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情系乡土………………………………(84) 13.《小二黑结婚》…………………(85) 14.《平凡的世界》… (91) 第八单元人在都市………………………………(99) 15.《子夜》……………………………………………(101) 16.《骆驼祥子》………………………(106) 第九单元烽火岁月……111) 17.《红旗谱》………… ……112) 18.《红高粱》………………………………………(121)
第单元 历史亏英雄 历史与英雄是两个永恒的话题,它们在历代文人的生 花妙笔之下,流淌出许多灿烂的篇章。中国有悠久的历 史,中国历代文人对历史有一种特殊的嗜好,官修的正史 显得过于沉重,但以正史为题材的小说却将历史的风云演 绎得跌宕起伏:无数的民族英雄、家族英雄、草莽英雄, 通过中国文人的礼赞,都在小说中尽显其沧海横流的本 色。《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水浒传》是英 雄传奇的经典之篇,其后的《隋唐演义》则吸取了两者的 创作笔法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 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同时还能看到明末清初才子 佳人小说的踪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洶尽英雄。”历史的喧嚣似乎 在我们的身后归于沉寂,但是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 时,火烧赤壁的热浪依旧会扑面而来;“千古蓼洼埋玉地, 落花啼鸟总关愁。”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也沉沉 睡去,但是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依稀会看到提着朴 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之上
1.《三国演义》 2 《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终于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描写了汉末三国时 期近自年向各个社会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生动画面,表现了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书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 起义。在镇压黃申起义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已的力量,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形成 中 魏、蜀、吴国鼎立的局面,而究竟应该由哪一方来统一天下,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成为表现全 国小说欣赏 书思想内容的关键。作者把曹操和刘备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让人们进行选择。历史上的曹操,为统 国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三国演义》却把他塑造成为“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奸雄形象。小说 中的曹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他虽然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他种种恶劣的行径受 到人们的睡弃;而刘备与曹操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爱民如子,忠厚仁义,礼贤下上,始终是一个“仁 ”的形象,尤其是他仁德爱民的品质寄托着作者及人民大众的政治理想。这也正是“拥刘反曹”倾 向的实质。 《三国演义》创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些主要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如曹操、 关羽、诸葛亮被称为“三绝”曹操奸邪狡诈,又残忍多疑,杀死救命恩人吕伯奢全家、借粮官的 人头以弹压车心、梦中杀人等都可看出他的狠毒,谓之“奸绝”;关羽义薄云天,他身陷曹营,不为金 钱美色所动,为}找刘备,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为的是不负桃园结义,谓之“义绝”;诸葛 低神机妙算·才智过人,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退敌、造木牛流马等等,都显示了他超人的智慧, 谓之“智绝”。即使是一些次要人物,也刻画得十分生动,如狂做不羁的祢衡、自作聪明的蒋干、纸上 谈兵的马谡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国演义》的语言,吸取了史传文学的语言而又有新的发 展,在浅近文’的基础上,吸收一些口语的成分,做到了“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既简洁明快,又通 俗易懂。当然,《国演义》在艺术方面也有不足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中,为突出某一性格 特点面写得太过,正如鲁迅所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 面近妖。”(《中小说史略》)
曹操献刀 董卓弄权,废汉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即汉献帝,引得朝野震怒 时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书略曰: 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 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 王允得书,寻思无计。一日,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俱在,允曰:“今日老夫贱降①,晚间 敢屈众位到舍小酌。”众官皆曰:“必来祝寿。”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行数巡, 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 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杈,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 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坐中一人 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 曹操也。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操曰:“吾非笑别事,笑 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允避席问曰:童 孟德有何高见?”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 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 心,天下幸甚!”遂亲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遂取宝刀与之。操藏刀,饮酒毕,即 史 起身辞别众官而去。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径入。见 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羸行迟耳。”卓顾谓布 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布领令而出。操暗忖曰:“此 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 内。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 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 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 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 与鞍售。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布对卓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3 破,故推献刀。”卓曰:“吾亦疑之。”正说话间,适李儒至,卓以其事告之。儒曰:“操无 ①贱降)古人对自已生日的谦称。②(奉先〕吕布字奉先
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 行刺,便叮擒而问也。”卓然其说,即差狱卒四人往唤操。去了良久,回报曰:“操不曾回 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儒曰:“操 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卓大怒曰:“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儒曰:“此必有同谋 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 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操言: 我是客商,覆姓皇前。”县令熟视曹操,沉吟半晌,乃曰:“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 汝是曹操,如何隐讳!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至夜 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 取其祸?”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县 修 令屏退左右,谓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操曰:“吾祖宗世食汉 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 中 天意也!”县令口:“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 兵共诛葷卓:吾之愿也。”县令闻言,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再拜曰:“公真天下忠义之 小说欣赏 上也!”曹操亦拜,问县令姓名。县令曰:“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 郴。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操甚喜。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 各背剑一口1,乘马投故乡来。 行了三:,至成舉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 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宫曰:“最好。”二人 至庄前下马,人见伯奢。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 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伯奢拜陈宫曰:“小 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说罢,即起身入内。 良久乃出,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 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 F·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 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 炉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 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 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 挥剑砍伯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 安肯「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 奮 1(前(q0)鞍前端拱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