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行》比较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唐未诗出较之一 缪钺《诗词散论》: 钱钟书《谈艺录》: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 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非日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 蒋心余了 雅堂诗集》 内篇卷 :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 难为。元明不能变,非仅气力衰。能事有止境,极诣难角奇。 第二节晚唐体诗人 晚唐体诗人,当以林逋为代表,另有寇准和魏野也被归此派。 一、寇准 生平: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邦(今陕西华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 进士,太宗淳化五年(994)除参知政事。封莱国公。曾力促宋真宗亲征,与辽订立湾渊之盟, 后遭排挤,贬至雷州,卒。宋仁宗时追谥忠愍。同时人范雍为其诗集作序,说他“平生酷爱王右 丞韦苏州诗”,七言绝句写得较有个性,最有韵味。是初宋“晚唐体”的重要诗人。胡仔《苕溪 渔隐丛话》日:“忠愍公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也。”《宋史》卷二八一有传。有《寇忠愍公诗集》 《寇莱公集》。 作品: 春日登楼懷品:高楼聊引望,杏杏一川平。野水低人渡,孤舟盡日横。荒村生断露,古 寺語流鹭。舊業遥清渭,沉思忽自鹭。 【注释】杳查,深远幽邃貌。野水两句,从韦应物《涂州西涧》“野无人舟自横”化出。 此两句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五称作:“宋人好句,有可入六朝、三唐者。”旧业,祖宗基业。指 旧时的房产田舍,即从小成长的地方。遥清渭,寇准是华州下邦人,下邦在渭水北岸。诗作于巴 东(今湖北巴东县),正与题中“怀归”相合。《四库》本《忠愍集》“遥”作“通”。 评:《宋诗精华绿》陈衍评点:“第二联用韦苏州语极自然 比较:疏离与归属,宁静与苦涩的情绪。 附:《宋诗精华绿》陈衍评点:“第二联用韦苏州语极自然。用古人语,如渊明之依依墟里烟 6
6 《村行》比较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唐宋诗比较之一: 缪钺《诗词散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 避。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钱钟书《谈艺录》: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 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 蒋心余《忠雅堂诗集》内篇卷十三《辩诗》: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 难为。元明不能变,非仅气力衰。能事有止境,极诣难角奇。 第二节 晚唐体诗人 晚唐体诗人,当以林逋为代表,另有寇准和魏野也被归此派。 一、寇准 生平: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华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 进士,太宗淳化五年(994)除参知政事。封莱国公。曾力促宋真宗亲征,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后遭排挤,贬至雷州,卒。宋仁宗时追谥忠愍。同时人范雍为其诗集作序,说他“平生酷爱王右 丞韦苏州诗”。七言绝句写得较有个性,最有韵味。是初宋“晚唐体”的重要诗人。胡仔《苕溪 渔隐丛话》曰:“忠愍公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也。”《宋史》卷二八一有传。有《寇忠愍公诗集》、 《寇莱公集》。 作品: 【注释】杳杳,深远幽邃貌。野水两句,从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化出。 此两句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五称作:“宋人好句,有可入六朝、三唐者。”旧业,祖宗基业。指 旧时的房产田舍,即从小成长的地方。遥清渭,寇准是华州下邽人,下邽在渭水北岸。诗作于巴 东(今湖北巴东县),正与题中“怀归”相合。《四库》本《忠愍集》“遥”作“通”。 评:《宋诗精华录》陈衍评点:“第二联用韦苏州语极自然。” 比较:疏离与归属,宁静与苦涩的情绪。 附:《宋诗精华录》陈衍评点:“第二联用韦苏州语极自然。用古人语,如渊明之‘依依墟里烟’
右丞之墟里上孤烟,同为五言也。王介甫之改鸟鸣山更幽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自是原句工 李嘉佑之水田飞白鹭'二句,自不如右丞多二字之工。右丞开元初年进士,嘉佑天宝九年进士,《国 史补》以为王改李者,当误。”按:“依依”句,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墟里”句,出王维《辋 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鸟鸣”句,见王籍《入若耶溪诗》。”一鸟不鸣”句,乃王安石《钟山 即事》绝句。明王世贞《艺苑▣言》卷三云:“王籍‘鸟鸣山更幽”,虽逊古质,亦是隽语,第合 上句蝉噪林逾静读之,遂不成章耳。又有可笑者,‘鸟鸣山更幽”,本是反不鸣山幽之意,王 介甫何缘复取其本意而反之,且‘一鸟不鸣山更幽:,有何趣味?”以上可与陈氏评语相参证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王维取嘉句》云:“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漠漠水田飞白 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案,李嘉佑今存残句一联:“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对李嘉佑、王 维以上诗句,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葛立方《韵语阳秋》、叶梦得《石林诗话》均有论述。