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懂得资本主义如何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 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其基本形式和经济实质,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 的管理和调节,要在正确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它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认识社会 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学习建议]本章主要考察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说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如何发 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如何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学习本章时, 要注重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同时要紧密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学会运用所学的 基本知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的命运。 [主要知识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 形成及其统治地位的建立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及其来源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 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实质 [本章小结]垄断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大部分的生产 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垄断是从自由竞 争中产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 定程度时,垄断出现了。20世纪上半叶,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 托拉斯、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 企业的兴起 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形成的一种新的资 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那些掌握了金 融资本,能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 家集团,称之为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 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 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它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不但依然存在,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 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产物,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 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私人垄断资本不相适应的矛盾。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 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及一定程度的计划化 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种种内在的、深刻的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在同时 它又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某种阻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 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资产阶级国家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 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懂得资本主义如何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 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其基本形式和经济实质,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 的管理和调节,要在正确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它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认识社会 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学习建议] 本章主要考察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说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如何发 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如何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学习本章时, 要注重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同时要紧密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学会运用所学的 基本知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的命运。 [主要知识点]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 形成及其统治地位的建立 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 调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实质 [本章小结] 垄断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大部分的生产 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垄断是从自由竞 争中产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 定程度时,垄断出现了。20 世纪上半叶,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 托拉斯、康采恩。20 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 企业的兴起。 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形成的一种新的资 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那些掌握了金 融资本,能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 家集团,称之为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 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 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它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不但依然存在,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 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产物,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 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私人垄断资本不相适应的矛盾。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 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及一定程度的计划化 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种种内在的、深刻的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在同时, 它又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某种阻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 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资产阶级国家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 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第一节垄断资本的产生及其实质 [基本内容] 1垄断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 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资本主义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会不断通过 资本积累和集中来扩大规模,从而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 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垄断也叫独占,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 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 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大资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垄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20世纪上半叶 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 组织的形式又有了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伴随着生产领域中垄断的逐步形成,大银行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 越重要。起先,银行只是一个简单的借贷中介人,一般情况下并不能对借贷的任何一方 产生决定性影响。后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借贷数额的不断增加,以及借贷关系的 复杂化,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作用就日益重要,甚至到了可以左右生产企业命运的程 度。它由过去时代的普通借贷中介人,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 在这种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出现了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 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形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 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我们把掌握了金融资本,能操纵国民经济命脉, 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主要是指通过 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金融寡头在政治上 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他们或亲自出马,或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 府和议会,或拉拢政府的高官,从而达到利用政治力量来为其垄断统治服务的目的 3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资本在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实行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 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它来自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 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工 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 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 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 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 的收入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可分为垄断高价 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 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 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 4垄断和竞争
