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页,第Ⅱ卷 页 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一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肄业老俩口盘根错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B.凝练霓虹灯塔买椟还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喝采白内瘴绿草如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阴庇押轴戏含糊其辞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真的品牌,真的实惠”的消费目标,库玛以前所未有的低门槛吸引 商户入住汉正街,并有严格的品牌的」 机制保证品牌质量。 B.微生物“偷渡”天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 解 决的严重问题。 C.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算盘 忽视了集 体和国家的利益。这种人 他有多大的本领我们也不能委以重任。 A.遴选亟待进而不管 B.遴选急需因而尽管 C.筛选亟待因而不管 D.筛选急需进而尽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军事化、规范化的管理,使这个公司的员工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给人 的感觉是他们训练有素。 B.宣判大会后,被告人包文涛等一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耷拉着头,一扫 其不可一世的高姿态。 C.这项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工,概算总额为94.5亿元,耗资巨大,希望 各位能尽绵薄之力。 D.邹韬奋在《二十年来的经历》中说:“我不能掠人之美,《生活》周刊并 不是由我创办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一致认为,不管是贺岁电影、贺岁话剧,还是贺岁书,光靠炒作和 玩概念是行不通的,毕竟赢得市场与观众的关键在于作品的质量。 B.由于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产品创新功能层出不穷、厂商降价促销不断,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2004年,中国手机市场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 势。 C.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大会上强调,要继续坚定不 移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权威,依法 治澳 D.法国18日下午从库鲁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火箭,将一枚侦察卫星和另外
1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页,第Ⅱ卷 页; 2.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 Ⅰ 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面一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肄业 老俩口 盘根错结 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 B.凝练 霓虹灯塔 买椟还珠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喝采 白内瘴 绿草如荫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阴庇 押轴戏 含糊其辞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真的品牌,真的实惠”的消费目标,库玛以前所未有的低门槛吸引 商户入住汉正街,并有严格的品牌的 机制保证品牌质量。 B.微生物“偷渡”天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 解 决的严重问题。 C.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算盘, 忽视了集 体和国家的利益。这种人 他有多大的本领我们也不能委以重任。 A.遴选 亟待 进而 不管 B.遴选 急需 因而 尽管 C.筛选 亟待 因而 不管 D.筛选 急需 进而 尽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军事化、规范化的管理,使这个公司的员工千部一腔 ....,千人一面 ....,给人 的感觉是他们训练有素。 B.宣判大会后,被告人包文涛等一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耷拉着头,一扫 其不可一世的高姿态 ...。 C.这项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工,概算总额为 94.5 亿元,耗资巨大,希望 各位能尽绵薄之力 ....。 D.邹韬奋在《二十年来的经历》中说:“我不能掠人之美 ....,《生活》周刊并 不是由我创办的。”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们一致认为,不管是贺岁电影、贺岁话剧,还是贺岁书,光靠炒作和 玩概念是行不通的,毕竟赢得市场与观众的关键在于作品的质量。 B.由于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产品创新功能层出不穷、厂商降价促销不断,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2004 年,中国手机市场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 势。 C.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大会上强调,要继续坚定不 移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权威,依法 治澳。 D.法国 18 日下午从库鲁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火箭,将一枚侦察卫星和另外
六枚科学卫星送入轨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法国军方进行监视的能力。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太阳能何时进入寻常人家 大家都知道,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关于利用太阳能 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可它至今还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 目前,家用的太阳能装备大多是太阳能电池板,它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 能。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屋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日本能源比较缺 乏,所以他们对太阳能十分重视。据日本有关部门估计,日本2100万户个人住 宅中如果有80%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便可满足全国总电力需要的14%;如果 工厂及办公楼等单位用房也进行太阳能发电,则太阳能发电将占全国电力的3 0%至40%。日本政府力争于2100年实现太阳能发电量达到500万千瓦时的目 标 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较高,所以要建立太阳能发电厂就不能采取这样的 方式。先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再以热能生成的水蒸气带动蒸汽涡轮机发电,这是 目前比较有效的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方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就开 始在美国加州的沙漠地带,建造了9座太阳能发电站,合计发电能力达到可观的 354兆瓦。这种技术相对而言非常简单,几百个跟随太阳转动的凹面镜,把接收 到的阳光,集中到位于聚焦点上的一个真空隔热吸收管中,把吸收管里的特种高 温油加热,髙温油把热量传送给水,生成水蒸气,水蒸气带动蒸汽涡轮机生成电 能。但是在此之后,尽管曾经有过不少计划,但国际上却再没有建造过一座光热 发电站。人们对光热技术兴趣减弱的原因,主要在于常规能源载体的市场价格降 低了很多。 太阳能发电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光*建筑物房顶来发电是远远不够 的,发电效率和成本也比较高,所以要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需要大面积铺设 太阳能装置。一些科学家建议通过超导电缆将全球太阳能发电站组成统一电网, 以便向全球供电。到了2100年,即使全用太阳能发电供给全球能源,太阳能发 电设施的占地面积也不过829万多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只相当于全球海洋面积的 2.3%或沙漠面积的51.4%。