《石 林诗话》卷上云:“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 方为工妙.唐人记‘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佑诗,王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 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 令下,精彩数倍。不然,嘉佑本句,但是咏景耳“ 二、林通 生平: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一生过着隐居生活。《宋 史隐逸传》称其“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 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死后,赐溢“和靖先生”。其诗风格淡远,长于五七言律,为初宋“晚唐体 的代表诗人。有《林和靖先生诗集》。 作品: 山网小梅:浆芳摇落妍,占虚風情向小网。疏影横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黄昏。霜 贪欲下先偷眼,粉垛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不须植板共金尊 【注释】喧妍,鲜丽。喧,温暖、融和。暗香两句:暗香,幽香。《诗林广记》后集卷九引 黄山谷云:“欧阳文忠公极赏林和靖《梅》诗‘疏影”‘暗香'之句,而不知和靖别有《咏梅》一 联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似胜前句。不知文忠何缘弃此而赏彼,文章大概亦
7 右丞之‘墟里上孤烟’,同为五言也。王介甫之改‘鸟鸣山更幽’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自是原句工。 李嘉佑之‘水田飞白鹭’二句,自不如右丞多二字之工。右丞开元初年进士,嘉佑天宝九年进士,《国 史补》以为王改李者,当误。”按:“依依”句,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墟里”句,出王维《辋 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鸟鸣”句,见王籍《入若耶溪诗》。“一鸟不鸣”句,乃王安石《钟山 即事》绝句。明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云:“王籍‘鸟鸣山更幽’,虽逊古质,亦是隽语,第合 上句‘蝉噪林逾静’读之,遂不成章耳。又有可笑者,‘鸟鸣山更幽’,本是反不鸣山幽之意,王 介甫何缘复取其本意而反之,且‘一鸟不鸣山更幽’,有何趣味?”以上可与陈氏评语相参证。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王维取嘉句》云:“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漠漠水田飞白 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案,李嘉佑今存残句一联:“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对李嘉佑、王 维以上诗句,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葛立方《韵语阳秋》、叶梦得《石林诗话》均有论述。《石 林诗话》卷上云:“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 方为工妙。唐人记‘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佑诗,王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 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 令下,精彩数倍。不然,嘉佑本句,但是咏景耳。” 二、林逋 生平: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一生过着隐居生活。《宋 史·隐逸传》称其“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 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死后,赐谥“和靖先生”。其诗风格淡远,长于五七言律,为初宋“晚唐体” 的代表诗人。有《林和靖先生诗集》。 【注释】暄妍,鲜丽。暄,温暖、融和。暗香两句:暗香,幽香。《诗林广记》后集卷九引 黄山谷云:“欧阳文忠公极赏林和靖《梅》诗‘疏影’‘暗香’之句,而不知和靖别有《咏梅》一 联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似胜前句。不知文忠何缘弃此而赏彼,文章大概亦
如女色,好恶止系于人。”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四云:“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 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诗字点化之妙,譬如仙 者,丹头在手,瓦砾俱金矣。”江为,五代诗人。“个 ”二句仅李日华提及,现存江为诗中未见 霜禽二句:上句实写,下句虚写。霜腐,寒鸟。断魂,形容神往。幸有二句:谓梅品幽逸,只合 诗人作伴,低声吟咏:用不若俗人唱歌、喝洒来凑趣。檀板,檀木制的拍板。狎(xá匣),亲近, 狎玩。 评:此为林浦诗的代表作,以梅品寄宜幽逸之钿。司马光《温公诗话》载林铺处土“有诗名 人称其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 态。 引《蔡宽夫诗话》云:“和靖《梅诗》‘疏影 》,后集卷 一联,则与上联气格全不相类,若出两人。乃知诗全篇佳者诚难得。” 