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 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 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 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 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 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 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 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 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 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 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 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 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 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 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 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古诗 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 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 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 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 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 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 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 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 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 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 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 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 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 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 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 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 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 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 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 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 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 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古诗 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 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 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 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 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 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 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
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 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 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 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 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 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 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 后,逐渐走向衰微 B、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 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 主,更似绝句律诗。 D、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 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 有意“反律化”。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 则更具优势 C、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 诗那样开阔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 诗,失之偏颇。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 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 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 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D、本文引用的语句分为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 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 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 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 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 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 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 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 后,逐渐走向衰微。 B、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 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 主,更似绝句律诗。 D、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 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 有意“反律化”。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 则更具优势。 C、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 诗那样开阔。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 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 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 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 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D、本文引用的语句分为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 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汪培君 二叔会看风水,谁家修宅基必来找他去看。二叔乐颠颠去乐颠颠回,从不收钱。我问二 叔为什么?他反问我,你为什么喊我二叔?我回答按乡邻辈分。他又问,你知道为什么村里 人见面该长称长称,该平称平称,从不像城里人老张小李地叫?我说,这个问题还真没想过 二叔就说,亏你还是村里的人头,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为自家人干点事,能收钱吗? 我是村里的书记。 我吃了一惊,想不到二叔对乡邻的认识这么到位 二叔不收钱,别人过意不去,就给他弄包烟弄瓶酒啥的。我不抽烟,但爱喝两盅,就常 去二叔家蹭酒喝。二叔总是一撇嘴说,放着受贿的好酒不喝,来喝我这劣酒。我说我听您的, 明天起开始受贿。二叔就故意拉长了脸说,你敢,我第一个实名举报你。一还加菜吗?我 问还有什么?他指了指院子里的公鸡。我说麻烦,八月十五送我家去吧。二叔说想得美,来 吃有你一口,不来吃连鸡毛也没你的。 我们村后面有一条河,河里有一块几十亩地的大沙湾,沙纯,层厚,被县城一个开发商 看中了,要买。我摇摇头不答应,说二叔说过,大挖大掘是开膛破肚,伤元气,破风水。开 发商贼精,笑着拍了拍我,财大气粗地说:“呵,学会谈生意了,不就是想要高价嘛,说。” 谈成了价,我问乡亲们卖不卖?只有二叔反对,说沙里藏金,那片沙滩是咱村里的金 金木水火土金占第一,挖走了就是五行缺首。风水破了,咱村非变穷不可。二叔知道我不信 特别盯着我说:“若是不信,你就等着遭报应吧!” 二叔“招报应的”声音被挖掘机声盖住了,沙子源源不断地运往县城。当然,票子则源 源不断地飞进村里的账户。 与此同时,我请开发商给我们建了一个新村,一家一院,整整齐齐,亮亮堂堂:;油漆的 街道,笔直坚硬,平滑如镜。我对二叔说:“二叔,我行使一下手中的权力,您先选完我们再 抓阄。”二叔说你小子想让我“腐败”呀,一家人,要抓都抓。我问二叔,看着这么漂亮的房 子有何感想?他说,我没敢想。我说我就知道你不敢想,要不,我当人头你怎么当不了呢? 报应还真来了! 第二年的雨特别大,水积在沙坑里,越积越多,渐渐溢出,淹掉了三百亩玉米 这下村里炸了锅,都说是报应,弄得我灰心丧气。二叔却杀了公鸡叫我喝酒,我以为他 会教训我,没想到他说:“要干事,就别怕嚼舌头。”我知道二叔是心里埋怨我口头上安慰我, 但我仍然感激。 不久我找到了改造它的办法:其余的地作为口粮田种粮,把这三百亩弄成经济田,挖土 筑堤,堤上栽果树,池里养莲藕。有那一坑水作保障,藕池里就断不了水。二叔急了,找到 我家吼:“你小子怎么又要开膛破肚,破坏风水?” 荷花开了,没想到招惹了好多城里人来看,于是几家“农家乐”、一些小摊贩便应运而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二 叔 汪培君 二叔会看风水,谁家修宅基必来找他去看。二叔乐颠颠去乐颠颠回,从不收钱。我问二 叔为什么?他反问我,你为什么喊我二叔?我回答按乡邻辈分。他又问,你知道为什么村里 人见面该长称长称,该平称平称,从不像城里人老张小李地叫?我说,这个问题还真没想过。 