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排列试验 第一节排序检验法 比较数个样品,按照其某项品质程度(如,某特性的强度或嗜好程度等)的大小进行排 序的方法,成为排序检验法。该法只排出样品的次序,表明样品之间的相对大小、强弱、好 坏等等,属于程度上的差异,而不评价样品间的差异大小。此法的优点是可利用同一样品, 对其各类特征进行检验,排出优劣,且方法较简单,结果可高,即使样品间差别很小,只要 评价员很认真,或者具有一定的检验能力,都能在相当精确的程度上排出顺序。 当试验目的是就某一项性质对多个产品进行比较时,比如,甜度、新鲜程度等,使用排 序检验法是进行这种比较的最简单的方法。排序法比任何其他方法更节省时间。它常被用在 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由于不同原料、加工、处理、包装和储藏等各环节而造成的产品感宫特性差异。 2)当样品需要为下一步的试验预筛或预分类,即对样品进行更精细的感官分析之前, 可应用此方法。 3)对清费者或市场经营者订购的产品的可接受性调查。 4)企业产品的精选过程。 5)可用于品评员的选择和培训。 一、方法特点 1.此法的试验原则是:以均衡随机的顺序将样品呈送给品评员,要求品评员就指 定指标将样品进行排序,计算序列和,然后利用Friedman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 2.参加试验的人数不得少于8人,如果参加人数在16以上,区分效果会得到明 显效果。根据试验目的,品评人员要有区分样品指标之间细微差别的能力。 3.当评定少量样品的复杂特性时,选用此法是快速而又高效的。此时的样品数 般小于6个。 4.但样品数量较大(如大于20个),且不是比较样品间的差别大小时,选用此法 也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信息量却不如定级法大,此法可不设对照样,将两组结
1 第七章 排列试验 第一节 排序检验法 比较数个样品,按照其某项品质程度(如,某特性的强度或嗜好程度等)的大小进行排 序的方法,成为排序检验法。该法只排出样品的次序,表明样品之间的相对大小、强弱、好 坏等等,属于程度上的差异,而不评价样品间的差异大小。此法的优点是可利用同一样品, 对其各类特征进行检验,排出优劣,且方法较简单,结果可高,即使样品间差别很小,只要 评价员很认真,或者具有一定的检验能力,都能在相当精确的程度上排出顺序。 当试验目的是就某一项性质对多个产品进行比较时,比如,甜度、新鲜程度等,使用排 序检验法是进行这种比较的最简单的方法。排序法比任何其他方法更节省时间。它常被用在 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由于不同原料、加工、处理、包装和储藏等各环节而造成的产品感官特性差异。 2) 当样品需要为下一步的试验预筛或预分类,即对样品进行更精细的感官分析之前, 可应用此方法。 3) 对消费者或市场经营者订购的产品的可接受性调查。 4) 企业产品的精选过程。 5) 可用于品评员的选择和培训。 一、方法特点 1. 此法的试验原则是:以均衡随机的顺序将样品呈送给品评员,要求品评员就指 定指标将样品进行排序,计算序列和,然后利用 Friedman 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 2. 参加试验的人数不得少于 8 人,如果参加人数在 16 以上,区分效果会得到明 显效果。根据试验目的,品评人员要有区分样品指标之间细微差别的能力。 3. 当评定少量样品的复杂特性时,选用此法是快速而又高效的。此时的样品数一 般小于 6 个。 4. 但样品数量较大(如大于 20 个),且不是比较样品间的差别大小时,选用此法 也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信息量却不如定级法大,此法可不设对照样,将两组结