诗句: 衡茅麓林下,春气已微茫。(山林冬暮 春木净于僧跟碧,晚山浓似佛头 。(西湖 与君未别且酣饮,别后令人空倚楼。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阁鹭涛惊。(即席送江夏茂才) 第三节西昆体 一、杨亿 生平:杨亿(947-1020),字大年,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少时即能诗文。宋太宗淳 化中召试翰林,赐进士第。真宗时两任翰林学士,制诰多出其手。尝与钱惟演、刘筠等诗歌唱和 编为《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内容多酬唱之作,堆砌典故,风格华丽。为西昆体的代表诗人。 作品: 淚:锦字梭停掩夜機,白頭吟著怨新知。誰聞朧水回腸後,更驰巴猥拭袂時。淡殿做凉金屋 闭,魏宫请晓玉壹故。多情不待悲秋纸,祇是傷春费已绦。 评:李商隐咏《泪》送别诗云:“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 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歐。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诗中前 六句列举古人挥泪六事,各事都不相涉;结语始点明题意。扬亿此诗,堆垛典故,全效其体以写 伤春之感。原作二首,钱惟演、刘筠各有和诗二首。 二、刘 生平:刘筠,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宋真宗咸平元年(998)进士,官至翰林承旨。 《宋史》卷三0五有传。作品可参见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本. 8
8 如女色,好恶止系于人。”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四云: “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 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诗字点化之妙,譬如仙 者,丹头在手,瓦砾俱金矣。”江为,五代诗人。“竹影”二句仅李日华提及,现存江为诗中未见。 霜禽二句:上句实写,下句虚写。霜禽,寒鸟。断魂,形容神往。幸有二句:谓梅品幽逸,只合 诗人作伴,低声吟咏;用不着俗人唱歌、喝洒来凑趣。檀板,檀木制的拍板。狎(xiá匣),亲近, 狎玩。 评:此为林逋诗的代表作,以梅品寄寓幽逸之趣。司马光《温公诗话》载林逋处士“有诗名, 人称其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错。’曲尽梅之体态。”《诗林广记》后集卷九 引《蔡宽夫诗话》云:“和靖《梅诗》‘疏影’‘暗香’一联,诚为警绝。然其下‘霜禽’‘粉蝶’ 一联,则与上联气格全不相类,若出两人。乃知诗全篇佳者诚难得。” 诗句: 衡茅麓林下,春气已微茫。(山林冬暮) 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西湖) 与君未别且酣饮,别后令人空倚楼。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阔鹭涛惊。(即席送江夏茂才) 第三节 西昆体 一、杨亿 生平:杨亿(947-1020),字大年,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少时即能诗文。宋太宗淳 化中召试翰林,赐进士第。真宗时两任翰林学士,制诰多出其手。尝与钱惟演、刘筠等诗歌唱和, 编为《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内容多酬唱之作,堆砌典故,风格华丽。为西昆体的代表诗人。 作品: 淚: 猨 评:李商隐咏《泪》送别诗云:“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 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诗中前 六句列举古人挥泪六事,各事都不相涉;结语始点明题意。扬亿此诗,堆垛典故,全效其体以写 伤春之感。原作二首,钱惟演、刘筠各有和诗二首。 二、刘筠 生平:刘筠,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宋真宗咸平元年(998)进士,官至翰林承旨。 《宋史》卷三 0 五有传。作品可参见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中华书局 1982 年排印本
作品: 淡武:淡武天切河",半滴非霧能峨。桑田欲看他年攻,红子先成此日。夏鼎 秦橋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赋徒能温,却助盟 逸氟 【注释】 []汉武句:天台,即通天台.《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引:“公孙卿日:‘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 今阵下可为观,如娘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一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 仙之属”切,切入,连接的意思。绛河,即天河或银河,明王逵《盖海集天文类》:“河汉曰银河可也,而 日蜂河,盖观天者以北极为标准,所仰视而见者,皆在于北极之南,故称之日丹,日绛 信南之色以为喻也。 [2]半涌句:涵,腺股沉没于其中也。蛇峨,高峻貌。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崇山施提,崔巍峨蛾。 [3]桑田,惯作“沧海桑田",晋葛洪《神仙传》卷本《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平?·方平笑日:‘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唐卢照 邻《长安古意》诗:“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4予,地名,在河南省濮阳县南,亦称子口,《史记河渠书》“自河决氧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壁于河,令 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置决河。