第一节 垄断资本的产生及其实质 [基本内容] 1 垄断的形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 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资本主义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会不断通过 资本积累和集中来扩大规模,从而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 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垄断也叫独占,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 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 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大资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垄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20 世纪上半叶, 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20 世纪后半叶,垄断 组织的形式又有了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2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伴随着生产领域中垄断的逐步形成,大银行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 越重要。起先,银行只是一个简单的借贷中介人,一般情况下并不能对借贷的任何一方 产生决定性影响。后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借贷数额的不断增加,以及借贷关系的 复杂化,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作用就日益重要,甚至到了可以左右生产企业命运的程 度。它由过去时代的普通借贷中介人,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 在这种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出现了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 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形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 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我们把掌握了金融资本,能操纵国民经济命脉, 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主要是指通过 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金融寡头在政治上 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他们或亲自出马,或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 府和议会,或拉拢政府的高官,从而达到利用政治力量来为其垄断统治服务的目的。 3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资本在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实行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 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它来自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 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工 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 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 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 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 的收入。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可分为垄断高价 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 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 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 4 垄断和竞争
从历史发展来看,自由竞争必然形成垄断。但这并不是说,垄断产生后,竞争就不 存在了。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商品经济就必然 存在竞争。其次,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 量的非垄断企业。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 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第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第三 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垄断阶段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造成的破坏,大大超过了自 由竞争阶段。第四,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国 外,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且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激烈竞争也广泛出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内部的一次局部调 整。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经济关系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在许多地方已发生了部分的 质变。具体说来,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私人资本或个体资本,当时的资本主义所 有制的具体形式是资本家个体私有制;而垄断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社会资本,垄断资本主 义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以股份资本为基础的垄断集团私有制。自由竞争阶段是个体资本 占统治地位,垄断阶段则是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进一步从更深层次的经济关系和发展 趋势来看,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发展,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靠近的方向发展 [重点难点分析]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必然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这 是资本主义发展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先看自由竞争怎样引起生产集中。(1)在自由竞争中,由于大企业技术先进、劳动 生产率高等原因,往往能战胜,甚至吞并中小企业,结果使生产和资本集中到少数大企 业手中。(2)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化工、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它们需要巨额资本,这就加速了资本的合并和股份公司的发展,使生产得以集中 生产高度集中的结果必然是垄断的产生。这是因为 (1)生产高度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为它们之间达成协议,联合起来控制生产和 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 (2)大企业实力雄厚,增加了竞争的危险性和破坏性。资本家为了避免在竞争中 两败俱伤,往往谋求妥协,形成垄断 (3)生产高度的集中,一方面使原有的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另一方面又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企业的建立。这使少数大企业自然而然地占据了垄断的地位 [辅助阅读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两种趋势 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趋势,即生产时而表现为迅速发展的趋势, 时而表现为停滞的趋势。究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垄断的存在。 首先分析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1)从生产力本身来看,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 的过程中。生产力是在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但生产力又有它自身发展的规 律。特别是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突
从历史发展来看,自由竞争必然形成垄断。但这并不是说,垄断产生后,竞争就不 存在了。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商品经济就必然 存在竞争。其次,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 量的非垄断企业。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 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第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第三, 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垄断阶段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造成的破坏,大大超过了自 由竞争阶段。第四,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国 外,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且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激烈竞争也广泛出现。 5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内部的一次局部调 整。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经济关系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在许多地方已发生了部分的 质变。具体说来,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私人资本或个体资本,当时的资本主义所 有制的具体形式是资本家个体私有制;而垄断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社会资本,垄断资本主 义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以股份资本为基础的垄断集团私有制。自由竞争阶段是个体资本 占统治地位,垄断阶段则是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进一步从更深层次的经济关系和发展 趋势来看,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发展,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靠近的方向发展。 [重点难点分析]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必然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这 是资本主义发展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先看自由竞争怎样引起生产集中。(1)在自由竞争中,由于大企业技术先进、劳动 生产率高等原因,往往能战胜,甚至吞并中小企业,结果使生产和资本集中到少数大企 业手中。(2)19 世纪 30 年代出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化工、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它们需要巨额资本,这就加速了资本的合并和股份公司的发展,使生产得以集中。 生产高度集中的结果必然是垄断的产生。这是因为: (1)生产高度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为它们之间达成协议,联合起来控制生产和 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 (2) 大企业实力雄厚,增加了竞争的危险性和破坏性。资本家为了避免在竞争中 两败俱伤,往往谋求妥协,形成垄断。 (3) 生产高度的集中,一方面使原有的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另一方面又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企业的建立。这使少数大企业自然而然地占据了垄断的地位。 [辅助阅读]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两种趋势 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趋势,即生产时而表现为迅速发展的趋势, 时而表现为停滞的趋势。究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垄断的存在。 首先分析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1)从生产力本身来看,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 的过程中。生产力是在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但生产力又有它自身发展的规 律。特别是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突
破,都会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垄断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由竞争,但它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垄 断与竞争并存。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迫使垄断组织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从而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矛盾的存在,迫使统治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 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给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 能。这些因素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时期迅速发展。 但是垄断的统治也导致社会经济出现停滞的趋势。其原因在于 (1)由于垄断资本家可以通过规定垄断价格,霸占原材料来源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来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因而技术进步的动因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2)对于垄断资本家来说,是否采用新技术是以能否带来更多的利润为转移的。有 时垄断资本家为了减小技术的更新对自己的冲击,往往收买新技术和专利权,将其束之 高阁,以阻碍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使用和推广 以上各种因素的交替作用就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时而表现为迅速发展的趋势,时而表 现为停滞的趋势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对经济的调节 [基本内容]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 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具体说来,(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 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 断资本是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的。(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 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4)私人垄断资本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 决也是无能为力的,他们也要求国家出面,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5)在经济利益关 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国 家直接投资建立的国有企业,往往是一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建的大型新兴产业、支柱产业, 或一些投资巨大但收回投资需要很长时间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根本 上讲,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都是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 (2)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既可以是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与一个 新的企业,也可以是国家通过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从而形成国家和私人资本共 有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国家收购一部分原私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相 结合的企业 (3)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 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 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 3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 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任务。