为了不占用有限的地球面积,一些科学家甚至提 出向太空要太阳能,在太空中建一些大型的太阳能发电站,然后把这些电能以微 波方式发送到地球。 要使太阳能进入寻常百姓家,真正达到实用水平,从技术上需要解决两个问 题:一是要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二是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同现 在的电网联网。从社会政策上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获得普通百姓对清洁 能源的支持,二是要获得政府对太阳能发电的前期投入 5.根据文意,下列对“太阳能发电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太阳能发电站没有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是因为利用太阳能电池 板成本较高。 B.太阳能发电就是把光能转换成热能,热能生成水蒸气,然后带动蒸汽涡轮机 发电。 C.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建立太阳能发电站的国家,建造的九座太阳能发电站 合计发电能力达534兆瓦。 D.太阳能发电站技术比较简单,只要几百个随太阳转动的凹面镜就行了 6.下列对“日本2100万户个人住宅中如果有80%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便可
2 六枚科学卫星送入轨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法国军方进行监视的能力。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太阳能何时进入寻常人家 大家都知道,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关于利用太阳能 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可它至今还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 目前,家用的太阳能装备大多是太阳能电池板,它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 能。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屋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日本能源比较缺 乏,所以他们对太阳能十分重视。据日本有关部门估计,日本 2100 万户个人住 宅中如果有 80%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便可满足全国总电力需要的 14%;如果 工厂及办公楼等单位用房也进行太阳能发电,则太阳能发电将占全国电力的 3 0%至 40%。日本政府力争于 2100 年实现太阳能发电量达到 500 万千瓦时的目 标。 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较高,所以要建立太阳能发电厂就不能采取这样的 方式。先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再以热能生成的水蒸气带动蒸汽涡轮机发电,这是 目前比较有效的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方式。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人们就开 始在美国加州的沙漠地带,建造了 9 座太阳能发电站,合计发电能力达到可观的 354 兆瓦。这种技术相对而言非常简单,几百个跟随太阳转动的凹面镜,把接收 到的阳光,集中到位于聚焦点上的一个真空隔热吸收管中,把吸收管里的特种高 温油加热,高温油把热量传送给水,生成水蒸气,水蒸气带动蒸汽涡轮机生成电 能。但是在此之后,尽管曾经有过不少计划,但国际上却再没有建造过一座光热 发电站。人们对光热技术兴趣减弱的原因,主要在于常规能源载体的市场价格降 低了很多。 太阳能发电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光*建筑物房顶来发电是远远不够 的,发电效率和成本也比较高,所以要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需要大面积铺设 太阳能装置。一些科学家建议通过超导电缆将全球太阳能发电站组成统一电网, 以便向全球供电。到了 2100 年,即使全用太阳能发电供给全球能源,太阳能发 电设施的占地面积也不过 829 万多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只相当于全球海洋面积的 2.3%或沙漠面积的 51.4%。为了不占用有限的地球面积,一些科学家甚至提 出向太空要太阳能,在太空中建一些大型的太阳能发电站,然后把这些电能以微 波方式发送到地球。 要使太阳能进入寻常百姓家,真正达到实用水平,从技术上需要解决两个问 题:一是要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二是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同现 在的电网联网。从社会政策上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获得普通百姓对清洁 能源的支持,二是要获得政府对太阳能发电的前期投入。 5.根据文意,下列对“太阳能发电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太阳能发电站没有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是因为利用太阳能电池 板成本较高。 B.太阳能发电就是把光能转换成热能,热能生成水蒸气,然后带动蒸汽涡轮机 发电。 C.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建立太阳能发电站的国家,建造的九座太阳能发电站 合计发电能力达 534 兆瓦。 D.太阳能发电站技术比较简单,只要几百个随太阳转动的凹面镜就行了。 6.下列对“日本 2100 万户个人住宅中如果有 80%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便可
满足全国总电力需要的14%”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日本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可节约全国总发电力的14%。 B.如果日本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其发电量相当于全国总电力 需要的14%。 C.如果日本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将增加总用电量的14%。 D.如果日本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其消耗的电能将达到全国电 力的14%。 7.“太阳能至今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有诸多原因,选出不属于其主要原因的 A.在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方面尚不理想 B.太阳能发电与现在的电网尚未成功联网。 C.普通百姓对清洁能源还没有达到认可的程度,政府的前期投入也还不够 D.目前尚未提供建造太阳能发电站的足够面积。 8.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科学家提出的在太空中建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然后把这些电能以微波的 方式发送到地球,缺乏可操作性。 B.日本能源比较缺乏,其利用能源的出路之一就是大力开发太阳能。 C.由于太阳能发电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将来在沙漠、太空、海洋建造太阳能 发电站将成为最佳选择。 D.利用超导电缆技术,将全球太阳能发电站组成统一电网,将使人类全球供电 的理想成为可能。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 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 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髙密 令。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 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 同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 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 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 曰:“今单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 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 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予太祖。太祖既破冀州 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 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 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 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 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 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 也。”顷之,病卒官。初,修识高柔于弱冠,异王基于幼童,终皆远至,世称其 知人。 (节选自(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学南阳,止张奉舍 止:住宿,落脚