果直接进行对比。 5.进行检验前,应由组织者对检验提出具体的规定,对被评价的指标和准则要有 一定的理解。如对那些特性进行排列:排列的顺序是从强到弱还是从弱到强; 检验时操作要求如何:评价气味时是否需要摇晃等, 6。排序检验只能按照一种特性进行,如要求对不同的特性进行排序,则按不同的 特性安排不同的顺序。 7。在检验中,每个评价员以事先确定的顺序检验编码的样品,并安排出一个初步 顾序,然后进一步整理调整,最后确定整个系列的强弱顺序,如果实在无法区 别两种样品,则应在问答表中注明。 二、问答表设计与做法 在进行问答表的设计时,应明确评价的指标和准则,如对那些特性进行比较,是对产品 的一种特性进行排序,还是对一种产品的多种特性进行比较:排列顺序是从强到弱还是从弱 到强:要求的检验操作过程如何:是否进行感官刺激的评价,如果是,应使评价员在不同的 评价之间使用水、淡茶或无味面包等以恢复原感觉能力。排序检验法问答表的一般形式如表 7-1、表7-2. 表7】排序检验法问答表的一般形式示例 姓名 日期 产品 试验指令:品尝样品后,请根据您所感受的甜度,把样品号码填入适当的空格中(每格中必 须填一个号码)。 甜味最强 甜味最弱
2 果直接进行对比。 5. 进行检验前,应由组织者对检验提出具体的规定,对被评价的指标和准则要有 一定的理解。如对那些特性进行排列;排列的顺序是从强到弱还是从弱到强; 检验时操作要求如何;评价气味时是否需要摇晃等。 6. 排序检验只能按照一种特性进行,如要求对不同的特性进行排序,则按不同的 特性安排不同的顺序。 7. 在检验中,每个评价员以事先确定的顺序检验编码的样品,并安排出一个初步 顺序,然后进一步整理调整,最后确定整个系列的强弱顺序,如果实在无法区 别两种样品,则应在问答表中注明。 二、问答表设计与做法 在进行问答表的设计时,应明确评价的指标和准则,如对那些特性进行比较,是对产品 的一种特性进行排序,还是对一种产品的多种特性进行比较;排列顺序是从强到弱还是从弱 到强;要求的检验操作过程如何;是否进行感官刺激的评价,如果是,应使评价员在不同的 评价之间使用水、淡茶或无味面包等以恢复原感觉能力。排序检验法问答表的一般形式如表 7-1、表 7-2。 表 7-1 排序检验法问答表的一般形式示例 姓名 日期 产品 试验指令;品尝样品后,请根据您所感受的甜度,把样品号码填入适当的空格中(每格中必 须填一个号码)。 甜味最强 甜味最弱
表7-2排序检验法问答表的一般形式 排序检验法 姓名: 日期: 试验指令: 1.从左到右依次品尝样品A、B、C、D。 2.品尝之后,就指定的特性方面进行排序。 试验结果: 样 次 2 3 4 品评员 6 三、结果分析与判断 在试验中,尽量同时提供样品,品评员同时收到以均衡、随机顺序挂列的样品。其任务 就是将样品排序。同一组样品还可以以不同的编号被一次或数次呈送,如果每组样品被评价 的次数大于2,那么试验的准确性会得到最大提高。在倾向性试验中,告诉参评人员,最喜 欢的样品排在第一位,第二喜欢的样品排在第二位,依次类推,不要把顺序搞颠倒。如果相 邻两个样品的顺序无法确定,鼓励品评员去猜测,如果实在猜不出,可以取中间值,如4 个样品中,对中间两个的顺序无法确定时,就将它们都排为(2+3)2=2.5。如果需要排序 的感官指标多于一个,则对样品分别进行编号,以免发生相互影响。排出初步顺序后,若发 现不妥之处,可以重新核查并调整顺序,确定个样品在尺度线上的相应位置。 下面对实例进行分析,以便理解, (一)样品甜味排序
3 表 7-2 排序检验法问答表的一般形式 排序检验法 姓名:_ 日期:_ 试验指令: 1. 从左到右依次品尝样品 A、B、C、D。 2. 品尝之后,就指定的特性方面进行排序。 试验结果: 1 2 3 4 1 2 3 4 5 6 三、结果分析与判断 在试验中,尽量同时提供样品,品评员同时收到以均衡、随机顺序排列的样品。其任务 就是将样品排序。同一组样品还可以以不同的编号被一次或数次呈送,如果每组样品被评价 的次数大于 2,那么试验的准确性会得到最大提高。在倾向性试验中,告诉参评人员,最喜 欢的样品排在第一位,第二喜欢的样品排在第二位,依次类推,不要把顺序搞颠倒。如果相 邻两个样品的顺序无法确定,鼓励品评员去猜测,如果实在猜不出,可以取中间值,如 4 个样品中,对中间两个的顺序无法确定时,就将它们都排为(2+3)/2=2.5。如果需要排序 的感官指标多于一个,则对样品分别进行编号,以免发生相互影响。排出初步顺序后,若发 现不妥之处,可以重新核查并调整顺序,确定个样品在尺度线上的相应位置。 下面对实例进行分析,以便理解。 (一) 样品甜味排序 样 秩 次 品评员 品
将品评员对每次检验的每一特性的评价汇集在如表7-3所示的表格内。表7-3是六个品评员 对A、B、C、D四种样品的甜味排序结果。 表73品评员的排序结果 秩次 1 2 3 4 品评 品 1 A B C D 2 B=C 3 A B =C =D 4 A B D C A B C D 6 A B D (二)统计样品秩次和秩和 在每个品评员对每个样品挂出的秩次当中有相同秩次时,则取平均秩次。表7-4是表 73中的样品秩次与秩和 表74样品的秩次与秩和 样 品 A B C D 秩和 品评员 1 1 2 34 10 1.5 1.5 4 10 3 3 3 10 ¥ 2 4 6 2 3 10 6 3 2 4 10 每种样品的秩和R 8 13516.522 50 (三)统计解释 使用Friedman检验和Page检验对被检样品之间是否有显若差异作出判定
