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信息 课程编号:02120002 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 课程名称: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开设单位:药学院药剂与炮制教研室 学时学分:总学时:108,理论学时:60,实验学时:48,学分6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课程 授课对象:中药专业本科生 先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自然科学概论、数理统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1 器分析、中药化学、文献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用植物学、拉丁语、药理与中药药理学、中药学写 论等课程。 考核方式:本课程为校级考试课程,理论课考核方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其成绩所占比例为总成绩的70%, 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总成绩的3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期中测验、作业、实验课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报生 等多种形式。 二课程描述(或称课程简介)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 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它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 础课和其他专业基础课有密切联系,而且与生产实际和临床用药也密切相关,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纽带。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 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及专用设备的基本 构造、性能和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 本门课程根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写基本原则》等文件的要求:坚持中医药特色、加强中 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反映中医药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贯 彻“少而精”的原则。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绪 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任务: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 及有关药事法规的性质、特点与使用方法。 2、熟悉《中药药剂学》在药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剂型的分类方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 安全试验规范。 3、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教学内容】 1、详述《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与任务: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的 概念:讲述《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介绍《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3、药物剂型的分类。 4、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详述《中国药典》、《部颁标准》、药品主要管理法规等的性质和作用,强 调药剂工作的法制性,科学性和严肃性
一 课程信息 课程编号:02120002 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 课程名称: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开设单位:药学院 药剂与炮制教研室 学时学分:总学时:108 ,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48, 学分6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课程 授课对象:中药专业本科生 先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自然科学概论、数理统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 器分析、中药化学、文献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用植物学、拉丁语、药理与中药药理学、中药学导 论等课程。 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校级考试课程,理论课考核方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其成绩所占比例为总成绩的70%, 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总成绩的3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期中测验、作业、实验课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报告 等多种形式。 二 课程描述(或称课程简介)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 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它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 础课和其他专业基础课有密切联系,而且与生产实际和临床用药也密切相关,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纽带。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 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及专用设备的基本 构造、性能和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 本门课程根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写基本原则》等文件的要求:坚持中医药特色、加强中 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反映中医药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贯 彻"少而精"的原则。 三 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l.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任务;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 及有关药事法规的性质、特点与使用方法。 2、熟悉《中药药剂学》在药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剂型的分类方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 安全试验规范。 3、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教学内容】 1、详述《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与任务;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的 概念;讲述《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介绍《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3、药物剂型的分类。 4、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详述《中国药典》、《部颁标准》、药品主要管理法规等的性质和作用,强 调药剂工作的法制性,科学性和严肃性
5、讲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树立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的观念。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 中药调剂 【目的要求】 1,掌握处方的调配程序与注意事项。 2.熟悉中药”斗谱排列的一般原则,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中药毒性药品种及用量:处方禁 忌药。 【教学内容】 1.处方的调配、注意事项。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药剂卫生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的灭菌方法和主要防腐剂的正确用法。 2、熟悉药剂卫生的意义和基本要求,预防药剂污染的主要环节。 3、了解制药环境卫生的要求和管理。 【教学内容】 1、概述药剂卫生的基本内容。 2、介绍中药制药厂建设的基本要求,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洁净室的卫生与管理。 3、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详述各种灭菌法。 4、防腐与防虫:详述液体药剂的防腐与防腐剂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原辅料 【目的要 求】 1.掌握中药制剂原辅料的含义、特点 2.熟悉中药原辅料的分类、中药制剂辅料的作用、选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3.了解中药制剂原料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辅料的管理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中药制剂原料:讲述中药制剂原辅料的特点、分类:中药制剂原料的质量控制。 2.中药制剂辅料:讲述:中药制剂辅料的作用、选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管理及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粉碎、筛析、混合 【目的要求】