3 满足全国总电力需要的 14%”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日本 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可节约全国总发电力的 14%。 B.如果日本 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其发电量相当于全国总电力 需要的 14%。 C.如果日本 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将增加总用电量的 14%。 D.如果日本 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其消耗的电能将达到全国电 力的 14%。 7.“太阳能至今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有诸多原因,选出不属于其主要原因的一 项 A.在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方面尚不理想。 B.太阳能发电与现在的电网尚未成功联网。 C.普通百姓对清洁能源还没有达到认可的程度,政府的前期投入也还不够。 D.目前尚未提供建造太阳能发电站的足够面积。 8.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科学家提出的在太空中建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然后把这些电能以微波的 方式发送到地球,缺乏可操作性。 B.日本能源比较缺乏,其利用能源的出路之一就是大力开发太阳能。 C.由于太阳能发电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将来在沙漠、太空、海洋建造太阳能 发电站将成为最佳选择。 D.利用超导电缆技术,将全球太阳能发电站组成统一电网,将使人类全球供电 的理想成为可能。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 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 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 令。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 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 同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 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 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 曰:“今单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 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 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予太祖。太祖既破冀州, 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 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 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 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 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 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 也。”顷之,病卒官。初,修识高柔于弱冠,异王基于幼童,终皆远至,世称其 知人。 (节选自(三国志 卷十一魏书十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学南阳,止张奉舍 止:住宿,落脚
B.辟修为治中从事 辟:征召 C.别驾刘献数毁短修 短:诋毁,指摘 D.时人益以此多焉 多:增多,增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母以社日亡 B.邻里闻之,为之罢社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臣闻之胡 屹曰 C.无君焉归 D.其后严才反吾何辞焉则或咎其欲出者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修“知人”的一组是 ①能冒难来,唯王修耳②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③ 识高柔于弱冠④彼来者必王叔治也⑤成吾军者,王别驾也 ⑥异 王基于幼童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社日是王修母亲的忌日,王修在这一天悼念母亲极为哀痛。邻里深为其 孝心感动,为此罢免了组织社日欢庆活动的负责人 B.对于得疾病的张奉一家,王修暗中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 好了才离开。这反映了他坚守道义的精神和不事张扬的性格 C.袁谭不听王修之言,兄弟相残以致众叛亲离。他向太祖求救,但太 祖反而攻破了冀州去攻打袁谭,袁谭于是就背叛了太祖 D.王修能做到“受其恩,食其禄,赴其难”忠义之行深为其主赞誉和推崇。 第Ⅱ卷(共114分) 四、(21分) 13.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5分)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 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 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 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喻老》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 (3)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5)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14.根据有关提示,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1)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2)《劝学》中有一处著名的比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韩愈在
4 B.辟修为治中从事 辟:征召 C.别驾刘献数毁短修 短:诋毁,指摘 D.时人益以此多焉 多:增多,增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以社日亡 B.邻里闻之,为之罢社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臣闻之胡 龁曰 C.无君焉归 D.其后严才反吾何辞焉则或咎其欲出者 11 . 以下 六句 话, 分 别编 为四 组, 全都 能表 现 王修 “知 人” 的一 组 是 ( ) ①能冒难来,唯王修耳 ②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 ③ 识高柔于弱冠 ④彼来者必王叔治也 ⑤成吾军者,王别驾也 ⑥异 王基于幼童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社日是王修母亲的忌日,王修在这一天悼念母亲极为哀痛。邻里深为其 孝心感动,为此罢免了组织社日欢庆活动的负责人。 B.对于得疾病的张奉一家,王修暗中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 好了才离开。这反映了他坚守道义的精神和不事张扬的性格。 C.袁谭不听王修之言,兄弟相残以致众叛亲离。他向太祖求救,但太 祖反而攻破了冀州去攻打袁谭,袁谭于是就背叛了太祖。 D.王修能做到“受其恩,食其禄,赴其难”忠义之行深为其主赞誉和推崇。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1 分) 13.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5 分)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 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 心调于马 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 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喻老》 (1)术 已 尽 用 之 则 过 也 (2)凡 御 之 所 贵 马 体 安 于 车 人 心 调 于 马 (3)今 君 后 则 欲 逮 臣 先 则 恐 逮 于 臣 (4)夫 诱 道 争 远 非 先 则 后 也 (5)而 先 后 心 皆 在 于 臣 上 何 以 调 于 马 14.根据有关提示,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 分) (1)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姜夔《扬 州慢》 中也 有两句 与此意 思相近 ,手法 相同 ,这两 句是: “ , !” (2)《劝学》中有一处著名的比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韩愈在
