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耕作学是研究并阐明耕作制度形成、发展、演进和改革途径的规律,探讨气 候、作物、土壤之间以及它们和农业技术措施之间的辨证关系,而达到既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社会资源,高效率低成本,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又积极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善环境,培养地力,为作物稳产提供良好的土壤一气候一环境的一门 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本课程须有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生态 学、肥料学、农业经济学、作物栽培学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和知识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2.5KB页数: 12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主要讲授作物栽培学总论,着重作物栽培 的理论基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控,制定高产、 优质、低耗的栽培技术体系。各论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课堂采用启发式,重点讲授教材的要点、重 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栽培的最新科技动向。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与 技术,即掌握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 生产资料,获取作物最优品质、最佳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76KB页数: 14
一、说明 1.适用专业:作物、园艺本科。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4.教学时数: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4学时。 5.周学时数:4学时。 6.选定教材:《农业化学》总论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7.课程说明: 农业化学是作物和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一方面以植物、 化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学好作物和园艺 栽培、耕作、生态学等课程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3KB页数: 7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农学、植保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 论知识。它是农、林、园艺、园林等专业必选课程。在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给予生命 科学无可限量的活力和发展前景,而生物化学所研究的正是生命过程的分子基础。过去的 半个世纪生物学飞速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生物化学不仅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之一, 而且在医学、工农业生产、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权威人士预言,二十一世纪将 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因此,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生命科学的 研究与教育,早把生物化学列为各有关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 类专业自八十年代初普遍开设了“基础生物化学”,对于改善学生的知识构成、提高适应 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缩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生化 实验方法与技术,为有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本着既考虑生物化学自身 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顾及体现农学类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工作实际的原则,本大纲共分十 一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第四章为静态生化部分,重点介绍生物大分子;第五至第十 章为动态生化部分,重点介绍糖类、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基本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第 十一章重点介绍信息代谢。鉴于DNA重组和基因克隆技术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日益成为重要的常规实验手段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8.5KB页数: 7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 类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栽培学》和《植物遗 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2000年学校《植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方法和目的。 2、教学内容: (1)生物界的划分 (2)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文件格式: DOC大小: 71KB页数: 12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详细介绍植物基本类群的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 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 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详细介绍植物基本类群的 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主要特征,掌握被子 植物重要科的特点,并能初步鉴定植物。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和《植物遗传学》等专 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2000年植科院《植物分类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0KB页数: 8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农、林、园艺等专业必修的专 业基础课程。它从理论研究阐明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形态建成的综合反应。其内容有:细胞生理;光合、呼吸、营养、水分等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逆境生理。为农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地位和任务: 植物生理学是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植保、园艺、资环、水保本科等植物 生产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不但可为后续课 程的学习作好准备,也可为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4.5KB页数: 12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农学、植保、园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 践 而制定的。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遗传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遗传学实验是为了配合遗传学的教学而开设的,本课程由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验证遗传学理论、并初步掌握遗传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0.5KB页数: 8
一.性质与任务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生物化学理论教学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生化实验技术广泛用于生命科学许多领域的研究。 1.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色层析、电泳、离心等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生物材料中多种物质的分离,提纯及鉴定。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1)学生能够自行预习实验讲义,做好实验前准备。 (2)学生能够借助教材及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分析解释。 (4)学生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0KB页数: 2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依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园艺专业土壤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 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意义,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进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更好的理解有关的课堂教学内容。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实验仪器设备,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每次实验的顺利完成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1KB页数: 2