二叔就说,亏你还是村里的人头,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为自家人干点事,能收钱吗? 我是村里的书记。 我吃了一惊,想不到二叔对乡邻的认识这么到位。 二叔不收钱,别人过意不去,就给他弄包烟弄瓶酒啥的。我不抽烟,但爱喝两盅,就常 去二叔家蹭酒喝。二叔总是一撇嘴说,放着受贿的好酒不喝,来喝我这劣酒。我说我听您的, 明天起开始受贿。二叔就故意拉长了脸说,你敢,我第一个实名举报你。——还加菜吗?我 问还有什么?他指了指院子里的公鸡。我说麻烦,八月十五送我家去吧。二叔说想得美,来 吃有你一口,不来吃连鸡毛也没你的。 我们村后面有一条河,河里有一块几十亩地的大沙湾,沙纯,层厚,被县城一个开发商 看中了,要买。我摇摇头不答应,说二叔说过,大挖大掘是开膛破肚,伤元气,破风水。开 发商贼精,笑着拍了拍我,财大气粗地说:“呵,学会谈生意了,不就是想要高价嘛,说。” 谈成了价,我问乡亲们卖不卖?只有二叔反对,说沙里藏金,那片沙滩是咱村里的金, 金木水火土金占第一,挖走了就是五行缺首。风水破了,咱村非变穷不可。二叔知道我不信, 特别盯着我说:“若是不信,你就等着遭报应吧!” 二叔“招报应的”声音被挖掘机声盖住了,沙子源源不断地运往县城。当然,票子则源 源不断地飞进村里的账户。 与此同时,我请开发商给我们建了一个新村,一家一院,整整齐齐,亮亮堂堂;油漆的 街道,笔直坚硬,平滑如镜。我对二叔说:“二叔,我行使一下手中的权力,您先选完我们再 抓阄。”二叔说你小子想让我“腐败”呀,一家人,要抓都抓。我问二叔,看着这么漂亮的房 子有何感想?他说,我没敢想。我说我就知道你不敢想,要不,我当人头你怎么当不了呢? 报应还真来了! 第二年的雨特别大,水积在沙坑里,越积越多, 渐渐溢出,淹掉了三百亩玉米。 这下村里炸了锅,都说是报应,弄得我灰心丧气。二叔却杀了公鸡叫我喝酒,我以为他 会教训我,没想到他说:“要干事,就别怕嚼舌头。”我知道二叔是心里埋怨我口头上安慰我, 但我仍然感激。 不久我找到了改造它的办法:其余的地作为口粮田种粮,把这三百亩弄成经济田,挖土 筑堤,堤上栽果树,池里养莲藕。有那一坑水作保障,藕池里就断不了水。二叔急了,找到 我家吼:“你小子怎么又要开膛破肚,破坏风水?” 荷花开了,没想到招惹了好多城里人来看,于是几家“农家乐”、一些小摊贩便应运而生
天天人来人往,把个小村庄弄得欢歌笑语,热热闹闹 一天,我对二叔说,给您安排个工作,去当巡逻员,照看着花果,帮一下有需要的游客, 给您重金。二叔说,你别埋汰我了,要找就找个四肢健全五官端正的,代表咱村形象。 二叔是个瘸子 我说人家争破头地抢,你却让,是不是腿短心眼也……二叔一瞪眼打断我:“胡说八道。 告诉你,别看二叔走路一歪一歪的,二叔的心眼不歪!” 原村址还闲着,我想不出干什么用好,就问二叔。不料二叔立刻冲我吼道:“你小子是不 是又想开膛破肚,破坏风水?”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我”与二叔的一些故事,表现了二叔对乡村真挚深厚的情感和 正直无私的品德。 B、二叔认为农村按辈分称呼人,使得全村人亲如一家,因此,为村里人办事便不能收钱 C、“我”要高价卖大沙湾,只有二叔反对,他预言的“报应”也成为了现实,可见,二叔比 我”更明智。 D、“我”对村里的改造成就了小村庄旅游业的兴起,对此,“我”颇为得意,但二叔却很反感, 认为“我”的心眼歪了。 5、小说中的二叔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6、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哪一位?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 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 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 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 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 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 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 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査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 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天天人来人往,把个小村庄弄得欢歌笑语,热热闹闹。 一天,我对二叔说,给您安排个工作,去当巡逻员,照看着花果,帮一下有需要的游客, 给您重金。二叔说,你别埋汰我了,要找就找个四肢健全五官端正的,代表咱村形象。 二叔是个瘸子。 我说人家争破头地抢,你却让,是不是腿短心眼也……二叔一瞪眼打断我:“胡说八道。 告诉你,别看二叔走路一歪一歪的,二叔的心眼不歪!” 原村址还闲着,我想不出干什么用好,就问二叔。不料二叔立刻冲我吼道:“你小子是不 是又想开膛破肚,破坏风水?”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我”与二叔的一些故事,表现了二叔对乡村真挚深厚的情感和 正直无私的品德。 B、二叔认为农村按辈分称呼人,使得全村人亲如一家,因此,为村里人办事便不能收钱。 C、“我”要高价卖大沙湾,只有二叔反对,他预言的“报应”也成 为了现实,可见,二叔比 “我”更明智。 D、“我”对村里的改造成就了小村庄旅游业的兴起,对此,“我”颇为得意,但二叔却很反感, 认为“我”的心眼歪了。 5、小说中的二叔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 分) 6、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哪一位?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4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 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 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 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 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 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 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 向全国 200 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 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选自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出国留学人数(万) 留学归国人数(万) 近10年中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统计 材料二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 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 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 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 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 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 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 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 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 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 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 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 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 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 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晩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 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 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 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有删改 7、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 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β.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
(选自 2017 年 2 月 22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 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 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 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 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 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 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 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 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 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 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 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 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 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 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 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 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 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 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 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 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 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 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 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有删改) 7、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 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