5、讲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树立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的观念。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 中药调剂 【目的要求】 l.掌握处方的调配程序与注意事项。 2.熟悉中药"斗谱"排列的一般原则,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中药毒性药品种及用量;处方禁 忌药。 【教学内容】 1.处方的调配、注意事项。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 药剂卫生 【目的要求】 l、掌握常用的灭菌方法和主要防腐剂的正确用法。 2、熟悉药剂卫生的意义和基本要求,预防药剂污染的主要环节。 3、了解制药环境卫生的要求和管理。 【教学内容】 1、概述药剂卫生的基本内容。 2、介绍中药制药厂建设的基本要求,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洁净室的卫生与管理。 3、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详述各种灭菌法。 4、防腐与防虫:详述液体药剂的防腐与防腐剂。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原辅料 【目的要 求】 l. 掌握中药制剂原辅料的含义、特点 2. 熟悉中药原辅料的分类、中药制剂辅料的作用、选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3. 了解中药制剂原料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辅料的管理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中药制剂原料:讲述中药制剂原辅料的特点、分类;中药制剂原料的质量控制。 2.中药制剂辅料:讲述;中药制剂辅料的作用、选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管理及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 粉碎、筛析、混合 【目的要求】
1、掌握药料粉碎、筛析、混合的原理。 2、掌握常用的粉碎方法。 3、了解常用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方法。 4、了解与中药药剂有关的微粉学知识 【教学内容】 1、粉碎:讲述药料粉碎的目的与基本原理,各类中药材的粉碎方法等。 2、筛析:讲述药粉筛析的目的,药筛及药粉的分等。 3、混合:讲述药料混合的目的与基本原理,常用混合方法等。 4、微粉学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六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 燥 【目的要求】 1。堂据中药寻提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常用的得提方法及其应用:常用分离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常用精 制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影响浓缩的因素,常用浓缩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影响干燥的因素,常用的干燥方 法、原理及其应用。 2、熟悉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熟悉浸提、分离、精制的目的。 4、了解中药常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保养 【教学内容】 1、概述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2、详述中药浸提原理与影响因素。 3、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及其应用。 4、中药提取液常用的精制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5、中药提取液常用的分离方法特点、原理及其应用。 6、讲述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浓缩的方法、原理及应用,各种浓缩设备 7、讲述干燥的基本原理,影响干燥的因素,各种干燥方法、原理及应用各种干燥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七章 浸出药剂 【目的要求】 1、掌握汤剂、中药合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煎膏剂、药酒、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的制备 方法与操作关键。 2、熟悉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剂型种类:各种剂型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 3、了解汤剂研究及剂型改革进展,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剂型选择与工艺设计。 【教学内容】 1、概述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剂型种类
1、掌握药料粉碎、筛析、混合的原理。 2、掌握常用的粉碎方法。 3、了解常用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方法。 4、了解与中药药剂有关的微粉学知识。 【教学内容】 1、粉碎:讲述药料粉碎的目的与基本原理,各类中药材的粉碎方法等。 2、筛析:讲述药粉筛析的目的,药筛及药粉的分等。 3、混合:讲述药料混合的目的与基本原理,常用混合方法等。 4、微粉学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六章 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 燥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浸提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常用的浸提方法及其应用;常用分离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常用精 制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影响浓缩的因素,常用浓缩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影响干燥的因素,常用的干燥方 法、原理及其应用。 2、熟悉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熟悉浸提、分离、精制的目的。 4、了解中药常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保养。 【教学内容】 1、概述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2、详述中药浸提原理与影响因素。 3、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及其应用。 4、中药提取液常用的精制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5、中药提取液常用的分离方法特点、原理及其应用。 6、讲述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浓缩的方法、原理及应用,各种浓缩设备。 7、讲述干燥的基本原理,影响干燥的因素,各种干燥方法、原理及应用各种干燥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七章 浸出药剂 【目的要求】 1、掌握汤剂、中药合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煎膏剂、药酒、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的制备 方法与操作关键。 2、熟悉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剂型种类;各种剂型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 3、了解汤剂研究及剂型改革进展,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剂型选择与工艺设计。 【教学内容】 1、概述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剂型种类
2、讲述汤剂含义及特点:汤剂的制法与影响质量因素,特殊药物的处理,汤剂研究及剂型改进的进 展:煮散与茶剂。 3、讲述中药合剂(含口服液)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详述制法。 4、讲述糖浆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与制法 5、讲述煎膏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与制法。 6、讲述药酒与酊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制法及两者的异同点。 7、讲述流浸音剂与浸音剂的含义、特点、制法、质量要求及应用。 8、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问题,剂型选择与工艺设计。 【教学方法】 讲授、多煤体 第八章 液体药剂 【日的要求】 1、掌握分散体系的基本理论;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药剂中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胶体溶液的 稳定性、制法:乳剂特点、制法与形成理论、稳定性,乳化剂的选用:混悬剂的特点、制法与稳定性。 2、熟悉分散技术在药剂中的应用:液体药剂的的质量要求。 3、了解按给药途径和应用方法分类的各种液体剂型的概念及特点:液体药剂的色、香、味及包装贮藏 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 1、概述分散技术与液体药剂基本知识。 2、讲述表面活性剂的含义、组成、特点、类型、性质和在药剂中的应用。 3、溶解问题与真溶液型药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原理与应用,真溶液型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制 4、胶体溶液型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制法,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5、讲述乳浊液型药剂的含义,乳化的原理和条件,制法与应用,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6、混悬液型药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7、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液体药剂的矫嗅、矫味与着色:液体药剂的包装与贮藏。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九章 注射剂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注射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热原的性质、污染途径及除去方法:掌握注射用 水的制备;注射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性质及选用: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过程和 技术关键。 2、熟悉常用溶剂的种类: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及精制法: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 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输液剂、粉针、混悬型、乳浊液型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 3、了解中药注射剂的研究概况与展望:注射剂容器的种类:容器处理及分装。 【教学内容】 1、概述中药注射剂的含义、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注射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 2、进术热原的含义、基本组成、性质、污染涂径、除去方法及检查方法第