是时东郡烧草,是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天子既临河决,悼功 之不成,乃作歌曰:(略)”于是卒塞凯子,筑宫其上,名宜房宫,” [5]夏鼎句,《左传桓公二年》:“减哀伯谏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晋,杜预注:“九 龙,谓之四灵. [6]秦桥,晋伏深《三齐路记:“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泫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为相见。神云:‘我形丑,莫图我 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浩以脚属其像。神怒日:‘帝负约,速去,'始皇 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仅得将岸。画者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岁岁东趣。” [7相如两句:《史记》卷 一七《同马相如 品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检,先与〈诗)。天子大说。贸飘有凌云乙 游天地之同意, “(相 思考题:比较宋初诗坛三流派与唐诗相应风格创作的异同 9
9 【注释】 [1]汉武句:天台,即通天台。《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引:“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 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 仙之属。”切,切入,连接的意思。绛河,即天河或银河,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河汉曰银河可也,而 曰绛河,盖观天者以北极为标准,所仰视而见者,皆在于北极之南,故称之曰丹,曰绛,借南之色以为喻也。” [2]半涵句:涵,朦胧沉浸于其中也。嵯峨,高峻貌。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崇山巃嵸,崔巍嵯峨。” [3]桑田,惯作“沧海桑田”,晋•葛洪《神仙传》卷本《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唐•卢照 邻《长安古意》诗:“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4]瓠子,地名,在河南省濮阳县南,亦称瓠子口。《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 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置决河。是时东郡烧草,是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天子既临河决,悼功 之不成,乃作歌曰:‘(略)’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宣房宫。” [5]夏鼎句,《左传•桓公二年》:“臧哀伯谏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晋•杜预注:“九 鼎,殷所受夏九鼎也。武王克商,乃营雒邑而后去之,又迁九鼎焉,时但营洛邑,未有都城。”象物,指麟凤 龟龙四灵物。《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注:“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麟凤龟 龙,谓之四灵。” [6]秦桥,晋•伏琛《三齐略记》:“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泫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为相见。神云:‘我形丑,莫图我 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像。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 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 [7]相如两句:《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赋》,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 游天地之间意。”“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思考题:比较宋初诗坛三流派与唐诗相应风格创作的异同
第二章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第一节苏梅 一、梅尧臣 生平: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安徽省宜城县)人。历知建德(今安徽省 东至县)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召试,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 曾预修《唐书》。工诗,与苏舜软齐名,时号“苏、梅”。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称:“本朝诗, 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宋诗钞宛陵诗钞抄》引粪啸云:“去浮靡之习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 于诸大家未起之先,此其所以为梅都官诗也。”至于梅诗风格,胡仔《苕溪渔隐》说:“圣俞诗】 工于平淡,自成一家。”朱文公(熹)则辨为:“圣俞诗是枯槁,不是平淡。”