个别厂商在要素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其投入数量增加会引起要 素价格上涨。如由于专业性质、区位因素和买方卡特尔等因素在军货、汽车零部件、体育运 动员等市场上往往会出现买方垄断的情况。 当存在买方垄断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 MFC 会大于平均要素成本 AFC。 例如,设要素市场上厂商的供给曲线函数为 w = a + b L,它反映了厂商在某一投入 水平上的平均要素成本(AFC)。 则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为 MFC = d(w L)/d L = a + 2bL 可见,MFC 的斜率为 AFC 的 2 倍,两者不一致且 MFC 上升的速度更快。这是因为厂商 投入增加时,必须支付较高的价格给所有的要素单位。因此,边际要素成本大于要素价格(即 平均要素成本)。(比较:产品垄断市场上厂商 P = AR > MR ) 2.厂商均衡的要素投入数量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的条件仍然是 MRP = MFC。 (1)假设厂商的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买方垄断势力的厂商的投入水平 如右图所示
NIRP I 可见,与竞争性要素市场相比,买方垄断条件下厂商雇佣的劳动比较少,支付的工资 比较低,存在对劳动的剥削。 (2)假设厂商不仅在要素市场上居于买方垄断地位,而且在产品市场上拥有垄断势 力,则会形成双重垄断。厂商的投入水平进一步减少,工资进一步下降。 具体如图所示 P-ME I DIINRE I 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含义:生产要素的供应者较少,可以控制供给的数量和价格。例如石油、特殊的 矿产资源,讨论最多的是工会势力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特点:假设工会具有控制劳动力供给的能力,并且追求其整体利益最大化。那么 正如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厂商一样,它会发现增加劳动供给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边际收 益曲线MR1低于平均收益曲线D1,且下降速度更快。 MFC I 三.劳动力市场的双边垄断 1.含义:双边垄断是指在要素市场上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同时存在的市场结构
可见,与竞争性要素市场相比,买方垄断条件下厂商雇佣的劳动比较少,支付的工资 比较低,存在对劳动的剥削。 (2)假设厂商不仅在要素市场上居于买方垄断地位,而且在产品市场上拥有垄断势 力,则会形成双重垄断。厂商的投入水平进一步减少,工资进一步下降。 具体如图所示。 二.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含义:生产要素的供应者较少,可以控制供给的数量和价格。例如石油、特殊的 矿产资源,讨论最多的是工会势力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特点:假设工会具有控制劳动力供给的能力,并且追求其整体利益最大化。那么 正如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厂商一样,它会发现增加劳动供给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边际收 益曲线 MR l 低于平均收益曲线 Dl,且下降速度更快。 三.劳动力市场的双边垄断 1.含义:双边垄断是指在要素市场上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同时存在的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