《师说》中谈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时说的 ”,与此有观点相通之处。 15.把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孙卿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 得天时,下得地利,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曰:“不然。臣 之所闻,古之道,凡战,用兵之术,在于一民,弓矢不调,羿不能以中征,六马 不和,造父不能以御远;士民不亲附,汤武不能以胜。故善兵者,务在于善附民 翻译: 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 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杀江南。 (1).“水仙子”是这支曲子的 诗歌的表现手法(描写方法)有衬 托、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支曲子运用了 手法。(2分) (2)结合这支曲子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试作分析。(3分) (3)本支曲子属于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结合曲中的具体主要字词作简要 分析。(3分)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美丽的《诗经》 (1)《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305首。这些诗反映了 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风土人情。《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 成 2)《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迷,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可 是,它实在是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迷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 恋不舍_。《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缥缈的传说,“诗曰”“子云”并称,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 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的“赋诗言志”。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 定的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我们已经把“子曰”完全 历史化了,孔子其人其事己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而作为诗云的《诗 经》一直不肯降为历史,虽然我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的经典一样,是史,但那只 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它本来就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表达“愿望”,如果说它是 我们的心灵史,那倒是很准确。它确是反映了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 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因此为它冠以“现实主义”之名,但它真正的价值是表达 了那个时代的痛与爱、愤怒与柔情、遗憾与追求。直到今天,我们已然在“痛苦 着他们的痛苦,追求着他们的追求”。它永远是鲜活的生活之树,而不是灰色的 理论与道德教条。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始,我们就竭力把它道德化;至少从 汉代开始,我们就一直把它学术化,但它永远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美丽的
5 《师说》中谈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时说的 “ , ”,与此有观点相通之处。 15.把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孙卿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 得天时,下得地利,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曰:“不然。臣 之所闻,古之道,凡战,用兵之术,在于一民,弓矢不调,羿不能以中征,六马 不和,造父不能以御远;士民不亲附,汤武不能以胜。故善兵者,务在于善附民 而已。”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 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杀江南。 (1).“水仙子”是这支曲子的 。诗歌的表现手法(描写方法)有衬 托、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支曲子运用了 手法。(2 分) (2)结合这支曲子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试作分析。(3 分) (3)本支曲子属于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结合曲中的具体主要字词作简要 分析。(3 分) 五、(18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0 题。 美丽的《诗经》 (1)《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 305 首。这些诗反映了 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多年的风土人情。《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 成。 (2)《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迷,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可 是,它实在是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迷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 恋不舍 。《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缥缈的传说,“诗曰”“子云”并称,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 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的“赋诗言志”。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 一定的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我们已经把“子曰”完全 历史化了,孔子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而作为诗云的《诗 经》一直不肯降为历史,虽然我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的经典一样,是史,但那只 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它本来就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表达“愿望”,如果说它是 我们的心灵史,那倒是很准确。它确是反映了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 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因此为它冠以“现实主义”之名,但它真正的价值是表达 了那个时代的痛与爱、愤怒与柔情、遗憾与追求。直到今天,我们已然在“痛苦 着他们的痛苦,追求着他们的追求”。它永远是鲜活的生活之树,而不是灰色的 理论与道德教条。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始,我们就竭力把它道德化;至少从 汉代开始,我们就一直把它学术化,但它永远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