(《诗林广记》引) 钱钟书更以为梅诗”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宋诗选》)引有《宛陵先生集》。 梅尧臣的诗风是平淡的,然而却是若意追求的,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圣命平生苦 于吟咏,以闲适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难。”又说:“圣俞罩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并引用 梅尧臣自己的话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梅尧臣于此的创作感受和体会是什么呢?他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中说:“作诗无古今, 惟造平淡难。譬身有两目,了然瞻视端。”在另一首诗中则更详细地表达了他对此的感受:“微生 守贫践。文字出肝胆。 一为清颖行,物象颇所览。泊舟寒潭阴,野兴入秋[什炎]。因吟适情性 稍欲到平淡。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方将挹溟海,器小已潋滟。广流不拒细,愧抱独慊。 可见出梅诗其实是极不平淡的追求的结果。 、作品: 束溪:行到束溪看水时”,坐臨孤峡發船避。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樹著花低醜枝。短短蒲茸 齊似斯,平平沙石净於箭。情雖不厭住不得,薄答歸來中馬被。 【注释】 []东溪,在安徽宜城。宋时宣城为宁国府。《古今图书集成》卷七百九十六宁国府:“东溪, 发源天目山之腋,行二十里至落花溪,溪皆石而中宏如铁釜,水从高投下翻,复涌而出, 如炒胡麻然,俗名炒麻锅,奇变可玩。.与徽州水会入宛溪。” [2】野凫二句,野凫,即野鸭。钱钟书《谈艺录》四九:“欧公《水谷夜行》称梅诗有云:‘譬 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都官自作《接花》五律亦有‘姜女嫁寒娟,丑枝生极妍”一联。 丑枝生妍之意,都官似极喜之,《东溪)七律复云(略)。后来萧干岩《咏 梅》名句:‘百千 年藓著枯树,一两点花(或作三两点春)供老枝':刘后村亟称之,实取都官语意也。 [3]浦,莒蒲。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蒲茸,即初生的莒蒲。 [4]净于筛,指沙石经水冲涤,洁净如同筛洗过的一般
10 第二章 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重点: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及其散文、诗歌创作。 难点:了解欧阳修的诗文革新理论主张在唐代韩愈,柳宗元古文理论基础上的发展。 第一节 苏梅 一、梅尧臣 生平: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安徽省宜城县)人。历知建德(今安徽省 东至县)、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召试,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 曾预修《唐书》。工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称:“本朝诗, 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宋诗钞·宛陵诗钞》引龚啸云:“去浮靡之习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 于诸大家未起之先,此其所以为梅都官诗也。”至于梅诗风格,胡仔《苕溪渔隐》说:“圣俞诗, 工于平淡,自成一家。”朱文公(熹)则辨为:“圣俞诗是枯槁,不是平淡。”(《诗林广记》引) 钱钟书更以为梅诗“‘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宋诗选》)引有《宛陵先生集》。 梅尧臣的诗风是平淡的,然而却是着意追求的,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圣俞平生苦 于吟咏,以闲适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难。”又说:“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并引用 梅尧臣自己的话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梅尧臣于此的创作感受和体会是什么呢?他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中说:“作诗无古今, 惟造平淡难。譬身有两目,了然瞻视端。”在另一首诗中则更详细地表达了他对此的感受:“微生 守贫贱,文字出肝胆。一为清颖行,物象颇所览。泊舟寒潭阴,野兴入秋[艹炎] 。因吟适情性, 稍欲到平淡。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芡。方将挹溟海,器小已潋滟。广流不拒细,愧抱独慊慊。” 可见出梅诗其实是极不平淡的追求的结果。 【注释】 [1] 东溪,在安徽宣城。宋时宣城为宁国府。《古今图书集成》卷七百九十六宁国府:“东溪, 发源天目山之腋,行二十里至落花溪,溪皆石而中窊如铁釜,水从高投下翻,复涌而出, 如炒胡麻然,俗名炒麻锅,奇变可玩。.与徽州水会入宛溪。” [2] 野凫二句,野凫,即野鸭。钱钟书《谈艺录》四九:“欧公《水谷夜行》称梅诗有云:‘譬 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都官自作《接花》五律亦有‘姜女嫁寒婿,丑枝生极妍’一联。 丑枝生妍之意,都官似极喜之,《东溪》七律复云(略)。后来萧千岩《咏梅》名句:‘百千 年藓著枯树,一两点花(或作三两点春)供老枝’;刘后村亟称之,实取都官语意也。” [3] 浦,菖蒲。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蒲茸,即初生的菖蒲。 [4] 净于筛,指沙石经水冲涤,洁净如同筛洗过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