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破,都会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垄断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由竞争,但它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垄 断与竞争并存。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迫使垄断组织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从而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矛盾的存在,迫使统治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 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给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 能。这些因素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时期迅速发展。 但是垄断的统治也导致社会经济出现停滞的趋势。其原因在于: (1)由于垄断资本家可以通过规定垄断价格,霸占原材料来源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来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因而技术进步的动因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2)对于垄断资本家来说,是否采用新技术是以能否带来更多的利润为转移的。有 时垄断资本家为了减小技术的更新对自己的冲击,往往收买新技术和专利权,将其束之 高阁,以阻碍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使用和推广。 以上各种因素的交替作用就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时而表现为迅速发展的趋势,时而表 现为停滞的趋势。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对经济的调节 [基本内容]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 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具体说来,(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 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 断资本是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的。(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 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4)私人垄断资本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 决也是无能为力的,他们也要求国家出面,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5)在经济利益关 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 越来越重要。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国 家直接投资建立的国有企业,往往是一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建的大型新兴产业、支柱产业, 或一些投资巨大但收回投资需要很长时间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根本 上讲,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都是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 (2)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既可以是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与一个 新的企业,也可以是国家通过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从而形成国家和私人资本共 有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国家收购一部分原私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相 结合的企业。 (3)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 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 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3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 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任务。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増长,保持币值和物 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主要实行间接调节与控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 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时候,特定情 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 理、调节和控制的对象,既包括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也包括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宏观全 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国家调控经济的目标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 场引导企业的这样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这也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以经济手 段为主的具体体现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 定程度上实现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实现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 面。从财政收入来看,主要的财政收入渠道是税收,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以不同的 税种设置和有差别的税率,来鼓励某些产业的发展,制约与限制另一些产业的发展,乃 至从总体上调节经济周期的变化。从财政支出来看,除了维持政府运转的需要外,大量 的财政支出是用于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服务的。 货币币值的稳定,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运行的必要条件。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 策更具有经济手段、利益诱导的特征。在货币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一是对 利率的调节,二是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利率调节主要是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 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从货币流通量的调控方面看,它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更为重 要。大体说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大法 宝来进行调节和控制:一是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 收购有价证券。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此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化。他们制定一定时期 的国民经济增长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等这样一些带有全局性、规划性、前瞻性、指 导性的计划和规划,然后,再通过一定方式,主要是经济手段,引导私人企业向计划规 划的方向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对 社会经济发展有某种阻碍作用。 从对生产促进方面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参与和干预,改变了社会生产和 社会生活的面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所以起到这样的 作用,主要是因为:第一,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 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从而部分的克服了 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第二,资产阶级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可以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 经济活动。第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相对 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第四,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还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以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第五,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还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这能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 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主要实行间接调节与控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 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时候,特定情 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 理、调节和控制的对象,既包括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也包括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宏观全 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国家调控经济的目标。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 场引导企业的这样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这也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以经济手 段为主的具体体现。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 一定程度上实现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实现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 面。从财政收入来看,主要的财政收入渠道是税收,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以不同的 税种设置和有差别的税率,来鼓励某些产业的发展,制约与限制另一些产业的发展,乃 至从总体上调节经济周期的变化。从财政支出来看,除了维持政府运转的需要外,大量 的财政支出是用于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服务的。 货币币值的稳定,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运行的必要条件。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 策更具有经济手段、利益诱导的特征。在货币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一是对 利率的调节,二是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利率调节主要是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 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从货币流通量的调控方面看,它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更为重 要。大体说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大法 宝来进行调节和控制:一是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 收购有价证券。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此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化。他们制定一定时期 的国民经济增长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等这样一些带有全局性、规划性、前瞻性、指 导性的计划和规划,然后,再通过一定方式,主要是经济手段,引导私人企业向计划规 划的方向发展。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对 社会经济发展有某种阻碍作用。 从对生产促进方面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参与和干预,改变了社会生产和 社会生活的面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所以起到这样的 作用,主要是因为:第一,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 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从而部分的克服了 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第二,资产阶级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可以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 经济活动。第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相对 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第四,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还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以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第五,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还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这能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