4 将品评员对每次检验的每一特性的评价汇集在如表 7-3 所示的表格内。表 7-3 是六个品评员 对 A、B、C、D 四种样品的甜味排序结果。 表 7-3 品评员的排序结果 1 2 3 4 1 2 3 4 5 6 A B C D B = C A D A B = C = D A B D C A B C D A C B D (二) 统计样品秩次和秩和 在每个品评员对每个样品排出的秩次当中有相同秩次时,则取平均秩次。表 7-4 是表 7-3 中的样品秩次与秩和。 表 7-4 样品的秩次与秩和 A B C D 秩和 1 2 3 4 5 6 1 2 3 4 3 1.5 1.5 4 1 3 3 3 1 2 4 3 1 2 3 4 1 3 2 4 10 10 10 10 10 10 每种样品的秩和 R 8 13.5 16.5 22 50 (三)统计解释 使用 Friedman 检验和 Page 检验对被检样品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作出判定。 样 秩 次 品评员 品 样 秩 品 次 品评员
L.Friedman检验 先用下式求出统计量F: 12 Fp可+L-3P+明 式中 」—品评员数 P一样品(或产品)数 R、R、R一每种样品的秩和 查表8-5,若计算出的F值大于或等以表中对应于P、人、口的临界值:则可以判定样品之间 有显著性差异:若小于相应临界值,则可以判定样品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当品评员数J较大,或当样品数P大于5时,超出表7-5的范围,可查x2分布表(附表1), F值近似服从自由度为P1的x2值 上例中(见表7-4))的F值为: 12 F6x4x4+8+1353+1653+22-3x6x4+明 =10.25 当品评员是在分不出某两种样品之间的差距时,可以允许将这两种样品排定同一秩次,这时 用F代替F: F F=1-叽P(P-叨 式中E值由如下得出: 令nnLn:为出现相同秩的样品数,若没有相同秩次,n=1,则 E=(m3-)+(n3-n)+L+(n3-n) 表中,出现相同秩次的样品数有:2=2,”,=3,其余均没有相同秩次。所以 E=(2-2+(32-3+L+(-) =6+24 =30
5 1. Friedman 检验 先用下式求出统计量 F: ( ) ( ) 22 2 1 2 12 3 1 1 F R R R JP P JP P = ++ − + ⎡ ⎤ ⎣ ⎦ + L 式中 J——品评员数 P——样品(或产品)数 R1、R2、RP——每种样品的秩和 查表 8-5,若计算出的 F 值大于或等以表中对应于 P、J、α 的临界值;则可以判定样品之间 有显著性差异;若小于相应临界值,则可以判定样品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当品评员数 J 较大,或当样品数 P 大于 5 时,超出表 7-5 的范围,可查 2 x 分布表(附表 1.), F 值近似服从自由度为 P-1 的 2 x 值. 上例中(见表 7-4))的 F 值为: ( ) ( ) 12 2 2 22 8 13.5 16.5 22 3 6 4 1 64 41 10.25 F = + + + −×× + ⎡ ⎤ ⎣ ⎦ ×× + = 当品评员是在分不出某两种样品之间的差距时,可以允许将这两种样品排定同一秩次,这时 用 ' F 代替 F: ( ) ' 2 1 1 F F E JP P = − − ⎡ ⎤ ⎣ ⎦ 式中 E 值由如下得出: 令 1 2 k nn n 、 、L 为出现相同秩的样品数,若没有相同秩次, 1 k n = ,则 ( )( ) ( ) 33 3 Enn n n n n = − + − ++ − 11 2 2 L k k 表中,出现相同秩次的样品数有: 2 n =2, 3 n =3,其余均没有相同秩次。所以 ( )( ) ( ) 33 3 2 2 33 11 6 24 30 E = −+ −++ − = +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