2、讲述汤剂含义及特点;汤剂的制法与影响质量因素,特殊药物的处理,汤剂研究及剂型改进的进 展;煮散与茶剂。 3、讲述中药合剂(含口服液)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详述制法。 4、讲述糖浆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与制法。 5、讲述煎膏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与制法。 6、讲述药酒与酊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制法及两者的异同点。 7、讲述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含义、特点、制法、质量要求及应用。 8、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问题,剂型选择与工艺设计。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八章 液体药剂 【目的要求】 1、掌握分散体系的基本理论;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药剂中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胶体溶液的 稳定性、制法;乳剂特点、制法与形成理论、稳定性,乳化剂的选用;混悬剂的特点、制法与稳定性。 2、熟悉分散技术在药剂中的应用;液体药剂的的质量要求。 3、了解按给药途径和应用方法分类的各种液体剂型的概念及特点;液体药剂的色、香、味及包装贮藏 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 1、概述分散技术与液体药剂基本知识。 2、讲述表面活性剂的含义、组成、特点、类型、性质和在药剂中的应用。 3、溶解问题与真溶液型药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原理与应用,真溶液型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制 法。 4、胶体溶液型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制法,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5、讲述乳浊液型药剂的含义,乳化的原理和条件,制法与应用,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6、混悬液型药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7、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液体药剂的矫嗅、矫味与着色;液体药剂的包装与贮藏。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九章 注射剂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注射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热原的性质、污染途径及除去方法;掌握注射用 水的制备;注射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性质及选用;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过程和 技术关键。 2、熟悉常用溶剂的种类;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及精制法;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 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输液剂、粉针、混悬型、乳浊液型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 3、了解中药注射剂的研究概况与展望;注射剂容器的种类;容器处理及分装。 【教学内容】 1、概述中药注射剂的含义、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注射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 况。 2、讲述热原的含义、基本组成、性质、污染途径、除去方法及检查方法等
3、重点讲解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介绍反渗透法: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与精制 法:其他注射用溶剂。 4、详述注射剂附加剂。 5、详述注射剂的制备。 6、讲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7、讲述输液剂与血浆代用液:粉针剂及其他注射剂:新产品设计:眼用液体制剂。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十章 外用膏剂 【目的要求】 1、学握软音剂、膏药、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2、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糊剂、涂膜剂、贴膏剂的含义、特点及制法:软膏与黑 音药基质的种类和性质。 3、了解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 【教学内容】 1、概述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讲述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因素。 2、讲述软膏剂的含义、特点,基质的种类、性质与选用,软膏剂的制法及质量评定,问题与注意事 3、讲述膏药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原辅料的准备,制法与质量评定。 4、讲述橡胶音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制法等:糊剂、涂膜剂与贴音剂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十一章 栓剂 【目的要求】 1、掌握栓剂的含义、特点与药物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吸收的因素: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操作要点, 置换价的含义及计算。 2、熟悉常用栓剂基质的种类、性质、质量要求及栓剂的质量要求。 3、了解栓剂的发展简况:包装与贮藏的要求。 【教学内容】 1、概述栓剂的含义、种类、作用特点及质量要求。 2、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3、栓剂的制法,详述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设备,置换价的概念及计算,双层栓剂与中空栓剂的制 法。 4、栓剂的质量评定、包装与产藏」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十二章 胶剂 【目的要求】 1、掌握胶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3、重点讲解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介绍反渗透法;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与精制 法;其他注射用溶剂。 4、详述注射剂附加剂。 5、详述注射剂的制备。 6、讲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7、讲述输液剂与血浆代用液;粉针剂及其他注射剂;新产品设计;眼用液体制剂。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十章 外用膏剂 【目的要求】 1、掌握软膏剂、膏药、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2、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糊剂、涂膜剂、贴膏剂的含义、特点及制法;软膏与黑 膏药基质的种类和性质。 3、了解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 【教学内容】 1、概述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讲述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因素。 2、讲述软膏剂的含义、特点,基质的种类、性质与选用,软膏剂的制法及质量评定,问题与注意事 项。 3、讲述膏药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原辅料的准备,制法与质量评定。 4、讲述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制法等;糊剂、涂膜剂与贴膏剂。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十一章 栓剂 【目的要求】 1、掌握栓剂的含义、特点与药物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吸收的因素;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操作要点, 置换价的含义及计算。 2、熟悉常用栓剂基质的种类、性质、质量要求及栓剂的质量要求。 3、了解栓剂的发展简况;包装与贮藏的要求。 【教学内容】 1、概述栓剂的含义、种类、作用特点及质量要求。 2、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3、栓剂的制法,详述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设备,置换价的概念及计算,双层栓剂与中空栓剂的制 法。 4、栓剂的质量评定、包装与贮藏。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十二章 胶剂 【目的要求】 1、掌握胶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