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彡峡 乌cTGU EE GOR 韩红宇 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二。0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1 重 庆 三 峡 学 院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韩 红 宇 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概言 (1课时)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性质、地位 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是中文系的专业主干课程 2、地位:重要(课程本身、课程的教育意义) 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敏文化、文 化中的诗。其实大家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 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 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 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读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我们眼前 就会浮现出李唐王朝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臣挡道、武将好大喜功, 屡屡对外开边拓土的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图景,读巴尔扎 克的人《人间喜剧》就会想起18世纪末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龌龊生活 图景,读8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朦胧诗派诗人顾城的(《-代人》)“黑 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会想起文革岁月中长 大的青年代,对苦难的承担以及试图透过黑暗寻找光明的坚定信念。 2、文学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 也许有人说,哲理太枯燥,诗情太虚浮,但是,至少可使我珑们澹泊明 志”,修身养性。陶渊明一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引得林泉
2 概 言 (1 课时)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性质、地位 1、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是中文系的专业主干课程 2、地位:重要(课程本身、课程的教育意义) 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的文化、文 化中的诗。其实大家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 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 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 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读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我们眼前 就会浮现出李唐王朝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臣挡道、武将好大喜功, 屡屡对外开边拓土的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图景,读巴尔扎 克的人《人间喜剧》就会想起 18 世纪末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龌龊生活 图景,读 80 年代初走上文坛的朦胧诗派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 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会想起文革岁月中长 大的青年一代,对苦难的承担以及试图透过黑暗寻找光明的坚定信念。 2、文学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 也许有人说,哲理太枯燥,诗情太虚浮,但是,至少可使我们“澹泊明 志”,修身养性。陶渊明一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引得林泉
激荡,岩穴来风,干载之下,令人追慕不已。古人尚可“买田麴亩,买 泉一眼以安顿自己的心灵,现代人呢?现代人最怕丢失的是财富,而 最先丧失的是精神,诗可以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灵魂放逐的年代有-一 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一切都推向市场的时候,不要拍卖自己的 良知。尽管我们不可能诗意的栖居,但是,对诗意生存的追求,却是人 性中永不泯灭的一面。王国维先生说:—代有一代之文学”,上古的 神话、西周的诗经、春秋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汉代的乐府民歌、 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志怪、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朝代 都有其独领风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既给我们美的享受, 又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研讨之机。琼瑶的《在水一方》出自《谜经秦 风·蒹葭》;《梅花三弄》主题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丬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干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出自金人元好问《摸 鱼儿》;《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 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 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岀自明代杨慎《临 江仙》。我讲这些目的,文学是有传承的,今天的发展是在昨天的基础 上,特别是在知识层次、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髙的今天,江郎也有才 尽之时,学无止境 3、文学其实就是是“人学”,通过它我们要学习如何做人。代表 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便是通过一些重要人物命运暗示贾、王、 史、薛四大家族无可挽救的衰败及整个封健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趋势,如
3 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令人追慕不已。古人尚可“买田数亩,买 泉一眼”以安顿自己的心灵,现代人呢?现代人最怕丢失的是财富,而 最先丧失的是精神,诗可以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灵魂放逐的年代有一 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一切都推向市场的时候,不要拍卖自己的 良知。尽管我们不可能诗意的栖居,但是,对诗意生存的追求,却是人 性中永不泯灭的一面。王国维先生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上古的 神话、西周的诗经、春秋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汉代的乐府民歌、 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志怪、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朝代 都有其独领风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既给我们美的享受, 又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研讨之机。琼瑶的《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秦 风·蒹葭》;《梅花三弄》主题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出自金人元好问《摸 鱼儿》;《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 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 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代杨慎《临 江仙》。我讲这些目的,文学是有传承的,今天的发展是在昨天的基础 上,特别是在知识层次、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江郎也有才 尽之时,学无止境。 3、文学其实就是是“人学”,通过它我们要学习如何做人。代表 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便是通过一些重要人物命运暗示贾、王、 史、薛四大家族无可挽救的衰败及整个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趋势,如
篇首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好了 曲》更是说尽了人生的虚无同时将感伤主义推向极至:“世人都晓神仙 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 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 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 了”。文学离不开它的主体—人,而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往 往和我们的生活“惊人的相似”,对我们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教 育意义。 4、为以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和其它工作打下基础。作为中 文系的一门主干课程,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文化品味,更重要的是它也培养了师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为今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只起到帮助、指路的作用,不能向中学教师一 样始终领着大家,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大学是一个 思想活跃的场所,是一个思想自由的殿堂,同学们尽可以凭托学校的 资源,利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任意跨越历史的尘埃烟云,从高文典册、 圣经贤传中寻找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三、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 1、历代作家、作品、风格、流派; 2、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前代文学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后代文学对前代文学的传承,—形成“史”的框架
4 篇首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好了 曲》更是说尽了人生的虚无,同时将感伤主义推向极至:“世人都晓神仙 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 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 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 了”。文学离不开它的主体——人,而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往 往和我们的生活“惊人的相似”,对我们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教 育意义。 4、为以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和其它工作打下基础。作为中 文系的一门主干课程,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文化品味,更重要的是它也培养了师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为今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只起到帮助、指路的作用,不能向中学教师一 样始终领着大家,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大学是一个 思想活跃的场所,是一个思想自由的殿堂,同学们尽可以凭托学校的 资源,利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任意跨越历史的尘埃烟云,从高文典册、 圣经贤传中寻找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三、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 1、历代作家、作品、风格、流派; 2、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前代文学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后代文学对前代文学的传承,——形成“史”的框架
3、文学史和作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史离不开作品作基础, 而作品要从史的角度去理解。教学中文学史和作品二者的比例:11 四、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学习方法 1、多读:多读课本(文学史和作品选)马列经典著作、历史书、 先哲今贤的研究成果(专著、论文等b 2、多背:多背诵作品,很苦,但是别无捷径,须学会坐冷板凳、 须耐得住寂寞,须从浮躁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3、多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学史知识浩如烟海、多似繁星, 不作笔记、卡片是不行的 4、多思:学习知识需要灵性、悟性,需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 不要一意孤行,撞到南墙不回头。 五、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1、《中国文学史》(面向二十—世纪教材),袁行霈主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六册)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 主要参考书: 1.相关古籍原文及其注疏本。 2.[1]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18 [2]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上海:新月书店,1928 [3]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平:朴社出版社,1932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中华书局,1941、1949
5 3、文学史和作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史离不开作品作基础, 而作品要从史的角度去理解。教学中文学史和作品二者的比例:1:1 四、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学习方法 1、多读:多读课本(文学史和作品选)、马列经典著作、历史书、 先哲今贤的研究成果(专著、论文等)。 2、多背:多背诵作品,很苦,但是别无捷径,须学会坐冷板凳、 须耐得住寂寞,须从浮躁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3、多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学史知识浩如烟海、多似繁星, 不作笔记、卡片是不行的。 4、多思:学习知识需要灵性、悟性,需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 不要一意孤行,撞到南墙不回头。 五、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1、《中国文学史》(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袁行霈主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 1999 年 8 月版。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六册)郁贤皓主编 高等教育出 版社 主要参考书: 1.相关古籍原文及其注疏本。 2.[1] 谢无量. 中国大文学史. 上海:中华书局,1918 [2] 胡适. 白话文学史(上卷). 上海:新月书店,1928 [3]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北平:朴社出版社,1932 [4]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上海:中华书局,194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